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建立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不同的造模方法,优选红色毛癣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确定模型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建立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以此体系综合评价多种红色毛癣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优选理想的动物模型。结果实验结果确认该评价体系良好;接受免疫抑制剂处理并重复接种红色毛癣菌的动物模型质量较佳,成功率更高。结论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清晰、简便,优选的红色毛癣菌皮肤感染动物模型适合推广用于抗真菌药的药效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彭跃 《贵州医药》2005,29(4):304-304
患者男,43岁,因鼻唇沟左侧胡须处脓肿破溃2周,于2004年7月来我门诊求治。患者自述2月半前曾在剃须时将左侧鼻唇沟皮肤刮伤,伤口在1周后自愈。2月后,无明显诱因,在原伤口处表面,开始出现鳞屑样红色丘疹,米粒大小,略痒,无疼痛症状,自认为蚊子叮咬,外用绿药膏治疗无效。2周后皮损加重,米粒样丘疹呈蚕豆样大小脓肿,  相似文献   

3.
高晖  陈敬  黄永 《天津医药》2013,41(4):387-388
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从公安特警总队特警足部浅表真菌病分离鉴定的红色毛癣菌进行药敏试验,为公安特警中足部浅表真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以患有足部浅表真菌病的天津市区特警总队特警为研究对象,使用M38-A2方案进行红色毛癣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测定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对所分离的红色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红色毛癣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显示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酚对红色毛癣菌MI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显示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酚对红色毛癣菌MI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白鲜碱对皮肤浅部真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液基稀释法测定白鲜碱对红色毛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鲜碱(25.0、12.5 μg/mL)作用的红色毛癣菌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序列进行处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论(GO)功能显著性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等。结果 液基稀释法结果表明,白鲜碱对红色毛癣菌的MIC为50 μg/mL。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对照组与白鲜碱 25.0 μg/mL组比较,差异基因总数为890个;其中上调表达384个,下调表达542个。白鲜碱作用后红色毛癣菌的差异基因主要表现于细胞膜结构、膜固有成分、氧化还原酶活性、对药物的反应和细胞色素复合体等。白鲜碱作用后红色毛癣菌在代谢途径、MAPK信号通路、ABC转运蛋白合成、色氨酸代谢等富集通路相关基因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白鲜碱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影响红色毛癣菌的能量代谢、降低耐药性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蒺藜的甾体皂苷成分TTS-12对于耐药皮肤癣菌的抗真菌作用。方法 用含体外浓度递增法对真菌进行培养,分别诱导红色毛癣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性,用微量液基稀释法评价菌株的耐药性、稳定性及对TTS-12的敏感度。结果 经过诱导后,耐氟康唑菌株对氟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128 μg·mL-1,耐酮康唑菌株对酮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64 μg·mL-1,且传代三次后耐药性相对稳定,TTS-12对氟康唑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在4~16 μg·mL-1,对酮康唑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在4~8 μg·mL-1结论 经过浓度递增方式的培养能够成功诱导红色毛癣菌耐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菌株,并且TTS-12对两种耐药菌株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香鳞毛蕨提取液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对红色毛癣菌进行抑制性实验,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红色毛癣菌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浓度相关,生药的MIC值为0.25 g.mL-1;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药物能够改变红色毛癣菌菌体形态,细胞质聚集明显,细胞壁模糊且部分缺失,菌体的膜性系统发生破坏。结论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与破坏菌体的细胞壁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黄芩汤(HQD)的抗须癣毛癣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FC)、菌丝长度、孢子萌发率、生物量和观察菌丝超微结构评价HQD的抗须癣毛癣菌活性;通过山梨醇保护实验检测HQD对须癣毛癣菌细胞壁的影响;通过测定麦角固醇含量和角鲨烯环氧酶(SE)、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的活性考察HQD对须癣毛癣菌细胞膜的影响;通过测定线粒体中苹果酸脱氢酶(M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ATP酶(包括钠钾ATP酶、钙镁ATP酶和总ATP酶)的活性考察HQD对须癣毛癣菌线粒体的影响。结果 HQD对须癣毛癣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MIC、MFC值分别为3.13、25 mg/mL。经HQD干预后,须癣毛癣菌菌丝长度均显著缩短(P<0.05);孢子萌发率、生物量、细胞膜中麦角固醇含量和SE、CYP51活性以及线粒体中MDH、SDH、各种ATP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细胞壁的完整性没有受影响。结论 HQD具有显著的抗须癣毛癣菌活性,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细胞膜中麦角固醇含量和SE、CYP51活性以及线粒体相...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黄绵马酸PB(简称"PB")对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黏附及甾醇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38-A2法测定PB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MTT法筛选红色毛癣菌生物被膜的构建条件和初黏附时间;采用XTT法评价不同质量浓度PB(40、80、160μg/mL)对红色毛癣菌黏附过程的影响(另设...  相似文献   

9.
癣菌疹≠癣     
戴若玲 《家庭医药》2003,(12):18-18
张先生的双小腿长有红斑、丘疹、水疱,三年来每到夏天都要发作2~3次,有时扩展到手掌、指缘,奇痒无比。自以为是足癣扩散,便买些癣药来搽,可越搽病情越厉害,于是到皮肤科就诊。检查发现,原来他患的并非是癣,而是癣菌疹。  相似文献   

10.
姜黄挥发油洗剂对家兔石膏样毛癣菌感染模型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姜黄挥发油洗剂对家兔皮肤石膏样毛癣菌的感染作用。方法:用家兔做石膏样毛癣菌感染模型,以联苯苄唑为对照,对姜黄挥发油洗剂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姜黄挥发油洗剂具有抗石膏样毛癣菌感染作用,其疗效与联苯苄唑比较无显著差异。对感染模型抗真菌作用的总有效率达87.5%。结论:姜黄挥发油洗剂具有抗真菌作用,本品安全可靠、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短波辐射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杀菌效果.方法 采用频率40.68MHz的医用超短波,分别以输出功率为100mA、150mA、200mA的超短波辐射接种后的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和白色念珠菌,并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输出功率100mA的超短波无明显的杀菌效应.输出功率150mA的超短波辐射60min有杀菌效应.输出功率200mA的超短波辐射20、40、60min显现杀菌效应.结论 输出功率150mA的超短波辐射有抑菌的效应.输出功率200mA的超短波辐射有明显的杀菌效应,杀菌效应随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复方雄黄抗癣药膜,观察其抗豚鼠皮肤须癣毛癣菌感染的药效。方法:进行中西药组方,制备复方雄黄抗癣膜剂。将须癣毛癣菌接种到豚鼠皮肤上建立实验癣病动物模型,再在病灶部位贴上复方雄黄抗癣膜剂,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制备得到淡黄色半透明,柔软,有一定弹性和韧性的复方雄黄抗癣膜剂,与克霉唑乳膏组、酮康唑乳膏组比较,其疗效较优(P〈0.01)。结论:复方雄黄抗癣膜剂治疗豚鼠须癣毛癣菌有较高的疗效,为一种较好的治癣剂型,作为抗皮肤浅表真菌感染药物剂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对石膏样毛癣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推测可能的抑制机理.方法 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瑞香狼毒对石膏样毛癣菌的抑制活性,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菌丝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瑞香狼毒对石膏样毛癣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0.3021 mg·ml-1,MIC=0.3125 mg·ml-1,MFC=0.6250 mg·ml-1.透射电镜观察到药物作用后,菌丝细胞有明显的形态变化.结论 瑞香狼毒对石膏样毛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治疗皮肤癣症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肤康涂膜剂对豚鼠石膏样毛癣菌感染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盛国荣  谢勇 《中国药师》2005,8(5):395-397
目的:观察肤康涂膜剂对豚鼠皮肤石膏样毛癣茵感染的疗效.方法:制备豚鼠皮肤石膏样毛癣茵感染模型,用肤康涂膜剂进行治疗,并与联苯苄唑乳膏进行比较.结果:肤康涂膜剂具有抗石膏样毛癣茵感染作用,用药1周后就产生明显效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疗效进一步增加,其皮损好转及真菌转阴明显优于联苯苄唑乳膏(P<0.05).结论:肤康涂膜剂外用治疗豚鼠皮肤癣茵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大观霉素产生菌色素变异株63-2号的选育及特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观霉素产生菌47-4号蓖株经自身耐药诱变育种后,其后代又经两次自然分离得到一株发生色素突变的菌种63-2号,该菌株在培养和发酵过程中的色素产生明显减少,发酵效价提高,传代稳定,其它培养及发酵特性均接近或优于其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于2000-06-09对108例住院病人和门诊患者的粘液便进行S.S培养基分离培养和血清学鉴定,检出志贺氏菌36例,阳性检出率为33.3%(36/108);其中福氏志贺氏菌为29例,阳性检出率为80.5%(29/36);宋内氏志贺氏菌为7例,阳性检出率为19.5%(7/36);在血清学鉴定中Y变种14例,阳性检出率为48.2%(14/29)近一半,上述致病菌对磷霉素敏感,有效率为97.2%(35/36);氨苄青霉素有效率为2%(1/36),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杜光  郑恒  宗凯 《医药导报》2004,23(11):0816-0817
目的:制备菌癣灵乳膏剂并考察其外用的安全性。方法:拟订菌癣灵乳膏剂处方与制备工艺。进行家兔完整与破损皮肤接触后产生的皮肤刺激性实验,豚鼠皮肤变态反应实验。结果:该乳膏剂白色、细腻、均匀、涂展性强。家兔完整皮肤、破损皮肤涂药后未发现明显红斑和水肿反应,未出现皮肤局部刺激反应。豚鼠皮肤变态反应实验结果显示:给药6~72 h未见红斑和水肿。结论:菌癣灵乳膏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靠。经动物实验证实,该药无皮肤变态反应性和刺激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性保证。  相似文献   

19.
红霉素是一种由发酵法生产的高效抗生素,全世界年生产能力为几千吨.虽然长期采用传统的诱变和筛选方法改良菌种,但它的最终发酵效价仍只达到其他次级代谢产物如青霉素的1/10~1/5.由此可见,传统的菌种改良方法已基本无效,必须用新的方法如遗传工程方法来进一步提高红霉素效价.然而,任何新方法都必须考虑形成菌丝球的微生物在粘稠、丰富的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特比萘芬的抗真菌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MIC值;电镜观察特比萘芬对红色毛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对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影响.结果 特比萘芬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扫描电镜下观察特比萘芬作用于红色毛癣菌后,真菌细胞表面皱缩不平,有严重皱褶、破裂现象;透射电镜下可见,真菌细胞壁不完整,局部有缺损,厚薄不均;细胞膜轮廓不清、破损;胞内细胞器损伤严重,多见空泡化,细胞内成分聚集成电子密度较高的团块;特比萘芬对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通路有明显影响.结论 具有很强抗菌活性的特比萘芬通过作用红色毛癣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