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迟发性DLK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2009年3月~2009年10月期间于该院行LASIK手术,术后并发迟发性DLK的40例(50眼,30例单眼,10例双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眼中Ⅰ期24眼,Ⅱ期12眼,Ⅲ期10眼,Ⅳ期2眼,特殊类型2眼。根据治疗方案及疗效分为4组。第1组:34例(36眼,72.0%),单纯药物治疗效佳。第2组:4例(6眼,12.0%),药物治疗效差,后给予瓣下冲洗,视力恢复可;第3组:4例(6眼,12.0%),早期瓣下冲洗并给予治疗药物,视力恢复快,效果良好。第4组:2例(2眼,4.0%),单纯药物治疗,角膜瓣部分溶解,较长时间后稳定,遗留轻度角膜混浊。结论外源性物质进入瓣下是引起迟发性DLK的重要原因。对迟发性DLK瓣下冲洗和糖皮质激素应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术前术后角膜Q值的变化.方法 428只近视眼按屈光度分为中/低度近视组(n=344)和高度近视组(n=84).检查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散瞳检影及主觉插片确定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并记录手术前后角膜Q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术眼手术前后角膜Q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角膜Q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角膜Q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近视组手术前后角膜Q值变化的绝对值大于中/低度近视组.术后角膜Q值变化与术前屈光度的大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年龄、性别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Q值发生显著改变,由术前中央陡周边平坦(Q值<0)的长椭圆非球面形变为中央平坦周边陡(Q值>0)的扁椭圆非球面形,高度近视组手术后角膜Q值改变程度大于中/低近视组.Q值的变化量与角膜曲率变化量、角膜散光变化量有明显关系,影响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近视眼LASIK术后早期角膜非球面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抽取2008-03~07来广西视光中心接受常规LASIK手术的25例近视患者(共49只眼),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9—36岁;屈光度-0.50--10.50DS(等效球镜)。采用美国Bause-Lomb公司生产的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对所有患者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测,收集每位患者常规LASIK术前、术后1周、1个月的角膜前表面Q值。将Q值按检测时间分组后,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One—way 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Games—Howell法比较三组间Q值的差异。结果近视患者LASIK术后1周的Q值与1个月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但术前Q值与术后1周、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LASIK手术可使近视患者的角膜前表面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LASIK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静  黄明汉 《广西医学》2004,26(8):1145-114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矫正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因其安全、稳定和可预测性,已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和患者接受并逐渐推广。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碰到一些LASIK术后患者出现眼干涩感、异物感及角膜知觉下降的症状及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LASIK手术前、后的眼压变化。方法:240只眼按屈光度分为两组,Ⅰ组〈800D,162只眼;Ⅱ组〉800D,78只眼。用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眼压变化。结果:术后角膜厚度切削值及术前、术后眼压值,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下降与角膜厚度及与点激素眼液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清创、清理新生角膜上皮组织,使用蒸馏水冲洗后覆盖透氧角膜接触镜。结果17例患者角膜瓣都达到满意的复位,视力达到0.8~1.2之间。结论只要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调节因素对LASIK术后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手术自上世纪 90年代在中国开展以来 ,以痛苦少 ,疗效好得到愈来愈多的近视患者青睐。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相关并发症。一般多见于欠矫、过矫、回退等 ,而对于调节因素对术后效果的影响却鲜有报导。尽管在准分子激光的术前检查中 ,调节力的测量与评估被认为是必要的 ,但很多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均不将其做为常规 ,忽视调节力的测量分析[1] 。我院自 2 0 0 3年 5月至 2 0 0 3年 12月间共行手术 16 3人 (313眼 ) ,其中 3例术后出现调节不足致视觉质量欠佳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病例 1,男 ,36岁 ,近视 2 5年 ,长期未戴矫正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影响眼压测量值的因素.方法 对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ISK)的159例患者,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以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分析眼压变化的原因.结果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IK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这与激光切削角膜变薄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周亚军  罗琼 《西部医学》2011,23(10):1930-1931
目的探讨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的变化及其规律。方法分析LASIK手术前后非接触眼压的测量及相关手术参数。结果术后1周时眼压测量值较术前下降(0.79±0.2614)mmHg,术后眼压和中央角膜厚度(CCT)与术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为4.124和5.325,P〈0.05);236眼CCT与眼压呈直线正相关(r=0.486,t=6.524,P〈0.05),以CCT为自变量(X),眼压为因变量(Y),直线回归方程r=0.0402×(-7.329),术后每眼CCT平均下降(97.56±7.11)UM,眼压平均降低(3.986±0.61)mmHg。结论判断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下降与角膜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干眼症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念艺 《医学综述》2012,18(1):113-115
干眼症是一类因各种原因导致泪液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的常见眼表疾病,也是当今眼科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该病的病因、诊断标准及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干眼症的发生与长期使用计算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及睑板腺分泌物异常等有明显关系,一些中成药对干眼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巴特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特综合征(BS)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疾病,表现为高醛固酮血症、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和多尿、低血容量、低血压、肌无力及生长发育迟缓等一系列实验室和临床特征.B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到目前为止,发现至少5个基因序列与BS有关,分别构成了五种类型的BS:BS 1型为15号染色体长臂(15q15~21.1)的SLC12A1基因突变;BS 2型为11号染色体长臂(11q21~25)的KCNJ1基因突变;BS 3型为1号染色体短臂(1p36)的ClCNKb基因突变;BS 4型为BSND基因突变;BS 5型为细胞外钙离子感受体(CaR)基因突变.不同分型的BS临床表现各异.到目前为止,BS不能治愈,治疗措施主要为纠正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和可能存在的低镁血症.  相似文献   

1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治疗的难题.除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人们尝试通过免疫治疗来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系统,纠正机体异常自身应答,从而达到治疗SIRS和MODS的目的.本文从阻断炎症反应的激活、调节炎症反应的活性、基因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几个方面综述了SIRS和MODS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4.
何爱丽  贾亚春 《西部医学》2019,31(10):1477-1483
【摘要】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 果。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免疫治疗,尤其是C AR-T治疗的一种最常见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多样、发生率高,严 重者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CRS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其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细胞因子如匂细 胞介素-6等升高、血管内皮激活相关。及早诊断及治疗CR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托珠单抗及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 CRS的主要药物,合适时机应用是控制CR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冠心病药物治疗的进展和急诊PCI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开展,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显著改善。本文综述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亮 《海南医学》2011,22(21):122-125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所造成的症候群,其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本文就此综合征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即支气管扩张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ronchiectasi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 syndrome, BCOS)。该综合征是目前国内外被忽略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等尚不清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本文就支气管扩张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8.
凌月福  柳友华 《华夏医学》2004,17(3):462-46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手术与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就该病的目前治疗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集合,它是一种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有许多基因及其变异与代谢综合征有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基因有脂联素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核纤层蛋白A/C基因、解耦联蛋白2基因、儿茶酚胺受体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2基因、脂肪酶相关基因、对氧磷酶-1基因、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及一些其他炎性因子的基因等。  相似文献   

20.
代谢性炎症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谢性炎症是一种由营养和能量过剩所促发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代谢性炎症综合征(metabolic inflammatory syndrome,MIS)则是一组由巨噬细胞所主导的代谢性炎症性疾病,含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本文将重点阐述巨噬细胞在M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抗炎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