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AVH)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纳入185例AVH患者(急性甲型肝炎47例,急性乙型肝炎63例,急性丙型肝炎4例,急性戊型肝炎39例,急性肝炎未定型32例)和53例健康人,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Mann-Whitney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或Pearson双侧检验。结果 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和未定型肝炎患者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358.0(853.0,2125.0)U/L、1417.0(921.0,2006.0) U/L、1261.0(749.0,1844.0) U/L和1005.5(673.0,1556.5) U/L,显著高于健康人[17.0(12.0,25.0),P<0.05],胆红素水平分别为95.8(65.9,124.1) μmol/L、65.2(38.9,126.3) μmol/L、169.9(94.1,227.2) μmol/L、66.0(23.8,148.9) μmol/L,显著高于健康人【12.3(10.1,14.1)μmol/L,P<0.05】;血清甘油三脂水平分别为1.9(1.5,2.7) mmol/L、1.4(1.1,1.9) mmol/L、2.44(1.7,3.1) mmol/L、2.2(0.8,1.3) mmol/L,显著高于健康人[1.0(0.8,1.3) mmol/L,P<0.05];血清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3±0.8)mmol/L、(3.5±0.8) mmol/L、(3.2±0.9)mmol/L、(3.9±1.0)mmol/L,显著高于健康人【(4.7±0.7)mmol/L,P<0.05】;185例AVH患者ALT与CHOL、HDL、LDL均呈负相关(r=-0.478、r=-0.524、r=-0.416,P均<0.01),TBIL与TG呈正相关(r=0.629,P<0.01),而与CHOL、HDL、LDL呈负相关(r=-0.469、r=-0.713、r=-0.508,P均<0.01)。结论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重视这些变化对判断病情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综合评价指标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结合患者基本体能状态、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的资料,建立一个肝功能综合评价指数,用于患者基本病情评价和预后估计。方法选择病毒性肝炎患者305例,根据病历记录资料,分别评出基本体能、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分值,再计算出总分值,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实验室检验评分较高;重型肝炎基本体能评分较高。病情越重总分值亦越高,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该肝功能综合评价指标对肝功能状态评价、病情预后及药物治疗疗效评价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笔者对5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糖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5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均为我院乙肝病房1997-2000年收治的患者。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4.5岁。50例患者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方  相似文献   

5.
暴发性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是暴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预后及治疗的现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研究肝功能与病毒性肝炎免疫状态、病毒复制的关系.淋巴细胞亚群用碱性磷酸酶法检测.聚合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ALT与CD20呈正相关关系;TBil与CD20呈正相关关系,与CD3/CD20呈负相关关系;AST/ALT与CD8呈负相关关系;TBil/ALT与CD8、CD3呈负相关关系.AST/ALT比值与PHSA-R滴度呈正相关.AST/ALT比值升高提示细胞免疫底下及病毒复制活跃,反之提示细胞免疫增高及病毒复制受抑制;ALT体现着免疫对肝细胞膜的损伤,AST体现了病毒复制对肝细胞的破坏.酶胆比值的增高与细胞免疫的相对降低及体液免疫的过度亢进有关.因此,临床研究中应同时参照ALT、AST的值及它们的相对值.  相似文献   

7.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相关因素,笔者对7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7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为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56例,女14例,年龄20~78岁,平均46.6岁.70例中,急性重型5例,亚急性重型26例,慢性重型39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63例经病理确诊的病毒性肝炎的肝功改变与肝脏超微病理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63例男性住院患者,年龄18—35岁,均经临床及肝活检病理诊断。其中急性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肝病20例临床分析,肝病治脾临床举隅,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炎患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的临床意义,161例肝病患败血症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肝细胞的三维受控组装,  相似文献   

10.
重型病毒性肝炎死因分析邹淑碧,张定凤,范淳,赵有蓉,张全海,潘澄清,周亚苏,曾维群重型肝炎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除及时有效地诊断治疗肝损害外,早期发现及治疗其他系统严重损害也是提高重型肝炎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现就我科1983-1990年间...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各型病毒性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共213例,采用镉柱还原法及重氮化法检测NO^-2/NO^-3水平,放免法检测了ET-1水平。急性肝为,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等各型肝病患者血清NO^-2/NO^-3及ET-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肝炎急性期NO就有明显升高,慢性肝病NO与ET随病情进展水平升高,二者水平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低血糖临床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洪尚游  万谟彬  赵汉美 《肝脏》2005,10(2):98-99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糖低于正常值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4年4月住院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对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做动态分析。结果 9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低于正常67例(72.8%),其中死亡56例(68.7%),与其他并发症并存的发生率较高。动态分析空腹血糖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变化有三种形式,空腹血糖持续多次减低患者死亡率亦较高。空腹血糖减低患者中,仅部分呈典型低血糖症表现,死亡率最高。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常并发空腹血糖减低者的死亡率高。在积极综合治疗后,持续多次空腹血糖减低患者死亡率较高。呈低血糖症患者死亡率最高。血糖减低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动态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125例SAPS患者均在发病第1周、2周、4周、8周、12周空腹采血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总结SARS病程中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在SARS病程的第1、2周ALT开始升高,第4周后随病情好转开始缓慢下降,持续到第8周左右,到病程第12周才能完全恢复正常,重型患者比普通型患者恢复得慢。在SARS病程中AST升高不多,且在病程第4-8周时能很快恢复正常,重型患者升高的幅度较普通型患者高。部分病例的其他肝功能指标在ALT、AST峰值时有一过性改变,但很快恢复正常。结论 SAPS患者存在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恢复较慢,提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要注意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对不同程度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肝病患者87例,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9例,肝硬化69例,慢性肝衰竭9例,使用日本DDG-3300K分析仪及配套分析软件检测ICG15分钟滞留率(ICG-R15)、ICG血浆清除率(K值)和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腹部彩超、腹部CT或MRI,计算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并对肝硬化患者分级。结果 慢性肝衰竭组ICG-R15为(54.2±11.6)%,K值为(0.04±0.01)/min,EHBF为(0.2±0.1)L/min,与慢性肝炎组比,差异显著【分别为(7.4±1.7)%、(0.22±0.05)/min和(0.9±0.3)L/min,P<0.05】;11例CTP C级患者ICG-R15为(39.3±8.9)%,K值为(0.06±0.02)/min,EHBF为(0.3±0.1)L/min,与39例CTP B级【分别为(28.8±12.6)%、(0.10±0.03)/min和(0.4±0.2)L/min,P<0.05】或19例CTP A级【分别为(12.2±2.8)%、(0.16±0.05)/min和(0.7±0.2)L/min,P<0.05】比,差异显著。结论 ICG清除试验能动态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弥补CTP分级的不足,尝试作为早期诊断肝硬化的参考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肝功能稳定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采用Stroop色词测验(CWT)法对60例肝功能稳定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WT-A耗时(25.01±5.16s)与健康组(28.83±4.7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WT-B耗时(42.01±11.15s)和CWT-C耗时(78.12±23.74s)均长于健康组(分别为38.14±9.58s和68.61±16.17s,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WT-A、CWT-B和CWT-C的正确数分别为49.33±0.88个、47.73±2.25个和45.69±4.90个,均低于健康组(分别为49.63±0.55个、48.73±1.29个和47.13±2.24个,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WT-A耗时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总胆红素水平相关(R2=0.39,P<0.001),CWT-B耗时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相关(R2=0.29,P<0.001),未发现患者的人口学或疾病特征与CWT-C耗时相关。结论肝功能稳定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集中注意和反应抑制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和总胆红素水平是集中注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V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糖尿病合并VH的临床资料.结果 (1)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DM+ VH)组平均年龄高于单纯病毒性肝炎(VH)组,但低于糖尿病(DM)组[(53.30±12,05)vs(37.58±14.39) vs (61.18±14.16)岁,P=0.00].(2)DM+VH组临床类型以肝硬化为主(47.12%),其次是慢性乙型肝炎(33.09%).(3)糖尿病患者中以T2DM多见,其次是肝源性糖尿病(HGD).结论 糖尿病合并VH以中年男性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ALT持续正常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肝功能、HBeAg、HBV DNA及肝组织炎症状况,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ALT持续12个月正常及ALT异常肝穿病理证实存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性别、HBeAg、HBV-DNA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应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正常组与ALT异常各组比较,肝脏组织病理炎性程度无明显差异,ALT正常组HBV DNA载量较ALT异常组低,AST/ALT比值大于1与ALT异常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血清白蛋白、性别、HBeAg及胆碱脂酶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LT正常亚组中,72%的患者ALT在30~50 U/L之间,两组之间组织病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的肝硬化患者中,HBeAg定量与肝脏炎性程度无相关性,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结论 ALT正常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存在明显炎症,AST/ALT比值大于1在肝硬化组明显升高,炎性程度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HBeAg定量与肝脏炎性程度无相关性,而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的慢性肝病对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E,HE)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245例H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基础肝病的不同将其划分为A组(慢性乙肝重叠感染HEV)67例;B组(慢性血吸虫病重叠感染HEV)51例;C组(慢性酒精性肝病合并感染HEV)49例和D组(随机选取同期单纯HEV感染者)78例.观察各组的总胆红素(TBil)峰值、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rothrombin Time Inter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峰值、痊愈患者平均住院日、重型肝炎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A-D组TBil峰值、PT-INR峰值、痊愈患者平均住院日、重型肝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7.43±37.92 μmol/L,1.68±0.54,20.85±6.45 d,22.39%和14.93%;76.39±23.67 μmol/L,1.03±0.32,13.47±4.98 d,11.76%和7.84%;79.65±24.25μmol/L,1.08±0.35,14.91±5.63 d,10.20%和6.12%及68.57±21.34μmol/L,0.99±0.31,12.56±4.21 d,10.26%和3.85%.上述5个指标在A组与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在B组与D组间、C组与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HEV后肝病明显加重,易导致重型肝炎的发生,死亡率高.而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重叠或合并感染HEV后,肝病无明显加重,重型肝炎发生率相对较少,预后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