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没有新生血管,肿瘤将停止生长。肿瘤新生血管由内皮细胞、周细胞/平滑肌细胞、基底膜组成。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主要在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对周细胞的研究很少。而周细胞在肿瘤血管的发展、稳定、成熟及重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热点和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周细胞在抗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间质新生血管周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Wang Y  Li Y  Zhu G  Wang X  Wu S  Zhang L  Gao X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3):176-179
研究乳腺癌间质新生血管周细胞形态学特点、特异性标记及其与内皮的关系,并定量分析周细胞与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及形态定量,对89例乳腺癌及4例新鲜内 组织新生血管的周细胞进行系统形态学观察。结果内皮细胞第八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必 质内含有特征的Ⅷ因子小体(Weibel-palade body)。周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阳性,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肌丝,与内皮细胞间可见  相似文献   

3.
血管新生与肿瘤的生长、组织损伤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而备受关注。体外血管新生模型有助于研究某种因素对血管形成的影响而成为常用的研究手段。体外血管新生研究中,由于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低、传代次数少,因而多采用细胞株作为内皮材料。ECV304细胞是自发转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但是Ⅷ因子相关抗原为阴性,因此部分学者对ECV304的应用产生质疑。本研究采用ECV304细胞构建体外血管新生二维、三维模型,对其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微血管由内衬的内皮细胞和外围的周细胞组成,血管发生、血管生成和正常血管功能的维持,涉及这两种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和共同作用等重要过程,其中对于内皮细胞已经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对微血管壁另一细胞组分的周细胞则并未加以重视.早在100多年前Eberth和Rouget等科学家就注意到了一种位于毛细血管周的细胞,1923年Zimmerman将之命名为周细胞(pericyte),虽然对其进行过相关研究,但长期以来明显滞后于内皮细胞,近年来周细胞在血管发育、稳定、成熟和塑型等方面的重要调控作用和意义逐步引起关注,特别是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就周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点和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在稳定细胞内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血管新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细胞自噬作用持续存在。从自噬的角度探索血管新生的发生发展进程,能够为临床治疗血管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背景:周细胞广泛分布于除淋巴管外的所有微脉管中,它不仅是微血管的构成成分,还在微血管的发生、发展、稳定、成熟以及再塑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信号转导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对近年来周细胞与血管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作以综述。方法:以“pricytes; endothelial cells;microvessels; signal transduction”为英文关键词;以“周细胞;内皮细胞;微血管;信号转导”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4至2014年与周细胞、血管生成研究相关的文献,就周细胞及其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相关信号通路作一阐述。结果与结论:毛细血管形成早期,周细胞的募集可促使新生毛细血管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形成后期,周细胞则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进内皮细胞分化,从而促进血管成熟,维持正常节构和调节其通透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生成素1/Tie-2、人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 ErbB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CXCR4等信号通路对周细胞及血管生成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生物陶瓷材料植入小鼠体内骨诱导过程中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将HA/TCP材料植入小鼠肌肉中,手术后2、4、6、8、10和12周,收获材料制备连续切片,通过观察HE染色图片动态描述新生血管形成过程,并定量分析新生血管形成百分比。结果显示新生血管形成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其在第2周时就大量生成,4周时呈增长趋势,6周时达到峰值,8周后逐步减少。本研究结果为提高骨组织工程成功率提供了思路,也从血管化方面揭示了骨诱导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血管成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成熟是在血管形成后期,通过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周围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完成血管“重塑”的过程.血管成熟机制主要涉及生长因子的调控、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周围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如肿瘤、糖尿病难愈创面等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新生血管成熟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武丽  曹景泰 《解剖学报》1995,26(2):161-165
在光镜和电镜下,根据新生血管的发生位置将虹膜新生血管分为两类。1.新生血管出现于虹膜基质和前缘层中,称为虹膜内新生血管。2.新生血管位于虹膜前表面,称为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它又有两种表现形式:(1)纤维血管膜,由厚的胶原纤维和稀少的小血管组成。血管内皮细胞为有乳型,周细胞肿胀,基膜显著增厚。新生血管外无色素细胞。(2)血管膜,主要由血管和少量胶原纤维构成,是一高度血管化的薄膜。血管内皮细胞为无孔连续  相似文献   

10.
血管新生参与了人体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前者如创伤愈合,后者包括肿瘤、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多种疾病,血管新生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作为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蛋白,可介导细胞迁移、增殖与血管新生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