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微通道和标准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对肾脏中、上盏结石患者肾功能及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2019年12月阆中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复杂性肾中上盏结石患者9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标准组和超微组,每组45例.标准组患者行标准通道PCNL术,超微组患者行超微通道PCNL术.对比两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球囊扩张法建立F24通道在经皮肾镜取石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B超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F24)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32例,共240侧(其中8例双侧肾结石)。回顾性分析成功建立通道的时间、碎石取石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40侧均一次成功建立通道,平均通道建立时间(7.6±3.1)min,平均碎石时间(29.8±13.5)min,结石清除率86.7%(208/240),术后发热率9.5%(23/240),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1.7±3.3)g/L,术后输血率3%(7/240),介入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2例(0.8%)。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周围脏器损伤及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法建立F24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安全、快速、结石清除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三步扩张通道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步扩张通道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例采用三步扩张通道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41例患者共行三步扩张通道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186次,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两步扩张法"建立微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科完成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L)213例,其中采用F8~F18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的为A组(98例);采用先F8筋膜扩张器扩张见尿液溢出,确定穿刺方向和深度后,直接用F18筋膜扩张器扩张的为B组(115例)。两组患者在通道建立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肾盂穿孔率、术后发热、失血量、X线照射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mPCNL,A、B两组在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8±2.5)和(3±1)min、肾盂穿孔率分别为12和1例、术后发热分别为18和7例、失血量分别为(16±7.5)和(10±2.5)g/L、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3.5±1.5)和(1.0±0.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2%和96.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0和7.5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步扩张法"建立微通道节约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X线对患者和术者的损害,在经皮肾镜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球囊扩张与筋膜扩张建立标准经皮肾通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肾结石患者分别采用球囊扩张与筋膜扩张建立标准经皮肾通道,行钬激光碎石取石,观察两组术中建立通道的时间、建立通道一次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球囊扩张组建立通道时间短于筋膜扩张组[(15±7)min vs(27±12)min,P=0.032)]。球囊扩张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也短于筋膜扩张组[(48±14)min vs(70±21)min,P=0.038)]。球囊扩张组建立通道一次成功率为高于筋膜扩张组[(92.3%vs 66.7%,P=0.020)]。球囊扩张组手术出血量少于筋膜扩张组[(58±14)ml vs(110±32)ml,P=0.035)]。但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1.3)d vs(7.2±1.0)d,P=0.425]和结石清除率[(92.3%vs 80.0%,P=0.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镜通道可提高一次建立通道成功率,减少术中出血,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手术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洪湖市人民医院行单通道PCNL患者,根据所建立取石通道大小不同分为微通道PCNL组和标准通道PCNL组。其中微通道PCNL 43例,标准通道PCNL 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血清肌酐变化值、术后发热发生率、一期手术清石率、术后住院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所有术中数据均现场采集并记录。结果:微通道PCNL组和标准通道PCNL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8.6±11.2) min和(35.4±7.9)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6.8±6.3) g/L和(9.2±7.1)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变化值、术后发热发生率、一期手术清石率及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通道PCNL与标准通道PCNL比较,手术时间明显更长,但手术出血量更少,2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双工作鞘在经皮肾取石术(PCNL)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PCNL治疗肾、输尿管结石患者1260例,所有病例均建立F20通道,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可在F20工作鞘的基础上再置入F16或F18的工作鞘作为内鞘,通过12F肾镜或9.8输尿管镜行碎石取石。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建立F20工作通道,其中1192例一期碎石取石,68例行二期经皮肾取石。一期手术时间12~120 min,平均53±8 min;二期手术时间15~42 min,平均18±5 min,术后结石总清除率为94.84%(1195/1260)。术后中~高热75例,因出血行肾血管介入治疗4例,未出现气胸、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PCNL中应用双工作鞘有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和评估刺激性利尿取石通道建立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PCNL手术治疗的24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逆行输尿管插管技术建立取石通道114例(逆行输尿管插管组),采用刺激性利尿技术建立取石通道127例(刺激性利尿组)。比较两组通道建立时间、肾脏出血、肾功能、通道建立失败、集合系统穿孔、结石下移进入输尿管、顺行留置双J管失败等指标。结果:逆行输尿管插管组和刺激性利尿组在通道建立时间、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术后肌酐(Cr)变化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输尿管插管组有1例向肾盂逆行注水后集合系统声像突然变得模糊,无法辨认肾脏集合系统结构导致穿刺困难,但仍然成功完成穿刺和取石手术。两组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取石通道,无穿刺失败及通道丢失等病例;无结石碎片下移进入输尿管中下段而需要改行截石位下输尿管镜处理的病例。结论:刺激性利尿取石通道建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通道建立技术,可以代替逆行输尿管插管取石通道建立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通道和标准通道在经皮肾取石术(PCNL)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我院采用C-型臂X光引导穿刺,微通道(14~18F)和标准通道(20~24F)两种不同PCNL通道行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内结石67例,其中微通道组31例,标准通道组36例;男性39例、女性28例,年龄31~67岁,平均46.3岁;左肾结石40例,右肾结石27例;根据腹部KUB测量结石大小:纵径2.0~6.8cm,横径1.5~5.4cm。对两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成功建立微通道和标准通道一期行单通道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微通道(14~18F,本组为16~18F)组31例,标准通道(20~24F,本组为22~24F)组36例。结石清除率分别为67.7%(21/31)和88.9%(32/36),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93±17.5min和82±12.1min,P<0.05;术后发热(体温≥38.5℃)分别为25.8%(8/31)和5.6%(2/36),P<0.05;术中出血>800ml分别为3.2%(1/31)和2.8%(1/36),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7.3±0.4d和7.1±0.6d,P>0.05。结论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标准通道,运用8/9.8FWolf输尿管硬镜或李逊肾镜与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机治疗直径≥2cm的肾内结石比采用微通道具有清石效率高、手术时间短、术后发热发生率少等优点,与微通道相比,不增加术中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PCNL术中对比超声引导穿刺影像和逆行肾盂造影影像,明确PCNL术中超声引导肾盏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6月,顺序进入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准备接受PCNL手术的4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穿刺前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结合术前KUB和CT影像,依据术中超声影像确定穿刺目标肾盏。首先在超声影像下确定穿刺路径:目标肾盏的穹窿核心点、盏颈中点及皮肤穿刺点(前两点连线在皮肤的投影点);取穿刺针分两段沿已确定的穿刺路径分别穿刺肾外段(固定段)和肾内段(活动段)进入集合系统,即"三点一线和两段穿刺法"。超声引导穿刺成功后,置入超硬导丝,行术中逆行肾盂造影,对比超声影像和逆行肾盂造影影像所显示的穿刺针走行路径。采用一步扩张法建立取石通道,行碎石取石手术。手术结束前,将工作鞘逐步旋转后撤至肾脏实质取石通道边缘,肾镜直视下观察取石通道是否经肾盏乳头建立。分析取石通道建立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集合系统穿孔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和血清肌酐浓度值、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成功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目标肾盏穿刺,采用术中逆行肾盂造影进行对比,证实所有患者超声引导穿刺均成功经目标肾盏穹窿核心点进入集合系统。术中肾镜直视通道观察进一步证实工作鞘是经肾盏乳头中心区域扩张进入集合系统。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0.46±0.72)g/dl,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3±1.7)d,术中无肾脏周围组织器官损伤。结论:术中逆行肾盂造影和肾镜直视通道观察证实,"三点一线和两段穿刺法"超声引导下目标肾盏穿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器在超声引导下的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使用球囊扩张器在超声引导下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结石载量、结石清除率、通道建立时间、出血量等。结果所有的经皮肾镜通道建立均一次成功。通道建立时间(7.52±1.06)min,手术时间(67.46±19.61)min,住院时间5~16d,平均(7.96±1.82)d。结石清除率为95.00%(57/60)。术中血红蛋白下降幅度(6.75±2.86)g/L,其中需要输血者4例。结论经皮肾镜术中在超声引导下应用球囊扩张器创建大通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高危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将226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患者分为高危组(ASA~Ⅲ或Ⅳ)(61例)和低危组(ASA~Ⅱ或Ⅰ)(165例),所有患者均行标准通道(22F)PCNL钬激光碎石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取净率、结石成分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53.4±14.7岁vs51.6±16.3岁,P0.05)和体重指数(29.1±5.2vs29.9±4.7,P0.05)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高危组和低危组分别接受73次和184次PCNL手术。高危组和低危组在平均合并疾病数量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4.9±1.8vs1.6±0.7,P0.05)。两组在结石总体积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16±1.21cm3vs3.25±1.34cm3,P0.05)。高危组和低危组在平均麻醉时间(128±34minvs96±25min,P0.05)和平均术后住院天数(8.3±3.5dvs6.1±2.7d,P0.05)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平均失血量(146±28mlvs137±33ml,P0.05),并发症率(19.7%vs17%,P0.05)和手术时间(73±26minvs69±28min,P0.05)无显著性差异。高危组和低危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8.2%和93.8%,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同样安全有效地治疗高危肾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引导局麻下经皮肾取石对高危。肾结石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依据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将91例行局麻下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患者分为高危组(ASAUI或Ⅳ)23例和低危组(ASAI或11)68例,所有患者均运用微通道(F18)PCNL钬激光碎石术。记录并比较两组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疾病数量、结石平均体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高危组与低危组的平均年龄[(56.0士12.3)、(52.0±11.6)岁]、体质指数[(29.2土4.5)、(28.5±4.8)]、结石总体积[(3.12±1.13)、(3.27土1.45)cm^3]、术中平均估计失血量[(126±20)、(112±23)m1]、手术时间[(57±25)、(62±28)min]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2.7%、13.5%)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低危组在平均合并疾病数量[(4.7±1.8)、(1.4±0.7)]、平均术后住院天数[(8.5土3.7)、(6.2±2.3)d]、结石清除率(72.5%、91.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局麻下经皮肾取石对高危肾结石患者同样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对孤立肾肾盂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8例孤立肾肾盂结石,其中30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经皮肾镜组),28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软镜组),对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同时测定2组患者术前24h和术后3、24、48h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结果 经皮肾镜组结石清除率76.7%(23/30),输尿管软镜组结石清除率75.0%(21/28),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22,P=0.882)。输尿管软镜组出血量(50.3±21.5)ml,显著少于经皮肾镜组(80.2±20.5)ml(t=5.422,P=0.000);手术时间(60.5±25.1)min,显著长于经皮肾镜组(45.34-10.5)rain(t=-3.045,P=0.004)。术后3h2组血NGAL浓度均明显升高,其中输尿管软镜组从术前(3.6±0.6)μg/L上升到(7.9±0.8)μg/L(g:33.457,P〈0.05),经皮肾镜组从术前(3.8±0.7)μg/L上升到(6.3±0.5)μg/L(q=22.068,P〈0.05),输尿管软镜组高于经皮肾镜组,有显著性差异(t=-9.200,P=0.000),术后24h开始下降,但48h仍未降低至术前水平(q=4.414,P〈0.05;g=8.559,P〈0.05)。2组血BUN、Cr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经皮肾镜及输尿管软镜均是治疗孤立肾盂结石的有效方法,且2种方法对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但其影响都是可恢复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PCNL和标准通道PCNL分别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59例(微创组)和37例(标准组),并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F_(16)和F_(22)皮肾通道。手术时间标准组短于微创组(P0.05),结石清除率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通道的损伤、出血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微创组高于标准组(P0.05)。结论:MPCNL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均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方法;采用标准通道能缩短手术时间;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MPCNL因高压冲洗引起的并发症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不留置肾造瘘管的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根据PCNL术前、术中情况选择合适病例。入选标准:术前B超报告肾盂积水〈4 cm,血清肌酐值正常;单一穿刺通道;术前、术中无尿路感染征象;术中无出血,集合系统无大面积穿孔;无结石残留,或虽有小结石残留但不需要行二次经皮肾手术者;术中顺利置入双J管;手术时间〈2 h。共入选240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按手术次序的奇偶数分为2组(各120例):A组术后不放置肾盂造瘘管,B组术后放置F14肾盂造瘘管。结果240例均一期手术成功。2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8.3%(118/120)和96.7%(116/120),二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171,P=0.679)。2组术中、术后均无输血病例;术后18例发热(A组8例,B组10例,χ^2=0.240,P=0.624),均无感染性休克。术后48 h B超检查2组患者均未见肾周积液。结论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患者,经皮肾取石术后不放置肾盂造瘘管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式,比较经皮肾穿刺碎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与开放性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PCNL和15例肾切开取石及肾盏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有无差异。结果术前两组对象在性别、年龄、结石大小、肾积水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开放手术及PCNL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9.6±29.O)min和(321.9±112.4)min、(262.5±129.0)mL和(149.8±84.1)mL、(9.9±2.7)d和(14.1±3.8)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PCNL中一次取净结石5例,Ⅰ期结石取净率25%,二次取净结石11例,三次取净结石2例,四次取净结石2例。15例肾切开取石及肾盏成形术中全部一次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100%,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01);术中并发症,PCNL组15%(3/20),开放手术组33.33%(5/15),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院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对复杂性巨大鹿角肾结石较适合用开放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组合式输尿管软镜(PolyScope)和经皮肾镜(PcNL)治疗〈2cm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输尿管软镜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cm的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6例和47例,统计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及一次碎石成功率。结果:输尿管软镜组和经皮肾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0.2±14.7)min和(49.2±11.9)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7±1_1)d和(6.5±2.1)d,住院费用分别为(21318±1171)元和(13474±142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皮肾镜组有7例出现感染、出血等不同程度并发症,输尿管软镜组无明显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软镜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80.8%,经皮肾镜组为95.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下盏结石,前者一次碎石成功率仅44.4%,后者达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式输尿管软镜治疗〈2cm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在并发症、住院时间上依然具有优势,但在处理肾下盏结石时,一次碎石成功率不如经皮肾镜。建议在术前对病例进行选择,。肾下盏漏斗肾盂角过小的下盏结石不宜选择输尿管软镜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138例(149例次)应用经皮肾镜术治疗肾脏感染性结石患者的资料。其中采用标准通道83例次,采用微通道66例次。对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分别成功建立24F和18F肾穿刺通道。两组清石率比较:标准通道组与微通道组I期单通道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1.08%(59/83)、48.48%(32/66),P〈0.05;I期结石总清除率分别为80.72%(67/83)、60.60%(40/66),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5±16)min和(120±15)min,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6±9.6)ml、(139±8.9)ml,P〉0.05;两组术后血细菌培养阳性分别为18例、24例,P〈0.05;两组术后发热(体温〉39℃)分别为10例、13例,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清石效率高、低压灌注及感染率低,术后菌血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在处理感染性肾结石方面优于微小通道经皮肾镜术。  相似文献   

20.
微通道和标准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评价微通道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两种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采用标准通道(22F)和微通道(18F)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9例,并记录碎石取石时间,结石取净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49例患者均Ⅰ期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标准通道组21例中,17例Ⅰ期碎石取石成功,4例行Ⅱ期碎石,平均碎石手术时间为(75±25)min。微通道组28例中,18例Ⅰ期手术成功,10例行Ⅱ期碎石,碎石时间为(92±31)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检测血红蛋白(Hb),标准通道组20例(20/21)Hb下降〈30g/L,微通道组26例(26/28)Hb下降〈30g/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标准通道组结石清除率85.7%(18/21),微通道组82.2%(23/2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通道和微通道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采用标准通道能缩短取石时间,两者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