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宗权  贾继明  宋剑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0):1709-1712
目的 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黄芪皂苷成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HPLC-ELSD测定了黄芪药材中的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和黄芪皂苷Ⅱ,应用灰色关联度公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影响黄芪甲苷的主导环境因子是年平均气温,而影响黄芪皂苷Ⅰ和黄芪皂苷Ⅱ的主导环境因子是年平均无霜期。结论 为道地药材黄芪引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年限黄芪中总皂苷、黄芪甲苷、总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中总皂苷、总黄酮及多糖的含量,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1,2,3年生黄芪中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0.793,0.803,0.991mg/g,黄芪甲苷分别为0.163,0.170,0.203mg/g,总黄酮分别为0.303,0.353,0.527mg/g,多糖分别为32.12,23.42,16.68mg/g.[结论]不同生长年限黄芪中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黄芪中的总皂苷、总黄酮及黄芪甲苷含量均增高,而多糖含量则降低.  相似文献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芪中总皂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产地黄芪中总皂苷含量的比较分析,为新型治疗药物及保健品研制的选材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芪的总皂苷含量。结果不同产地黄芪的总皂苷含量(mg/g)为,山西:3.307;内蒙古:2.386;吉林:2.327;河北:2.098;青海:1.372;陕西:1.183;甘肃:1.013。结论各地黄中总皂苷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山西、内蒙古、吉林、河北、青海、陕西、甘肃。  相似文献   

4.
黄芪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黄芪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以黄芪甲苷、黄芪总皂苷和总提取物为检测指标.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第1次加8倍量,第2次加6倍量.结论醇提工艺中黄芪甲苷和总皂苷的得率高于水提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以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的黄芪、红芪及梭果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Ⅱ、Ⅲ、Ⅳ(黄芪甲苷)的量。方法 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3%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10 ℃,氮气流速3.0 L/min。结果 黄芪皂苷Ⅰ、Ⅱ、Ⅲ、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99.5%、101.4%、99.7%,RSD分别为1.8%、2.1%、1.8%、1.9%。结论 本法简单易行,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可作为黄芪药材中皂苷类成分定量的方法,也可作为区别黄芪与红芪、梭果黄芪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芪总皂苷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选择黄芪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单因素水平实验考察回流与超声两种提取方法对黄芪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三因素分别于三水平时对黄芪甲苷提取率的影响,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采用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超声提取高效、省时、节能,是较好提取方法,因此对超声提取方法进行优化。正交实验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1,即溶剂用量为15倍量,提取时间为超声40min,乙醇浓度为70%,为最佳提取方法。结论:所选择工艺提取效率高,方法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均符合实验要求,具有简便、易操作、提取用时短及成本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生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和蒙古黄芪A.mongholicusBge.的干燥根。皂苷为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黄芪的入药部位为根。我们通过实验分析比较黄芪根、茎、叶中总皂苷含量,为开发黄芪地上部分,扩大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1仪器和材科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药品:黄芪甲苷(ASI)标准品(781-900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黄芪根、茎、叶来自大兴安岭野生黄芪(膜荚黄芪)。2方法和结果2.1总皂苷的提取与纯化:取黄芪根、茎、叶粗粉干燥至恒重,分别精确称取根、茎、叶样品约5g(精…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皂苷Ⅳ的含量。方法采用Di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0℃,空气流速为2.5 L·min-1,撞击器关闭。结果黄芪皂苷Ⅲ在进样量范围为0.016~1.150μg时,进样量的自然对数与峰面积积分值的自然对数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为1.02%(n=6)。黄芪皂苷Ⅳ在进样量范围为0.093~0.816μg时,进样量的自然对数与峰面积积分值的自然对数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为1.1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芪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比色法测定黄芪中黄芪总皂苷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3~258 μg,相关系数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1.34%(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芪药材及含黄芪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芪芍方有效部位中黄芪甲苷含量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皂苷含量的方法,有效控制芪芍方有效部位质量。方法黄芪甲苷含量测定,采用HPLC-ELSD法,Hypersl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1:69),流速1.0mL/min,柱温30℃,漂移管温度101℃,空气流速2.7L/min。黄芪总皂苷含量测定,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MCI柱层析技术分离黄芪总皂苷类,再经反相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为显色剂,于543nm处测定。结果HPLC法及可见分光光度法中,黄芪甲苷分别在1.30~7.80μg、0.0108~0.065g/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95%、96.58%,RSD分别为2.46%、2.28%。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芪芍方有效部位中黄芪皂苷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筛选黄芪中黄芪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提物收率和黄芪甲苷的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黄芪中黄芪总皂苷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黄芪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2,即采用HPD100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洗脱浓度为80%,上样样品溶液pH值为7.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为黄芪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孔树脂吸附法对黄芪皂苷Ⅳ富集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行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Ⅳ的富集纯化工艺研究,为大规模制备黄芪皂苷Ⅳ提供借鉴.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器(HPLC-MSD)测定黄芪皂苷Ⅳ含量的方法.对多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筛选,同时考察确定了其吸附容量;通过对不同比例的乙醇溶液进行最佳洗脱液和洗脱量的选择.结果:HPLC-MSD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工艺筛选最终确定吸附能力最强的D101型作为纯化工艺的大孔树脂,同时确定黄芪皂苷Ⅳ的吸附容量为0.42 mg/g,洗脱液为5倍量70%乙醇.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对黄芪皂苷Ⅳ的精制程度效果较好,能提高黄芪皂苷Ⅳ的纯度,并为分析总皂苷的组成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典规定黄芪( Radix Astragali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补气固表、升阳举陷、利尿排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成为中医临床常用补益中药。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芪异黄酮,目前主要采用黄芪皂苷中的黄芪甲苷作为评价黄芪药材质量优劣的标准。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黄芪甲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将对黄芪甲苷最新药理作用作一综述,冀望有助于黄芪甲苷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黄芪甲苷和三七总皂苷中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抗CoCl2 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有效配伍剂量.方法 采用CoCl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为指标,研究4种有效成分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有效机制浓度.在此基础上按Us*(85)均匀设计实验,确定4种有效成分的有效配伍剂量.结果 4种有效成分都能抑制CoCl2诱导的PC12细胞LDH的漏出,与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对LDH漏出率的抑制作用增强.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b1在50 μmol/L,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在100 mol/L浓度时LDH漏出抑制率约为80%.U8*(85)均匀设计实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4种有效成分的8个不同浓度配伍都能抑制CoCl2诱导的PC12细胞LDH的释放,与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150 μmol/L、黄芪甲苷0.781 25 μmogL、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各1.562 5μ.mol/L配伍时抗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效应最强.结论 人参皂苷Rg1 50 μmol/L、黄芪甲苷0.78125 μmol/L、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各1.562 5μmol/L配伍组方为抗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有效配伍剂量.  相似文献   

15.
生药膜荚黄芪中总皂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测定膜荚黄芪中总皂苷含量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560nm,选用香草醛-高氯酸发色体系,以膜荚黄芪皂苷甲(ASI)为对照品,在40~20μg时符合Beer定律。用沙氏抽提器提取总皂苷时,分别以甲醇、乙醇、氯仿为溶剂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海拔、经度、纬度、坡向、坡度生态环境因素对恒山产野生蒙古黄芪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影响黄芪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HPLC-DAD法测定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成分;UPLC-ELSD法测定了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II、黄芪甲苷4种皂苷成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黄芪各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以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各生态因素对各成分量的影响。结果 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毛蕊异黄酮苷的量与黄酮总量相关系数为0.958,黄芪皂苷I的量与皂苷总量相关系数为0.969,毛蕊异黄酮的量与芒柄花素的量相关系数为0.896,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皂苷总量与黄酮总量相关系数为?0.505,呈显著的负相关。随着海拔和纬度的升高,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和黄酮总量升高;芒柄花素的量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在阴坡的黄芪中黄芪皂苷I和皂苷总量的量高,且随坡度增大而升高;黄芪皂苷II的量主要受坡度的影响。结论 影响恒山野生蒙古黄芪药材黄酮成分量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和纬度,经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坡向和坡度对黄芪的皂苷成分的量有显著的影响,纬度、海拔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膜荚黄芪中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有机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膜荚黄芪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Cyclocanthoside A (1),IsoastragalosideⅣ(2),Cyclocanthoside E (3),AstragalosideⅦ(4),AstragalosideⅢ(5),AstragalosideⅥ(6),黄芪甲苷Ⅳ(7)。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芪总皂苷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为黄芪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芪总皂苷进行吸附纯化,以黄芪总皂苷的收率、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60%乙醇提取树脂吸附后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黄芪总皂苷主要集中在40%~80%乙醇部位。树脂对黄芪总皂苷的动态吸附率为10.78mg/mL树脂;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杂质的洗脱效果不同,以0.1%NaOH溶液洗脱效果较好。结论黄芪提取物上AB-8树脂柱,以水和0.1%NaOH洗脱后以80%乙醇洗脱黄芪总皂苷部位可使黄芪总皂苷的收率和质量分数达到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研究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翱、Rb。和三七皂苷R。抗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配伍关系,明确其有效的配伍剂量。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3d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20min,再灌注30min,测定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结果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Rg1和三七皂苷R1能增加脑组织中ATP、GSH含量和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抑制作用。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4种有效成分配伍具有增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论4种有效成分抗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和改善能量代谢的有效配伍剂量为黄芪甲苷40ms/ks,人参皂苷Rg1 50mg/kg,人参皂苷Rb1 40ms/ks,三七皂苷R1 10ms/k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结果:总皂苷在0.06~0.6 m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25%,RSD为0.4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