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与血管缝合法在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优缺点。方法对41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21例;外科缝合法20例。观察两种造瘘手术的手术完成时间、吻合成功率、内瘘使用时间、瘘管道通畅率、瘘口血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外科缝合手术完成时间、内瘘使用时间均长于钛轮钉吻合。钛轮钉吻合法的并发症少于外科缝合法。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行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操作方便,吻合口不易狭窄或扩张,并发症少,可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作者1974~1983年,对156例食道、贲门癌患者行食道切除术,采用三种缝合法,进行食道、胃(或肠道)吻合术。其中采用双层包套缝合法96例,单层缝合法16例,分层缝合法44例。本组食道吻合瘘发生率为6.4%,其中分层缝合法吻合口瘘率较低(2.3%),双层包套缝合法吻合口狭窄发生率7.3%单层缝合法及分层缝合法未发生吻合口狭窄。分层缝合法重视断端对合,特别是粘膜下层对  相似文献   

3.
三叶钳分层吻合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溉  姚健  官禹  薛晓星 《四川医学》2006,27(3):282-283
目的 临床应用三叶钳固定下用可吸收线行胃食管连续缝合吻合法或丝线间断缝合吻合法,观察食管癌手术吻合口愈合和狭窄情况。方法 应用带针3-0或4-0可吸收线作连续缝合胃食管粘膜层吻合,或者用3-0丝线间断缝合粘膜层吻合,治疗食管癌、贲门癌37例。结果 全组无临床死亡,无吻合口瘘,有2例早期轻度吻合口狭窄,经过进食馒头后痊愈。手术后胃食管反流明显减少。结论 采用在三叶钳固定下行胃食管分层吻合法是可行的,可防止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并减少手术后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连续锁边缝合法吻合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在其不同的部位,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施行了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结果 缩短了血管吻合时间,提高了一次性吻合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连续锁边缝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缝合技术.适应于不同部位的内瘘吻合,特别适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缝合方式探讨两种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 对46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病例采用单层“8”字缝合法进行食管胃吻合,并与同期行单纯缝合法42例作对比观察。结果 “8”字缝合组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单纯缝合组吻合口瘘3例,轻、中度吻合口狭窄4例。结论 食管胃吻合口采用改进的单层“8”字缝合法操作简便,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胃贲门癌经腹根治性切除术后吻合口—层缝合80例龚志煊(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213003)作者于1989~1993年对80例胃贲门癌患者行经腹根治性近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食管对胃或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时,吻合口采用一层缝合法。本法比传统缝合操作简...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吻合目前多采用两层缝合法,用胃将吻合口包埋缝合来加固吻合口。本文作者对9例食管及贲门部肿瘤切除后行胃-食管两层包埋缝合有困难的病员,采用吻合口前壁一层缝合法吻合,术后恢复顺利,未见发生吻合口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层间断缝合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一层间断缝合法行保肛手术,对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等进行了随访。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吻合口狭窄,术后排便功能控制好,局部复发3例。结论一层间断缝合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廉,术后并发症少,排便功能控制好等优点,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经左胸切口颈吻合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鹏  邵光杰 《广东医学》1998,19(9):622-623
目的:总结14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的经验。方法: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全胸段食管,胃经食管床上提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其中23例采用新的吻合方法:3-0prolene单层连续缝合法做食管胃吻合。结果:无吻合口瘘发生,早期病例吻合口狭窄5例。结论:全胸段食管切除保证了最大限度的切除食管癌灶。单层连续缝合法省时快捷,食管胃吻合口各层组织对合好,接触面积大,减少吻合口瘘狭窄的发生机会;缩  相似文献   

10.
一层缝合法在高位及低位消化道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层缝合法在高位及低位消化道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一层缝合法应用于食管-空肠吻合29例,食管-胃吻合25例,结肠-直肠吻合126例,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食管-空肠吻合组吻合口瘘1例,占3.45%;食管-胃吻合组吻合口瘘1例,占4.00%;结肠-直肠吻合组吻合口瘘8例,占6.35%.全组无明显吻合口狭窄.结论一层缝合法应用于暴露困难的高位及低位消化道吻合,简化了操作,吻合口瘘或狭窄等并发症率较低.同时减少了胃底贲门癌开胸机会,提高了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临床应用可吸收线行胃食管连续缝合吻合法,观察吻合口愈合和狭窄情况。方法 应用3-0和4-0国产带针可吸收线(青安公司生产)作胃食管不同平面分层连续缝合吻合,治疗食管癌、贲门癌34例。结果 全组无临床死亡,吻合口瘘1例经姑息治疗痊愈,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全组有轻度吻合口狭窄3例,可进食软食无梗阻,经行吻合口扩张后能进正常饮食。结论 采用可吸收线行胃食管分层连续缝合吻合术是可行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吻合口狭窄病例少,程度轻,影响小,有关吻合口的病程生理改变,有待作动物实验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显微血管缝合技术,减少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103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静脉与动脉的端侧吻合采用四定点牵引先缝合后壁法,端端吻合采用四定点牵引先缝合前壁法,腕部用8-0线间断缝合12~16针,肘部用7-0线间断缝合12针。结果 术毕内瘘通畅率100%,术后1周内瘘闭塞1例(0.97%);术后3周首次穿刺血流量>200ml/min 91例,150~200ml/min 8例,<150ml /min 4例;术后6周全组血流量均>200ml/min;术后3年内内瘘闭塞6例(5.83%)。结论 动静脉内瘘术必须应用显微血管缝合技术,改进的等距四定点牵引缝合法可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3.
覃少洲 《右江医学》2013,41(1):49-50
目的观察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83例食管癌行胃颈部吻合手术患者,对其中42例采用传统全层内翻缝合法,其余41例采用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进行切口吻合,观察术后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吻合口未出现瘘口,无食管反流现象。全层内翻缝合法共有10例患者出现吻合部狭窄,其中轻度狭窄5例,中度狭窄3例,重度狭窄2例;而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只有2例轻度狭窄,1例中度狭窄,无重度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结论可吸收线分层缝合法由于缝合口薄,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太大的牵拉,周围组织受到的张力较小,同时其缝合口疤痕小,发生水肿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不易产生吻合部狭窄,效果好于全层内翻缝合法。  相似文献   

14.
后壁内翻前壁外翻缝合行胃肠吻合68例报告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外科陈益君自1991年~1994年作者在西胃肠双层向台大中内层应用后壁内翻、前壁外翻缝合法,共吻合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层缝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一层缝合320例消化道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狭窄、出血,吻合口瘘4例,经治疗后愈合。结论:消化道吻合采用一层缝合法,操作简便、省时、安全可靠,不增加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利用食管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40例,仅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较手法缝合法产生的食管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证明应用吻合器吻合较手法缝合为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层缝合法在胃肠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220例患者胃肠道单层吻合情况,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单层缝合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胃肠道单层缝合法方便,简单快捷,容易掌握,并发症少,完全能够取代两层缝合.  相似文献   

18.
动静脉内瘘缝合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锁边缝合法吻合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在其不同的部位,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施行了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结果缩短了血管吻合时间,提高了一次性吻合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连续锁边缝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缝合技术,适应于不同部位的内瘘吻合,特别适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为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对366例食管癌、贲门癌随机分组进行手术,治疗组行吻合器缝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绕吻合口169例,对照组吻合器缝合加食管壁与胃壁包套197例。结果主后治疗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对照组发生5例。吻合口瘘窄治疗组1例(0.59%);对照组4例。吻合口用器械缝合并用带蒂大网膜包绕,方法简单,疗效确切,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们自1993年5月~1997年12月对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吻合传统的双层缝合法作了改进,26例患者均采用单层间断缝合法手术,术后无吻合口疾及狭窄发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28~65岁,平均48.5岁。责门胃体瘤23例,胃底癌1例,责门与胃窦双重癌2例。经胶行根治性全胃切除22例,姑息性切除4例。消化道重建方式:食道空肠端侧吻合加空肠Braun吻合19例,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加R。XX-y吻合7例。手术方法:按常规方法游离全胃及食管腹腔段,切断十二指肠,将胃上翻。在食管后壁预定的切除线上逐层切开,粘膜比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