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通过外科病理检查与胃镜活检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外科病理检查,观察组运用胃镜活检,分析两种诊断手段的准确性。结果:在确诊率上,观察组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诊断上,胃镜活检比外科病理检查具有更准确的诊断效果,适用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检查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确诊为胃癌的192例患者,分别采用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检查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诊断,观察分析其诊断的价值。结果: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检查都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胃镜活检较外科病理检查更具疗效性。结论:胃镜活检在早期癌症的诊断中,拥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可在临床诊断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86例,对其在术前采取胃镜活检进行检查,术后接受外科病理检查,将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胃镜活检诊断率为100%,其中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在病理类型分类、分化程度判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一致率,其中病理类型分类的不一致率较分化程度判断高(P〈0.05)。结论:术前胃镜活检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然在对胃癌进行全面评估方面,外科病理检查依旧发挥了重要优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胃镜下活检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双盲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分析组接受胃镜下活检,对照组予以外科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早期胃癌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分析组与对照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00%VS74.00%)(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胃镜活检具有较好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军 《当代医学》2011,17(33):60-60
目的 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评估胃镜活检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镜活检对早期胃癌的确诊率为80.87%.结论 胃镜活检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胃镜病理活检与术后病理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0例,均进行术前胃镜病理活检和术后病理检查,对比2种检查的准确诊断性。结果:胃镜检查组准确诊断率、分型对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期胃癌患者应用胃镜病理活检可获得较高的确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内镜下较直观的进行胃部粘膜病变的观察,对疑似病变部位进行活组织病理性检查,可明显提高临床上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胃镜下可见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95例,随机分为二组,47例患者行活检钳病理检查为对照组,48例患者行胃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术为观察组,活检组织经病理诊断后,分析二组患者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47.9%)明显高于对照组(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切除术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接受胃镜检查并被诊断患有早期胃癌的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并被诊断患有早期胃癌的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理符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6.5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上,胃镜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的诊断差异性。方法:将采用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选出100例,100例患者均在术前进行了胃镜活检与病理检查,其中的50例在术后再次进行胃镜活检和病理检查,分列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病理诊断胃癌确诊率为96%,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乳头腺癌与黏液腺癌的术前胃镜活检比术后病理检查更显著,而印戒细胞癌与管状腺癌术后病理检查比术前胃镜活检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术前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对照组病理分化型为23例,占46%,分化不良型为27例,占54%,术后病理检查分化型为32例,占64%,分化不良型为18例,占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术后病理检查存在一定差异性,但不可否认其检测价值与作用,要充分结合两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0.
马春艳 《河北医学》2014,(1):135-137
目的:研究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检查在胃癌诊断上的对比。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且进行胃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82例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所有胃癌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胃镜活检并做病理检查,同时在手术后再次进行病理检查,观察对比手术前胃镜活检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的差异。通过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判断胃镜活检对胃癌患者的确诊率。结果:通过术前胃镜活检后疑似胃癌者占比12.2%(10/82),排除胃癌者占比4.9%(4/82),均显著高于术后病理诊断的4.7%(3/82),0;术前胃镜检查的粘液腺癌占比45.1%(37/82),乳头状腺癌占比47.6%(39/82),均显著高于术后病理检查的29.3%(24/82),31.7%(26/82);术前胃镜检查与手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68例,其中胃镜病理分化型占比45.1%(37/82),分化不良型占比64.9%(45/82),与术后病理的分化型占比63.4%(52/82),分化不良型占比36.6%(30/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胃镜活检与术后的病理结果不完全一致,在准确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作为术前的一种诊断方法,胃镜活检诊断胃癌的准确度比较理想,对于胃癌的预防以及早期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相较于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优缺点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然后将所取的活组织送检、观察并分析。统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病理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42例患者定位成功率为100.00%,一次穿刺成功患者41例,成功率为97.62%,1例患者进行二次穿刺。穿刺后有22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疼痛表现,1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42例患者中,21例患者术前穿刺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有23例;15例患者术前病理诊断结果为良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良性肿瘤的患者有17例;6例患者术前穿刺病理诊断结果为非肿瘤性变,术后穿刺病理诊断结果为非肿瘤性变2例。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0.48%,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与参考作用。结论 CT相较于超声具有图像清晰、层面连续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借助造影剂拍摄增强片以显现某些软组织结构(肌肉、血管)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33例经肝组织活体检查术(简称“肝活检”)诊断明确的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以及不同病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今后肝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思路,减少误诊与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以来在B超定位下行1秒肝穿刺的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 1.33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通过一般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分析,均难以得出诊断,通过肝活检大多数可明确诊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12例(36.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1例(3%)、药物性肝损伤(drug -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7例(21.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4例(12.1%)、非特异性炎症6例(18.2%)、肝内胆汁淤积1例(3%)、轻度脂肪变性2例(6.1%)。结论 1.肝活检是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2.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伤是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最主要的原因;3.临床资料特点,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男女比例为1:12,年龄集中分布在(45-60)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 PA)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临床确诊的M PA病人的临床、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 PA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病理活检等方面各有特点。病理活检有诊断价值,P-ANCA/抗M PO抗体阳性对诊断M PA有特异性。结论:M PA是一种可累及多个器官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对可疑病人及时行病理活检和(或)ANCA测定可帮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拟诊断为肝脏肿瘤的64例患者,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并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比分析CT增强延时扫描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后61例患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被误诊患者3例,诊断符合率为(61/64)95.31%;被误诊的3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64例肝脏肿瘤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8例、肝囊肿16例、肝内转移瘤12例、肝母细胞瘤6例、肝血管瘤8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例。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率高、患者依从性好及痛苦少的优势,在鉴别诊断肝脏肿瘤时,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率较高,且安全性好,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tissue elastofraphy,RTE)技术用于评价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肝胆外科、传染科收治的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患者合计15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RTE诊断并行肝病理穿刺检查,并与RTE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RTE及病理检验。155例患者中S0期38例、S1期31例、S2期26例、S3期18例、S4期42例。RTE结果评分随病理分期增加而增加(相关性系数r值为0.631,P0.001)。RTE诊断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特异度:80.49%、灵敏度:95.61%、准确度:91.61%。结论 RTE诊断慢性乙肝并肝纤维化具有高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与病理分期具有较好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且无创、可重复性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MRI联合病理学检查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后根据其检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CT、MRI检查组,病理学检查组和CT与MRI联合病理学检查组,每组8例患者,并将不同组别的活检与手术病理确认的脑淋巴瘤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CT、MRI联合病理学检查组与CT、MRI组及单纯性病理学检查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相比,CT、MRI联合病理学检查组的效果优于其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脑淋巴瘤联合检测可以增强临床确诊的准确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本病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有助于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但随医学的发展,仍需不断提升MRI与CT的检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7.
儿童过敏性紫癜2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21例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①有诱因者70例占31.9%,其中感染最多见。②可累及多种组织器官,本组除皮损外,关节受累134例占60.5%,肾脏受累73例占33.0%,消化道受累93例占42.0%。③紫癜性肾炎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对其应行包括病因、临床、病理及转归四个方面系统诊断。结论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广泛开展肾活检对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取肾脏活组织的取材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62例肾疾病患者采用Phlipls—iE33彩色超声诊断仪,在带穿刺导向的线阵探头指引下用自动活检针快速肾活体组织取材,取材分别送检病理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结果62例全部穿刺成功,2例因取材不足无法做出病理诊断,60例均取得正确临床病理诊断,占96.7%。62例患者肾穿刺活检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肉眼血尿2例(3.2%),肾周血肿1例(1.6%)。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5例胆囊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测,并于术后给予病理检测,观察CT和MRI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1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胆囊炎、胆结石4例,胆囊癌11例;CT检查显示:胆囊炎、胆结石5例,胆囊腺肌症1例,胆囊癌9例;MRI检查显示:胆囊炎、胆结石5例,胆囊癌10例。MRI敏感率达90.91%,CT敏感率达81.82%。9例胆囊癌患者术前CT、MRI均得到明显诊断,且其中4例为早期胆囊癌,病理上均没有突破浆膜层。结论 CT平扫对胆囊癌的诊断率较低,增强CT对本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而MRCP的多方位观察对侵犯胆总管及周围肝脏结构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因而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应用中应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B超导向下行肝、肾、胰、上腹部实质非均质肿物及大腿等占位的细针组织学活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总结5 8例上腹部实质非均质肿物及大腿等占位的细针组织学活检术术前准备、操作方法、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等,通过B超观察肿块的形态结构,从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及符合率结果作详细比较。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94 .6 % ,组织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6 .6 %。结论:B超诊断结合B超导向下行肿物的细针组织学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对协助诊断和提高B超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具有安全性、准确性、创伤性小及操作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