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2-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02-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2002-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平均标化死亡率为119.79/10万,居全死因第1位,男性死亡率为160.71/10万,女性死亡率为75.86/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03 10.9,P〈0.01),男女死亡率比为2.12。恶性肿瘤排名前5位是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不同类别恶性肿瘤变化趋势不同,肺癌、肝癌呈上升趋势,而胃癌、食管癌等死亡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死因不同,且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我省居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当今导致疾病负担加重的主要疾病,严重危害我省居民健康。今后要从加强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入手,采取以"三早"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2002~2007年心脏病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2002~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心脏病死亡率为44.75/10万,男性死亡率为45.74/10万,女性死亡率为43.71/10万,男性心脏病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5.47,P﹤0.01)。6年间心脏病死亡以冠心病死亡率最高,其次是肺源性心脏病,不同年龄组心脏病死因构成不同,35岁以上死亡率迅速升高。[结论]四川省防控重点疾病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其他心脏病,重点人群为35岁以上人群,重要措施为控烟。  相似文献   

3.
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生命统计指标水平,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死因监测点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6.02岁,男性平均期望寿命73.42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9.16岁。粗死亡率为569.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2.2/10万,男性死亡率为672.2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63.11/10万,城市死亡率是519.14/10万,农村死亡率是610.94/10万。死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从死亡的单病种看,居于前5位的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肺癌和肝癌。结论当前危害四川省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城乡之间、男女之间的首位死因各不相同,应根据不同性别和地域人群的特点,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原因,寻找合适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增加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方法]收集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损伤和中毒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伤害和中毒系统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损伤和中毒位于全死因顺位第4位,粗死亡率42.24/10万,标化死亡率36.71/10万;损伤和中毒人均潜在寿命损伤年数为24.4年,排位第1;在损伤和中毒系统内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外运输事故、自杀、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淹死;男性伤害死亡水平明显高于女性(χ2=551.03,P﹤0.01),农村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的死亡率(χ2=332.01,P﹤0.01),不同年龄段各类伤害的死亡水平和死亡顺位均有差异。[结论]伴随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辆剧增,工作压力加大,社会竞争激烈,人为灾难多发,致使我省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率一致处于较高水平,构成了对我省居民生命严重威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后果。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并得到有效防治,减少损伤和中毒的危险因素,降低我省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居民死亡水平及死因谱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惠州市2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惠阳区、博罗县的死因监测资料,死因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应用DeathReg和SPSS16.0软件分析死亡率和死因构成。结果 2013-2015年两监测点报告死亡率为341.16/10万,其中男性为364.82/10万,女性为313.30/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全部死亡构成的73.7%。男性、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病例分别占67.3%和82.4%。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52.76/10万、75.96/10万、37.86/10万、15.25/10万、13.70/10万,分别占总死亡的44.8%、22.3%、11.1%、4.5%、4.0%,前5位死因合计占总死亡的86.7%。女性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死亡率高于男性,男性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均P<0.05)。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惠州市惠阳区、博罗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人是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03-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居民糖尿病死亡趋势和特征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际死因分类法-10(ICD-10)进行死因分类,采用Access 2007及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青岛市糖尿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12.20/10万上升至2007年的15.10/10万,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0岁~组增加明显,80岁~组达最高;其中女性死亡率是男性的1.35倍,男性年均死亡增长率是女性的5.06倍;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农村年均死亡增长率高于城市,各区死亡率有较大差别。糖尿病患者根本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死亡构成逐年增大。结论青岛市糖尿病死亡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病之一。中老年女性和城市居民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及时掌握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简称五峰县)人群死亡原因及特点,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全县人群死亡信息采用网络直报的方式,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的Deathreg 2005死亡医学登记系统.结果 2007-2009年,五峰县居民的粗死亡率为6.08%,标化死亡率为8.60%.男女死亡比为1.44:1.居民前5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病和意外伤害是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预防以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预防保健意识,减少疾病和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6-2008年湖南省城乡居民疾伤死因. 方法 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并录入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三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12 235 014人,居民疾伤总死亡75 607例,平均死亡率为617.96/10万,其中男性居民死亡率719.56/10万,女性居民509.33/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的死亡率633.43/10万高于城市居民575.71/10万(P<0.01);循环系统疾病为居民第1位死因,其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结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肿瘤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防治,减少居民死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湖南省疾病监测点2003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疾伤死亡率468.05/10万;存死因分类中,因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死因第1位,肿瘤次之,呼吸系统病居第3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7-2010年长沙市城区居民死亡水平与死因构成,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录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软件DeathReg2005,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1 580 453人,居民因各种因素共死亡8 555人,平均死亡率为541.30/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431.36/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22.70/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458.08/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3,P=0.000)。占总死亡率94.47%的前七位死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长沙市城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太原市死因监测数据质量,为提高死因监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太原市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库,分析监测数据的完整性、报告及时性、可靠性及准确性。结果2006~2011年太原市死因监测系统累计报告死亡68322例,同期统计局上报的死亡人数为72942例,平均完整率为93.67%。2006~2011年的完整率分别为90.10%、100.65%、90.25%、92.69%、94.47%。县(市、区)覆盖率和省市级医疗机构报告率均达100.00%;死亡病例平均上报及时率为86.12%,其中省级医疗机构最高(97.63%),县级医疗机构最低(71.38%);死者生前最高诊断单位是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占82.82%;最高诊断依据为临床结合理化检验的占35.81%,为临床诊断的占32.45%;常见根本死因不准确的占9.14%。结论太原市死因监测数据总体准确性较高,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四川省国家级监测点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感染时段变化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对监测点常住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6-2009年共检查4 423人,其中男性2 146人,女性2 277人。男、女性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1.68%、0.42%、12.44%和1.98%、0.40%、13.31%。2006-2009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32.06%、14.4%、10.16%和3.21%。2006和2009年蛔虫、鞭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10%、1.30%、30.10%和0.25%、0.00%、3.04%。结论四川省国家级监测点2006-2009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与当地村民服药驱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泰安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恶性肿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泰安市2010~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泰安市居民2010~2012年恶性肿瘤累计死亡28355例,年均死亡率为169.5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8.47/10万。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男性为168.30/10万,女性为73.72/10万。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0~14岁为3.79/10万,15~44岁为4.51/10万,45~64岁为177.08/10万,65岁以上为1216.33/10万;泰山区为143.39/10万,岱岳区为135.34/10万,新泰市为166.54/10万,肥城市为182.71/10万,宁阳县为202.85/10万,东平县为186.37/10万。2010-2012年年均死亡率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全部居民依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男性与此相同,女性为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结论泰安市恶性肿瘤死亡水平一般,肺癌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死亡率居前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四川省脑卒中死亡流行水平,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专用死因统计分析管理软件对2002—2011年度四川省死因监测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度脑卒中占单位病种死亡原因第2位,粗死亡率为113.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94.51/10万,占总死亡构成的18.45%;男性高于女性,以45岁以上人群为高发,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历年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3.50%。结论四川省脑卒中死亡水平日趋严重,增长迅速,迫切需要采取医防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5-2009年四川省人间布病流行特征。方法对四川省2005-2009年年各布病监测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统计处理。结果 5年间报告人间布病病例7人,总的血检阳性率1.97%,以20-39岁的青壮年感染为主,男女性别间无差异,地区间甘孜州高于阿坝州、阿坝州高于凉山州。结论四川省人间布病疫情平稳,青壮年为主要受染对象。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四川省心脑血管病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四川省部分死因监测点2002年心脑血管病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四川省心脑血管病防制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分类按ICD—10编码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监测点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1.56/10万,其中脑血管病死亡率(80.66/10万)最高。标化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无论男女、城市、农村心脑血管病死亡率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35岁以后增加更明显。结论:四川省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应以脑血管病为主,同时在加强城市慢性病防治的同时,农村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也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2002年四川省疾病监测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主要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的特点和规律,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省23个综合疾病监测点的传染病年报资料,筛选出21份合格资料,选用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指标,用PHIS4.0和EX—CEl2000主要作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全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发病率255.83/10万,发病前5位疾病依次位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菌痢、淋病、梅毒,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0~25岁,重点人群为农民、工人、学生。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占总发病的47.42%,肠道类29.26%,呼吸道类22.74%,其他类0.56%。丙类发病率84.05/10万,其中腹泻占73.64%。结论四川省监测点疫情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应该加强对乙肝、肺结核、菌痢、淋病、腹泻的预防控制,重点是加强健康教育,重点人群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