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氯氮平、氯丙嗪诱发癫痫发作62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维思通过长期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病人进行替换治疗以及大范围病人的疗效和副反应分析。方法 对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其它药换用维思通治疗的疗铲和副反应等问题进行详细观察。并以BPRS进行评估。结果 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而氯氮平换用维思通的有效率在70-80%,副反应主要仍以锥体外系副作用为主,但比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能很快缓解。结论 维思通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尤其作为维持治疗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氯氮平被公认为是一种疗效好,见效快,广泛用于精神科临床的抗精神病药物,为了探讨其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我们前瞻性研究观察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氯氮平治疗对脑电图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50例既往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替换为齐拉西酮治疗16周。分别于服齐拉西酮前及服药后2,4,6,8,12,16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服药第16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6,8,12,16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其中45例患者成功替换为单剂齐拉西酮治疗。结论齐拉西酮代替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服药依从性升高。  相似文献   

5.
氯氮平对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本文 10 3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均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5 0例 ,女性 5 3例。年龄 14~ 5 2岁 ,平均 2 6 9±9 8岁。全部病例既往均无脑外伤、高烧、中毒、昏迷及癫发作史 ,住院期间未作过电疗。脑电图 (EEG)采用北京DBS - 10 18KEEG仪。按国际10 /2 0系统安放电极。EEG按常规描记和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 ,根据黄远桂等的《临床脑电图学》中的诊断标准诊断。10 3例中 12例在治疗前作了EEG检查 ,其中 9例正常 ,3例轻度异常。在治疗期间氯氮平日剂量在 10 0~ 5 0 0mg之间。 10 3例均为单药治疗 …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行病学统计 ,精神分裂症患病率 5.69‰。儿童分裂样精神病发生率 0 .7~ 3‰ ,其中以学龄期发病率最高。自 1 952年氯丙嗪和利血平问世 ,半个世纪以来出现了近百种抗精神病药。经典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阻断中枢部位的 DA受体 ,特别是 D2 受体家族来减轻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然而 ,有 1 5~ 30 %病人治疗无效[1、2 ] ,病人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缺陷未能改善。而且经典抗精神病药对 DA受体的阻断还会引发锥体外系副作用 EPS(静坐不能 ,急性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氏征 )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T.D.[1、3 ] 。EPS发生率 50~ 75% ,儿童和老年病…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陈振华刘铁榜李道林罗小年臧德馨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精神科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在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中的价值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精神分裂症长期治疗过程中总存在治疗依从性问题[1]。国外有关年龄、性别、社会经济状况、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72例稳定服用氯氮平(治疗剂量或维持剂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合并托吡酯治疗(研究组),另一组单用氯氮平治疗(对照组)。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在基线、2月末、4月末和6月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9,0.857,1.196,0.378;P〉0.05)。结论托吡酯不影响氯氮平的血药浓度,两者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刘教授的文章说,所谓被精神病,是指把正常人错误诊断为精神病,被送入精神病院,进行强制治疗。这一说法可以讨论。其实,被精神病在我看来并不限于正常人,也包括神经症病人、人格障碍者等,一句话,非精神病病人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影响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的有关因素,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8例服用氯氟平治疗,治疗第4、8周末测定氯氟平浓度、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有效率46.43%,提示患者起病年龄偏大、既往住院次数少、末次出院疗效显进以上,BPRS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和敌对猜疑因子分高,以及急性起病形式,对氯氟平疗效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于 2 0 0 2年 7月调查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患者的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结果 住院患者的用药以氯氮平、氯丙嗪、碳酸锂和丙米嗪为最常用 ,分别为 :3 8.2 %、2 5 .2 %、8.3 %和3 .8%。结论 精神分裂症临床上常用氯氮平和氯丙嗪 ,心境障碍临床上常用碳酸锂和丙咪嗪。  相似文献   

12.
卡马西平合并抗精神病药物对40例难治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5%,其中对兴奋躁动,敌对伤人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3.
熊嵘  李宇航  沈丽 《医学信息》2007,20(8):1465-1466
目的评价氯氮平、舒必利预防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我院94例频繁发作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舒必利、氯氮平(46例),碳酸锂组(48例),使用躁狂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随访4年左右。结果氯氮平、舒必列组和碳酸锂组用于预防治疗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用于快速循环型的治疗差异显著。结论氯氮平、舒必利可用于预防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对快速循环型的预防治疗效果优于碳酸锂。  相似文献   

14.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方法 对病程〈3年的117例首次在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首选利培酮和氯氮平进行8周治疗。以BPRS、SAPS、SANS评定疗效,以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二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抗精神病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不同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副作用存在差异,不同地区[1-2]与国家[3-4]的抗精神病药的处方模式广泛受到重视.本文针对中日两国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人抗精神病药处方的比较分析,并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16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入组,典型组82例,非典型组79例,对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初始剂量25mg治疗后1-2天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引起的脑电改变主要是慢波增多,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引起的脑电改变主要是α波失律。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强度是不同的,氯氮平的影响大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纳入标准查找病史,对98例再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应用大体评定量表(GAS)结合自知力恢复程度和回归社会后的社会功能进行评测。结果98例中73例复发与停药有关,有无社会支持差异显著;与家族史、婚姻状况、前次住院的出院疗效等因素关系不明显。结论病情复发或加重与未坚持服药有明显关系,心理社会干预措施作为维持治疗的补充手段,对该病的长期稳定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20例,调查分析其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384例(73.85%)为单一用药,其中,以利培酮占首要地位(43.75%),阿立哌唑次之(27.08%),氯氮平位列第三(13.54%);136例(26.15%)为联合用药,其中,以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联合其他药物为主。结论新型抗精神药物是目前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流用药,但在联合用药合理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氯氮平,利培酮和2者合用(合用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利吉酮组和合用组,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疗效,观察副作用,结果:利培酮和氯氮平疗效相仿,氯氮平和利培酮全用优于单独使用.而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