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精子的形成。方法 采集自然感染华支睾吸虫的麦穗鱼,人工消化后收集囊蚴,以囊蚴感染家免,两个月后剖检病兔获取成虫.切取睾丸段做电镜制样,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精原细分布在睾丸被膜下,睾丸深部分布着不同分化阶段的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于,一个原细胞经3次有丝分裂进入生长期,形成8个初级精母细胞,细胞间有胞质间桥连接,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16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中的第二次分裂形成32个精细胞,精细胞的一端仍与胞质间桥连接另一端游离,排列成玫瑰花状.进行同步发育。结论 华支睾吸虫精子的分化分为两个连续的阶段,一,精细胞的分化。二,精子的变形,本报告为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华支睾吸虫精子的变形。方法以囊尾蚴感染家兔,两个月后剖检病兔获取成虫,切取睾丸及受精囊,制作电镜样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华支睾吸虫精子的形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精细胞的分化,二是精子的变形,本文报道的为第二部分。精子的变形首先由精细胞核向细胞的游离端移动,然后出现细胞突起,在突起内有中心粒和基体,此为分化区,继之胞质突起延伸形成中央突起,并在其两侧出现两个侧突起。细胞核变长,染色质浓缩,核和线粒体分别移入中央突起,随后中央突起与两侧突起融合,形成精子的雏形,最后精子自领状结构的水平与胞质间桥分离,形成完整的精子,释入睾丸腔内。结论精子的形成是由精细胞的发生和精子的变形两个连续阶段完成。  相似文献   

3.
发研究华支睾吸虫卵黄腺的分化。方法以囊蚴感染家兔,2个月后剖检病兔获取成虫,切取卵黄腺,制作电镜样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华支睾吸虫卵黄腺为分散型,由许多卵黄小叶组成,每个卵黄小叶由不同发育期的卵黄细胞组成,小叶外周有间质层包绕,营养细胞多分布于小叶外周,此种细胞具较多突起,形成网状,卵黄细胞分布在网状结构之间,卵黄细胞分化可分三期。一期(S1)为未分化的卵黄细胞,体积小,胞质内细胞器甚少。二期(S2)为卵黄细胞内的卵黄物质合成的活跃时期,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中有高尔期体,内质网,卵黄颗粒的形成增多,聚集成团称卵黄球。三期(S3)为成熟的卵黄细胞,体积显著增大,胞质中细胞器减少或消失,但有大量糖原颗粒。结论卵黄细胞的分化分为连续的3个发育阶段,即(S1)、(S2)、(S3)并有双重功能,早期作为分泌细胞,成熟后具有营养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华支睾吸虫神经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对华支睾吸虫体表微细结构、感觉器的类型和分布等进行了观察。其中发现腹吸盘腔的底部有互相连接比较粗大的枝状物以及具纤毛的环状乳突和无纤毛的扁平乳突,这些都是过去文献未见报道过的。  相似文献   

6.
寄生虫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同题之一。根据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我省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7.5%,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2%,居全国第2位。本文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1.59%。为引起人们重视,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以此作为我省开展防治的寄生虫病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全根  秦雪 《广西医学》2001,23(1):74-76
随着华支睾吸虫防治工作的进展 ,其患病率及感染率逐步下降 ,而诊断的难度渐趋加大 ,原主要诊断方法——粪检固有的缺陷 (工作量大 ,工作效率低 ,易漏检 ,群众不乐意接受 )愈加突出 ,免疫诊断在临床辅助诊断和疫区流行病学调查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诊断抗原的优劣决定着血清抗体检测、皮肤试验等免疫方法的诊断效果。目前所用的抗原主要为粗制成虫抗原 ,严重影响免疫诊断效果 ( 1)。因此 ,已有不少学者用不同方法对华支睾吸虫成虫粗抗原进行纯化研究。现按不同的研究方法综述如下。1 饱和硫酸铵沉淀法  张夏英等( 2 ) 用 2 5%、50 %…  相似文献   

8.
通过硫代胆碱法定位华支睾吸虫的胆碱酯酶来展示神经系统的结构,观察了该虫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研究表明5天童虫就已初具成虫神经系统的雏形。10天童虫显示与成虫基本相同的神经系统结构。20天童虫及30天性成熟时的虫体其神经系统未见明显发展。至90天时神经系统则更加发达,其脑神经节、神经干、横向神经及各部分的神经分支相当粗壮,神经网络更为致密。  相似文献   

9.
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原的筛选田海生苏畅张耀娟(南京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南京210029)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电泳;特异性抗原华支睾吸虫、血吸虫、肺吸虫、肝片形吸虫和姜片虫成虫间存在着共同抗原,并引起交叉反应,已为多年来中外学者的工作所证实[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临床表现特征,提高对该寄生虫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收集2010年住院的906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占同期住院患者16.5%,其中男性797例,比例远高于女性(88.0%vs 12.0%)。70.4%患者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并发肝胆胰疾病患者总数为220例(24.3%),以胆石症比例最高(16.0%),其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78例,胆管结石伴胆囊炎67例。粪检虫卵阳性者占90.2%。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症状隐匿,与肝胆胰疾病关系密切,粪便反复多次查虫卵简便易行,可作为筛查方法,戒除生食鱼虾习惯对减少感染有重要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吉林省的鸟类和哺乳类体内获得后睾科(Opisthorchiidae)吸虫4属8种,斜睾科(Plagiorchiidae)吸虫1属2种。名录如下: 1.鸭对体吸虫Amphjmerus anatis 2.黑水鸡对体吸虫Amphimerus gallinulae 3.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4.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 5.台湾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 6.黄体次睾吸虫Metorchis kanthosomus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华支睾吸虫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为材料,分析了该虫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2n=14,n=7。核型的组成是:大型染色体4个,小型染色体10个,可配成7对。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分成两组:第一组第1号染色体为大型亚中部或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号染色体为大型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二组第3~7号染色体为五对小型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淡水鱼及人群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现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深圳市肝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检深圳市各区水产品15个品种257份样品,用消化法筛查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收集3088份人群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描速流行病学分析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淡水鱼样品中检出含华支睾吸虫囊蚴45份,检出率为17.50%。在所抽检的15个品种中检出率较高的鱼种依次为鲩鱼40.74%、鲮鱼26.O%、鲤鱼22.5%、大头鱼22.85%、生鱼16.6%、非洲鲫鱼14.5%;深圳5个区淡水鱼的感染率由高到低是龙岗、宝安、南山、罗湖和福田,分别为26.0%、17.9%、15.0%、14.0%和14.0%;检测3088份血清标本,特异性抗体阳性标本105份,总阳性率3.40%;男性阳性率为3.26%,女性为3.93%;20-29岁、30,39岁、40-49岁与50-81岁各年龄段人群的阳性率分别1.16%、2.44%、4.75%和7.67%。结论 深圳市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严重,尤其是鲩鱼的感染率较高;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总阳性率与广东省平均感染水平相比较低。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Cs LysoPLA)对肝星状细胞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PBS对照组为PBS孵育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24 h;Cs LysoPLA单独刺激组为Cs LysoPLA(10μg/mL)单独孵育LX-2细胞24 h;联合刺激组为不同浓度Cs LysoPLA(1、5、10μg/mL)孵育LX-2细胞2 h后,IL-13(20 ng/mL)孵育24 h;IL-13单独刺激组为IL-13(20 ng/mL)单独孵育LX-2细胞24 h;逆转录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星状细胞活化指标分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及纤维化相关分子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Ⅰ)、胶原蛋白Ⅲ型(Collagen-Ⅲ)以及促纤维化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Cs LysoPLA(1、5、10μg/mL)联合IL-13(20 ng/mL)刺激时LX-2细胞α-SMA蛋白表达量。结果 Cs LysoPLA(10μg/mL)可直接抑制LX-2细胞α-SMA、Collagen-Ⅲ的转录,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2、0.002 7);并且Cs LysoPLA(10μg/mL)可刺激LX-2细胞TGF-β1、PDGF基因转录升高,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1、0.003 4);Cs LysoPLA(10μg/mL)可以下调IL-13引起的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TGF-β1的mRNA水平的升高,与单独IL-13刺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0、0.011 9、0.043 0、0.025 6);Western Bloting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s LysoPLA(1、5、10μg/mL)均可以下调IL-13引起的星状细胞活化分子α-SMA的表达,与单独IL-13刺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0、0.000 5、0.000 2)。结论 Cs LysoPLA(10μg/mL)在高浓度下既可以直接抑制LX-2细胞纤维化,又可以抑制IL-13引起的LX-2细胞纤维化,可能在华支睾吸虫严重感染所致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抑制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琼海、昌江、三亚、临高、琼中5个县(市)15个乡镇7958人进行调查,查见华文睾吸虫感染者32人,感染率0.4%。15个点中有9个点查见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占调查点的60%。其中临高调查5个点中有4个点,琼海调查4个点中有3个点查见华支睾吸虫感染者。  相似文献   

17.
大鼠抵抗华支睾吸虫重复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支睾吸虫也称肝吸虫,成虫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引起人体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我国近年估计有1 000多万人感染肝吸虫[1],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人体感染后无保护性免疫,流行区人群常常发生再感染和重复感染[2].近来发现初次感染治愈的大鼠产生很强的抵抗再感染力 [3,4].但有文献报道初次感染后未治疗大鼠对重复感染无明显抵抗[4,5].为了弄清大鼠是否能抵抗华支睾吸虫重复感染,我们将100个华支睾吸虫囊蚴分2~5次感染大鼠,结果发现大鼠能抵抗华支睾吸虫重复感染.此外,我们还观察了不同初感染时间对重复感染的影响,发现初感染后1周抵抗力开始出现,第4周时达到高峰,重复感染虫体发育比迟缓,现将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高血脂小鼠和正常血脂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的肝脏病理变化及炎症因子水平,以研究血脂水平对华支睾吸虫致病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向BALB/c小鼠投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小鼠模型,用相同囊蚴数感染高血脂小鼠和正常血脂小鼠,比较感染1个月后小鼠相关病理指标。通过Masson染色(Masson′s trichrome staining)判断肝胆纤维化程度,使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肝脏α-平滑肌蛋白(α-SMA)定位情况和转录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在刀豆素(ConA)刺激48 h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血脂感染组小鼠相比,高血脂感染组小鼠出现较显著的肝胆管扩张、肝实质及汇管区出现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小胆管增生等病变。高血脂感染组α-SMA转录水平升高,并在肝脏组织汇管区及增生的纤维间隔内表达。高脂感染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白介素6(IL-6)和IL-10表达水平比正常血脂小鼠高(P0.05),高脂感染组IFN-γ水平比高脂未感染组低(P0.05)。结论高血脂可能使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的肝脏胶原纤维增生、胆管扩张更明显,血脂水平高低还可影响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宿主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江苏徐淮地区各地华枝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大多在公社农村小学或居民中进行。为了解县城感染情况,我们在1981年10~11月,对睢宁县城的华枝睾吸虫病进行了调查,现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华支睾吸虫尿素溶解性抗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法,以华支睾吸虫成虫尿素溶解性抗原(USA)和该虫水溶性抗原(ASA)检测98份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2.86%和94.98%。用这两种抗原检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11.11%和33.33%,肺吸虫病人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20%。结果表明,USA有与ASA相似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显著高于后者,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