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性肺结核CT、MRI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确诊为老年肺结核患者66例,分别进行CT、MRI检查,采用单盲法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类及综合分析,将影像表现分为空洞、干酪样坏死、结节和肿块、钙化及结核球,并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与MRI对老年性肺结核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3%、61.2%,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显示方面CT明显优于MRI,47例存在钙化,MRI只能显示20例;对于空洞、干酪样坏死结节和肿块MRI及CT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结核球诊断,MRI优于CT,38例存在结核球,CT仅显示19例。结论对于老年性肺结核,应用CT、MRI检查都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诊断,CT在影像征象显示方面明显优于MRI,尤其在钙化方面,但MRI对于结核球的显示优于CT。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CT、MRI诊断老年性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7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后,显示CT与MRI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与62.86%,说明CT检查的准确率相比MRI检查明显较高,P0.05;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在钙化、结核球等方面的显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性肺结核患者而言,给予CT诊断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相比MRI诊断,CT诊断在影像征象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3.
邢宝春  禹广辉  郑献民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522-523,526
目的:探讨肺结核“树芽征”CT影像的特点。方法:对328例肺结核患者行螺旋CT检查,对各种类型肺结核“树芽征”的形态、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涂阳肺结核和空洞肺结核的树芽征出现率分别为84.8%和91.0%.结核球的树芽征出现率为22.22%。空洞肺结核树芽征分布:跨叶分布的频率占70.35%,对侧累积率为49.74%。结论:树芽征是肺结核经气道播散的特征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的影像表现,比较三种影像方法的优劣性。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11例.全部进行X线及CT检查,3例进行MR检查。结果:本病好发于腰椎,其次为胸椎,男性发病率差别不大。X线表现:椎体溶骨性破坏并骨质增生硬化、椎间隙变窄9例.死骨1例,椎体压缩变形8例,侧弯及后突畸形6例,椎旁软组织梭形肿胀或腰大肌脓肿6例(其中钙化1例)CT表现:溶骨性破坏11例(其中附件破坏1例),伴骨质硬化及多发沙砾样死骨或钙化10例,椎旁肿胀或脓肿11例(伴钙化6例),椎管及硬膜囊受累9例,定位像显示椎间隙变窄6例,脊椎侧弯或后突畸形3例,伴肺结核3例,3例进行增强检查,显示脓肿呈厚壁环状强化。MRI表现:椎体骨质破坏,T1WI呈低信号或中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或高信号,椎间隙均变窄,脓肿呈中等T1信号及长T2高信号,钙化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同CT,结论:X线检查为诊断脊柱结核的基本方法;CT显示早期微小的骨质破坏、死骨、脓肿、钙化以及脓肿对椎管及脊髓的压迫明显优于X线;MRI对骨质病变范围及椎管、脊髓情况的显示优于X线及C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CT影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表现,为诊断老年性肺结核提供参考,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调查2001-2011年有关老年性肺结核的研究报道及相关病历,从各种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鉴别诊断3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程较长,影像表现多种多样,结核病灶多在3个肺野以上,以浸润增殖为主;有的以纤维化病灶为主要表现,还可见空洞、结核球及胸膜病变,CT也可发现肺门淋巴结肿大,纵膈淋巴结肿大,多发淋巴结钙化。结论:老年人肺结核病灶性质在影像表现以空洞和广泛纤维化为特点,通过影像表现能够诊断,CT对诊断老年性肺结核优于X线,临床表现可以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6例儿童颈椎钙化性椎间盘病的影像表现。结果 16例患均行颈椎平片检查,5例行CT扫描并作了三维重建,8例行MRI检查。16例平片均显示了椎间盘钙化灶,均为单发,CT平扫加三维重建显示4例钙化呈卵圆形,1例钙化为不规则形。MRI检查不仅显示了椎间盘内改变还清晰显示了病变相邻椎体边缘信号改变,在T1、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结论 平片检查可以显示椎间盘钙化;CT平扫加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了钙化灶的大小、形态;MRI检查在显示受累椎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方面明显优于CT和平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CT及MRI影像表现及其渗断价值。方法同顺性分析4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并对其阳性检出率进行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40例病人中行CT平扫榆查40人,CT增强检查8人,显示异常者10人,阳性率25%;行MRI检查32人,均平扫+增强检查,显示异常者27人,阳性率84.4%。经X^2检验统计,X^2=25.089,P=0.000 〈0.01,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影像学检查是病毒性脑炎重要的诊断依据,MR/的诊断价值优于CT,MRI增强扫描更能发现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估肾上腺结核的CT表现。方法:对8例肾上腺结核的CT检查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腺结核按病程发展分四期,每期均有不同的CT表现:I期肾上腺结核可无影像上改变;Ⅱ期主要表现为双侧肾上腺增大,可有坏死,强化均匀;I期肾上腺肿大明显,常有出血、坏死、钙化,强化不均匀;Ⅳ期肾上腺大小或正常或萎缩,仅存钙化灶。结论:CT检查对肾上腺结核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与MRI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评估能力。方法回顾分析44例患者同期接受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结幂CT检查血管平均狭窄率29%,MRI检查3DTOF法血管平均狭窄率35%;黑血法血管平均狭窄率28%。MRI检查发现钙化45处,CT发现81处;CT检查显示的36处小点状钙化MRI未能显示。结论cT与MRI均能判断病变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的显示,CT优于MR;综合多序列扫描影像特点,可以提高MR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及CT、MR影像特征。方法:对16例TOBS患者24小时内行CT、MRI检查,3~5天后进行复查,计算和比较这两种影像技术的检出率。结果:CT和MR各自的初诊与复诊相比,TOBS诊断准确率CT为37.5%、MRI为100%,病灶捡出率CT为41.8%、MRI为96.7%,结论:TOBS有复杂多样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在早期诊断中,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1.
ERCP、MRI、螺旋CT对胰胆管疾病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ERCP、CT、MRI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85例临床表现为黄疸,反复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者均行ERCP、CT及MRI检查。本组经过手术,活检,病理证实为胆总管结石44例。20例为胰腺癌,10例胆管癌,7例为慢性胰腺炎,4例胆道蛔虫。结果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ERCP97.7%.CT90%,MR146%;胰腺癌ERCP100%,CT90%,MRI93%;胆管癌ERCP80%,CT90%,MR160%;慢性胰腺炎ERCP85%,CT100%,MRI71%;胆道蛔虫ERCP100%,CT75%,MRI无病例。结论ERCP对胰胆管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是可靠的诊断手段。CT对恶性肿瘤定性诊断准确率也较高,且无创伤。MRI对梗阻型确诊率较高,且可观察周围组织情况有无创伤。所以,三种检查方法可以进行互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从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资料完整的76例肺结核病例。常规拍胸片后行胸部CT平扫。由全科逐例对比分析胸片和CT片的肺结核影像特征,总结CT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胸部CT对病灶内钙化、空洞的壁和外形、支气管播散灶、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胸膜病变、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等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胸片;对肺内隐匿部位病灶以及合并病的显示明显优于胸片。结论 胸部CT能进一步肯定和补充平片上的表现,对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与判断脊柱结核的CT与MRI影像诊断价值及其表现.方法本文选择出16例确诊为脊柱结核的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脊柱结核的CT与MRI影像检查,对其CT与MRI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脊柱结核的CT影像诊断表现为椎体及其附件的骨质破坏、椎管受累以及椎旁脓肿形成等;脊柱结核的MRI影像诊断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椎间盘信号的改变、椎旁脓肿形成、韧带下播散以及硬膜囊和脊髓受累等.脊柱结核CT与MRI进行比较,在显示早期病变方面MRI明显更加敏感,在确定病变范围方面也更加具有优势,但是对于钙化灶以及死骨的显示方面CT明显更加清晰.结论脊柱结核的病变具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对于脊柱结核早期的诊断以及确定病变的范围等方面,MRI明显更具优势,而在显示钙化灶以及死骨方面,CT的现实更加良好,将两种诊断方法相结合,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更加有助于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以及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肺结核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均自愿于我院行MSCT、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影像学特征。结果 MSCT表现:平扫表现均为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22例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薄环状强化。MRI表现:T1WI显示均为低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显示32例周边高信号,中央区稍低信号,DWI显示32例高信号,信号不均匀,ADC图显示稍低信号。MSCT诊断钙化的显示率明显高于MRI,但MRI诊断结核球的显示率明显高于MS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其他影像学特征显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和MRI检查二者诊断优势不同,MSCT在钙化方面的诊断明显高于MRI,MRI在结核球的诊断上明显高于MSCT。对薄环状强化结合MRI可做出准确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的CT影像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120例老年性肺结核患者的资料,对其螺旋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变中累及一叶者21例,累及两叶及以上者99例;其中有渗出改变者17例,有增殖纤维化改变者87例,有空洞者51例,有钙化表现者74例,有干酪性肺炎者13例,有肺毁损者29例,纵隔淋巴结肿大者81例,有合并症者102例。结论:老年继发性肺结核具有发病部位不典型、病灶形态多种多样、空洞出现率较高、纵隔淋巴结易肿大及肺部合并症较多等特点。胸部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检查可提高老年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和MRI在椎间盘突出中诊断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分别采取CT及MRI影像学检查,对两种检查手段的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8.23%,MRI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9.71%;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正确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此外,CT检查在钙化及积气上要优于MRI,P<0.05;MRI在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及脊髓变性上要优于CT,P<0.05;诊断神经根受压两者没有很大区别,P>0.05。结论 CT及MRI对于椎间盘突出都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CT对钙化及积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MRI对于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脊髓受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CT、MRI表现。方法 应用西门子somatonARC型CT与O.5T Philips MRI检查,35例结核性脑膜炎中,25例做过头颅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结果 CT平扫对脑结核的检出率为80%,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对脑结核的检出率均为100%。结核性脑膜炎的CT,MRI表现呈多样件,其病损类型主要为基底池、环池、侧裂池、脑沟的渗出物;脑积水;脑梗塞;脑白质水肿;结核瘤;结核性脓肿。结论 CT,MRI均可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变部位,范围,病损类型,在继发脑梗塞及脑积水改变,MRI较CT显示更明确。  相似文献   

18.
脑囊虫病的CT和MR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研究脑囊虫病的CT和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20例脑囊虫患者的(7F与MRI资料。结果120例均完成CF与MRI检查的脑囊虫患者中:MR显示囊虫头节84例.CT显示26例;MR显示囊虫钙化12例,CT显示30例。结论MR与CF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均有特异性表现,MR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方面优于CT,特别是对非钙化性囊虫病变的敏感性能于CT,而CT对显示脑囊虫钙化敏感性高,二者在脑囊虫诊断方面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穿刺活检和临床抗结核治疗有效的4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CT22例,MRI23例,其中15例病人进行了CT、MRI两项检查,2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 45例脊柱结核病变中颈椎2例、胸椎11例、胸腰椎6例、腰椎18、腰骶椎5例和骶椎3例。CT能较好的显示骨质破坏、增生硬化、死骨、椎旁脓肿及钙化等变化;MRI能较好的显示骨髓水肿、椎旁脓肿、椎间盘、椎管及硬膜囊等改变。结论 CT和MRI对脊柱结核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在显示骨质破坏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MRI在显示早期病变、病变范围、椎管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种技术综合使用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痛风性关节炎(GA)的X线、CT及MRI表现和病理基础,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2例GA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42例累及足、手小关节31例,踝关节5例,膝关节4例,肘关节2例,26例为多个关节受累.CT对细微的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及痛风结节显示优于X线;MRI对于病变早期的滑膜肿胀、骨髓水肿、关节积液及钙化不明显的痛风结节显示优于X线及CT.结论 GA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影像检查尤其是CT及MRI,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