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肢黏液性脂肪肉瘤的MR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的MR表现,并与其它四肢软组织肿瘤表现相鉴别。结果:黏液型脂肪肉瘤多位于四肢深部肌肉间隙内;MR上以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脂肪抑制像肿块信号强度无减低,组织学上以黏液成分为主.脂肪含量少,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的实性成分和粗大的间隔影,与其它四肢软组织肿瘤可以鉴别。结论:MR可对四肢软组织黏液性脂肪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8岁。发现左上腹部肿物2年,明显增大3个月。查体:一般情况尚好,左上腹膨隆,可触及一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巨大椭圆形包块。CT扫描:左上腹部可见一巨大分房状薄壁囊性肿块,轮廓清晰,各房密度欠均匀,其内含有不规则灶性脂肪密度区,邻近器官明显受压,左肾向前上方移位;注射造影剂后,肿块呈不均匀斑片状中等强化(图1)。MR I所见:肿块于SE T1W I及SE3PWF脂肪成像序列以水样低信号为主,伴有灶性高信号影,T2W I呈不均匀高信号(图2)。影像学诊断:左侧腹膜后巨大黏液型脂肪肉瘤。手术所见:囊性肿块位于左侧肾周及肾前间隙,骑跨肾前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男性17岁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的MRI表现并就文献回顾.结果 肿瘤位于左大腿内侧深部肌肉间隙内,呈边界清楚的椭圆形,大小约12 cm×9 cm×4 cm.T1WI肿块与周围肌肉软组织相比呈不均匀性等信号,其间夹杂有云絮状略高及略低信号,包块周边可见细带状等信号包膜;T2WI呈较明显的高信号强度伴有少许等信号影, 细带状包膜呈较低信号强度;脂肪抑制扫描包块信号强度未见抑制.结论 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较少见,MRI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黏液纤维肉瘤的CT与MRI表现及其组织病理性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例)、黏液纤维肉瘤(3例)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 共检出肿瘤23个.侵袭性纤维瘤病7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5个呈浸润性生长,CT像上呈等低密度,T1WI上呈低信号,T2WI/FS上信号明显增高.肿块内夹杂线样、条索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2个,均呈分叶状,边界模糊,密度/信号不均匀,常伴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明显欠均匀强化.黏液纤维肉瘤4个,2个呈膨胀性生长,2个呈浸润性生长,密度/信号混杂,MRI可清晰显示黏液样基质的特征性信号,T2WI上呈高亮信号.结论 软组织侵袭性纤维瘤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黏液纤维肉瘤均为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影像学见瘤体内数量不同的线样低密度或低信号影,但又有各自影像特点,与其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密切相关.MRI在反映病灶内成分方面优于C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MRI表现与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原发性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表现和特征与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信号特点和邻近组织结构侵犯的情况,以找出它们间的关系。结果:10例中分化成熟型5例(脂肪肉瘤中脂肪瘤样脂肪肉瘤4例,硬化型1例),黏液型2例,多形性2例,1例去分化型。分化成熟型含有大量成熟脂肪,在T1、T2WI像均高或较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楚、信号较均匀。粘液型脂肪肉瘤含大量粘液基质,有少量分化良好、增生的脂肪母细胞,在MRI上无或少量的脂肪信号,信号轻度不均匀。多形性脂肪肉瘤属高度恶性肿瘤,信号明显不均匀,通常无明显脂肪信号显示,周围组织结构受浸润和水肿,去分化型瘤体体积大,信号明显不均匀,增强明显强化。结论:MRI表现和特征能反映软组织脂肪肉瘤的组织学特点,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边界、累及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初步评估肿瘤的分化及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纤维肉瘤是软组织肉瘤中较常见的一种,约占其中的10%,它是属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其中成人型纤维肉瘤和黏液型纤维肉瘤均归为恶性肿瘤。CT对软组织具有很好的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是诊断软组织肉瘤的常用方法;MRI是软组织肿瘤的一种常用的无创性检测方法,其可以清晰显示肿瘤位置、体积、边界、形态、信号特点和周围结构的比邻关系等,还能观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扩散。成人型纤维肉瘤CT主要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的软组织密度肿块阴影,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T_1WI均呈低、等信号,T_2WI大部分呈现脑回状混杂高信号。黏液型纤维肉瘤CT呈分叶状或类圆形,表现为等、低密度肿块影,部分病灶内部可见条索状分隔影;MRI表现为T_1WI主要以低信号、等低信号为主,T_2WI信号比较复杂,其信号特点与病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膜局限性纤维性肿瘤(LFTP)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FTP均行CT检查,其中3例MR I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9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CT表现为单发的附着于胸膜表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胸膜肿块帽征”是定位胸膜肿块的特征性表现;胸膜肿块与邻近胸膜夹角呈锐角或钝角,其与肿块大小及形态有关。MR I表现T1W I及T2W I为低或中等信号,肿块信号不均,1例巨大LFTP T2W I为混杂信号散乱交错分布,巨大胸膜肿块内侧瘤蒂与心包相连。结论CT是LFTP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MR I对较大胸膜肿块的定位及内部特征的显示优于CT。胸膜肿块瘤蒂的显示对LFTP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袁明智  黄永  任瑞美   《放射学实践》2012,27(8):893-897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资料。结果:25例软骨肉瘤中原发23例,其中普通型20例,去分化型、黏液型及透明细胞型各1例;继发2例。X线及CT表现:原发的23例中溶骨性骨破坏5例,混合性骨破坏18例,形成软组织肿块20例,其中表现为低密度19例,等密度1例。20例普通型及1例黏液型见散在钙化。MRI表现:普通型软骨肉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黏液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低的混杂信号,钙化T2WI呈低信号;透明细胞型病例T1WI及T2WI呈近乎等信号;去分化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普通型及1例继发型出现环形、间隔样中等-明显强化,黏液型及去分化型呈不均匀中等-明显强化。结论:普通X线及CT是软骨肉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MRI显示软骨信号为重要提示。MRI显示病变范围更为清楚、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软组织肿瘤的MRI表现及其组间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软组织肿瘤的病例资料,其中外周神经鞘瘤13例,侵蚀性纤维瘤10例,纤维肉瘤1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6例。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18例行MR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MR血管成像,2例行MR波谱成像。结果:50例软组织肿瘤中45例发生于四肢。纤维肉瘤与侵蚀性纤维瘤长径最长,约112.73mm与112.98mm,外周神经鞘瘤长径最短,约37.75mm。50例肿瘤边界均较清楚,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夹杂多发线样或片状低信号分隔。外周神经鞘瘤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MRI特异征象为"靶征"、"神经出入征"及"脂肪彗星尾征"。侵蚀性纤维瘤T2WI呈高信号且有多发粗条状低信号分隔。纤维肉瘤主要表现为多发囊变坏死、出血及邻近组织受侵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呈边界不清的分叶状,可见囊变坏死与出血灶,T2WI背景呈高信号。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多呈类圆形,病灶内可见血液流空信号及线样低信号分隔。结论:好发于四肢的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的软组织肿瘤极易混淆,但各种肿瘤的MRI表现有差异,再结合各自的临床特征,鉴别五种肿瘤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资料.结果:25例软骨肉瘤中原发23例,其中普通型20例,去分化型、黏液型及透明细胞型 各1例;继发2例.X线及CT表现:原发的23例中溶骨性骨破坏5例,混合性骨破坏18例,形成软组织肿块20例.其中 表现为低密度19例,等密度1例.20例普通型及1例黏液型见散在钙化.MRI表现:普通型软骨肉瘤T1 WI呈等或稍低 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黏液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低的混杂信号,钙化T2WI呈低信号;透明细 胞型病例T2WI及T2WI呈近乎等信号;去分化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普通型及1例继 发型出现环形、间隔样中等一明显强化,黏液型及去分化型呈不均匀中等一明显强化.结论:普通X线及CT是软骨肉瘤影 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MRI显示软骨信号为重要提示.MRI显示病变范围更为清楚、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 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肾细胞癌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简称肾癌)MR I信号特点。方法收集有完整临床资料及病理证实肾癌49例,均做T1W I、T2W I、STIR序列检查,同时27例做MR 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透明细胞型41例,颗粒细胞型7例,肉瘤样细胞型1例。T1W I均匀等信号17例,混杂信号26例,均匀低信号6例;T2W I均匀略高信号19例,明显高信号4例,混杂信号26例。显示假包膜者10例。肾窦侵犯15例,肾周侵犯14例,肾静脉癌栓3例,腹膜后或肾门淋巴结肿大12例,腰大肌转移1例。注入造影剂后,8例病灶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强化,3例均匀环状强化(包膜强化),4例强化环内壁不规则。结论仔细分析病灶的信号特点,MR I能够准确诊断肾癌,且能了解向肾窦、肾周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尤其对小肾癌诊断,MR I价值独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结节性筋膜炎(NF)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NF的影像表现,其中4例行CT检查,5例行MR检查.结果 9例NF中,5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腹壁,2例位于外耳道.病灶最大直径为1.1~9.5 cm,平均(3.7±0.3)cm.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单发实性软组织肿块,CT平扫显示肿块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病灶在MR T_1WI呈等低信号,在T_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中、重度强化.结论 CT及MR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NF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椎旁原始神经外胚层瘤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椎旁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CT及M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PNET的临床、CT、MRI及组织学所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均见单侧椎旁肿块,累及椎管内硬膜外,肋骨骨质侵蚀,胸髓受压变形;CT显示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MRI示T1WI肿块信号均匀、略高于邻近骨骼肌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术后MRI显示局部肿块复发和胸腔积液,CT发现肺部、纵隔多发转移结节。结论:pPNET为少见的起源于胸壁、椎旁的恶性肿瘤,其CT、MRI表现无特征性,但可明确肿瘤的范围、进行手术切除可能性评估及治疗后随访。CT易显示肋骨、椎体骨质破坏、肺部小转移灶,MRI则可显示胸壁受累、胸髓受压变形的程度和范围等。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MR I影像学特点与病理学对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的MR I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MR I组23例,游离髓核7例为T1W I、T2W I均呈低信号(与脊髓相比),边缘清楚,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较轻。13例T1W I呈低或等信号,T2W I上呈低或稍高信号,稍高信号位于周围,低信号位于中心部分,边缘欠清,病理上为粘连与炎性反应明显。3例T1W I呈稍高信号,T2W I上呈等信号,病理上为纤维组织增生。12例增强扫描中,7例于周边见轻度强化,中央无强化,3例无明显对比强化,2例呈均匀轻度强化。结论MR I信号特征能充分反映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髓梗死的MRI诊断,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脊髓梗死的7例病例进行MRI检查,包括常规矢状位T1WI、T2WI、SPIR和轴位T1WI、T2WI,其中6例病例有增强扫描,5例有扩散加权序列.结果:脊髓梗死诊断7例:颈段3例,胸腰段4例.MR信号强度与发病时间、病程进展有关:发病3天内脊髓略肿胀,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扩散为高信号,无明显强化.3~14 d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有不同程度强化,扩散为高信号.2周后扩散为混杂信号.缓解期,病变受损范围可减少1~2个节段.结论:MRI可显示脊髓梗死的病变范围及受累部位,与临床结合,可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室内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及其与脑室内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脑室内星形细胞瘤的MRI资料。扫描序列包括:SE轴位T1WI、矢状位T1WI;FSE轴位T2WI。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3例行磁共振波谱(MRS)研究,二维单体素,点分辨法(PRESS),TE144ms。结果 脑室内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T1WI、T2WI多表现为不均匀信号(10/12),囊变坏死常见(9/12),病灶呈菜花状或乳头状(8/12);增强后多明显强化(9/12)且不均匀(8/12),肿瘤血管流空信号(5/12)及出血(3/12),发生率均较发生于脑实质内的相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高。所有病例均未见灶周水肿,但均可见病灶以上水平脑室积水。MRS3例均有不同程度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降低,胆碱(Cho)上升,Cho/肌酸(Cr)和Cho/NAA的比值上升,高于正常脑组织。结论 脑室内星形细胞瘤较少见,临床上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其MRI表现较脑实质内星形细胞瘤有所差异,需与脑室内的其他肿瘤相鉴别。MRS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骨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9例经病理确诊的骨母细胞瘤术前均行MRI检查并对MR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9例中6例为良性,3例为侵袭性。肿瘤起源于脊柱、颅骨、骨盆分别为5例、3例、1例,MRI上主要表现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样组织在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可为低、等或高多种信号成分;肿瘤内钙化或骨化T2WI为低信号,T1WI上为等或低信号;周边硬化环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可伴有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骨样组织和软组织肿块中度到明显强化,囊变、硬化边不强化。侵袭性骨母细胞瘤边界不清,可侵犯周围组织。结论MRI能较好显示骨母细胞瘤的各种改变,对诊断、手术定位、分期尤其在显示脊髓和脑内继发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证实的PRES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8例均行MRI检查,其中3例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2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 MRA)检查,1例行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CE-MRV)检查,6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结果 MRI显示病灶基本上呈双侧对称性分布,6例位于顶、枕叶皮层及皮层下,2例累及脑干.T_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_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呈高信号,注射Gd-DTPA后无明显异常对比强化,MRA未见明显异常,DWI显示病变扩散受限呈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或为正常.7例经对症处理后多次复查示所有病灶几乎完全吸收消失,临床症状好转;1例因多系统衰竭死亡.结论 MRI对PRES的病变范围显示清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种MR检查方法并结合治疗后复查可以明确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神经并发症的MRI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12例硬膜外麻醉出现神经并发症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椎管内结构的形态、MRI信号特征. 结果脊髓损伤4例,1例合并硬膜外血肿,表现为髓内条状长T1、长T2信号;单纯硬膜外血肿5例,表现为梭形或半月形T1、T2不均匀高信号;硬膜外脓肿3例,表现为硬膜后外方梭形或长圆形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明显强化.诊断结果与临床和术后诊断结果符合. 结论 MRI对硬膜外麻醉神经并发症诊断具有很大价值,宜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