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河南农村医疗费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对河南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农村居民人均两周门诊医药费用595 元,年人均住院费用 3245 元, 年人 均总医药费用18715 元,占人均收入的 1127% ,且经济收入越低的人群,医疗费用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例越高。医药费用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保健制度和是否患有慢性病等。结论:河南农村居民医药费用负担相对较重。不同特征人群的医药费用支出不均衡,农村医疗保障形式应福利与风险并举,兼顾门诊和住院。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疾病直接经济负担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不同医疗保健制度人群和不同类别家庭两周患病就诊和一年住院费用的分析,发现公费/医保病人的次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均高于其他类别人群,而家庭类别则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家庭的门诊和住院费用较高.比较不同人群的疾病经济负担则发现,南通和淄博的年人均医药费水平为583元和420元,分别占人均收入的8.6%和7.3%.南通市自费人群卫生资源利用较低,而淄博市自费人群的经济负担最重,年人均医药费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达11.8%;不同类别家庭中以国有企业职工家庭的经济负担较重.建议建立和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合理减轻城市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改善卫生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合作医疗的医疗费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6个项目县基线调查和终末调查资料农村居民医疗费用的比较分析研究,揭示了如下合作医疗改革研究方案实施前后农村居民医疗费用方面的变化趋势:农村居民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占人均收入的百分比从8.34%下降为6.41%;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显著提高,门诊费用补偿比由10.00%上升到25.77%,住院费用补偿比从15.67%增加到22.08%;按1993年可比价格计算,农民人均年医疗费用支出由100.65元增长到105.31元。表明合作医疗改革研究对控制医疗费用、钱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程枫  张菊英  文雯  力晓蓉  谭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243-2244,2250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门诊医疗费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四川省卫生改革提供建议.方法:利用四川省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扩点数据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及多水平方差成分模型探讨农村居民两周门诊次均费用与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农村居民两周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为20.00元,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医疗保健制度、不同级别就医机构就诊的农村居民的两周门诊次均直接费用均有统计学意义(x^2=56.225,P<0.0001;x^2=15.312,P<0.018;x^2=223.247,P<0.0001),影响因素有年龄、恩格尔系数、到最近医疗机构时间等.结论:可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各种措施,达到控制四川省农村居民门诊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徐雅金 《中国卫生》2014,(11):118-119
<正>医院门诊次均费用2011年、2012年分别为99.78元、112.4元,分别低于同期全国二级医院门诊均次费用147.6元、157.4元;2012年、2013年人均住院费用为2123.8元、2825.7元,远远低于同期全国二级医院人均住院费用4729.4元、4968.3元,这是江西省芦溪县人民医院破解医疗费用控制难题交出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门诊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顺义区4镇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农村地区居民的门诊服务利用状况.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人口的社会经济学特征、家庭状况、两周患病情况,两周就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两周患病率为209.8‰,千人口两周患病天数为2262天。两周就诊率为138.8‰,两周未就诊率为33.5%。顺义区农村居民的平均门诊费用为525.8元,门诊费用中位数为120元。结论顺义区4镇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选择就诊医疗机构时侧重于基层机构,选择原因侧重于便捷程度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神木县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需要和需求,为分析评价神木县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神木县9个乡镇800户2617名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两周患病率为13.22%;(2)调查对象两周门诊就诊率为10.13%,年住院率为9.32%;(3)调查对象次均门诊费用为243.34元,次均住院医药费用为7207.25元,次均住院报销费用为4112.43元。结论:(1)两周患病率较低,患病病种多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2)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水平较高;(3)住院医疗服务需求不合理。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离休干部医疗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南通市参加医疗保险的离休干部医疗服务利用量与费用进行分析,为科学、有效实施离休干部医疗保险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11.0分析2000年至2002年医疗实际数据.结果:(1)门诊利用率90%以上,年人均门诊23次,住院利用率42.9%~48.2%,年人均住院4.5次,平均住院日46~42天;(2)年人均医疗费17 002.9~22 521.4元,年平均增长15%,住院费用增速快于门诊费用.离休干部医疗服务利用各项指标均远高于同期70岁以上参保者.建议:南通市离休干部存在与当前国力不相符的过度利用.建议建立稳定可靠的基金筹集渠道,并引入适当的费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1年~2017年四川省公立医院次均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全省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年增长率、增长速度等指标对2011年~2017年四川省公立医院人均费用变化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使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指标变动对次均费用的影响情况.结果全省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逐年增长,其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水平,但增速不断放缓.年门诊总诊疗人次和年出院人数对次均医疗费用的影响最明显,影响最小的是人口因素.结论继续强化医疗费用控制意识,不断提升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多指标协调共同促进次均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三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三县农村居民门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县、乡、村医疗机构3342例门诊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就诊患者年龄段为40~50岁的人数最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人均门诊费用67.00元,其中药费45.00元.结论:个人现金支出占农村居民医疗费用的比重偏高,药费占门诊费用的比例过高,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报酬.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于社区居民自付医疗费用的影响,探讨签约对缓解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成效。方法:2019年7—9月在厦门、杭州、上海、北京分别选择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街道的居民,根据调研时最新的家庭医生签约率,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1 508人。医疗费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就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以及年医疗总费用(均为自付)为指标,采用两部模型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签约家庭医生的社区居民相较于未签约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率(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利用率)显著提高,但是没有显著影响次均就诊费用和年医疗总费用;降低了住院服务利用率,并且次均住院费用减少了673元。结论:家庭医生可以促使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但是其作为医疗费用守门人的职责还需进一步加强。这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加强团队间的协作,完善与上级医疗机构或者专科医生的合作机制,突出医疗保险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2年中国医疗费用测算结果和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卫生总费用课题组运用实际使用法测算中国192年医疗总费用作出阶段性研究结果。本文就是研究结果和初步分析报告。研究结果可以说明:(1)年3.2亿市镇 口的医疗消费几乎等于8.5亿乡村人口的医疗消费;(2)市镇人口的人口医疗消费大约是乡村人均医疗消费的3倍;(3)市镇居民的门诊服务费用与住院服务费用几乎相等。可是乡村居民的门诊费用明显大于住院费用。本文提供1992年城乡年龄别医院消费水平;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兵团2004年和2010年两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对参保人口的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与2010年相比,参保职工两周患病率由211.8‰上升到390.2‰,两周就诊率由81.6‰上升至95.0‰,年住院率由106.9‰上升至145.9‰,未住院率由19.4%下降到14.1%,经济困难是未利用住院服务的主要原因,次均就诊费用年增长率为4.1%,次均住院费用年增长率为5.7%。结论: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定程度地促进了职工对门诊及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但医疗费用增长较快,补偿水平不高,尚不能完全保障职工合理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区与非灾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地震灾区与非地震灾区农村居民患病就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汶川地震灾区及四川省的一般地区分别抽取汶川县映秀镇老街村和平昌县云台镇鞍山村,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地震灾区521人和非地震灾区479人进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结果地震灾区与非地震灾区农村居民的主要人口学特征无明显差异,地震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5.1%(131/521),非地震灾区为17.5%(84/479);地震灾区患病就诊率为54.7‰(285/521),非地震灾区为28.0‰(134/479);患病时地震灾区首诊选择的医疗机构中,村、乡、县级医疗机构分别有2462、29、46例,分别占47.2%、44.0%和8.8%,非地震灾区分别有284、152、43例,分别占59.3%3、1.7%和9.0%;年龄、收入状况、最大的医疗机构与居住地距离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对地震灾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有影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最近的医疗机构与居住地距离对非地震灾区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有形响。结论四川省地震灾区与非地震灾区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不同,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半壁店居民中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的了解及医疗现状的分析,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适合农村的卫生政策和措施,合理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大兴区半壁店18周岁以上常住居民3164人,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问卷调查获得的相关研究指标数据;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处获得半壁店地区2008年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等数据;通过半壁店卫生院防保科获得2008年半壁店地区居民的死亡率、预期寿命等资料。结果人群中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肥胖等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0%、8.4%、3.3%、11.79%和26.83%,两周总就诊率为16‰,2008年半壁店地区粗死亡率为8.2‰,死因顺位前3位是脑血栓、各种癌症和心肌梗死,预期寿命为69.5岁,人均医疗支出为225.80元。结论半壁店居民预期寿命低于北京市人均寿命(80.09)岁,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遏制慢病的流行。北京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满足居民的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003-2015年北京市精神疾病住院病人医疗服务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为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和有效使用医疗费用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精神疾病住院病人的出院人次、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2003-2015年北京市精神疾病住院病人出院人次逐年增多,从2003年的7861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4898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08%。2011年以来的平均住院日较低,均在40天左右。日均费用逐年增长,从2003年 131.04元增加到2015年的461.02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住院需求逐渐增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亟需调整付费政策以促进医疗费用的合理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农村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岱海镇、麦胡图镇、曹碾满族乡3个乡镇799户农户,共计2058人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390.18‰,不仅高于2008年全国的平均水平176.7‰,也高于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平均水平213‰。分析表明年龄和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较大,且年龄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现状,探讨影响居民选择就诊单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院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年5月北京市通州区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描述通州区居民两用患病情况、就诊单位选择情况,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医疗保障、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等。结论依据居民的就诊习惯,充分发挥不同医疗机构的作用,更好的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郊区村巡诊和村卫生室建设现状,为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郊7个区中119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观察,并对652名相关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包括对巡诊和卫生室的满意度、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等。结果村巡诊服务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村卫生室医疗人员短缺,基本药物配备不全,报销途径不畅通,村民就医行为更倾向于选择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结论为更好落实卫生领域重要民生项目,切实提升农村居民就医体验,应进一步落实和丰富村巡诊内容,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提升卫生费用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村卫生健康服务情况纳入村干部工作考核指标,优化基本药物目录,扩大新农合定点报销覆盖范围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医改背景下上海市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城乡结合区和郊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 250名门诊患者就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居民对新医改的满意率为85.2%;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满意率为85.0%;对基层医疗服务比较满意,满意率为96.5%;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满意率为95.1%.年龄、城乡、职业、文化程度和收入是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总体而言,上海市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如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和报销手续仍有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费用仍需合理控制和基本药物无法完全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