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术中采用根尖刮治保留根尖联合应用Bio-oss骨粉/海奥人工生物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颌骨囊肿病人55例,分为2组,A组(15例)术中行根尖周刮治术保留根尖,用骨粉覆盖牙根暴露于颌骨缺损的部分,并应用生物膜覆盖;B组(40例)行单纯囊肿摘除术+根尖切除术。所有病人术后均随访12个月以上,比较2组病人术前和术后颌骨囊肿累及牙功能恢复、颌骨缺损骨再生及改建情况。结果A组术后囊肿累及牙恢复正常功能优于B组(P < 0.01),A组根尖植骨区成骨效果优于自体愈合区。结论颌骨囊肿摘除术中保留根尖联合引导骨再生术疗效较好,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生物蛋白海绵填塞术中骨腔与传统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颌骨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窗减压术,观察组完整切除囊肿后,以生物蛋白海绵填塞充满骨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症状、术后3d并发症、复发、拆线时间、手术创口愈合情况及术后2年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感染和病理性骨折及2年内复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拆线时间(7.96±1.23d),早于对照组拆线时间(10.45±1.96d),手术创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自觉症状、心理情绪、躯体生理功能、日常活动、社会活动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蛋白海绵填塞术中骨腔治疗颌骨囊肿的疗效优于传统开窗减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多孔钽颗粒对下颌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首先拔出比格犬双侧下颌前磨牙,待拔牙创愈合后(3个月)采用牙科种植机在下颌骨缺牙区构建颌骨骨缺损模型,随即将多孔钽颗粒(实验组,n=9)和Bio-oss骨粉(对照组,n=9)分别植入右侧和左侧下颌骨骨缺损区内.半流食喂养3个月后,双侧下颌骨行X线摄片比较2组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然后采用EXAKT切磨机制取硬组织切片,行甲苯胺蓝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新骨成熟情况.结果 3个月后,大体标本和X线摄片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颌骨骨缺损区内均有新骨生成;按照X线评分标准对骨形成及塑形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9.54 ±0.10) vs (8.98 ±0.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发现:实验组缺损区骨组织较对照组更为成熟,且包绕了大量的多孔钽颗粒,其相互交联呈网状;虽然对照组(Bio-oss骨粉颗粒)周围有较成熟的骨组织包绕,但颗粒之间仍有大量骨陷窝存在.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多孔钽颗粒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其修复颌骨缺损效果优于临床常用的Bio-oss骨粉.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对比碘仿海绵与碘仿纱条填塞颌骨囊肿摘除后骨腔对创口愈合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牙源性颌骨囊肿 6 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采用口内切口 ,将囊肿全部摘除 ,冲洗骨腔 ,吸净。治疗组 37例 ,填塞碘仿海绵后缝合加压包扎 ;对照组 2 9例 ,将碘仿纱条填塞于骨腔 ,放入的碘仿纱条从拔牙窝引入口腔内者 7例 ,从手术切口引入口腔内者 2 2例。两组术后均行抗感染治疗。③结果 治疗组创口一期愈合率为 94.6 % ,对照组为 48.3%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18.2 4,P <0 .0 1)。④结论 碘仿海绵有促使骨腔血块凝结机化 ,减少骨腔感染 ,提高创口一期愈合率的作用。该法操作简便 ,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脱钙牙本质基质植入治疗颌骨囊肿刮治术后骨腔的疗效。方法对32例颌骨囊肿刮治术后骨腔范围为2~5cm的病例采用脱钙牙本质基质进行填充。结果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患者X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后囊腔内已有骨小梁影像,3个月后新生骨小梁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区别。结论脱钙牙本质基质用于充填颌骨囊肿刮治术后残留骨腔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脱钙牙本质基质植入治疗颌骨囊肿刮治术后骨腔的疗效。方法 对32例颌骨囊肿刮治术后骨腔范围为2~5cm的病例采用脱钙牙本质基质进行填充。结果 所有切口均愈合良好,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患者X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后囊腔内已有骨小梁影像,3个月时新生骨小梁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区别。结论 脱钙牙本质基质用于充填颌骨囊肿刮治术后残留骨腔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牙龈沟切口翻瓣在颌骨囊肿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6月婺源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牙龈沟切口翻瓣入路)与对照组(传统入路方法 ),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以及远期随访手术效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疼痛评分低,出血量少,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囊腔体积缩小平均百分比、骨质增生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颌骨囊肿切除术中采用牙龈沟切口翻瓣入路方法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入路方法 ,能减少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愈合,获得良好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颌骨巨大囊肿摘除术骨腔处理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骨腔内髂骨松质骨及骨髓植入后严密缝合切口。结果18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上颌骨及髂骨形态及功能正常,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上颌骨巨大囊肿摘除后,髂骨松质及骨髓植入骨腔较其它骨腔处理方法,具有安全、无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用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囊肿摘除术后囊腔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2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囊肿摘除术,按囊腔大小选择并修剪胎儿骨,即刻植入充填囊腔,并严密缝合创口.结果 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明显排斥反应,X线片检查:术后1周显示植入骨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显示植入骨与周围颌骨密度相当,无明显吸收;术后3个月显示植入骨与周围颌骨界限模糊;术后半年显示植入骨与颌骨之间无明显缝隙,植入骨区域与周围颌骨密度相近;术后1年显示植入骨与颌骨密度基本一致,骨愈合良好;术后2年以上显示植入骨与颌骨密度一致.结论 用胎儿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损伤小,排斥反应小,疗效显著,克服了其他骨代用品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富血小板血浆(PRP)和Bio-oss骨粉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应用效果。方法:44例牙周基本健康的患者分别植入44枚Straumann种植体,其中应用PRP15例、PRP联合Bio-oss骨粉15例、单纯Bio-oss骨粉14例,分别于术后8、12和16周时通过实体测量和拍摄X线片,检测新骨的高度、厚度及相对密度。结果:3组即刻种植术后不同时期新骨唇腭向厚度、高度和相对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厚度:F组间=756.226,F时间=2012.226,F交互=326.538,P<0.001;高度:F组间=553.255,F时间=1496.661,F交互=120.836,P<0.001;相对密度:F组间=51.440,F时间=57.543,F交互=4.184,P<0.05)。术后8、12周时,PRP组和PRP联合Bio-oss骨粉组的新骨高度、厚度及相对密度均高于单纯Bio-oss骨粉组(P<0.05),且PRP联合Bio-oss骨粉组的新骨高度、厚度及相对密度高于PRP组(P<0.05);术后16周时3组的新骨高度、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RP组和PRP联合Bio-oss骨粉组的新骨相对密度高于单纯Bio-oss骨粉组(P<0.05)。结论:PRP单独或联合Bio-oss骨粉应用在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修复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附康复新液的明胶海绵在颌骨囊肿术后术腔填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60例,均采用颌骨囊肿切除术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碘仿砂条填充术腔,观察组采用吸附康复新液的明胶海绵填充术腔。比较两组创口愈合情况和术腔填充效果。结果观察组创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疼痛、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附康复新液的明胶海绵在颌骨囊肿术后术腔填塞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感,降低切口肿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丹参切口内注射对于子宫横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6例)脂肪液化之切口,用丹参针剂液注射及丹参针剂纱布填塞引流,隔日换药1次.切口干燥后,用阔蝶形胶布拉拢固定.对照组(n=26例)撑开脂肪液化切口,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引流,隔日换药1次.切口干燥后,用阔蝶形胶布拉拢固定或二期缝合. 结果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及换药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5). 结论丹参能促进组织细胞再生,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加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复合Bio-oss骨粉对口腔即刻种植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因各种原因导致单个上颌前牙无法保留伴唇侧骨缺损,自愿接受即刻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修复的患者。编号标记后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仅植入Bio-oss骨粉完成唇侧GBR修复,试验组植入SV-Bio-oss骨粉复合物完成唇侧GBR修复。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拍摄口腔颌面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根尖片,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种植体成功率,测量并记录两组唇侧新骨的高度、厚度及密度。结果:40例患者共植入40枚诺贝尔(Nobel)种植体。在二期手术前随访,两组各出现1例种植失败的病例,其余38例患者的种植牙未发现异常,符合种植体成功的标准。试验组的唇侧新骨高度、厚度及密度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有促进新骨生成的作用,在口腔即刻种植中使用SV-Bio-oss骨粉复合物修复骨缺损效果要比单独使用Bio-oss骨粉理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国栋 《河南医学研究》2022,(21):3936-3939
目的 探讨颌骨囊肿患者接受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在丰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6例颌骨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接受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囊肿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93.94%)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75.76%)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囊肿面积缩小量、囊肿体积缩小量较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30%)较对照组(9.09%)低(P<0.05)。结论 给予颌骨囊肿患者开窗置管引流与颌骨囊肿刮治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围手术期指标,促进囊肿缩小,减少并发症发生,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尔分思胶原填塞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临床应用。方法:67例颌骨囊肿患者,彻底刮除囊肿,填塞入适量的解尔分思胶原,术后进行临床和X线观察。结果:术后临床观察发现创口渗血减少,肿胀减轻,感染率降低,创口一期愈合率98.51%;术后X线检查显示解尔分思胶原能够促进颌骨缺损的修复,总有效率100%。结论:解尔分思胶原填塞颌骨囊肿术后骨腔能够促进骨腔愈合、止血和预防感染,并且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颌骨囊肿患者彻底刮除囊肿后,填塞入适量复方可吸收性明胶海绵,术后进行临床和X线观察。结果患者术后创口渗血减少,疼痛轻微、肿胀减轻,感染率降低,Ⅰ期愈合32例,愈合率91.18%;术后感染2例,经换药后创口愈合。术后经3、6和12个月X线检查显示囊肿骨缺损区修复良好,总有效率100%。结论利用复方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颌骨囊肿术后骨腔能够减轻术后反应,促进骨腔愈合。  相似文献   

17.
应用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行颌骨囊肿骨腔填塞术共36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最长达7年,无任何不良反应。临床观察证明,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填塞了颌骨囊肿刮治后的骨腔,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无并发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程晓霞 《吉林医学》2014,(11):2366-2367
目的:分析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传统囊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138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74只眼)与对照组(54例,64只眼),分别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传统囊外摘除术,两组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视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d,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角膜水肿、前房积血、虹膜损伤、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传统囊外摘除术相比,具有术后视力较好、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无需昂贵设备,较为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频电刀与Bio-oss骨粉联合应用于髓室底穿孔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 58颗恒磨牙,其中35颗用高频电刀去除穿孔处肉芽组织,然后将Bio-oss骨粉和玻璃离子修补穿孔(治疗组),23颗用圆钻或刮匙去除穿孔处肉芽组织,用玻璃离子直接修补穿孔(对照组).结果 追踪观察2年,治疗组2年后成功率为91.4%%;对照组2年后的成功率为60 9%,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频电刀与Bio-oss骨粉联合应用于髓室底穿孔的修补,其治疗效果理想,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颌骨囊肿患者采用完整刮治术和开窗引流术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12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开窗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完整的刮治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相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颌骨囊肿患者实施开窗引流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