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健勇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0):957-958
急性脑血管病的合并症是影响患者存活与否及后遗残缺程度的重要因素,肺部合并症尤其重要。故积极有效地预防及护理和治疗肺部合并症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手段之一。本文讨论了肺部合并症一肺炎、肺水肿的致病因素,总结了预防、护理及治疗肺部合并症的措施,从而更好地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采用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尿量、尿素氮、血肌酐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中有13例于2~6d尿量恢复正常。复查尿常规和血肌酐、尿素氮正常;5例尿量未见增加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死亡12例。结论:严密观察ACVD病人微小的变化,严格控制对肾有毒性作用的食物和药物,同时加强预见性护理。可预防ARF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连芹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7(4):3-6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多学科治疗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共入选发病在7d以内的住院患者7202例,2000年6月-2007年6月,4089例为治疗组,1995年5月-2000年5月,3113例为对照组(以往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急性脑卒中治疗模式,融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和神经介入科为一体的团队工作方式,对频繁发作TIA、进展型脑梗塞、中、重型脑梗塞、中大量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实施多学科一体化密切协作的医疗流程,以最佳医疗资源服务于患者,重症监护与早期康复介入。观察指标是出院时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病死率、住院平均日、并发症和平均药费比,经统计分析该治疗模式的效果。结果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病死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和平均药品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多学科一体化治疗模式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提高回归社会能力,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5.
6.
对85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积极实施一系列生命救护措施,包括现场急救、安全转运及途中救护等。指出快速有效地院前急救护理及加强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教育和技术培训,对降低脑血管病病人病死率和伤残率,制订后续抢救和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完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护理对策,减少急性脑血管病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347例急性脑血管病和90例继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根据其预防和护理措施的不同分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不同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情况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腑血管病继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细心观察,早期完善顶防和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实施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9.
急性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之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及生活质量。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人460例,其中男性305例、女性155例。原发性脑出血270例,脑血栓形成105例、脑梗塞85例。治愈254例,好转165例,放弃15例,死亡16例。经治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ACVD)多有并发症发生。1997年6月~2001年6月,我院收治ACVD患300例,经精心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VD)应激状态的临床特点 ,探讨防治策略及护理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 3 62例ACVD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ACVD病人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为 47.5 1% ,病死率为 11.88%。 [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与治疗 ,并采取措施积极调控机体应激状态 ,加强护理 ,有助于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13.
脑卒中患者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并探讨其与病程、病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的代谢产物NO2^-和NO3^-含量;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含量。结果:3种性质不同的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NO、ET含量无差异(P均〉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血NO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E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血NO含量增增加,ET含量均减少(P均〈0.01)。病灶越大者NO含理越低,而血ET含量却越高(P均〈0.05)。NO与ET二者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NO、ET可作为判断脑卒中病以重和估计预后的一种参考指标;血NO、ET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疾病发展、演变过程;提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使用增加NO合成或 相似文献
14.
刘红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10):14-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优质护理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等。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优质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人际关系、环境支持、生理状况与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432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结果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得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观察、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手术的耐受性,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总结其护理。[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干预是否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产生影响。方法:将铁营医院铁营社区101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51名,对照组50名。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使用家庭功能量表、生存质量量表(SIS)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家庭功能除在得到及时帮助和对困难给予支持两方面无差别外,其他关系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家庭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存质量在干预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仅在力气维度和参与维度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维度的生存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护理与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模式综合干预是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总结其护理.[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应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更好为患者服务。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作为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受损神经恢复评分情况、平均住院日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第10天的神经受损评分为(13.45±4.67)分,第21天为(11.36±6.23)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22.0±1.7)d,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0±1.84),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受损神经,并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Hcy水平及预后。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50例,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维生素B12、叶酸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Hcy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FMD、e NOS、NO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干预组的Hcy、BI评分、NIHSS评分、e NOS、NO水平均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优于非干预组的6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维生素B12、叶酸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