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术后肩背痛的发病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镜术后的效果。 方法 将201例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术后吸氧2h,平卧位或半卧位;观察组术后吸氧10h,采取术后半卧位或半坐卧位,肩背部和季肋部按摩等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术后肩背痛发生率、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程度。 结果 实验组发生肩背痛人数较对照组少(χ2=28.398,P<0.01),发生肩背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t=3.34,P<0.05)。两组术后肩背痛疼痛程度比较,实验组轻于对照组(χ2=18.27,P<0.05)。 结论 延长术后吸氧时间,采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行肩背部和季肋部按摩等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腹腔镜术后肩背部疼痛的发生及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早期半卧位对肝脏手术康复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肝脏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全麻肝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平卧位,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监测和对照。结果: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肝脏手术后患者在引流、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结论: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腹部术后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胸部术后早期半卧位对患者生理机能康复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2月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胸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术后2h给予半卧位,对照组按照常规术后平卧6h。于术后2h和4h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评定胸腔引流和肺不张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SpO2、胸腔引流量、肺不张发生率和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半卧位全身麻醉胸部手术后患者在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的正确性以及在预防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例硬膜外麻醉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成2组,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去枕平卧位,术后6 h内每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进行生命体征、舒适度、恶心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腰肌酸痛程度、恶心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具有可行性,而且能有效预防患者因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相似文献   

5.
王秋莉  张瑶贾云 《现代护理》2007,13(29):2815-2817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的正确性以及在预防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例硬膜外麻醉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成2组,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去枕平卧位,术后6 h内每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进行生命体征、舒适度、恶心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腰肌酸痛程度、恶心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具有可行性,而且能有效预防患者因体位不适而引起的腰肌酸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体位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择期手术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71例)。试验组患者术后采取头颈下垫枕并予头部抬高15°的低半卧位,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去枕平卧位。术后6h,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伤口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生命体征异常发生率、不良反应(排尿困难、机体麻木及烦躁)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后采取头颈下垫枕并予头部抬高15°的低半卧位在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术后患者的理想卧位,促进产妇舒适。方法选择产科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取垫枕卧位2 h更替侧卧位,6 h后取半卧位。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方法,去枕平卧6 h,6 h后指导翻身活动。比较两组产妇呼吸、血压、头痛、头晕、呕吐、舒适程度。结果观察组呼吸、血压、头痛、头晕、呕吐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患者,在麻醉顺利的情况下,无需采取传统体位护理模式,可术后垫枕、取自由卧位、翻身改变体位可减轻疲劳,增加产妇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早期患者采取健侧斜坡卧位对促进术后恢复的意义。方法选择常规开胸行单个肺叶切除术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术后2~6 h观察组采取健侧斜坡卧位;对照组采取常规半卧位。观察两组呼吸循环功能、引流情况及不适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呼吸循环功能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情况及烦躁、头痛、头晕、呕吐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腰酸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健侧斜坡卧位有利于呼吸循环功能恢复及胸腔引流,并能够减轻骶尾部受压,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患者腰穿术后舒适且又安全的合适卧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腰穿术后采取去枕平卧4~6 h;观察组(30例)患者术后6 h内可左右交替侧卧或平卧,但避免坐起、抬高床头。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头痛、腰背酸痛、皮肤压红及血压升高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头痛的发生率及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出现腰背酸痛、皮肤压红的程度及术后4 h和6 h血压升高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腰穿术后6 h采取行左右交替侧卧或平卧的改良方式,既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又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及缩短卧床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行CAG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术后术肢平卧制动12 h,卧床24 h;观察组6 h内,取术侧卧位或取45°的半卧位排尿,术后6 h下床排尿,12 h后下床活动。结果:观察组术后排尿困难、腰背酸疼、腹胀、烦躁失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调整体位并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减少CAG患者并发症和不适发生。  相似文献   

11.
郑文雅  王坚 《上海护理》2002,2(2):11-13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腹部术后早期半卧位和康复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 80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分为两组 ,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平卧位 ,对术后各项康复指标进行监测和对照。结果 早期半卧位对全麻腹部手术后患者在呼吸、循环、引流、舒适度等方面有明显的积极作用。结论 早期半卧位能全面提高全身麻醉腹部术后患者的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在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行心脏心外循环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半卧位,观察组术后采用低坡卧位然后逐步抬高床头至半卧位,比较两组术后24h的呼吸循环功能、心功能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的血氧饱和度异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的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更有利于心脏体外循环病人术后的呼吸循环功能,能够改善病人的心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后患者回病室6h内低半卧位对舒适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全身麻醉下行开胸手术后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回病室后1~2h头颈下垫枕、头部抬高10°~15°、2~6h摇高到30°左右的改良低半卧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去枕平卧体位6h。监测两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胸腔引流、I期压疮、呕吐发生率、头晕、肩颈部痛、腰肌酸痛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情况、肩颈部痛、腰肌酸痛、呼吸急促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后患者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回病室6h内采用改良低半卧位较去枕平卧位更能改善患者的呼吸、促进循环、利于引流、增加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半卧位在全身麻醉下行鼻部手术后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全身麻醉下行鼻部手术后病人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病人术后回病房在生命体征正常、呼之能应及肌力正常的情况下采取半卧位;对照组病人术后回病房在生命体征正常、呼之能应及肌力正常的情况下采取去枕平卧6h后改为半卧位。观察2组病人术后头晕、呕吐、舌后坠、颈部不适及鼻部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鼻部疼痛分级为1-3级、4-6级及颈部不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行鼻部手术后病人早期采取半卧位可减轻病人的鼻部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孙玉  凌宾芳  卜美玲  徐仿   《护理与康复》2021,20(10):50-53
目的 观察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在肝包虫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实施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前后进行分组,实施前收治200例肝包虫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围术期护理;实施后收治98例肝包虫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或腹胀、恶心或呕吐、胃排空延迟及肢体疼痛或活动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护理能加快肝包虫病患者术后康复速度,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位变换对法洛四联症术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行心内直视法洛四联症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在术后6 h采取半卧位与半侧卧位交替体位,对照组采用半卧位,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术后24 h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4 h始采用半卧位与半侧卧位交替的体位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何茹  黄燕  徐定英  曹枫  郭凯璇 《护理学报》2013,20(11):46-48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复苏期间的合理体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于2011年8月-2012年10月人住ICU的腹部外科全麻术后机械通气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入科后即予缓慢摇至半卧位(床头30°,床尾10°~15°),对照组予头偏向一侧平卧位,6h后再取半卧位.观察入室后0、2、4、6h的支气管分泌物胃蛋白酶含量,并监测记录入室后6h的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合指数.结果 入室后2、4、6h对照组患者支气管分泌物胃蛋白酶含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支气管分泌物胃蛋白酶含量组内两两比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0与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卧位有利于降低腹部全麻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复苏期间支气管分泌物胃蛋白酶的含量,避免误吸的发生,有利于改善呼吸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术后患者早期(麻醉未醒)低坡卧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风心病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法.对照组按照常规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术后卧位.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循环功能指标测定及康复质量指标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的SpO2、呼吸音异常发生率,术后康复质量指标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中心静脉压、末梢循环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低坡卧位、逐步抬高床头的方法,能促进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9.
卧床时间与安置起搏器术后康复相关性的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中莉  王广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11-913
目的 :探讨患者安置起搏器术后卧床时间对康复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术后平卧 6h取半卧位 ,2 4h后下床活动 ;对照组术后卧床 3~ 7d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实验组无并发症 ,拆线时间提前 1d ,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安置起搏器术后缩短卧床时间 ,有利于切口愈合 ,并发症无增加 ,缩短了住院日 ,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骨科老年椎管内麻醉患者首次进食的最佳时间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骨科2015年1月~2015年7月行椎管内麻醉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6 h进食;观察组采取有饮食需求时,如果意识清楚、无胃部不适、听诊肠鸣音正常即可先饮水少量,再进食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6 h对照组自觉有口渴、饥饿感的人数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 h对照组尿比重增高人数高于观察组(P0.05),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老年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后早期进食进水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进患者舒适度,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