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汉时期古方剂量至今尚是一个谜。历史上新莽是否改制?西汉与东汉度量衡是否统一?东汉《伤寒论》方的剂量争议最大,量值相差数倍至十数倍,孰是孰非?新近又多一说,东汉张仲景时期的药秤仅为当时衡制二分之一。于是更加扑朔迷离。笔者通过对中医界和考古界有关此期间的古方剂量、古度量衡制、古方物实器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认为中医界对秦汉古方剂量的考证存在一个误区,即把古方实际剂量的史实与古方剂量是否适用于今人的疑虑及个人使用古方剂量的习惯相混淆,导致以臆测取代史实的错误。其次是中医界考证的论断、论据较片面而不足,以至众说不一。至今中医高校的有关教材和中医药辞典仍采用已陈旧和错误的结论,而考古界已有了全新和正确的论断:秦汉数百年间度量衡制是统一的,一斤合今250g,一升合今200ml,一尺合今23.2cm。笔者认为,秦汉数百年间古方的剂量与此论断是一致的,新莽并未改变度量衡制度,东汉时期不存在仅为当时衡制二分之一的药秤。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是中医妇科学月经与月经病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文献中,留下了众多对月经、月经病的命名、原因等正确的认识和详细的资料,留下了治疗月经病的众多方药。为中医妇科学月经与月经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小柴胡汤、温经汤等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3.
李正安 《中医药学刊》2006,24(3):519-519
秦汉时期是中医妇科学月经与月经病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黄帝内经》、《伤采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文献中,留下了众多对月经、月经病的命名、原因等正确的认识和详细的资料,留下了治疗月经病的众多方药。为中医妇科学月经与月经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小柴胡汤、温经汤等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的考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度量衡的考证,中药剂量的历史演变考证,初步提出不同年代的古今中药剂量换算的五种换算关系,希望借此统一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关系,为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长期的研究,笔者认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所使用的衡制,既不是汉唐时期医家使用的斤、两、分、铢制,也不是明清时期医家使用的斤、两、钱、分、厘制。而是斤、两、分、钱、字制。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中 ,关于推拿的记载 ,虽然少而杂 ,但其内容涉猎十分广泛 ,包括推拿的理论及临床等多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 ,秦汉时期的推拿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 ,不仅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疗和保健 ,并且在理论上形成一定的体系 ,成为中医学中发展较早的学科之一。同时推拿的临床实践 ,为后世中医基本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回顾十年来对秦汉时期辨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秦汉时期的医书有:<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武威汉代医简>、<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些书中体现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近十年来对秦汉时期经典著作中辨证方法的研究资料作一整理分析,认为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评价这一历史时期已经出现或建立的诸多种辨证方法,提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学术观点,尤其是对<伤寒论杂病论>的研究,资料更是丰富,故有必要对这一时期的医经原著中的辨证方法进行系统整理,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准确阐述这一重要时期辨证方法体系的源流、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学术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现存秦汉时期的医书有:《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武威汉代医简》、《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些书中体现的辨证方法,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近十年来对秦汉时期经典著作中辨证方法的研究资料作一整理分析,认为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评价这一历史时期已经出现或建立的诸多种辨证方法,提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学术观点,尤其是对《伤寒论杂病论》的研究,资料更是丰富,故有必要对这一时期的医经原著中的辨证方法进行系统整理,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准确阐述这一重要时期辨证方法体系的源流、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学术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非医学典籍关于脉诊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王堆医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医书,也是<内经>之前人们所能看到的唯一医书,该书中已出现脉诊的雏形.然而,只从马王堆医书中并不能看出脉诊的全貌,其与<内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断代.因此,与考察秦汉时期非医书有关脉诊的记述,对于研究脉诊的产生和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唐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考证东汉至五代的药物称量,参阅有关文献及出土度量衡实物,证实东汉时期1斤为220-250g,1两为13.75-15.625g,1升为200ml。魏晋南北朝的称量虽有增大,但药物剂量仍沿用东汉制;陶弘景称量有比例失衡及偏小之嫌。东汉末至五代的700多年中,张仲景《伤寒杂病 药物剂量,长期被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11.
日本江户时期医家 ,深受中国清代考证学的影响 ,在医学考证方面及医疗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形成了江户考证学派。这一派学者 ,多为幕府或诸藩的医官 ,是当时的医疗和医学研究的重镇。其代表人物 ,除多纪元孝一族以外 ,有涩江抽斋及其门人 ,其中成绩显赫者当森立之莫属。考证派的学者 ,身为医官 ,不仅临证诊疗 ,还要在江户幕府设立的医学馆讲学。教学的过程中 ,直接或间接地吸收着中国和日本考证学的营养 ,广泛参考历代注释 ,深入研究医学、本草学的古籍 ,并进一步详细考证 ,加入自己的新见解。这一时期的考证派的最大的业绩主要是收集写…  相似文献   

12.
宋元明清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考证宋朝至清朝的药物剂量特点,参阅有关文献及出土度量衡实物,说明自宋代起度量衡实施变革,由传统的铢分两进位改为钱两的十进位制,并出现了戥秤、字秤。证实宋元时期的1斤约合634~640克,1两约为39~40克,1钱约为3.9~4克。由于采用煮散法,临床用药之量是历史上用量最小时期;“字秤”的量值,1字是1钱的四分之一,约合1克;宋元时的1升约600毫升。明清时期的1斤约合578~579克,1两约36克,1钱约3.6克;明清时的1升约1000毫升。  相似文献   

13.
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的药物剂量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妮  吴承艳  王进 《中草药》2021,52(21):6648-6655
目的 通过系统整理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的中医古代文献,梳理当归四逆汤的药物剂量演变,试确定当归四逆汤的适宜剂量,使其更适合临床实际应用,也为该方的新药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记载当归四逆汤药物剂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考证当归四逆汤的原书剂量、历代用量演变、药物剂量比例及近现代名医的使用情况。结果 经文献考证,发现当归四逆汤药物使用剂量经历由大变小的过程,并根据当归四逆汤的用量演变规律,推算东汉1两约为现今3 g。且历代医家在运用当归四逆汤时,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甘草的配伍比例多取3∶3∶3∶3∶2∶2。结论 建议当归四逆汤汤剂的药物剂量为当归9 g、桂枝9 g、白芍9 g、细辛9 g、木通6 g、甘草6 g、大枣4枚,日服3次;煮散剂的药物剂量为当归4.5 g、桂枝4.5 g、白芍4.5 g、细辛4.5 g、木通3 g、甘草3 g、大枣2枚。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中医文献对镇痛中药的原创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秦汉时期收录与记载镇痛性中药的主要文献及其所栽药物的名称,探讨了有关文献体现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代中药学发展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为临床应用挖掘与探索更多更好的镇痛性中药.  相似文献   

15.
先秦和秦汉时期,中医学术在经历了比较充分分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综合,中医理论也完成了一次飞跃。考察这次飞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学术氛围,包容会通的文化特质,乃至秦汉统一强国的气概,是其重要的文化基础。欲实现现代中医学的飞跃,中医学术必须经历更成熟的分化,并在相适应的社会人文大环境下走向更高层次综合,这正是先秦和秦汉中医学术先分后合的在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金元时期影响药物剂量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金元时期的医学著作的研究,探讨当时医家对药物剂量使用大小的看法,指出金元时期医家在药物的配伍使用、发病季节和地域方面发展了药物使用剂量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直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周围血管病等病症。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等病都曾属于外科范围。传世的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外科学文献资料匮乏,从出土涉医简帛并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探析战国秦汉时期中医外科学概况。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明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曾面临过发展前途与机制的重大抉择。中国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之后,经过诸子百家几百年的政治、思想、文化的争论、比较和实践,"秦王扫六合",秦朝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封建帝国,从此也拉开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格局。随着大一统的国体、政体和主体民族的确立,也产生了大一统的文化。汉承秦制,并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汉时期可以说是对几千年文明的一次大总结,又是后来几千年新文明的开端,医政组织也是该时期庞大政治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秦汉间药物计量单位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琴  张瑞贤  张慕群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4):2074-2077
今天所见的最早的医学古籍基本上是秦汉时期的,当时药物计量单位的依据是什么?它们与“国家标准”度量衡的关系怎样?本文以《汉书·律历志》为基础,对《黄帝内经》、马王堆出土古医书、武威汉代医简、《伤寒杂病论》等药物计量单位的度量衡及估量和拟量单位进行了考察,试图把握当时药物计量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20.
时期中医学术分合摘要:先秦和秦汉时期,中医学术在经历了比较充分分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综合,中医理论也完成了一次飞跃。考察这次飞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学术氛围,包容会通的文化特质,乃至秦汉统一强国的气概,是其重要的文化基础。欲实现现代中医学的飞跃,中医学术必须经历更成熟的分化,并在相适应的社会人文大环境下走向更高层次综合,这正是先秦和秦汉中医学术先分后合的在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