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嫘  闫明亮  吴敬 《河南中医》2014,(4):666-667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配合皮三针治疗头颈夹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治疗组采用整脊手法配合皮三针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O%,对照组有效率为92.5%,两纽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皮三针是治疗头颈夹肌损伤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观念下推拿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整体观念下采用推拿整脊手法,对照组常规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采用推拿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蔡国雄  钟强 《新中医》2012,(4):112-114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加颈椎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纽采用整脊手法、颈榷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对照纽采用颈椎牵引加口服西乐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应用Odom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整脊手法加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简、效、廉、便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脊疗法配合针剌治疗退行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退行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整脊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照射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日常动作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腰痛、下肢痛或麻木、步行能力、肌力、翻身、弯腰、长时间坐立等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结论:整脊疗法配合针刺治疗退行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林超 《河南中医》2011,31(1):70-7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3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阮小欣 《新中医》2013,(11):98-9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推拿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9.2%,对照组9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邬黎平  薛忠林 《新中医》2006,38(4):60-6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医治疗组(A组)49例采用颈痛方(由杜仲、续断、葛根、延胡索、丹参、半枫荷、怀牛膝、石楠藤、络石藤、三七、土鳖虫、威灵仙、甘草等组成)加整脊旋转手法治疗;西医治疗组(B组)51例采用甘露醇配合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C组)50例采用颈痛方加整脊旋转手法及予甘露醇配合激素治疗。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药物安全性监测、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A、B、C组各项积分改善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C组积分改善率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1年复发率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单纯应用中医或西医治疗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俞捷  马春雨  刘松华 《新中医》2013,45(12):80-83
目的:观察腰痛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0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予卧床休息、牵引、推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次25mg。观察组采用腰痛方内服并配合热敏灸。2组均以21天为1疗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7、10、14、2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2月简式疼痛问卷表(SF—MPO)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第2、4天,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第7天开始到疗程结束。观察组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SF—MP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SF—MP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月,2组各项SF—MP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后反弹上升(P〈0.05,P〈0.01),观察组反弹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Oswestr功能障碍指数均下降(P〈0.01),观察组Oswestry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月,2组Oswestry指数均升高(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痛方联合热敏灸治疗LDH,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推拿按摩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腰痛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调手法配合头面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97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颈椎推拿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药物加颈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X线摄片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的检查变化。结果:近期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为23.6%、96.4%;对照组为14.3%、73.8%,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2疗程时VA、BA的VS、VD、Vm、PI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X线摄片上寰枢关节紊乱改善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为43.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6月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2.1%;对照组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椎微调手法配合头面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纠正寰枢关节紊乱的作用,能显著改善颈性眩晕的临床症状,增大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舒缩功能,加强血管顺应性,减少脑血管阻力,促进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1.
针推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推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60例和推拿组40例。针推组采用电针突出相应节段的双侧夹脊穴加推拿被动手法治疗;推拿组采用五版教材的手法治疗。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推结合疗法的治愈率优于单纯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淋汤配合推拿治疗中老年妇女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气养阴通淋汤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三金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益气养阴通淋汤内服配合推拿治疗中老年妇女慢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对急性腰扭伤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与单纯推拿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天及10天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腰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3天与10天后与治疗前比较,腰痛VAS记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天与10天后观察组腰痛VAS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改善急性腰扭伤腰痛症状尤其是近期改善腰部疼痛症状方面,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较单纯推拿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味天王补心丹结合坐位定点推扳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天王补心丹结合坐位定点推扳手法、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片结合颈肩部软组织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15天为一疗程)。结果:主要症状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颅多谱勒检测检查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优良率90%,对照组优良率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天王补心丹结合坐位定点推扳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推拿组(针推组,n=100)、电针组(n=50)和推拿组(n=50),分别应用电针颈部夹脊穴、风池穴、阿是穴、患侧率谷、翳风、头维和外关穴和推拿治疗。结果:针推组有效率为100%;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0.oH;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推拿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温针灸配合推拿与单纯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到A组(单纯推拿组)及B组(温针灸配合推拿组),每组各40例。结果:B组有效率为95.0%,A组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VAS评分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推拿在止痛上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7.
郑东 《新中医》2012,(7):142-144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滞针法加三维推拿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滞针法加三维推拿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6月后临床疗效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滞针法加三维推拿能有效缓解症状,较之单纯西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伤康复外洗颗粒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给予骨伤康复外洗颗粒(由黄柏、大黄、侧柏叶、泽兰等组成),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肩关节综合功能、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显效5例(8.3%),好转32例(53.3%),无效23例(38.3%),总有效率为61.6%。治疗前后肩关节内旋、外旋、摸背、摸耳、四项总分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经秩和检验,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骨伤康复外洗颗粒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改善该病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9.
皮内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东 《光明中医》2008,23(5):605-606
目的:观察皮内针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择31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9例,采用纯中药内服治疗(基本方:麻黄、肉桂、杏仁、甘草、党参、防风、防己、黄芩、川芎、白芍、制附子、地龙、蜈蚣);电针组100例,采用电针配合神灯治疗;治疗组121例,采用皮内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68例,显效35例,好转18例,无效0例,一总有效率100%;电针组痊愈23例,显效36例,好转2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32例,好转2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7.3%。总有效率治疗组与电针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组、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与电针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组、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皮内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顽固性面瘫有优良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三维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正  陈卫东 《吉林中医药》2010,30(2):155-156
目的:研究三维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46例,给予推拿手法治疗)和综合组(46例,三维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PI.NRS腰痛量表积分和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但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综合组疗程明显比推拿组疗程短,P〈0.01。结论:三维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