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血管重塑在PTCA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重塑在PTCA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王家宁综述胡大一审校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近十几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术后3~6个月内大约有30%~50%的患者发生再狭窄[1]。再狭窄成为影响PTCA...  相似文献   

2.
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3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PTCA实施部位出现中等度(AHA分类狭窄度50%~75%)狭窄的病例继续追踪一年,观察狭窄病变进展与否,对有关CAG所见及临床上诸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PTCA后3个月追踪CAG的257例病人中,PTCA部位出现中等度再狭窄82例,占全部PTCA病例的31.9%;其中一年后病变进展的11例(A组),病变未进展的71例(B组)。经t检验,伴有溃疡病变和钙化病变的病人在PTCA前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TCA术后6个月内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血清总胆固醇增高等临床危险因素与PTCA前病变形态的AHA分类为C型病变、钙化、病变血管弯曲度大、冠脉入口病变、PTCA后3个月再狭窄程度、PTCA后冠脉夹层等冠脉造影所见与狭窄病变后期进展有密切关系。而追踪期药物治疗、诸多心血管系统药物对PTCA后慢性期狭窄的进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观察中性粒细胞(PMN)的活性变化过程。方法:24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PTCA的病例,根据血管阻塞的程度及有无侧支循环的形成分为缺血不完全组(n=10)和缺血完全组(n=14),测定PMN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作用。结果:缺血完全组在PTCA后较缺血不完全组PMN的活性明显增强,同时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也增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PTCA后可能存在着由PMN介导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且PMN的活性与血管阻塞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犬脂肪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模型,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肺内多形核白细胞(PMN)、肺泡巨噬细胞(AM)的作用,结果发现经PTX治疗后,肺内PMN聚集、浸润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由致伤组的2.92×10 ̄8降至治疗组的1.21×10 ̄8(p<0.001),PMN所占细胞比由致伤组的35.4%减少为治疗组的14.3%(P<0.01),治疗组AM释放的白细胞介素_1及肿瘤坏死因子明显低于致伤组(P<0.001,P<0.05).结果表明,PTX对RDS肺内PMN及AM均具有抑制作用,为PTX防治ARDS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评价去纤酶对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及心脏负荷能力的影响。方法:142例PTCA术后患者随机进入去纤酶组(n=70)和肝素组(n=72),术后分别用去纤酶及肝素治疗,分别于PECA前、PTCA后7~14天、3~6个月和10~12个月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可疑再狭窄者行冠状动脉造影。PTCA后2组患者最大运动时间、心率指数、ST段缺血指数及心肌血流灌注均较  相似文献   

6.
心脏负荷试验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心电图和核素心肌显像负荷试验在评价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疗效中的临床意义,对接受PTCA的64例患者于PTCA前、术后7~14天、3~6个月及10~12个月分别进行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及核素心肌显像负荷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负荷试验对再狭窄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和923%;PTCA前静息与负荷时心肌灌注缺损积分之差和PTCA后心肌灌注的改善程度显著相关。说明两种负荷试验均能敏感地检测PTCA前后心肌供血的变化和再狭窄,并对检测再狭窄的心脏负荷试验选择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现况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266100)康维强强力孙玉安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用于临床后,挽救了众多冠心病患者,但行PTCA后6个月内冠状动脉再狭窄(RS)发生率较高(18%~60%)〔1,2〕。本文就有关RS的...  相似文献   

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5例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患的PTCA前后的临床资料。PTCA后心绞痛症状未缓解5例,术后2天至17个月复发心绞痛20例,平均再狭窄发生时间PTCA后4.6个月。一次PTCA后选择CABG19例,2次4例,3次2例。除PTCA或支架部位处发生再狭窄外,5例狭窄以冠状动脉病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成形术TNF的活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冠状动脉内膜损伤及再狭窄的相互关系,自1995年4月~1996年4月,采用L929细胞系测定了32例PTCA患者TNF的活性。观察PTCA术前和术后1、4、8、24小时周围静脉血TNF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前TNF活性低,术后4~8小时明显增高(P<0.01),24小时基本降至术前水平。显示TNF活性增高与PTCA术中冠脉内膜损伤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参与PTCA后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及迟发性再狭窄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贺峰,汪家瑞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洋硬化性心脏病已有2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25%~50%的手术成功者于术后几周至几个月发生再狭窄。早期再狭窄(术后几小时至几日)主要是由于血栓...  相似文献   

11.
天然抗氧化剂与PTCA后再狭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抗氧化剂与PTCA后再狭窄[GodfriedSLetal.AmHeartJ1995,129:230(英文)]成功的PTCA后再狭窄发生率约为≤57%,至今尚无有效方法防止再狭窄。再狭窄可能是两个过程的结果,即动脉损伤和对严重中膜及内膜损伤的创伤-...  相似文献   

12.
对52例60~80岁冠心病病人的79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PTCA,成功率92.4%,其中9例急诊PTCA全部成功。术后随访1~25个月,无心肌梗塞及心性死亡发生,心绞痛缓解率90.4%,5例再狭窄者3例经再PTCA治愈。对老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TCA治疗的效果、并发症防治及操作经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分子生物学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生物学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袁晋青综述高润霖审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最主要问题是约25%~50%的患者术后6个月内发生再狭窄。针对再狭窄的病...  相似文献   

14.
对有重复冠脉造影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复查的41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PTCA)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判断再狭窄的意义。结果显示:PTCA术后无再狭窄组患者心电图运动试验各参数比术前明显改善,比再狭窄组亦有明显改善;运动试验阳性对PTCA术后再狭窄预测的敏感性为79.2%,特异性为58.8%,阳性预测值为72.4%;41例患者PTCA术后临床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为75.6%(其中再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77年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获得成功以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操作技术的提高以及气囊导管和造影设备的不断改进,使PICA的成功率逐年提高。然而,PTCA后冠状动脉早期再狭窄的发生率,多年来无明显变化。这已成为影响其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也是近年来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中极为关注的课题[1]。 1.再狭窄的发生率及其估价方法 最近定量的血管造影研究显示再狭窄是长时间的持续过程,几乎不同程度地发生在所有PTCA后的冠状血管[2]。明显的再狭窄多出现于术后1~6个月,6个月后则较少发…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与PTCA后再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与PTCA后再狭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黄震华综述徐济民审校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PTCA)是目前治疗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的心肌缺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唯PTCA后再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PTCA的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国产血制品HCVRNA及抗-HCV检测刘芳华,田庚善,傅希贤,席宏丽输用来源于多个供血者的混合血制品发生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的比例高达10%左右。而PT-NANB有80%左右是由HCV感染引起的。本文报告国产血制品中HCVRNA和抗...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再狭窄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PTCA术后再狭窄时QTd的变化。探讨QTd在预测再狭窄中的意义。方法将30例临床拟诊PTCA术后再狭窄的患者根据第二次冠状动脉造影(冠造)的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9例)及非再狭窄组(11例)。对两组患者第一次PTCA术前后、第二次PTCA(或冠造)术前后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同时进行QTd(QTd=最大QT间期-最小QT间期)及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第一次PTCA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显著减小(P<0.005)。再狭窄组第二次PTCA术前QTcd(70.9±17.1)ms又恢复至第一次PTCA术前(73.5±17.2)ms的水平,且显著大于(P<0.001)第一次PTCA术后(35.2±8.9)ms及第二次PTCA术后(34.5±9.3)ms的水平。非再狭窄组第二次冠造前QTcd(30.7±8.5)ms与第一次PTCA术后(29.3±8.1)ms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仍显著小于(P<0.005)第一次PTCA术前(69.6±12.7)ms。结论PTCA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再狭窄时QT离  相似文献   

19.
报告7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体表电位标测(BSPM)的变化。结果表明:PTCA后T波等电位异常形态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ST-T标测计算指标和ST-T极小值位置PTCA前、后有明显改变。提示BSPM可用于PTCA近期疗效的无创伤性评定。  相似文献   

20.
再狭窄局部给药的新途径───血管外周给药刘京波,唐朝枢,汪丽蕙再狭窄(restenosis,RS)是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3~6个月内扩张的血管重新发生狭窄。其主要病理表明为血管内膜的增殖和血管腔的重塑(remodeling)。依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