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AMI患者90例,按密封信封法将纳入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行PCI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联合介入治疗。比较2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病死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TIMI 3级血流、TIMI 3级开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及脑卒中发生,少量出血事件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E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使AMI患者更早获得TIMI3级血流,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使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运动疗法的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方法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后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疗法和心理护理,饮食及生活指导和接受为期12周执行针对性康复运动护理,统计两组病人运动治疗前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康复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优化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即优化介入治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8例发病时间≤12h的首次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PCI组(74例)和直接PCI组(54例),对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梗死相关血管(IRA)通畅率、介入治疗成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急性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院前左心室功能(LVEF)进行比较。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溶栓治疗+PCI组IRA通畅率(65.7%)显著高于直接PCI组(24.3%)(P〈0.05),前者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两组IRA通畅率分别为96.9%和94.6%;住院期间两组均元严重出血及急性心脏缺血事件发生;出院前经超声心动图测得LVEF在溶栓治疗+PCI组为64.8%,明显高于直接PCI组的57.5%(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PCI治疗AMI早期再通率高,更有利于保护左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不同给药方式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63例和口服组62例。静脉组给予洒石酸美托洛尔静脉滴注及口服治疗,口服组给予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治疗。采用心脏超声仪记录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药物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组治疗后 LVDD 低于治疗前及口服组治疗后,LVEF 高于治疗前及口服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口服组治疗后 LVEF 高于治疗前(P <0.05), LVDD 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内,静脉组心律失常发生率11.11%、MACE 发生率7.94%分别低于口服组25.81%、2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3个月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滴注联合口服可有效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和 MACE 发生率,且不影响远期疗效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年龄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CI)的影响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否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5岁的52例为高龄组,60岁以下64例为低龄组。比较2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结果与低龄组比较,高龄组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低龄组(P〈0.05),入院至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长于低龄组(P〈0.05),2组梗死相关动脉急诊PCI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应用比例,高龄组多于低龄组(P〈0.05),高龄组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低龄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可以改善其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评价小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半负荷量替罗非班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术前及术后48 h测定hs-CRP及NT-proBNP;入院期间及90 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 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住院期间出血事件;9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 )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PCI 术后明显降低了hs-CRP、NT-proBNP水平( P <0.05);2组入院时及90 d后LVEDV、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90 d内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半负荷量替罗非班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能够发挥抗炎作用,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急诊PCI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单纯的血栓抽吸;B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C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对比三组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手术前后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住院和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三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史、血压、心率、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置入支架个数、支架长度和直径、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5.2±3.8)h。C组患者术后IRA血流<TIMI 2级、术后TMP分级<3级、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例数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肌钙蛋白Ⅰ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患者术后TMP分级<3级明显低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B组(P<0.05)。三组出血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合并替罗非班与硝普钠经冠状动脉导管注射和单纯的进行血栓抽吸比较,心肌水平再灌注效果更好,并且不会增加出血和其他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药物治疗方案加PCI,治疗组同对照组治疗方案+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评估指标:PCI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术后心肌微循环的情况、术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著降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率,显著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降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0.05),血小板集聚率昵显降低(P〈0.05),轻度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多(P〈0.05),重度出血并发症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能显著降低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显著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进一步降低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而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CI)术后患者心肌灌注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CI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PCI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CD62P、CD63、MPA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è.05),试验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为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术前心肌梗死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的效果,并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治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治疗围术期临床镇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初发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60例,所有患者发病后12h内行急诊PCI手术治疗,术后入冠心病重症监护室( CCU)留观24h。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PCI术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首剂负荷量推注诱导镇静,随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采用Ramsay镇静分级,患者维持镇静深度2~3级。对照组行PCI期间依据患者胸痛症状及烦躁程度给予吗啡3~5mg静脉推注或5~10mg肌内注射,效果不明显时以吗啡2~3mg静脉复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T0)及治疗后24h(T1)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者PCI围术期冠脉复流比例以及发生恶性临床不良事件(如心室电风暴、心脏骤停)发生率,分析其临床镇静疗效。结果 T0时2组患者E及NE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2组患者E及N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围手术期冠脉均无复流比例以及发生恶性临床不良事件(如心室电风暴、心脏骤停等)比例较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围手术期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晓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23-1924
目的探讨延迟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其中行延迟PCI术者包括98例,未行PCI术者有11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服药的依从性以及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服药依从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PCI术组的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和心绞痛复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行PCI术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延迟介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SRI)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分别于PCI术前、术后7d及3个月测量左前降支参与供血的9个室壁节段的沿长轴收缩期应变率(SR)及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7d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率均有增加(P〈0.05),术后3个月各节段心肌的应变率、LVEF明显增加(P〈0.01,〈0.05)。结论SRI可以无创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直接行PCI术将85例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术前无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强化组术前予阿托伐他汀,观察术后血流灌注情况和术后30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66.67%,CTFC低于对照组,TMPG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强化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98%与对照组9.52%比较,P〉0.05。结论直接行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能够通过稳定血管内斑块、减少远端血栓和微血管痉挛等机制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PCI组)和非PCI治疗患者69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分别在人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进行综合评定。结果(1)PCI组在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的MID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1年生存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组:2.44%;对照组:5.80%)(P〉0.05)。结论PCI术与非PCI治疗均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但PCI术提高生活质量的幅度较非PCI治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邓思思  王德荣  魏朝阳 《河北医药》2016,(20):3095-309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 =129)和对照组( n =107),对照组经股动脉行PCI,观察组经桡动脉行PCI,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 CE)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造影和PCI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TIMI小出血发生率、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1±1.73)h、(3.14±0.57)d、5.43%和21.71%,均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围术期TIMI大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CE发生率及术后1年、2年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经桡动脉行PCI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与经股动脉相当,但经桡动脉行PCI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卧床时间较短,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脂联素和脑钠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行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强化组,各32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前1周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强化组术前1周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d。术后第1天及第4、8周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测脂联素和脑钠肽浓度。术前及术后第8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在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心尖五腔心测定左心室重构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E峰/A峰比值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记录住院期间及院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3组患者血浆中脂联素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对照组:(5.9±1.5)、(7.1±1.4)、(8.2±1.3)g/L比(3.9±1.2)g/L;治疗组:(5.7±1.4)、(8.3±1.5)、(9.6±1.2)g/L比(4.1±1.0)g/L;强化组:(5.8±1.0)、(9.9±1.7)、(11.5±1.1)g/L比(4.3±0.9)g/L](均P〈0.05)。术后第4、8周强化组血浆中脂联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0.05)。②PCI术后第1天、第4周及第8周,3组患者血浆中脑钠肽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对照组:(636±99)、(547±124)、(467±112)ug/L比(746±102)ug/L;治疗组:(676±107)、(436±89)、(401±91)ug/L比(730±142)ug/L;强化组:(607±131)、(346±67)、(286±72)ug/L比(738±127)ug/L](均P〈0.05)。术后第4、8周强化组血浆中脑钠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0.05)。③PCI术后第8周LVEDD、LVPWT、LVMI、WMS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LVEF、IVST、E峰/A峰比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术后第8周强化组LVEDD、LVPWT、LVMI、WMSI均低于同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0.05),LVEF、IVST、E峰/A峰比值均高于同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0.05)。观察周期内强化组死亡1例,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2例,3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明显升高PCI术后患者血浆中脂联素水平,从而保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效果优于瑞舒伐他汀普通剂量治疗。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在左心室重构方面明显于瑞舒伐他汀普通剂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PCI基础上尽早应用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同时瑞舒伐他汀安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疗效。方法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PCI治疗,对照组单纯PCI治疗。结果观察组梗死相关动脉(IRA)PCI术后即刻血流TIMIⅢ级及TIMI心肌灌注(TMP)3级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7d及9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降低术后MACE的发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张会军  郭宏  王安杏  贾军正 《河北医药》2016,(19):2927-292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术后Kllip分级、心脏功能及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行冠状动脉介入AMI患者共110例,依据PCI术前随机静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2组,其中A组(76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8%,而B组患者(34例)糖化血红蛋白值≥8%;比较2组患者术后Killip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结果 A组患者术后Killip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组患者术后NYHA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患者LVDd和LA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患者LVEF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患者MACE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行冠状动脉介入AMI患者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严重影响术后心脏功能改善,增加MACE发生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9.
张成军  乔福斌  陈娟  何艳丽 《河北医药》2014,(19):2920-2921
目的:分析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CI)治疗,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研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尿量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较药物溶栓效果更好,但仍需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手术指征来选择PCI治疗或药物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0.
董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516-15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QRS波时限分为A组(≥120 ms,n=52)和B组(<120 ms,n=82)。两组患者均按照最新的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指南推荐的方法给予血运重建和强化的药物治疗后,比较N-末端前体脑钠肽( N-proBNP)浓度、LVEF、心功能Killip分级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MACE,包括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等)的差异。结果 A组N-proBNP平均浓度显著高于B组[(8700±2356)nmol/L与(5400±2631)nmol/L,t=2.43,P<0.01],LVEF显著低于B组[(34±16)%与(57±14)%,t=-1.97, P<0.01],心功能Killip平均分级显著高于B组[(3.2±1.5)与(1.7±0.5),t=2.39,P<0.01];A组MACE发生率为38.04%,显著高于B组的17.52%(χ2=7.47,P<0.01)。结论 QRS波时限延长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显著增加,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