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能和患者术后疼痛及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24例成年患者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12)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n=12),PR组瑞芬太尼诱导时靶浓度4ng/mL,术中维持靶浓度调节范围为 2~6ng/mL,预期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吗啡0.075mg/kg。PS组舒芬太尼诱导时靶浓度0.5ng/mL,术中调节范围为 0.2~1ng/mL,手术结束前30min为0.2ng/mL。异丙酚初始靶浓度2μg/mL,逐渐增加靶浓度值直至意识消失,手术结束后停药。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麻醉恢复及术后2h患者疼痛及镇静评分。结果: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较麻醉前降低(P〈0.05),PS组睁眼时患者自主呼吸的ET-CO2值明显高于PR组(P〈0.01),停药至患者自主呼吸ET-CO2降至45mmHg以下的时间也明显长于PR组(P 〈0.01),术毕60、90、120min视觉模拟(VAS)评分PS组优于PR组(P〈0.05或P〈0.01)。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术毕靶浓度 0.2ng/mL时的术后止痛效果优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术毕前30min静注吗啡0.075mg/kg,但该靶浓度的舒芬太尼仍可引起CO2蓄积。 [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传统瑞芬太尼用于改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病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常规组),50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所用时间,以及围手术期[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插管操作时(T2)、切皮(T3)、入腹观察时(T4)、拔管时(T5)时]的血压、心率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3 h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常规组(P <0.05)。但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相较于常规组更长(P <0.05)。麻醉诱导后5 min(T1  相似文献   

3.
肖彬  张兴安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40-314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PS组,n=23)0.4~0.8μg/L或瑞芬太尼(PR组,n=23)2~4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3~4mg/L,视术中情况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PS组输注异丙酚后SBP、DBP、HR下降(P〈0.05);PR组病人SBP、DBP均降低(P〈0.05),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hPS组病人平稳。PR组躁动发生率为13%。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舒芬太尼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恢复平稳。[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靶控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3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的病人,ASA为1、2级,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复合靶浓度0.5ng/mL舒芬太尼组(SF组,n=15);异丙酚复合靶浓度4.0ng/mL瑞芬太尼组(RF组,n=15)。两组患者均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为3μg/mL。观察麻醉诱导、手术开始以及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停药后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停留ICU时间、第一次主诉需要镇痛药的时间;VAS评分;OA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1)RF组麻醉诱导时的SBP、DBP、MBP低于SF组(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时心率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手术开始时的SBP、DBP、MBP无明显变化;RF组围拔管期的SBP、DBP、MBP均高于SF组(P〈0.05);(2)SF组停药后的呼吸恢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高于RF组(P〈0.05),RF组停止异丙酚后30min内的OAAS评分高于SF组(P〈0.05),30min后的OA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RF组围拔管期的躁动发生率多于SF组(P〈0.05)、RF组第1次主诉需要阿片类药物时间早于SF组(P〈0.05)、需要镇痛药的比例高于SF组(P〈0.05);(4)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舒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但术毕30min内意识恢复慢于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患者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高,应提前给予镇痛药。  相似文献   

5.
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对比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6.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是在输注静脉麻醉药物时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原理,通过调节目标(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麻醉深度。舒芬太尼TCI广泛应用于不同手术的麻醉,本文将主要介绍舒芬太尼TCI在全麻的诱导和气管插管、心脏手术、需要术中唤醒手术、病态肥胖患者手术以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兰  田凯  徐天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124-1125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ASA I~Ⅱ患者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舒芬太尼+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后3min,气腹前,气腹后3min、40min、90min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观察记录患者术毕的清醒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A组在气管插管、气腹后3min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较B组明显(P<0.05),A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明显较B组小(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能有效地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但舒芬太尼在维持麻醉平稳,抑制和减少手术刺激所造成的应激反应,及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稳定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并能有效缩短患者麻醉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麻醉恢复的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该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n=42)和瑞芬太尼组(n=42)。两组患者应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为基础的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生命体征、应激反应、T细胞亚群分布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的清醒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瑞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麻醉结束、麻醉诱导后和麻醉前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瑞芬太尼组麻醉结束、麻醉诱导后和麻醉前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在麻醉后、麻醉结束、麻醉结束24 h和麻醉结束72 h 4个时间点,血葡萄糖(GLU)、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CD3^+、CD4^+和CD8^+及CD4+/CD8^+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为基础的麻醉具有麻醉过程平稳、应激反应小、抑制细胞免疫轻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行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R组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2ng/mL;S组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0.2ng/mL;记录2组入室时(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1min(T3)及拔管后1min(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比较2组拔管后5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T1~T3时间点,R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低于S组(P<0.05);T4时间点R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S组(P<0.05);R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多于S组(P<0.05),术后Riker SAS评分高于S组(P<0.05);2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效果优于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手术中应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文 《华西医学》2010,(5):963-96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7月,选取190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应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对照组(95例)常规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患者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较对照组变化平稳。观察组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能维持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平稳,副反应小,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应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行腹腔镜疝环结扎术72例患儿,随机分为TCIS组和TCIR组,每组36例,TCIS组予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TCIR组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和术后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评分、视觉模拟痛觉(VAS)评分。结果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2、0.23、0.48、0.31,P均>0.05);与TCIS组患儿比较,TCIR组患儿在插管时(T1)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在拔管时(T2)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71、8.63;5.77、4.27、4.00,P均<0.05)。两组患儿术毕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91、1.14、0.94,P均>0.05)。TCIS组患儿SAS、VAS评分均低与TC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67、18.57,P均<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在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且能更加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和疼痛,较复合瑞芬太尼效果佳。  相似文献   

13.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系统的准确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装置以体重修正V1的Gepts参数时系统的准确性。方法:12例异丙酚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病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给药, ELISA检测桡动脉血药浓度,比较血药浓度实测值与预测值。结果:177个血标本的偏离度为4.0%,准确度为22.3%,分散度为-4.4%/h,摆动度为20.4%。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装置采用体重修正的Gepts参数,系统的偏离度与分散度较小,能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适合国人应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临床效果。方法 57例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男32例、女25例),年龄42~75岁,随机分配到3组,芬太尼组(F组n=19)、舒芬太尼组(S组n=19)和瑞芬太尼组(R组n=19)。麻醉诱导:3组均丙泊酚(CP 4μg/mL)靶控输注诱导,F组给予芬太尼(3μg/kg)、S组和R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Ce0.6 ng/mL)和瑞芬太尼(CP 6 ng/mL)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控诱导时间1 min,患者入睡后即脑电双频谱指数(BIS)<40,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方式同诱导。BIS值>90拔管。分别观察麻醉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上头架前(T3)、上头架即刻(T4)、上头架后5 min(T5),拔管前(T6)、拔管即刻(T7)、拔管后15 min(T8)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控制插管和上头架引起血压升高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瑞芬太尼组引起心率下降明显大于术前或其他2组(P<0.05)。拔管即刻瑞芬太尼组血压和心率和芬太尼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舒芬太尼组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结论仅从围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波动来考虑,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高血压患者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防治瑞芬太尼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爆发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 min停用异氟醚、维库溴铵,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同时对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观察术后1 h(T1)、2 h(T2)、4 h(T3)、6 h(T4)、12 h(T5)、24 h(T6)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结果 T1、T2、T3、T5时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1),T4、T6时VAS评分低于C组(P〈0.05),而各时点S组SpO2、HR、SBP、DBP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烦躁等并发症方面与C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0.1μg/kg舒芬太尼能够有效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术后爆发痛和痛觉过敏,镇痛效果良好且不影响苏醒质量,无呼吸抑制发生,是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安全、灵活、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为芬太尼、丙泊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2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术毕(T5)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Ⅱ组患者T2、T3、T4时的MAP均低于Ⅰ组(P均<0.05),Ⅱ组患者T2时的心率低于Ⅰ组(P<0.05),T5时心率高于Ⅰ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Ⅰ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
以往乳腺良性疾病手术一般是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下完成,由于氯胺酮可控性差,术后病人苏醒慢,苏醒期病人躁动频繁,精神症状发生率高。采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病人苏醒快,苏醒期躁动减少,精神症状发生率明显下降。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动脉血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1)、麻醉维持前(T2)、手术结束时(T3)各时间点的血气指标、应激激素指标差异。结果:两组在T2、T3时点的Pa O2、Pa CO2均较T1时间点明显升高(P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T3时间点的CRP、TNF-α、COG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8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II级,入室后即行外周动脉心排量监测,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诱导并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手术期间10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外周动脉心功能指数(APCI)。结果:气腹建立后即刻HR增快,DBP升高,APCI明显下降(P<0.05),5min后,DBP进一步升高(P<0.05),SBP、MAP及APCI逐步恢复至气腹前水平且保持相对稳定。气腹解除后即刻HR减慢、DBP降低和APCI升高(P<0.05);5min后MAP、DBP下降(P<0.05),但仍较气腹前高,而HR及APCI恢复气腹前水平。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除气腹建立及解除短时间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明显外,术中整体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输在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静输,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后5 min、10 min以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10 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输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具有十分有效的麻醉作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