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指小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后不久产生的一组与“脾虚证”相似,或以“脾虚证”表现为主的综合证候群。它包括了小儿在长期反复感染后所出现的临床现象。虽然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明确提出“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病名,但有一些感时邪后出现虚证的记载与该证候群颇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脾虚模型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79 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家报道脾虚动物模型研制以来,脾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从最早的大黄致腹泻模型到最近常用的多因素模型,以及病证结合模型,虽然思路不同、方法有异,但其研究方法在脾虚动物模型的不同研究阶段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脾虚证的认 相似文献
6.
<正>自1960年邝安研制了首例中医动物模型之后,各类\"证\"的动物模型应运而生,脾虚模型则是其中开展较早,其研究工作量最多的一种中医动物模型,是脏腑虚证的代表模型之一。因此,关于脾虚证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8.
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组织病变实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炎中常见的一类证型 ,1 995年~2 0 0 1年对 2 2 0例慢性肝炎进行中医辨证诊断及肝活检 ,其中有 4 1例为肝郁脾虚证 ,现将该组病例的肝组织病理实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 1 995年~ 2 0 0 1年在我院肝科住院及门诊经肝活检同时又作中医辨证分型的慢性肝炎患者 ,其中 ,属肝郁脾虚 4 1例 ,湿热中阻 1 0 3例 ,瘀血阻络6 5例 ,将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设为对照 ,上述证型的一般资料情况 ,见表 1。 表 1各证型的一般资料年龄 (岁 )男女临床诊断病 原慢性肝炎肝硬化HBVHCV 病毒标志全阴肝郁脾虚…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就脾虚与胃黏膜防御机制的相关性从胃黏膜等组织中NO含量、胃黏膜免疫机制、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胃黏膜血流量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普遍认为脾虚与胃黏膜免疫机制下降、胃黏膜等组织中NO含量变化、胃泌素分泌异常、EGF的表达变化以及胃黏膜血流降低等因素相关,胃黏膜防御机制功能的降低贯穿在中医脾虚的病理过程和病理证候之中;同时,就脾虚与胃黏膜防御机制相关性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高血压病中医外治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方法丰富独特,简便易行,疗效确切。近年来,应用外治法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大进展,与西药降压相比,该方法具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简便易行等特点。现就国内有关临床应用情况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15.
16.
<正>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在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过程中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根据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定的分类,心身疾病包含皮肤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系统疾病。以上各类疾病,均可在心理应激后起病,在情绪影响下恶化[1]。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现将近十年针灸治疗心身疾病的研究概况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脊柱椎体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旁肌肉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小关节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对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引起的临床多种综合征[1].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本病系脊柱正常的生理稳定系统发生功能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然而对于脊柱相关疾病的病机仍无相对准确、规范的定义标准.对于脊柱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较多的是对症状的处理,而对于考虑怎样预防脊柱相关疾病发生和治未病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该病属中医\"骨错缝\"的范畴,中医认为\"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素问·五脏生成篇》).笔者试从脾论治,阐述其在脊柱功能稳定机制中的作用,以冀为中医治未病这一治疗准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老年脾虚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脾虚与衰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老年脾虚动物模型的建立来探索脾虚与衰老的相关性。方法:将24只15月龄昆明种老年小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和老年脾虚模型组,每组12只;另取2月龄昆明种青年小鼠12只,作为青年对照组。造模方法为:老年脾虚模型组小鼠单日游泳至耐力极限,喂饲甘蓝,双日100%精练猪脂0.5 ml/只灌胃,连续8 d。观测小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变化,血清中D-木糖含量、淀粉酶(AMS)活力,肝匀浆、脑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匀浆中单胺氧化酶-B(MAO-B)活力。结果:与老年对照组相比,老年脾虚模型组小鼠表现为逐日体重下降,懒动,大便时干时稀;后期进食量减少等“脾虚”症状;上述各项生化指标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脾虚与衰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脾虚可导致或加速衰老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民间中医药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中医药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医药特点的研究;二是对具体的民间特色技术与验方的整理及临床运用报道;三是民间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法及相关政策.笔者现就中国知网以"民间医药"作为检索词检索到的近10 年来民间中医药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