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百分含量增高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的表现形式及两者关系.方法:应用SYSMEX K-45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30例人工镜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含量正常的标本和74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含量增高的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百分含量大小和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嗜酸性粒细胞百分含量增高的白细胞直方图图形具有多样性,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分布在直方图125fl左右的中间细胞峰区域并形成一个大小程度不等的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含量越大,中间细胞峰越高.结论:掌握SYSMEX K-4500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含量增高的白细胞直方图特点,这对有重点选择推片进行人工镜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有效提高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的检测效率及降低漏检率,对粗略估计嗜酸性粒细胞百分含量的正常与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41岁,因胸闷、低热、颜面水肿,伴间歇性关节红肿、游走性疼痛5月余,于2011年10月3日人院。体格检查:r37.6℃,心率108次/分,血压115/70mmHg;胸背部皮肤可见充血样斑疹块,颌、腋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研究白细胞介素-5(IL-5)是否对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具有直接的趋化和激活作用。方法:将人重组IL-5经纤维支气管镜直接注入哮喘患者(8例)右中叶或左舌叶的肺段支气管,而将生理盐水注入对侧肺段支气管作为对照。24h后复经纤支镜于相应的肺段支气管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支气管粘膜组织。然后计数BALF中的EOS数并测定其中嗜酸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以免疫组织学技术显示粘膜组织中总EOS(BMK-13+)细胞及活化EOS(EG2+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IL-5组BALF中EOS和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IL-5组BMK13+和EG2+细胞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L-5不但可以趋化EOS浸润到哮喘患者的气道,还可促使其活化。提示IL-5在哮喘气道的炎症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与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0%~4%,绝对值小于450/μl,其数值有昼夜变化,夜间较高,与血浆皮质激素水平相关。若嗜酸性粒细胞大于450/μ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产生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剌激因子(G M-C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辅助意义。方法:对68例恶性肿瘤患者及20例非肿瘤患者的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以改良Neubanenit计数盘直接手工计数,同时以cell-dyn-16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率,以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率均显著高于非肿瘤患者。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脊液(Csf)中嗜酸性粒细胞(E)的检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感染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将218例Csf中E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86年1月~1994年12月和1997年1月~12月经确诊病例218例。其中病毒性脑炎(病脑)40例,化脓性脑炎(化脑)20例,脑血管病44例,脑瘤12例,癫?..  相似文献   

7.
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分离与纯化的有关资料介绍得比较简单 ,实验中往往分离不到理想纯度和活性的嗜酸性粒细胞。我们用 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 [1 ]提取嗜酸性粒细胞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2 .1 以双蒸水密度 (1g/ ml)为标准 ,通过分析天平 ,采用称量法校正容量瓶体积。1.2 配制等渗 Percoll原液、等渗 PBS液。1.3 用称量法求出等渗 Percoll原液及等渗 PBS的密度。然后 ,按公式 d1 x +d2 (y- x) =d3 y分别配制密度为 1.10 0 ,1.0 90 ,1.0 85 ,1.0 80的 Percoll密度液 ,并于 4o C密封保存备用 (式中 d1 是等渗…  相似文献   

8.
赵煜 《医学综述》2014,20(20):3746-3748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是一种食管炎症性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近年来该病的报道逐渐增多。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内镜表现,病理改变表现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食管上皮细胞。诊断有赖于临床、组织学的结合,其与胃食管反流病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作为该病的第一线用药,而对于食管功能性狭窄明显的患者,食管扩张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支气管上皮细胞后对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分泌的影响。方法:正常和1%多聚甲醛固定的嗜酸性粒细胞分别与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细胞联合培养,应用流式细胞微珠实验(CBA)方法定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浓度,用RT-PCR方法分析经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后支气管上皮细胞中IL-6的基因表达。结果:经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后,支气管上皮细皮中IL-6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蛋白质浓度升高,多聚甲醛固定后的嗜酸性粒细胞能够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中IL-6基因表达和蛋白质释放。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可活化支气管上皮细胞中IL-6基因表达和促进其蛋白质分泌。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其抗体对哮喘小鼠肺中嗜酸性粒细胞(EO S)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健康组(A)、对照组(B)、哮喘组(C)、IL-17抗体组(D)及IL-17组(E)各12只。A组不做特殊处理,B、C、D、E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并给予相应干预;采用HE染色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 in-1)。结果 C、D、E组小鼠气道炎症以EO S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B组变化较轻,A组正常;Eotax in-1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C、D、E、B、A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源性IL-17能够减少激发状态下哮喘小鼠肺中EO S的浸润。  相似文献   

12.
苏飞  曾跃平  晋红中 《北京医学》2011,33(11):911-913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21例HE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 本组男17例(80.95%),女4例(19.05%);男性平均发病年龄(67.65±6.49)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52.25±8.3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组织胺在原发性肝癌病人外周血中的变化 ,揭示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液中的组织胺 ,常规方法检测嗜酸、嗜碱性粒细胞 ,对 30例肝癌病人 ,30例正常人外周血液中的组织胺、嗜酸、嗜碱粒细胞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水平为 (30 .1± 11.8)个 / m l,肝癌病人为 (19.3± 8.0 )个 / 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则相差不大 ,分别为 (2 91.5± 36 .9)个 / m l,(2 6 8.5±47.3)个 / m l(P >0 .0 5 )。外周血中组织胺水平分别为 (16 9.7± 49.1) μg/ ml,(10 0 .1± 2 5 .1) μg/ 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组织胺及嗜碱性粒细胞在肝癌病人外周血中明显降低 ,是否可作为一项肝癌早期诊断的辅助观察指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组胺 H3受体激动剂 IMETIT 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豚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致敏组、药物处理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另2组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复制 AR 模型,3组均以1%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双鼻激发,记录30 min内喷嚏、挠鼻次数。AR 模型建立后,对照组、致敏组、药物处理组分别以生理盐水(10 mL/kg)、生理盐水(10 mL/kg)、生理盐水(10 mL/kg)+IMETIT(30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5 d,处死。取鼻中隔黏膜组织行 HE 染色,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含量。结果:致敏组和药物处理组30 min 内喷嚏次数分别为20.90±4.88、23.10±4.59,30 min 内挠鼻次数分别为26.80±4.80、25.00±3.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00)。致敏组、药物处理组每高倍视野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分别为21.60±4.23、22.37±3.0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16±3.09)%、(29.60±2.8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581和0.676)。结论:IMETIT 不能减少 AR 模型豚鼠鼻中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15.
促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尤其是分子免疫学研究的进展 ,研究者认识到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气道炎症 ,涉及多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其气道病理改变的主要特征 ,成为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中心环节。因此 ,对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粘附、激活、调控等有关的细胞因子 ,在哮喘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促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细胞因子正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研究作一综述。1 白介素 5 (IL 5 )  IL 5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因子。分子量为 18KD ,主要来源于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 (TH2 ) ,哮…  相似文献   

16.
<正> 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在伤寒辅助诊断上有重要的意义,使临床医师能对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确地判断。如果伤寒病人在治疗恢复过程中,Eos再现,医师对予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意义。我们科对1975年~1999年期间经血培养阳性的伤寒病人约852例的Eos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经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确诊伤寒病人852例,其中男525例,女327例。1.2 Eos计数 用Hinkelmanm液作稀释,镜下计数,有经验的高年资检验人员复核。2 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的表达水平,探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为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鼻息肉患者术后鼻息肉组织标本、10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IL-17及Eotaxin-2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①IL-17、Eotaxin-2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17%、83.33%,在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L-17与Eotaxin-2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①IL-17和Eotaxin-2是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②鼻息肉组织中IL-17的表达与Eotaxin-2表达正相关,IL-17与鼻息肉形成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增多有关,具有趋化EOS的作用,IL-17高表达是造成Eotaxin-2表达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518-519
目的了解日本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取100份经EDTA—K2抗凝静脉全血,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后制作成血涂片。经显微镜进行分类计数。同时用目测法进行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将仪器分类嗜酸性粒细胞结果与手工分类法、仪器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结果与目测法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100份抗凝静脉全血仪器法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及绝对值计数与手工分类法及目测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997。结论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报告  患者 ,男 ,36岁。主因咳嗽 1个月入院。患者于 1个月前受凉后 ,出现咳嗽 ,多为单声咳 ,咯少许白痰 ,畏寒、发作 ,体温38.0℃。自服消炎药物 ,5 d后体温降至正常 ,咳嗽无减轻 ,无咯痰及咯血 ,无乏力、盗汗及消瘦。一般状况好。X线胸片示 :右肺上叶前段可见团块状病变 ,边缘不清。 CT提示 ,右肺上叶多发斑片状、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边缘部分模糊 ,部分清楚。考虑右上肺结核。入院时查体无阳性体征。考虑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亦不除外。给予积极抗炎治疗 1周 ,患者咳嗽减轻 ,无发热 ,血沉 4mm/h,痰检抗酸杆菌阴性 ,X线胸片提示右…  相似文献   

20.
哮喘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活性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杭君  孙滨 《医学争鸣》1996,17(3):203-205
嗜酸性粒细胞是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效应细胞为研究哮喘患者体内EC的激活程度,我们选择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和外周血EC密度作为其活性指标进行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低密度嗜酸细胞(36.30±14.80)%较正常人(14.71±8.20)%增多;患者血清ECP浓度(10.74±7.22)mg/L也高于正常人(6.39±4.91)mg/L,哮喘患者血HE百分比与ECP浓度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