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Nian X  Sun G  Dou C  Hou H  Fan X  Yu H  Ma L  He B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1):732-73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辚合理选择降糖药物和有效地控制血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81例,进食75g方便面后测0、30、60、120min血糖、胰岛素及真胰岛素。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将全部病例分为A组(FPG<8.89mmol/L)及B组(FPG≥8.89mmol/L),评估2组中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对血糖水平的贡献。结果 B组以胰岛素及真胰岛素计算的敏感性为A组的65.5%及64%,调整胰岛素抵抗影响后,B组β细胞功能仅为A组的1/5-1/6。以胰岛素计算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对A组血糖水平贡献约各占1/2,而在B组则β细胞功能对血糖水平贡献为胰岛素抵抗的8倍。用真胰岛素计算的β细胞分泌功能的A组可解释血糖变化的41%,在B组可解释血糖变化的54%,而且岛素敏感性在A组可解释血糖变化的12%,在B组可解释血糖变化的5.7%,即胰岛素缺乏对血糖水平的贡献在A组为胰岛素抵抗对血糖水平贡献的3.3倍,而在B组前者为后者的9.5倍。结论 空腹血糖水平较高(≥8.89mmol/L)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衰竭都更严重,其高血糖主要由β细胞功能衰竭引起,这提示在其初始治疗中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和促胰岛素分泌剂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王岩  王镁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8):890-891,913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及血糖波动的规律。方法 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分成2组。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10~20年组患者发生低血糖次数多于0~10年组(〈0.05),其中两组患者出现无症状低血糖次数明显多于有症状者(〈0.01);早餐后2 h血糖高于午餐后2 h(〈0.05)、晚餐后2 h及空腹血糖(均0.01);血糖最大漂移幅度明显大于日内指尖监测血糖波动(〈0.01)。结论 CGMS系统及时发现患者低血糖、餐后高血糖及血糖最大漂移幅度等情况,对指导临床确立个性化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血糖波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为干预血糖波动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进展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其血糖波动指标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进展组血糖波动指标大部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血糖波动加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调节受损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范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动态血糖波动特征。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根据连续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选取正常对照组2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22例,糖耐量减低组23例,新诊断T2DM组62例,T2DM组再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A、B、C 3组。比较各组CGMS动态血糖数据。结果①日内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组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of blood glucose,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BG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 B组患者和T2DM C组SDBG显著高于T2DM A组(P0.01);T2DM A、B、C 3组之间MA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日间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 A、B、C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 of daily difference,MODD)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ODD逐渐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bA1c水平与MBG相关,但与MAGE、MODD均无相关性。结论①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日内血糖波动及日间血糖波动逐渐增加。②HbA1c不同的患者其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对9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血糖波动系数反映血糖波动;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描述肾病并发症的程度,并行血压、血脂、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le.HbAlc)、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测量。结果:1.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者与合并肾病并发症患者比较,其病程、年龄和血糖波动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2.回归分析显示:病程、血糖波动系数、舒张压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34、3.17、0.961(P〈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促进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本院实验室标准,Hcy水平≥10mmol/L的62例患者纳入高同型半胱氨酸组(HHcy),Hcy水平<10mmol/L的58例患者纳入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NHcy),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胰岛功能,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的生化指标、胰岛素指数及血糖波动值。结果HHcy组患者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和24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NHcy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水平与MAGE呈正相关(r=0.548,P<0.01),与GFR值呈负相关(r=-0.577,P<0.01)。结论Hcy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进展以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抵抗程度,并与血糖波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上反映血糖波动的一个简便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皮下注射胰岛素对胰岛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愿意参加本试验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胰岛素治疗组3周后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或者仅饮食运动控制血糖。观察治疗前、后3周及1年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胰岛功能,比较两组血糖和胰岛功能改变。结果使用胰岛素组胰岛功能较口服药物治疗组有较大的改善。结论早期使用胰岛素有助于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分泌的缺陷和敏感性,为今后的血糖控制奠定基础;尤其对青壮年初发的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更有利于胰岛功能恢复,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应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定CIMT以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h血糖监测,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根据CIMT<0.9mm将患者分为CIMT正常组(A组,n=37)和CIMT增厚组(B组,n=27)。结果①A组患者年龄、收缩压、LN(LDL-c)、LN〔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家族史、舒张压、TG、TC、HDL-c以及日内血糖波动指标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D)与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无明显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CIMT与年龄、LN(LDL-c)、LN(MODD)、SD相关,r值分别为:0.370(P=0.005)、0.325(P=0.009)、0.346(P=0.005)、0.251(P=0.045)。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吸烟、LN(LDL-c)、LN(MODD)是CIMT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糖波动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独立于HbA1c之外。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血糖监测中的准确性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方法对10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连续3天(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结果(1)血糖控制理想10例,血糖控制良好24例,血糖控制较差66例。(2)发现低血糖31例,其中无症状的低血糖25例。(3)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较大,易于发生夜间低血糖。(4)CGMS血糖值与自我血糖监测(SGMS)血糖值相关性良好。(5)根据CGMS检查结果,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并且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准确、安全,能及时发现血糖波动,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1.
小儿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IDDM)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所致胰岛 β细胞功能受损有关。为探讨儿童糖尿病自身抗体与 β细胞功能关系 ,我们测定 38例小儿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抗体 (ICA) ,并观察与糖耐量、胰岛素、C肽释放等指标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受检对象 糖尿病组 :38例 ,均为 IDDM,男 16例 ,女2 2例 ,年龄 2~ 12岁 ,平均 (8.9± 4.4)岁 ,病程 1~ 3月。 36例有酮症史 ,其中 2 2例有酮症酸中毒史 ;7例有糖尿病家族史。均未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对照组 :2 2例 ,男 9例 ,女 13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相似文献   

12.
章容  戴武  叶军  曹永红  刘燕  汪运生  张苏皖  匡蕾  邹玲玲 《安徽医学》2018,39(12):1462-1465
目的 动态血糖监测(CGM)评估血糖波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68例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108例无DR的患者纳为NDR组,60例DR患者纳为DR组。对受试者进行连续72 h的CGM,计算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有效波动平均幅度(MAGE),同时检测HbAlc、血压、体质指数,评估HbA1c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R组患者病程(8.33±0.82)年、收缩压(138.20±11.84)mmHg、舒张压(86.53±8.57)mmHg、SDBG(2.73±0.54)、MAGE(3.98±0.70)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MAGE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l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DR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波动及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监控指标主要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其慢性并发症也密切相关,且其作用独立于糖化血红蛋白存在。因此,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研究及管理已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特点。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2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12例糖耐量正常的老年人进行(72±10)h血糖监测。结果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水平高、波动幅度大,可同时有餐前和凌晨低血糖。结论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凌晨血糖接近正常、空腹血糖升高,进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达高峰,个别患者同时有低血糖存在,血糖波动幅度大。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慢性血糖波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糖波动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以30例施行过冠脉造影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不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8例和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组22例,并对研究对象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1)两组研究对象的病程、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GE与冠脉病变评分、IMT、CRP、HOMA-IR、HBCI均相关(P<0.05);冠脉病变评分、IMT分别与CRP、HOMA-IR、HBCI相关(P<0.05)。结论慢性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以及氧化应激可能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持续3d的血糖监测,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按血糖波动系数分<1.5(n=15)、1.5~3.0(n=28)和>3.0(n=12)3组,评估24h平均血糖水平(MBG)、高血糖及低血糖时间比、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对血糖波动系数的影响,并分析血糖波动系数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和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结果血糖波动系数与MBG(R=0.848,P<0.01)、高血糖(>7.8mmol·L-1)时间比(R=0.871,P<0.01)、高血糖(>11.1mmol·L-1)时间比(R=0.688,P<0.01)和M-PPGE(R=0.833,P<0.01)均显著相关;血糖波动系数对颈动脉斑块内中膜厚度(R=0.701,校正R=0.492,P<0.01)尤其斑块严重程度分级CPS(R=0.798,校正R=0.637,P<0.01)有显著影响。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需重视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7.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也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因素。高血糖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主要通过慢性持续与血糖水平波动两种方式体现。糖尿病高血糖有两种表现:慢性持续性高血糖与慢性波动性高血糖。慢性波动性高血糖是指慢性间歇性或阵发性高糖状态。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稳定性有密切关系。因此,血糖稳定性的临床评估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成为目前糖尿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脆性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病情最不稳定、最不易控制的一种,出现血糖昼夜波动大,对胰岛素异常敏感,胰岛素剂量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在饮食量、运动量和胰岛素剂量恒定情况下,病情也极不稳定,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低血糖-高血糖-酮症酸中毒-昏迷如此反复变化的临床表现。对这类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调节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动态血糖谱及胰岛素敏感性及胰岛素分泌的特点.方法 选择20名糖调节正常的PCOS患者作为研究组,20名正常女性为对照组,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75 g口服匍萄糖耐最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分析比较CGMS中连续48 h的平均血糖水平(MBG)及其标准差(SDBG)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三餐后的血糖峰值及达峰时间;以Stumvoll公式估计第一相、第二相胰岛素分泌、稳态评估模型法评估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以稳态评估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Cederhom公式评什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1)PCOS组OGTT 1 h PG、OGTT 3 h PG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PCOS组空腹胰岛素(FINS)、OGTT 30 min、1、2、3 h胰岛素(IN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PCOS组胰岛素释放峰值后移1 h;(2)PCOS患者日内MBG为(5.43±0.44)mmol/L,SDBG及MAGE分别为(0.66±0.24)mmol/L和(1.46±0.47)mmol/L,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OS患者早餐后血糖的达峰时间显著迟于对照组分别为(40±18)min和(30±10)min,(P<0.05).(3)PCO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COS患者第一相和第二相胰岛分泌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正常糖耐量的PCOS者已出现(1)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分泌高峰后移,(2)血糖波动异常,即早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延迟.(3)存在显著的外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伴胰岛素分泌代偿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动态监测系统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并观察胰岛素分泌的改变。 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确诊的30例甲亢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动态血糖监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波动及评估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结果甲亢治疗前,女性患者日间血糖波动幅度、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血糖标准差水平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甲亢治疗后患者餐后1 h葡萄糖、餐后1 h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波动幅度(日间平均血糖度、最大血糖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甲亢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并发生胰岛素抵抗,且男性甲亢患者血糖波动更为显著。甲亢患者在经治疗后胰岛素抵抗程度、餐后血糖和血糖变异性等随着甲状腺功能的恢复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