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眼科手术操作精细,对于手术器械的要求较高。如果器械性能不好,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特别是显微器械应具备精密程度高、对合完好等要求。显微器械的科学使用与保养是保证眼科手术顺利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眼科手术护士应具有高度责任心,一切为了病人,确保手术质量。现将使用与保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实行眼科手术准入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由于眼科学的迅猛发展,眼科医师操作性手术技能的高低势必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介绍我院结合自身的专科特点,实施眼科手术准入制度。从眼科手术分级、手术者资质、准入程序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眼科手术准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并为手术准入制度的可持续实施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及分析医院眼科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为眼科日间手术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眼科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 日间手术患者资料,通过分析眼科疾病、平均住院日等指标探索眼科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结果 近3年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共2 901例;前三位疾病是白内障,脉络膜、视网膜疾病,翼状胬肉;日间手术开展前...  相似文献   

4.
近视手术怎能遍地开花刘茜眼下形形色色的“摘眼镜手术”,对无数近视患者来说不啻是天降福音。先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大行其道,近年来又有准分子激光手术如雨后春笋。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角膜和屈光专家、中山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所长陈家祺教授呼吁:准分子治疗近视手术不...  相似文献   

5.
涂云海 《大众健康》2014,(12):38-39
微创,乃至超微创,一直是医师不断追逐的目标。近年来,随着眼科内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医学利用鼻腔鼻窦与眼眶之间特殊毗邻解剖结构关系,将眼科内镜技术与眼眶外科手术相结合,使眼科真正进入微创治疗时代。由于内镜的放大作用及良好的照明,使手术不仅没有疤痕,而且更加精细,更使一些传统不可能手术的病例有了手术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缩短平均住院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国际上知名的眼科中心之一,其眼科医院的医疗水平、专业设置、技术人才及知名专家、医疗设施等综合水平居国内眼科专科医院领先地位。眼病患者,尤其是疑难眼病患者从国内各地,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慕名而来。为使病情较急需住院的病人能及时入院治疗,医院对入院治疗的患者的病种及病情界限有比较严格规定,安排住院病人90%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但由于社会需求量大,医院不能适应患者住院治疗的需求,住院难,手术难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来,眼科中心领导实施了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住院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眼科领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近视矫正手术,使手术后的近视患者不用配戴眼镜也同样能达到戴眼镜时的视力效果,尤其是最近二十年来开展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因其高度有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至少有数百万名近视患者得益于该手术。本期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瑞视眼科的廉井财教授来对此手术做介绍。  相似文献   

8.
眼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眼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针对眼科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知识培训、环境清洁消毒,预防空气污染、加强手术室及手术患者的管理;确保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等综合方法的实施。结果提高了全科医务人员对眼科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保证了医护质量,避免了眼科手术后的感染。结论制定适合眼科专业特点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和措施并认真落实,可有效地预防眼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眼科手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针对易引起眼科手术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健全严格的器械清洗、消毒制度,无菌植入物品使用管理制度,强化手术环境管理及无菌技术制度,强化手术人员及患者管理制度,加强手术人员知识培训,确保制度的落实.结果 完善了围手术期感染控制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预防手术感染意识,确保眼科手术的安全,降低了眼科手术感染率.结论 科学完善的眼科手术管理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的正确实施是预防眼科手术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大众医学》2009,(3):71-71
该院眼科是我国重要的眼科医教研基地之一,是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眼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复杂性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复杂性青光眼手术、成分角膜移植手术的医院之一,并在国内最早创立“青光眼患者俱乐部”,建立医患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1.
了解放射根瘤菌致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回顾性收集1例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放射根瘤菌急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患者右眼白内障手术后4 d, 出院后因"右眼急性化脓性眼内炎"收住入院。入院当天即行右眼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体取出、后囊膜切开等手术, 术中取玻璃体液培养, 结果为放射根瘤菌, 可能是接触蔬菜根上的土壤后触摸眼结膜引发感染。采用敏感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全身用药)和左氧氟沙星(局部滴眼)治疗, 术后21 d眼部症状稳定, 矫正视力为20/133, 眼部感染治愈出院。此病例为国内首例白内障手术后放射根瘤菌急性眼内炎, 临床应重视由该菌引起的眼部感染, 白内障手术后或玻璃体内注射药物后应避免接触土壤, 出现症状需及时送细菌培养, 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2.
Toxic anterior segment syndrome (TASS), an acute, noninfectious inflammation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the eye, is a complication of anterior segment eye surgery; cataract extra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this type of surgery. Various contaminants, usually from surgical equipment or supplies, have been implicated as causes of TASS. The syndrome typically develops within 24 hours after surgery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corneal edema and accumulation of white cells in the anterior chamber of the eye. Although most cases of TASS can be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topical steroids, topic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or both,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ssociated with TASS can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intraocular tissues, resulting in vision loss. In October 2006, the Main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MDHHS) received a report of a cluster of TASS cases among out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cataract surgery at a hospital in Maine. MDHHS and CDC investigated the cluster and worked with the treating ophthalmologist and the hospital to prevent additional cases.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that investig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prevention measures implemented. Although the specific cause of the outbreak was not identified, no additional cases were reported after two series of changes were made to the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used for surgery. Prevention of TASS requires careful attention to solutions, medications, and ophthalmic devices and to cleaning and sterilization of surgical equipment because of the numerous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科患者围手术期影响治疗依从性与抑郁焦虑的因素,为临床眼科的治疗护理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3月某院收治的80例眼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组统计,所有患者均采用眼科手术常规护理方法结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统计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抑郁、焦虑评分,统计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分析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过程中依从性的患者因素及护理因素。[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治疗过程中的完全依从性密切相关,焦虑、抑郁程度越高,治疗过程中的完全依从性越低;影响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自身因素中,抑郁、焦虑程度比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患者明显低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医疗费用占年收入20%以下者明显低于医疗费用占年收入50%以上者;影响抑郁、焦虑情绪的治疗护理因素中,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即健康教育效果、治疗方案对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影响最大。[结论]患者因素、治疗护理因素对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有较大的影响,在眼科手术的实践中,应针对这些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方案及护理方法,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其遵医性,可以是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were to elicit the reasons for not undergoing cataract surgery from those having cataract, aged 50 years and above, in a village community and, develop, implement and assess a support strategy for getting cataract surgery done. The leading reasons identified were monetary constraints (18.8%), transport difficulty (17.4%), lack of awareness about cataract in the eyes (17.4%) and lack of escort (14.5%).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reasons, patients were transported in groups to a government eye hospital for free surgery after completion of required pre operative formalities at the village health center itself. Out of 65 eligible individuals, 66.2% underwent surgery. The success of the approach was evident by perceived improvement in vision in 88.4% operated patients, occurrence of only few minor complications and a satisfactory hospital experience being reported by all.  相似文献   

15.
香银芳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1599-1600
目的 探讨人工泪液在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共3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配合人工泪液治疗.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方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中白内障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实施人工泪液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原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病历系统中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感染性眼内炎主要由眼外伤所致(56.7%),20例(22.2%)由眼部手术后引起,其中19例(95.0%)为白内障手术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引起。52株感染性眼内炎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50.0%(26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13株),革兰阴性菌占30.8%(16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0%,对青霉素及苯唑西林敏感率较低(<50%)。结论 感染性眼内炎多由眼外伤和眼部手术尤其是白内障手术引起,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专科医院的特色,了解和掌握细菌病原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以及常见细菌药敏结果分析,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均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诊断明确的30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眼部分泌物,划线接种血平板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并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做药敏实验。结果:细菌性角膜炎中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二者占97.7%。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占前三位;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最多。300眼中手术治疗70眼,非手术治疗198眼,眼球摘除术32眼,出院时治愈191眼。结论:化脓性角膜炎是危害极大的致盲性眼病,细菌仍是主要致病菌,其预后与临床体征及病原种类有关,及早诊治和手术干预仍是挽救眼球的有力措施[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眶壁骨折整复术联合眼球内容物去除义眼台注入术在眼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例眶壁骨折伴发眼球破裂伤的患者,伤后早期行眶壁骨折整复术联合眼球内容物去除义眼台植入,分析手术方法,研究术后康复效果。结果:5例患者术后均伴有眼眶胀痛、眼睑轻度肿胀、球结膜水肿症状,术后3d症状缓解;术后随访2年,无义眼台外露,患者术后眼窝饱满,美观度满意。结论:在眶壁骨折眼球摘除术后整形中应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方案能够获得满意的外观效果,治疗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对护理服务效果的影响。[方法]对入院流程、点眼流程、交接班流程、手术接送流程实行流程再造,对流程再造前后效果予以评价。[结果]流程再造后患者入院时间由8~10min缩短至3min,眼水治疗按时性由差值40min缩短至平均10min,管床护士对患者信息的知晓率由改造前的32.46%提高到90.2%。患者满意率由再造前的93.4%提高到97.78%。[结论]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和I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一2011年6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选择房角开放大于1/4象限者共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小切15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虹膜根切术,对照组进行小切15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早期及6个月后的视力、眼压、前方深度等情况,统计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早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6个月后,因眼压升高造成视力下降者,实验组2只眼,对照组3只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两种手术效果均良好,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