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改良Evans手术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用改良Evans手术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疗效。方法:对42例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病人行改良Evans手术。常规暴露后,将腓骨短肌腱于腱腹处切断,自外踝尖端在腓骨内向后上方钻孔,将肌腱部分引出骨道并固定于腓骨骨膜上。全部病例从损伤至重建术的时间为4~11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2~6年.平均4.8年。结果:按Good评价标准达到Ⅰ级者8人,Ⅱ级者18人,Ⅲ级者12人,Ⅳ级者4人。X片显示有4人出现踝关节的退变。结论:改良Evans手术虽然明显改善了外踝的稳定性,但对疼痛的缓解却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特征、诊治特点、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12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病例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X线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12例病人均有外伤史,根据临床表现、应力X线片检查,Ⅰ度损伤71例,Ⅱ度损伤28例,Ⅲ度损伤13例,均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结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应以外伤史、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踝关节X光片及应力X光片检查是重要参考,应力X光片检查对鉴别Ⅲ度损伤及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有重要意义;以早期冷敷、弹力绷带或石膏固定辅以药物治疗为主的非手术疗法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是当前农田水利工地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对劳动影响很大。本症多见于负重或推物行走时,脚碰倒障碍物,踝关节突然蹠屈、强度内翻,超过其生理活动限度,使外侧副韧带牵拉过度,而致部分断裂或撕裂。伤后局部疼痛,走路不便,只能用足跟着地,皮下可见不同程度的瘀斑或青紫、肿胀,踝关节活动受限,强作内、外翻时均感剧烈疼痛,背伸、蹠屈尚可以,外踝压痛明显。诊断并不困难,如有条件亦可作X线检查,以排除骨折。治疗本症的推拿手法如下: 一、患者取坐位,严重者取仰卧位,患 相似文献
5.
踝关节扭伤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容易发生的软组织损伤,尤其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最多见。笔者2007年1~3月单纯采用手法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45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15~58岁,平均36岁;左侧30例,右侧15例;病程15分钟~2天。全部病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排除踝部骨折。治疗方法:患者坐位,患侧小腿水平搭在方凳上,术者先点按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溪、昆仑、解溪、太冲等穴5分钟。接着一手握住足跟,一手握住跖部,缓慢持续牵引1分钟,然后手法轻柔灵巧地摇晃屈伸踝关节4~5次,最后用绷带把踝关节固定…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侧方韧带的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在美国每天有27000个临床病例被报道。在踝关节扭伤的患者中,近85%的扭伤都涉及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其中约65%是单纯距腓前韧带的损伤,约20%同时涉及到了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而距腓后韧带的损伤非常少见,往往只有在严重的骨折脱位中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扭伤在体育锻炼或者日常运动中属于非常常见的关节损伤状况,据统计,所有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损伤占30% .其中外侧副韧带出现问题的情况最多,外侧副韧带由距腓前韧带、后韧带以及跟腓韧带组成,运动过程中踝关节着地方式不正确是引发其受损的主要机制[1] .如果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反复疼痛、肿胀、容易扭伤和疲劳等踝关节不稳的表现,最终导致踝骨性关节炎,影响脚踝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n=32,给予手术治疗)、观察2组(n=32,给予锚钉修复治疗)及观察3组(n=32,给予石膏固定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1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的93.7%、90.6%,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疼痛、功能、最大行走距离、行走路面、步态异常、踝关节伸屈活动、内外翻功能、后足稳定性、对线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观察3组疼痛、功能、行走路面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观察2组功能评分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低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的9.3%、15.6%,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锚钉修复治疗、石膏固定治疗比较,对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若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恢复要求较高,建议推广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习平山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5)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伤后90d以内者,石膏等外固定制动;90d以上者限制活动,并配合药物治疗。结果:经6月以上时间随访,痊愈42例,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2例。结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吉旭彬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999,(6)
足外翻一般发生外踝或腓骨下端骨折,韧带多无严重损伤。我院1995~1998年收治3例内侧副韧带深层完全撕裂伤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20~34岁,病程1d~1周。右侧2例,左侧1例。临床误诊为软组织扭伤。1.2... 相似文献
11.
12.
外侧踝关节不稳,即胫距关节扭伤导致后足内翻,是目前踝关节不稳定最常见的形式。大多数患者都能够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很好的疗效,然而一部分患者应用正规的治疗和支具后症状仍存在,或患者即使应用支具后有部分缓解,仍感到日常生活中带支具不方便,这些人群具有手术治疗的指征。我科于2008年5月~2009年6月共治疗踝关节外侧损伤的运动员患者3例,经韧带重建手术及康复治疗后均如期重返赛场。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重建手术组:采用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重建手术组患者优良率88.24%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患者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1.2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重建手术组(90.18±0.71)分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72.43±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7,P<0.05)。结论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对不同体位下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进行断层解剖学观察 ,为MRI诊断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无明显关节病变的成人尸体足 ,自然松弛位 3 4例 ,足完全跖屈位 3例 ,足完全背屈位 3例 ,共 40例。置 -3 0℃低温冰箱冰冻 1周 ,制成冠状位 10套、矢状位 7套、横断位 10套、斜冠状位 5套、斜矢状位 3套、斜横断位 5套连续断面标本。逐片观察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附着、走行、毗邻关系。结果 :距腓前、后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在横断切面足呈完全背屈位时显示最佳 ,冠状切面在足的不同体位时 ,内、外侧副韧带除距腓后韧带均能较好显示 ,斜冠状位可显示胫距前韧带及胫舟韧带的全长 ,斜横断切面可显示胫距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全长。结论 :在足的不同体位下 ,选择最佳切面可分别显示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全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MRI特征及治疗后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MRI图像,其中74例经手术证实,另外32例经临床诊治随访及MRI复查证实。结果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MRI表现为:Ⅰ度,韧带肿胀,T2WI上信号增高。轻Ⅱ度与重Ⅱ度:韧带肿胀或韧带变细,韧带连续性部分中断(轻Ⅱ度撕裂小于1/2,重Ⅱ度撕裂大于1/2),T2WI信号不均匀增高。Ⅲ度连续性中断,断口不整齐,关节有较多积液。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可以伴随其它损伤。用MRI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追踪检查,可以采用0-Ⅲ级标准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论 MRI是全面评价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治疗效果的最佳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充分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75)
目的通过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度损伤治疗方法探讨,选择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度损伤合适治疗方法,减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与分析,研究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度损伤治疗方法。结果指导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度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结论为骨科医师诊疗活动制定合理方案,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较为常见,早期诊断、治疗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目前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方法甚多,各有其优、缺点,高频超声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日后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法。本文就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临床MRI对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冰冻断层切片技术,将30例侧踝、距下关节制成4个方位(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斜横断位)的薄层断层标本,观察各韧带在各方位上的出现范围及其附着、走行与毗邻关系。结果 当足呈自然放松位时,距腓前韧带在横断位,跟腓韧带在斜横断位,距腓后韧带在冠状位,颈韧带在冠状位,距跟骨间韧带在矢状位断面上,为最佳观测方位,并提出了各韧带在断面上的辨认标志。结论 依据辨认标志和选择合适的观测方位有助于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在断面标本上的观测。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非常常见,Pijnenburg[1]等研究发现:美国每天约有23000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张辉[2]等也认为:据估计每天 1万人中即有 1例踝关节内翻损伤,可占急诊检查病例的 7~10%,大约占运动伤的16~21%.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运动和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易引起踝关节失稳及载荷传导紊乱,进而影响踝关节的功能,甚至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为了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对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而目前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研究较少且治疗观点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年文献予以复习,对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Ⅲ°~Ⅳ°损伤的治疗观点加以总结,以供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