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机和针灸择期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0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分期针刺加灸、分期针刺加电针、分期针刺加经筋排刺以及不分期针刺5个治疗组,分别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4个疗程后以及治疗后1月、3月随访中分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针灸方法治疗成都地区380例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372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78例、C组75例、D组71例和E组83例。A组采用分期针刺治疗,B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C组采用分期电针治疗,D组采用分期经筋排刺治疗,E组采用不分期针刺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各组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及WHOQLO-BREF量表评分,并评价各组疗效。结果 5组治疗后H-B分级量表、FDI、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及WHOQLO-BREF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种治疗方案均对贝尔面瘫均有效。在医疗条件受限、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治疗贝尔面瘫推荐使用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针灸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114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分期针刺组)和对照组(不分期针刺组)。治疗组根据该病不同病理变化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采用不同的刺激手法和刺激量;对照组不按该病的分期,一律常规针刺。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后1、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指标主要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的局部评分Regional Score。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初步得出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贝尔面瘫均有效;就目前的数据而言,分期针刺比不分期针刺有疗效更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治疗青年贝尔氏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青年贝尔氏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以"脾胃学说"为指导,局部取穴及分期选穴;对照组以局部取穴及循经远取合谷、足三里为主进行治疗。两组均两个疗程后作出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用"脾胃学说"指导针灸治疗青年贝尔氏面瘫疗效优越,充实了针灸治疗面瘫的治则和取穴思路。  相似文献   

5.
薛青理 《河南中医》2014,(11):2168-2169
目的:探讨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青年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针刺局部取穴和循经远取穴治疗;观察组以"脾胃学说"为指导,针刺局部取穴及分期选穴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学说指导针灸分期辨治青年贝尔氏面瘫临床效果满意,丰富了针灸治疗面瘫治则和取穴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及对照组即不分期针刺组,每组分别为30例。比较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分期针刺治疗各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①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不分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三组疗效要优于第四组。②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分期针刺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组疗效要优于分期针刺治疗组。③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不分期针刺组;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增加灸法、电针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不同针灸方法分期治疗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贝尔面瘫患者28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96例。A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B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C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3组患者均接受20次治疗后,采用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FDI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以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结果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社会功能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HOQOL-BREF量表评分结果的组间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单纯针刺、针刺配合艾灸、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贝尔面瘫均可显著改善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且3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相当,临床可根据自身的医疗条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中重度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中重度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和对照组(针刺治疗),治疗组74例,脱落6例;对照组74例,脱落4例。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采用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和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和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中重度贝尔面瘫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4,(12):1673-1674
目的:观察温针灸不同灸量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毫针针刺组)、治疗2组(1壮温针灸)、治疗2组(灸2壮温针灸组)各30例,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和评分量表进行评价。3组患者分别给予毫针针刺、温针灸1壮、温针灸2壮方法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3种方法对于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效果,总有效率100%;治疗1组和治疗2组痊愈率和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2组痊愈率和愈显率优于治疗1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效;温针灸2壮疗效更佳,能显著提高面瘫治愈率,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期论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艾灸、电针等分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50%,总有效率为100%,平均治疗2.08个疗程;对照组愈显率为85.00%,总有效率为95.00%,平均治疗2.70个疗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论治治疗周围性面瘫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证实针灸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个中心共480例患者纳入研究,439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组)和治疗组(基础加针灸组、针灸组).基础组治疗用强的松、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地巴唑,针灸组治疗用毫针刺加灸,基础加针灸组则二者结合.共治疗4周.采用症状体征、House-Bfackmann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个中心完成情况良好,4个中心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研究方案执行较好.3个组分组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3个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针灸组疗效最好(P<0.05,P<0.01).轻度面瘫和急性期面瘫疗效优于重度面瘫和非急性期面瘫(P<0.01).比较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量表分级和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治疗贝尔麻痹临床疗效肯定,其效果优于基础对照组和基础加针灸组.  相似文献   

12.
针灸对急性期Bell's面瘫疗效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滨  李宁  刘屹  黄长琼  张永玲 《中国针灸》2006,26(3):157-160
目的:探讨急性期针灸治疗是否对Bell’s面瘫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以及最佳针灸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RCT)的研究设计方案,将患者分为早期针灸组(A组)、早期针刺配合远红外线组(B组)与7天后针灸组(C组),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发病7天及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6个月随访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完全性面瘫的治愈时间。结果:3组在发病7天时面神经功能分级、6个月的临床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无明显差别,但A组及B组在完全性面瘫患者的治愈时间上较C组达到痊愈时间短(P〈0.05)。结论:建议在面瘫急性期可以采用患侧面部针灸治疗,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替代传统灸疗。  相似文献   

13.
针灸分期治疗贝尔氏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颖 《中国针灸》2010,30(1):23-2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不同病期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40例贝尔氏面瘫患者随就诊发病时间长短分为发展期组、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治疗前均以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和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作为量化指标评定积分.3组均予针灸治疗,主穴取患侧风池、地仓、颊车、牵正、四白、阳白,健侧合谷;配穴:大椎、承浆、水沟,患侧攒竹、鱼腰、翳风、听会、颧髎、下关、迎香.操作:风池、合谷、大椎针用泻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于临床痊愈或治疗20次后再次评分判定疗效.结果:(1)针灸对贝尔氏面瘫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2)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发展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静止期和恢复期组(均P<0.01);(3)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间比较愈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发展期介入治疗其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中风后假球麻痹的文献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后假球麻痹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针灸、假球麻痹、假性延髓麻痹等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以针刺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假球麻痹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为测量指标,共纳入52篇文献,并对其中7篇文献采用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7个研究总有效率的合并RR=1.73,95%CI[1.37,2.20];7个研究痊愈率合并RR=3.30,95%CI[2.07,5.25],针刺组对假球麻痹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从纳入的国内文献来看,针刺治疗假球麻痹有效,但是需要更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证实。  相似文献   

15.
Withthe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ofourChinesepeople,moreandmorefetusesareoverweightedwhen theyareborn.Inconsequence,therearedifficultlabors.Theexcessivepullingandclavicularfracture,etc.,maketheplexusbrachialisofthebabyinjured,causingthefunctionaldisturba…  相似文献   

16.
周钰  李秀娟  刘欢  鲍毅梅  周光 《河北中医》2021,43(1):107-110,153
目的 观察头针联合艾灸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幼鼠记忆与学习能力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日龄7 d的Wistar幼鼠通过左颈总动脉结扎离断建立缺血模型,再放入缺氧箱中(氮气92%,氧气8%)2.5 h建立缺氧模型,然后将造模成功...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诊断与针刺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围性面瘫根据病因不同分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和Hunt氏综合征,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根据症状不同分为鼓索以下和鼓索以上病变。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鼓索以下疗效最好、疗程最短,痊愈率为90.91%,无效率为01,平均疗程6.09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鼓索以上次之,痊愈率为69.23%,无效率为7.69%,平均疗程11.54周;Hunt综合征最差,痊愈率为37.50%,无效率为25%,平均疗程13.13周;67倒病例痊愈率为76.12%,无效率为5.97%,平均疗程9.04周。  相似文献   

18.
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顺  胡海超  王东升 《中国针灸》2008,28(2):111-113
目的:观察针刺补法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80例)、非手法组(80例)。2组取穴相同,手法组运用提插捻转补法,非手法组不用针刺手法。观察2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及面神经肌电图的变化。结果:针刺补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和面神经肌电图最大波幅值。手法组愈显率为91.3%,非手法组为75.0%,2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补法能提高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杂志》2009,50(9)
目的 观察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钴胺治疗Bell麻痹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应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Ⅰ组30例,应用针刺加肌肉注射治疗;对照Ⅱ组31例,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症状改变和电生理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总疗效、电生理学检查等各方面均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钻胺可明显促进损伤面神经修复,在3个组中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7):615-617
目的 :通过观察对不同疾病阶段的贝尔面瘫均采用针灸方法治疗所造成的疗效差异,明确针灸治疗本病最恰当的时机。方法:44例贝尔面瘫患者依据发病时间分为以下3组:发展期组、静止期组和恢复期组。3组均予针灸治疗,主穴取健侧合谷,患侧地仓、颊车、阳白、四白、牵正、翳风;配穴:水沟、承浆,患侧下关、迎香、攒竹。操作:除合谷泻法外,其他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于临床痊愈或治疗3个疗程后再行疗效判定。结果:在面神经功能分级及愈显率方面,发展期组疗效最好(P0.01);而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介入治疗本病的最恰当时机是发展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