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偏头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是最重要和常见的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临床上可有反复循环性发作性头痛、恶心、呕吐、怕光、头昏等症状。检查可见颞动脉隆起,搏动增强,压迫后头痛可减轻。常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因劳累、情绪因素、经期等诱发。笔者自2000年至今,用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偏头痛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是最重要和常见的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临床上可有反复循环性发作性头痛、恶心、呕吐、怕光、头昏等症状。检查可见颞动脉隆起,搏动增强,压迫后头痛可减轻。常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因劳累、情绪因素、经期等诱发。笔者自2000年至今,用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偏头痛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均为门诊病人,经中西医检查确诊为偏头痛。男11例,女29例;年龄在19~60岁之间;病程最短7天,最长15年。2治疗…  相似文献   

3.
笔者应用体针配合腹针和TDP神灯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提高偏瘫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缩短疗程.方法 以体针为基础,根据辩证使用眼针、腹针疗法,结合理疗与肢体功能训练综合治疗法.结果 治疗258例总有效率96.9%.治愈144例,治愈率55.81%,显效60例,显效率23.26%.有效46例,有效率17.83%,无效8例,无效者3.1%.结论 针灸、理疗加功能训练,实施综合治疗,对偏瘫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提高偏瘫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缩短疗程。方法以体针为基础,根据辩证使用眼针、腹针疗法,结合理疗与肢体功能训练综合治疗法。结果治疗258例总有效率96.9%。治愈144例,治愈率55.81%,显效60例,显效率23.26%。有效46例,有效率17.83%,无效8例,无效者3.1%。结论针灸、理疗加功能训练,实施综合治疗,对偏瘫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针和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照本研究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病例分成腹针组30例、体针组31例、腹针和体针结合组31例,根据腹针理论的取穴原则,选取腹针的腧穴并使用一定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神志、语言、上肢瘫、下肢瘫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结果 3组治疗前后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腹针组与体针组之间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1)。腹针和体针结合组疗效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其他2组(P<0.01)。结论认为腹针是一种治疗中风病的有效针刺方法,疗效与体针相当,但腹针与体针结合能更好地改善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气虚阴虚患者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ADL评分。  相似文献   

7.
头皮针加腹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采用头皮针加腹针疗法治疗为治疗组共32例,体针为主治疗为对照组28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6.25%,对照组治愈率为37.5%,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结论]头皮针加腹针治疗缺血性脑梗塞中风后遗症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给予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体针治疗,两组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皮肤颜色评分、面积评分和下降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有疗效,但以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针结合体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结合体针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疗效肯定,且腹针疼痛程度较小甚至无痛,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11.
遗尿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膀胱疾病,多见于儿童,由于本病缠绵难愈,患者又隐忍怕羞,不肯告人,以致情绪不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笔者自1999年 ̄2005年用头针加体针治疗本病10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2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41例,女61例,年龄最大26岁,最小5岁。102例均为自幼遗尿未间断者,遗尿频率每晚3次者31例,每晚1次 ̄2次者53例,1w偶有遗尿者18例。2治疗方法2.1取穴头针:足运感区(双)。体针:①关元、水道(双)、三阴交(双);②止尿穴(止尿穴:秩边旁开1寸)、太溪(双)。2.2操作分开刺激区头发,暴露头皮,用75%酒精棉球…  相似文献   

12.
患者共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54岁.病程最短者一个月,最长者3年.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1].尤其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本文对3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易珍  赵刚  叶稳田 《当代医学》2021,27(23):119-120
目的 探究腹针对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确诊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鍉圆针定量痧疗术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应用于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张淑杰  班兴春  孙庆莲 《中外医疗》2010,29(13):141-141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坚硬,排便坚涩不畅的一种病症,多因生活规律、饮食习惯、情绪因素所致,以津液不足,脾肾双亏,气机郁滞为主,病位在大肠,因此在护理上除做一般护理外,更应重视辩证施护,对每一位病人要根据不同的症型,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给予不同的情致、起居、饮食的调护,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临床疗效,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呃逆,又称哕,俗称"打嗝",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是膈肌不自主地间歇性收缩使空气被突然地快速地吸入呼吸道内,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病证.其发生与延髓呼吸中枢受刺激或膈神经受刺激有关.我科于2003年7月~2005年10月应用体针加耳穴贴压治疗此病3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肩周炎是康复科临床的常见病,笔者运用腹针为主治疗肩周炎30例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9.
头针,体针加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6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头针、体针加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65例许瀚(安徽省宣州市军天湖农场医院242072)关键词:中风;偏瘫;头针;体针;穴位埋线1临床资料将CT确诊的脑出血或脑梗塞稳定期中风瘫痪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中,男38例,女27例;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观察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症状评分。结果腹针治疗后排便状态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腹针能增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改变大便性状、缓解伴随症状,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