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与B型钠尿肽的临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敏芝  富蓉 《黑龙江医学》2010,34(2):98-99,138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以探讨有关ACS的早期危险分层价值,分析BNP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心功能评估、预后等相关性。方法选择ACS病例50例,分别在就诊后2 h内,抽取患者静脉血行BNP检测。就诊后,同时检测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3~5 d内,检查心脏彩超。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有否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ACS组。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血浆BNP浓度、cTnI浓度、LVEF与ACS患者近期心脏不良事件明显相关。NYHA分级越高,B型钠尿肽水平越高。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且与预后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是ACS患者一个特异性较好的监测指标,是ACS患者早期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按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组(研究组)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6例,对照组43例,检测入院后24 h血糖水平、血浆BNP水平和平均心率,入院后2周行心脏超声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住院两周内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糖水平、血浆BNP水平和平均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LVEF、LVF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近期危险程度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B型钠尿肽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环磷腺苷葡胺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疗程7 d.治疗前后两组分别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和血B型钠尿肽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组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B型钠尿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  相似文献   

4.
B型钠尿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芝  富蓉 《黑龙江医学》2010,34(5):321-323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几种主要中医证型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并加以比较,分析BNP水平与病变分型的严重程度、心功能评估、预后等相关性。方法选择ACS 56例病例进行血浆BNP的检测,同时依照中医辨证对病例进行分型,选择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这几种证候类型作为对比。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的ACS组,血浆BNP浓度与心功能明显相关。心肾阳虚证组BNP水平高于其他分组,心血瘀阻证与痰浊闭阻证组BNP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组。心血瘀阻证与痰浊闭阻证两组BNP水平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肾阳虚证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升高,与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有关,且与预后密切相关。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ACS患者辨证分型一个客观监测指标,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给予心脏彩色B超检查,对BNP和hs-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hs-CRP和LVEF表现为负相关,和LVEDD表现为正相关。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和B型钠尿肽水平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的相关因素,能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有效诊断和分层。  相似文献   

6.
崔杰西  程训民  马燕  王广川 《吉林医学》2012,33(19):4052-405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Ⅰ(cTn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BNP、cTnⅠ、Hs-CRP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分析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①AMI组血浆BNP、cTnⅠ、Hs-CRP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AMI组BNP、cTnⅠ、Hs-CR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BNP、cTnⅠ、Hs-CRP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结论:血浆BNP和cTnⅠ、Hs-CRP水平在AMI患者中显著升高,联合检测血浆BNP、cTnⅠ、hs-CRP水平对AMI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情况下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探讨BNP在AC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快速检测法检测35例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24h血浆BNP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水平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ACS患者PCI前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及冠状动脉评分(Gensini积分)间的关系。结果:ACS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却明显下降(P=0.027);PCI术前、术后血浆BNP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均较不稳定心绞痛组高;血浆BNP水平,PCI前LVEF〈50%的明显高于LVEF≥50%患者(P〈0.001),且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0.88,P〈0.001),但与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与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介入治疗可使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AMI患者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将AMI患者依据心功能分级再分成三个亚组,比较治疗前后三个亚组和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采用Pearson分析BNP与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随访6个月,比较血浆BNP水平≥250 pmol/L与血清BNP水平<250 pmol/L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心功能II级、III级及IV级患者的BNP水平、LVE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且BNP水平及LVEDD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LVEF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治疗后,心功能II级、III级及IV级患者的BNP水平、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BNP水平≥250 pmol/L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4.92%(22/63),明显高于血浆BNP水平<25 pmol/L患者的11.1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肺心病的预后评估价值,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80例肺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并挑选同期接受体检的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对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展开分析,比较肺心病患者治疗后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结果 肺心病组不同等级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健康者(42.19±6.81)ng/L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随心功能不全等级依次递增,且预后良好(52.54±6.43)ng/L的肺心病患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81.56±7.80)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其上升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对早期诊断、治疗肺心病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入院前和治疗后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ELISA法监测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4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各心功能不全血浆BNP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要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的各心功能不全血浆BNP水平高,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与治疗前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如果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上升就说明患者已经发生了早期心功能损害情况,给临床诊断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范文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5):433-434
目的 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高敏G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放射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BNP,乳胶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结果 AMI血浆BNP、hs—CRP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者和健康对照,AMI伴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浆BNP、hs—CRP显著高AMI伴心功能I、Ⅱ级者,不稳定心绞痛者血浆BNP、hs—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结论血浆BNP、hs-CRP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早期预测AMI伴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钠尿肽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以同期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为观察2组研究对象,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老年健康对象6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B钠尿肽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观察2组患者B钠尿肽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与观察2组患者B钠尿肽水平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为IV级患者B钠尿肽水平最高而心功能为I级患者B钠尿肽水平最低,同时检测结果可见,患者B钠尿肽水平随着其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不断升高,组间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心功能等级患者治疗后B钠尿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钠尿肽检测结果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等级高低有密切关系,同时其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鉴别、病情诊断以及治疗效果判定等均有重要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浆B型钠利尿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第14天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改善此类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同一时间段内50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1组、将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2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型钠尿肽表达水平、研究组患者与对照1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及研究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TG、LDL、CRP、FIB、APOB及年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检测发现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为32.0%,明显高于对照1组患者的12.0%(P<0.05)。研究组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TG、LDL、CRP、FIB、APOB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成正相关。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表达水平与年龄成正相关性,并可对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及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左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35例)和治疗B组(34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A组加用卡维地洛,B组加用缬沙坦,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BNP,于24周后运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90.90%,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0.3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心室重塑和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卡维地洛和缬沙坦均能降低心肌梗死后CHF患者血浆BNP水平,具有阻止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3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35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心脏彩色B超检查,并测定hs-CRP和BNP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的hs-CRP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和hs-CRP与LVEDD水平成正比,与LVEF成反比。结论 BNP和hs-CRP水平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且两者都是独立的不良预测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分层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BNP(脑钠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心衰)竭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浆BNP检测结果;同时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和血浆BNP进行检测,对比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及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NP、LVEDD、LVES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YHAⅡ级、Ⅲ级、Ⅳ级患者的BNP、LVEF、LVEDD、LVESD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NP、LVEDD、LVES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血浆BNP水平能够准确反映心功能状态,是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可靠指标,同时也是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指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探讨B型钠尿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在这两组患者发病后,分别为其进行BNP、cTnI和血糖检测,并观察其心力衰竭、恶性心率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和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心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和LVF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cTnI检测对于判断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ACS)患者血清BNP浓度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62例患者为实验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无高血压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1例,发病后1周检测BNP水平,检测心功能,随访观察6个月,分析BNP浓度的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实验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实验组心功能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对心功能状态有很好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丹 《吉林医学》2013,34(21):4272-427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环磷腺苷葡胺120 mg静脉滴注,1次/d,以及吸氧、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予以吸氧、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药物等基础性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均测定血浆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和血B型钠尿肽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对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B型钠尿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及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