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晓东 《成都医药》2002,28(2):81-82
目的:观察潘南金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将我科1997年2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79名AMI病员分为潘南金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溶栓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潘南金组每日静滴潘南金500mL,从入院 d1连续静滴10d;对照组不用潘南金,其它治疗与潘南金组相同。结果:潘南金组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0.59%。明显低于对照组(47.5%,P<0.01),但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潘南金用于AML治疗可明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退探讨潘南金(PANGIN)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常规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等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潘南金。治疗前后查血钾、血镁,作Holtet。结果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潘南金治疗CHF患者室性心律火常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心脏和肾脏短暂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观察AMI组(A组)、心脏缺血预处理(MIP)组(B组)和肾脏缺血预处理(RIP)组(C组)新西兰兔在AMI前后的心律失常情况及QT间期离散度(QTd) ,并行心内电生理诱发室性心动过速(VT) ,对三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设置假手术组(D组)作对照。结果 四组在手术前心律失常及QTd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 0 5 ) ;D组手术前后心律失常及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 0 5 ) ;在AMI后,B、C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及QTd明显小于A组(P <0 . 0 5 ) ,而B、C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及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MIP和RIP均可减少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两者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联合潘南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一组应用丹参酮Ⅱa联合潘南金(治疗组),另一组常规应用药物(对照组),比较治疗10d后对患者心功能及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心功能明显升高,QTd明显缩短,HRV的幅度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潘南金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缩短QTd、HRV提高,使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猝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 :3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5 )和治疗组 (n =15 )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30min后松解 ,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 (静注索他洛尔 )再灌注后ECG参数和心电生理刺激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 :冠状动脉结扎前 2组HR、QT间期、QTd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再灌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R明显减慢 [(182± 37 9)beats·min-1vs (2 2 9± 5 2 4 )beats·min-1],QT间期显著延长 [(172± 2 6 4 )msvs (15 2± 2 1 1)ms],QTd明显缩短 [(2 6 2± 2 6 )msvs (43.5± 3 9)ms];治疗组再灌注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 (13 3%vs33.3%,P <0 0 5 ) ;2组电生理刺激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减少 (2 0 %vs 6 0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静注索他洛尔预防实验性再灌注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国产与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药效性价比。方法将151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国产门冬氨酸钾镁片(脉安定)组76例,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潘南金)组7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给予脉安定与潘南金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脉安定组的费用仅为潘南金组的50%。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国产门冬氨酸钾镁片与进口片疗效相近,且其价格低廉,经济实用,性价比高,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给药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胺碘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利多卡因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5d后,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室颤发生率、致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潘南金治疗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疗效观察。方法 治疗组用潘南金 0 .6~ 0 .8ml·min- 1 ,对照组用 1 0 %氯化钾 0 .6~ 0 .8ml·min- 1 ,持续静滴。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血钾、血镁及肌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 ,但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潘南金治疗甲亢合并周期性瘫痪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80.00%(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为32.50%(P<0.05)。结论:对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多卡因,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病情的影响。方法将10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康复护理方案和传统护理方案。结果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肺部感染等方面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合并症AMI患者实行康复护理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相关血管早期再灌注对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至直接PTCA+Stent治疗12小时以内的AMI患者42例,按照PTCA+Stent治疗是否成功分为再通组30例,无再通组12例.以同期胸痛、胸闷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术前术后做12导联心电图,测定其QTcd值,进行比较.结果(1)AMI患者QTcd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AMI组前、下壁梗死之间QTcd无显著性差异.(3)PTCA+Stent治疗成功后(前向血流均达TIMIⅢ级,残余狭窄<30%)QTcd明显缩短,从(87.5±19.7)ms降至(58.7±20.6)mS(P<0.01).未再通组QTcd仍保持高水平.(4)8例AMI患者治疗前有恶性心律失常,其QTcd明显长于无心律失常者(P<0.05),其中6例PTCA+Stent治疗成功后QTcd明显缩短,室性心律失常消失.结论AMI直接PTCA+Stent术再灌注成功,缩短QTcd,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美托洛尔(Metoprolol)干预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 74例AMI患者分基础治疗 美托洛尔治疗组(A组,37例)和基础治疗组(B组,37例),并对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的QTd进行对比分析。另设正常人组25例(C组)作对照。结果 A、B组患者QTd较C组明显增加(P<0.01),在74例AMI患者中伴室性心律失常者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P<0.01),前壁心肌梗死与下后壁心肌梗死间QTd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7天后A、B两组的QT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但A组较B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AMI患者早期QTd增加,并且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与梗死部位无关。美托洛尔可降低AMI早期QT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研究观察了倍他乐克注射液静脉注射后接着口服倍他乐克对hs-CRP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连续收住院的AMI患者分为两组倍他乐克组和对照组,倍他乐克组对于发病24h内AMI患者首先用倍他乐克注射液15mg静脉注射(每隔2min注射5mg,共3次),如患者能耐受3次倍他乐克静脉注射,在注射结束后15min给倍他乐克口服,对照组未接受静脉及口服倍他乐克。并观察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梗死前心绞痛、心血管用药都没有明显差别。但血压和心率在倍他乐克组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倍他乐克治疗后hs-CRP明显降低(P<0.01)。室性心律失常得以控制。结论AMI24h应用倍他乐克可使血清hs-CRP水平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指标(QTc间期、QTd间期、PR间期、QRS波时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892.8±100.4)次/24 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94.4±154.6)次/24h,持续时间(3.09±0.25)min/次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87±0.33)min/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QTc间期、QTd间期、PR间期、QRS波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Tc间期、QTd间期、PR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QRS波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室性心律失常发病,改善心电图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现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采用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溶栓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6例AM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能明显减少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告及分析北京急救中心院外救治1 3 3 4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发心律失常 681情况并提出治疗对策 ,以期降低AMI的猝死发生率。方法 :对 1 994年 1月至 1 997年 1 0月经院外抢救治疗的AMI伴发心律失常 68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伴发心律失常 681例 ,发生率为 51 % ,其中室性期前收缩 3 68例 ,占 2 7. 6% ;心动过缓 2 1 1例 ,占1 5. 8% ;室速 4 7例 ,占 3 . 5% ;室颤 55例 ,占 4 .1 %。其中心律失常导致死亡 2 0例 ,占 1 . 5%。结论 :AMI是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而大多数心性猝死为心律失常所致。故院外救治AMI时必须重视心律失常的治疗 ,争取早期发现 ,早期除颤 ,积极控制心律失常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心肌供血 ,缩小梗死面积 ,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从而降低AMI的院外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李爱华 《河北医药》2004,26(4):325-325
目的 观察用硫酸镁治疗未进行溶栓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效果。方法 将 12 6例符合AMI的患者未进行溶栓及介入治疗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硝酸脂类、抗凝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 2 5 %硫酸镁 2 0ml溶于 5 %葡萄糖 5 0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连续用药 7d。观察两组之间出现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及院内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出现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2 1.5 4%比 3 9.3 4%,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为 14 .75 %比 2 1.5 3 %,院内病死率为4.62 %比 14 .75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用硫酸镁治疗AMI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减少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衰的发生 ,可作为治疗AMI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朱稚丹  周建华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2):1969-1971
目的:观察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早期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Lipo-PGE_1)治疗对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29)。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_1,疗程3周;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记录每例患者入院后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2,3,12,24 h和d3的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cd。结果:入院后给药前测定QTcd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87.2±125)vs(86.9±11.3)ms,P>0.05],前壁与下壁梗死之间QTcd差异无显著性[(87.2±12.5)vs (86.7±12.1)ms,P>0.05]。治疗组在用Lipo-PGE_12 h时QTcd较对照组开始显著降低[(78.5±12.6)vs(87.8±13.6)ms,P<0.05],24h起QTcd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66.3±11.3)vs(88.1±13.2)ms,P<0.01]。治疗组有8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在应用Lipo-PGE_12h后7例消失。结论:Lipo-PGE_1在AMI发病早期应用可降低QTcd,从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减少AMI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黄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黄芪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 (4 6例 )和常规组 (4 6例 ) ,于治疗 4wk后 ,行核素心血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峰射血率 (PER)、左室峰充盈率(PFR)及左室峰充盈率时间 (TPFR) ,以判断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同时 ,观察两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 ;并于梗死 8wk后随访两组患者 ,评定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 :治疗 4wk后 ,黄芪组LVEF、PER及PFR明显提高 ,TPFR缩短 (P <0 .0 5 ) ;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黄芪组稍低于常规组 ,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8wk后随访 ,NYHA心功能分级黄芪组低于常规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2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是改善老年AMI患者心脏功能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药物再灌注治疗后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 QTd)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0月医院AMI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进行药物溶栓,治疗组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再灌注后24h、7d QTd及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溶栓24h、7d后2组患者QTd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24h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7d后,治疗组患者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患者,可以减小QTd,减少心律失常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