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由于某种原因,向后外侧突出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或颈脊髓而引起的临床症状。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甚则肌肉萎缩,四肢瘫痪,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我们采用药物、手法配合颈椎卧位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0例,效果满意,简便可靠,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唐玉萍 《右江医学》2008,36(3):360-361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脊髓或颈神经根而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脊柱疾病,该病症在骨科临床中并不少见。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6例,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颈椎间盘内、外力平衡失调,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创伤、头颈部姿势长期置于非生理位置,如持续低头工作、不良的睡眠姿势及强迫性屈曲头颈都可以诱发颈椎间盘突出。我们在临床上运用旋转整脊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颈椎间盘突出物压迫脊髓或脊神经而引起上肢和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或上肢发麻,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保守治疗往往不能缓解症状,需要进一步处理甚至手术治疗。我科自2005年8月采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后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颈椎间盘常以颈椎间盘退变或颈椎外伤为诱因,发生颈椎间盘的突出而造成脊髓、神经根的压迫或椎动脉痉挛而出现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一常见病和多发病,虽多数患者经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1998年1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PCD)加胶原酶盘内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9例,202个椎间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组成成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被破裂处突出于后方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腰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我院从2004年开始采用腰部椎间盘造影及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间盘在退变或损伤基础上,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的神经根,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过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和有效的康复指导,85%~90%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我院总结近十年的临床经验,开展三维正脊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或(和)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作为致压物是单纯的椎间盘组织[1].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外科的常见病,其中一部分病例是由于外伤或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至后纵韧带后方,压迫颈髓、神经,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epidural cervical disc extrusion,ECDE)[2].  相似文献   

9.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肢感觉异常最常见的原因。颈椎间盘突出症(Hemiation of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disc,HCI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1928年由Stookey首次报道,它以颈椎退行性变及颈部肌肉长期劳损为主因,刺激或压迫邻近神经根、脊髓,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及其他部位感觉异常或伴有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综合症状。我院自2003~2004年应用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通过适当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纤维环、颈椎间盘髓核、软骨板,尤其是颈椎髓核发生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内,造成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或脊髓受压,引起眩晕、头痛,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变性的MRI表现,结果:本组病例脊髓内出现异常信号104处,异常信号可分四型,Ⅰ型,T1WI为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共76处;Ⅱ型: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共20处,Ⅲ型: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共5处;Ⅳ型;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共3处。结论:MRI是颈椎间盘突出并脊髓变性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5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或置入PCB系统。结果 54例中29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7个月,根据综合疗效评定(40分法)治疗效果,优10例,良15例,进步4例,总优良率为86%。结论 有明显的症状体征或仅有轻微体征或虽无体征、经保守治疗3个月不见改善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宜行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3.
腰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传统方法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的手术方法解除神经根和脊髓的压迫症状。随着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的引进,微创手术的进展,临床上广泛采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的方法来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4.
黄航  蒋广元  梁新强 《广西医学》2003,25(7):1250-1251
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脊柱外科的诊断以来 ,颈椎间盘突出症并不少见 ,临床表现为急性、慢性颈脊髓和 (或 )神经根压迫症状。我科 1 994年开始经前路行颈椎间盘切除 1 2例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例 ,男 1 0例 ,女 2例。年龄32~ 6 1岁 ,平均 4 2 5岁。病程 1个月~ 2年 ,平均 4个月。1 2 临床表现 :急性发病者伤后即可出现颈神经根或颈髓压迫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组 6例的表现有单侧或双侧的上肢及手部放射性疼痛 ,麻木或无力 ,下肢步态不稳 ,其中有两例重者站立困难易跌倒 ,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 6例慢性…  相似文献   

15.
杨莉  严燕  刘莉 《医学文选》2006,25(4):771-77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椎过度活动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和盘内压力升高,引起髓核突变,压迫颈神经根及脊髓,出现肩,颈,上肢痛和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瘫痪。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椎间盘切除+椎间盘融合术。我院2001~2004年共收治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均为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主要原因是由于纤维环、颈椎间盘髓核、软骨板,特别是颈椎髓核发生退行性病变,再加上外界因素的作用,从而使颈椎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内,压迫相邻的脊神经根、硬膜囊或者脊髓,进而引起颈肩部疼痛、酸胀、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疼痛、四肢无力,或者眩晕、头痛,胸闷、  相似文献   

17.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 ,是由于颈椎受到某种急性、慢性或反复轻微损伤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突出 ,刺激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的症状[1] 。临床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颈肩部疼痛、患侧肢体麻木无力 ,严重者行走不稳、下肢痉挛性瘫痪。对症状严重、反复发作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采取手术治疗。本组病人经过手术治疗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此类病人的护理 ,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7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收治了颈椎间盘突出症行颈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术的患者 2 5例 ,其中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39~…  相似文献   

18.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关节病,是由于颈椎频繁伸曲和旋转活动。椎间盘不断受到挤压和旋转应力的作用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当突然前屈颈椎或长时间低头工作时,可使椎间盘内压力突然升高,髓核后移挤压纤维环而发生破裂,移出的髓核可在后纵韧带下突向椎管,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临床根据颈椎间盘突出方向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向前突出、向后突出、向椎管内突出。而向后突出又可分为单侧型、双侧型、中央型。这是临床上最实用的分型方法。该病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其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在中年以后的发病率是相当高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多半有颈5~6颈6~7颈椎的椎间盘变窄和骨刺形成,笔者通过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健康成人的X线调查,其中48%发现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然而在X线片上具有椎间盘变性的病人,也可以无临床症状;相反具有脊髓压迫症的病人,也可能只有很轻X线变化。这种症状与X线  相似文献   

20.
推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间盘突出症由Stookey于1928年首先报道,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学者给予关注,发表并出版了相关论文和专著,但多把本病归于颈椎病范畴。颈椎间盘突出症于1992年由《中华外科杂志》和《解放军杂志》编辑部主办的"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定义为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