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基因骨髓移植成功我国首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位点不同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手术,近日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顺利进行。患者刘明星,今年20岁。由于高热出血和严重贫血,他住进市第一医院,被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专家们周密会诊后认为,只有异基因骨髓移植,才能挽...  相似文献   

2.
医药信息     
哈市完成异基因末梢干细胞移植术 异基因末梢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对于患者来说,该移植术痛苦小、费用低,可以完全替代骨髓移植,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功能缺陷病,各种晚期癌症及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谈到骨髓移植,大家也许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使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不治之症”起死回生的治疗方法。简单地讲,骨髓移植是把健康者的骨髓移植至患者体内,使移植到患者骨髓腔内的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从而替代患者骨髓的治疗方法。按照骨髓来源的不同,骨髓移植分为4种:1.同基因骨髓移植。由患者的同卵双胞胎提供骨髓;2.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的骨髓来自患者的同胞兄弟姐妹;3.自体骨髓移植。在疾病缓解期采集患者自身骨髓进行移  相似文献   

4.
骨髓移植治疗儿童癌症及其它严重疾病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一些以往的不治之症,在骨髓移植后常能痊愈.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分为异基因与自体干细胞移植两种,而儿童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为异基因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原理为大剂量化疗或加上放疗,随之输入患儿预先储存的造血干细胞,故原理基本上与强力化疗相同,其长期后遗症亦相同,一般自体移植多为实体瘤病者.异基因移植需输入与另一个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造血干细胞,其引起的急性与慢性副作用较多,长期随访发现后遗症的机会亦较大,随着更多长远追踪的研究,发现的问题亦较多.小儿异基因移植以白血病为主,也用于其它严重血液病,包括重型地中海贫血、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近年来我国有些中心开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愈的病例越来越多.现今移植中心的数目仍然较少,但病者在移植数年后,可能因各种不同原因在其它医院就诊,非移植专业的医师亦可能碰上移植后的晚期并发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陈柯材  刘林 《现代保健》2013,(12):159-16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其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总体生存率提高获益于移植供者的选择、预处理方案的改进、支持技术的提高,尤其现今造血干细胞来源多样性、预处理方案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遗传性疾病等的有效方法。我院 1994年至今进行了 14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的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 ,并获成功 ,现将采集骨髓 (采髓 )护理及其在移植成功中的意义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994~ 2 0 0 2 ,本院进行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 14名。HLA匹配的胞兄弟或胞姐妹中自愿供髓者中 :男 9名 ,女 5名 ,中位年龄 2 6岁 (2 2~ 2 6岁 )。已婚 9名 ,未婚 5名 ,采髓量 10 0 0~ 15 0 0ml。2 供者准备 按要求进行各项检查 ,包括心、肝、肾、肺功能 ,三大常规 ,…  相似文献   

7.
<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为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全血细胞极度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诊断重型再障后病死率高达80%~90%,多数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出血。骨髓移植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方法,前者受供髓来源,移植物抗宿主(GVHD)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应用免疫抑制疗法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特征、临床疗效、预后效果等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后并发血流感染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血流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58例患者应用免疫抑制疗法后发生血流感染患者21例,感染率为36.21%,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占90.00%,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株占10.00%,以粪肠球菌为主。猪-ATG剂量及极重型患者是造成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极重型患者是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应用免疫抑制疗法与引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有较大关联,且感染率极高;经应用免疫抑制疗法后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效果一般,应制定改良或更有效疗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向血癌挑战──记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刘陕西骨髓移植专家刘陕西教授文/潘莉,张瑞敏当今人们已公认,骨髓移植对急、慢性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先天性免疫代谢缺陷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骨髓移植正在全世...  相似文献   

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年级学生夏丽患上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很快又恶化成白血病,骨髓移植成了活下去的唯一希望。父母无力承担她的巨额手术费,她决定为自己开辟一条自救之路:在校园里摆一个小吃摊,从一碗粉丝、一张煎饼卖起,一点一点积攒活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抗胸腺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CSA)治疗小儿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1-2012年关于ATG联合CSA治疗小儿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研究,Meta分析显示:ATG联合CSA与单用CSA治疗小儿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年以上生存率、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95% CI)分别为1.3(1.01 ~ 1.68)、1.76(1.39 ~2.22)、2.18(1.28 ~3.69)和0.19(0.05 ~0.68)].结论 现有研究显示,ATG联合CSA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小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明显,其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1年以上生存率等均优于单用CSA方案,且复发率也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雄激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及骨髓移植,效果不尽如人意。我院自1998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40例在雄激素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免疫抑制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使某些免疫性血液病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但是免疫抑制疗法亦可破坏正常免疫反应 ,而且这些制剂多具有细胞毒性 ,因此必须重视免疫抑制疗法带来的毒副作用。本文就几种常用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介绍如下。1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毒副作用自从Mathe等首次应用ALG/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 ) ,迄今已 2 0余年 ,目前ALG/ATG已成为那些不适合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BMT)治疗的SAA患者主要治疗措施。1 1 类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箱包刷胶工2例苯中毒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析 ,发现:①企业主对中毒的认识严重不足 ,宣传与监督严重不够。②苯致重型或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接触苯时间长短尚无明显相关关系 ;急性重型再障预后极差 ,而轻型再障骨髓抑制较轻 ,加强支持治疗 ,雄激素刺激治疗 ,控制致命感染与内脏大出血 ,病程具有自限倾向。  相似文献   

15.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获得性血液系统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有望彻底治愈AA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儿童AA患者能够从allo-HSCT中获益~([1-2])。1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骨髓增生减低、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儿童AA的发病率约为2~3/百万,东方国家AA的发病率比西方国家高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产科少见的并发症,自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例。其中妊娠前曾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6例,  相似文献   

17.
伍艳萍 《现代保健》2011,(21):45-46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和雄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VIG)和雄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sA3~5ms/(kg·d),分两次口服,疗程不少于6~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联合HD—IVIG和雄激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不但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Tregs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作为疾病预后和疗效判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2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gs水平在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重型再障患者Tregs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而治疗有效者Tregs水平与正常人无差异,无效者Tregs无明显变化。结论 Tregs可能对维持正常的造血至关重要,Tregs的减少同再障的发生密切相关,并可以作为监测再障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60例,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按照来我院就诊时间先后来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较为安全,且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患者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 (PAAA )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合并妊娠两类不同病例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产科的诊断及处理的要点、重点注意两种不同的结果。方法 :将两种不同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结果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 (Pregnancyassosiated aplastic anem ia,PAAA)既往无贫血病史 ,仅在妊娠期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妊娠期的血象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 ,而妊娠前和妊娠终止后血象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妊娠则是原本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后妊娠 ,此类患者分娩后血象难以恢复正常严重者病情加重。结论 :应重点注意两类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区别以及后果的不同 ,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妊娠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