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MC)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C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MC分别位于股骨、骶骨、肱骨、锁骨、颈部和腹股沟.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和肿胀.影像学表现与普通软骨肉瘤无明显差别.组织学显示肿瘤由原始未分化小细胞和分化较成熟的透明软骨小岛构成,即双相图像.免疫组化显示未分化小细胞CD99呈不同程度的膜阳性,vimentin也有阳性表达,软骨区S-100蛋白可有阳性表达.结论 M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诊断要点是在未分化的小细胞区找到分化较成熟的软骨组织,结合临床资料、免疫组化等特点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KX3.1和NKX2.2在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 MC)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及两者在MC和其他类型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01—2020年诊断的12例MC和97例其他小圆细胞恶性肿瘤, 进行NKX3.1和NKX2.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其中在12例MC中采用两种NKX3.1抗体[兔多克隆抗体和兔单克隆抗体(克隆号EP356)]进行检测, 在97例其他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中采用一种NKX3.1抗体(兔多克隆抗体)进行检测,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2例MC患者女性7例, 男性5例, 平均年龄33岁(范围14~54岁)。其中9例来源于骨, 3例来源于软组织。12例MC患者8例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 其中3例死亡。12例MC组织学上均具有典型的双向分化特征。免疫表型上, NKX3.1两种抗体在MC中的阳性比例均为12/12;NKX3.1(兔多克隆抗体)在12例软骨肉瘤(3级)、5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5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和5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各1例局灶弱阳性, 余70例其他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均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骨外间叶性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2014—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集的4例中枢神经系统骨外间叶性软骨肉瘤,分别进行临床资料分析、HE染色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患者年龄在20~35岁之间,3例病灶位于颅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并分析去分化软骨肉瘤14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抗体包括波形蛋白、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KP-1、PGM-1)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结果 14例去分化软骨肉瘤平均年龄52岁,男女比9:5.好发部位与普通软骨肉瘤一致,即盆三角、肩三角、肋骨和膝关节上下.影像学表现为双重形态特征的恶性肿瘤.大体中央型多于周围型,组织学由分界清楚的高分化软骨性肿瘤和高级别间变性肉瘤构成.术前单点穿刺活检漏诊、误诊率高.肿瘤内间变性肉瘤成分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结论 去分化软骨肉瘤为软骨肉瘤的少见特殊类型,具有与普通软骨肉瘤和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不同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5.
间叶性软骨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是软骨肉瘤的特殊类型,主要成分为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和高分化的软骨细胞。发生于骨组织时,其临床和X线表现与内生性软骨瘤及软骨肉瘤无明显区别;发生于骨和软组织,临床少见,确诊需靠病理诊断。我们报道3例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瘤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间叶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征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间叶软骨肉瘤10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病理鉴别诊断.结果 10例间叶软骨肉瘤平均年龄28.4岁,男女比8 : 2.发病部位分别为股骨(2例)、肱骨(2例)、椎管内(2例)、椎骨(1例)、髂骨(1例)、大腿软组织(1例)、臀部软组织(1例).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改变,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伴钙化.组织学由高度富于细胞的幼稚间叶小细胞和相对良性的软骨成分相结合,两种成分的分界十分清楚,比例不确定.术前单点穿刺活检漏诊、误诊率高.结论 间叶软骨肉瘤为软骨肉瘤的少见特殊类型,具有与普通软骨肉瘤和小细胞性骨肉瘤不同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Oilier病及其软骨肉瘤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19例Ollier病及对照组8例单纯性多发性内生性软骨瘤均行X线、CT或MRI检查.对手术切除标本行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9例Ollier病患者年龄5~66岁,平均20岁,男12例,女7例.Ollier病位于手足部短管状骨的病变常伴有骨皮质膨胀、变薄甚至消失,形成仅有骨膜纤维组织包裹的软骨性肿瘤和指趾骨畸形.位于长骨的病变影像学检查常可见从干骺端向骨干延伸的柱状影,并伴有长骨的弯曲、短缩畸形.镜下观察手足部短管状骨的病灶软骨细胞较丰富,多双核细胞,核较大伴轻度不典型性;长骨有髓内多中心性生长倾向,分叶状,可见"骨包软骨"和"软骨化骨"现象.6例发生肉瘤变,均为高分化软骨肉瘤.结论 Ollier病异型增生的软骨可以呈现高分化软骨肉瘤的细胞学改变,因此与高分化软骨肉瘤的鉴别较困难,鉴别的主要依据是浸润而不是细胞学异型性.应注意其所继发的软骨肉瘤与普通软骨肉瘤在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和病理组织特征上都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 ,2 7岁。 2年前发现左侧腹股沟蚕豆大肿块并逐渐增大 ,近 4个月肿块明显增大伴局部酸胀麻木感。体检 :左腹股沟三角区见一隆起性肿块约 14cm× 12cm ,表面皮肤静脉曲张 ,局部温度较高 ,边界不清 ,活动差 ,压之酸胀感。X线片示左腹上段内侧巨大软组织肿块 ,边缘尚清 ,病灶中央见斑片状高密度影 ,股骨无异常。临床诊断为左腹股沟横纹肌肉瘤。术中见肿瘤位于肌束之间 ,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 ,无明显包膜 ,其上端突入腹股沟管 ,并包绕股动脉、股静脉及神经 ,切除肿瘤 ,并作股动脉、静脉血管移植。病理检查 结节肿块 ,17cm× 14c…  相似文献   

9.
颅后窝间叶性软骨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4 1岁 ,因进行性头痛半年 ,出现面瘫及吞咽困难 3个月 ,于 2 0 0 2年 12月就诊。体检 :左耳后包块 2cm× 2cm× 2cm ,表面皮肤无溃烂。CT扫描检查见肿瘤主要位于颅后窝 ,左颞岩部骨质破坏。术中所见 :左颅后窝肿块5cm× 5cm× 5cm ,呈鱼肉状伴有钙化。肿块与硬脑膜相连 ,周围骨组织广泛破坏 ,部分肿瘤侵及颅外肌肉内。2 病理观察2 .1 眼观 送检灰白碎组织一堆 3cm× 3cm× 3cm ,切面灰白 ,鱼肉状 ,内含少量钙化组织。2 .2 镜检 在软骨岛间 ,可见形态较一致未分化的 ,呈瘤细胞小圆形及小梭形 ,核深染 ,核仁不清 ,…  相似文献   

10.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临床病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生物学行为等特征以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报道4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对其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作系统整理,并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S-100蛋白、Col Ⅱ和其它与鉴别诊断相关的蛋白标记。结果4例都是中老年男性,均位于长骨骨端,病程较长。X线表现为纯溶骨性骨质破坏,早期边界清楚,后期病灶扩大并向骨干方向延伸,但均未穿透骨皮质,不形成骨外软组织肿块。大体肿瘤灰白色,有弹性,其中2例伴动脉瘤性骨囊肿。镜下瘤细胞边界清楚,有分叶结构,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毛玻璃状。透明细胞之间有反应性新骨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增生。其中3例含低级别普通软骨肉瘤成分。免疫组化标记S-100蛋白和Col Ⅱ阳性。临床治疗和随访:例1行右股骨下端病灶刮除后6年原位复发,再作病骨切除和人工膝关节置换。例2行股骨颈肿瘤切除后植骨,缝匠肌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术,术后放疗。例3行股骨下端肿瘤切除后骨水泥填充,术后放疗。上述3例经2年4个月~7年随访情况均良好。例4行右股骨上端截除手术,术后失访。结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软骨肉瘤,有不同于普通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形态学特点。在病理诊断时既应注意与良性软骨母细胞瘤和骨母细胞瘤鉴别,也应与高度恶性透明细胞型骨肉瘤和转移性透明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应用光镜行HE、网状纤维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具有特征性的横纹肌样细胞,伴有不同程度的原始神经外胚叶、上皮和间质分化。肿瘤组织富于网状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示波形蛋白、CD99、上皮细胞膜抗原、细胞角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蛋白、神经微丝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突触素、肌调节蛋白、胎盘碱性磷酸酶和HMB45阴性。结论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呈异源性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其诊断需与脑内其他多形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Mao RJ  Li QM  Guo YM  Li WQ  Fan CS  Zhu XZ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52-756
目的 探讨巨细胞血管母细胞瘤(GCA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免疫学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15个月的男患儿发生于左侧胫骨、腓骨中上段的GCAB进行影像学、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X线片及CT片显示左侧胫骨、腓骨中上段骨病变,以胫骨改变明显,病变骨干明显增粗变形,髓腔内密度增高不均匀,骨皮质不规则增厚,骨内缘局部皮质缺损,邻近的软组织肿胀.镜下病变组织位于骨小梁之间,肿瘤组织呈结节状、梁索状或丛状聚集,瘤细胞卵圆形至梭形,散在胞质丰富、核仁明显的单核组织细胞样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肿瘤组织内可辨认出数量不等的无或含有少量红细胞的微血管腔隙;部分瘤细胞呈同心圆样围绕在微血管腔隙周围并与周围间质胶原共同形成洋葱皮样外观.肿瘤间质疏松,其间为少量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星形间质细胞、单个核炎性细胞及散在的肥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卵圆形至梭形瘤细胞及巨细胞弥漫性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多数瘤细胞显著表达CD31及CD34,少数弱阳性表达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单核组织细胞样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强阳性表达CD68,偶见个别巨细胞胞质内局灶性表达FⅧRAg;肿瘤实质内小血管腔隙周围瘤细胞显著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其他部分瘤细胞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GCAB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婴幼儿并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及局部具有侵袭性行为的血管源性肿瘤,不仅可发生于皮肤、黏膜、皮下及深部软组织,还可发生于骨内.  相似文献   

13.
He S  Guo Y  Bei CF  Dai YZ  Zhu DB  Li CS  Zhu XH  LE MZ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2):814-818
目的 探讨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分类特点及病理诊断.方法 对194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床病理学观察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浸润深度、组织结构(淋巴上皮病变、反应性/残留淋巴滤泡、凝固性坏死/坏死碎片、结节状生长方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二步法,每例标记9种抗体,包括:Pan B、Pan T、bcl-6、CD10、bcl-10、cyclin D1,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MUM1、Ki-67.结果 194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男女之比为1.4∶1;发病年龄最小为8岁,最大为85岁.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BCL)128例(66.0%),其中DLBCL伴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成分的有16例;MALT淋巴瘤40例(20.6%);滤泡性淋巴瘤(FL)8例(4.1%);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5例(2.6%);套细胞淋巴瘤(MCL)3例(1.6%);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LBL)1例(0.5%);不能分型9例(4.6%,其中5例为活检标本).发生于胃100例(51.5%)、小肠43例(22.2%)、回盲部26例(13.4%)、阑尾1例(0.5%)、结肠21例(10.8%)、直肠3例(1.6%).163例手术切除标本中侵犯黏膜层20例(12.3%)、浅肌层20例(12.3%)、深肌层19例(11.6%)、全层104例(63.8%).见有淋巴上皮病变、反应性/残留淋巴滤泡、凝固性坏死/坏死碎片、结节状生长改变者分别为52、29、66和30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194例均表达CD20而不表达CD3,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对bcl-6、CD10、bcl-10、cycin D1、TdT、MUM1、Ki-67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主要分大B细胞性和小B细胞性两大类,小B细胞性淋巴瘤的分型是病理诊断的难点.对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方法提出了建议路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并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9例IPMN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通过光镜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抗体包括p53、c-erbB-2、Ki-67、p16、Fascin]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19例IPMN患者平均年龄59岁,中位年龄61岁,男女比例12:7,6例有长期吸烟史,1例合并结肠腺癌,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脂肪泻等.腹部CT及B超检查多数病例表现为囊性占位性病变,囊内有分隔,囊壁有乳头状回声,个别病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实性占位,其中3例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管造影(ERCP)检查见十二指肠乳头处有胶冻样黏液分泌物.18例行肿物及部分胰腺切除术,1例行胰管内肿瘤摘除术,11例主要位于胰头,病理诊断1例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3例为交界性IPMN,15例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其中12例伴有浸润,浸润癌中10例为乳头型和(或)管型,2例为黏液型合并管型,2例为原位癌.大体检杳17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病灶,6例为实性占位,13例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占位,囊性区部分内肇光滑剑有乳头附着,部分囊腔内充满乳头状组织;镜下检查8例为肠型,7例为胰胆管上皮型,3例为胃型,1例为嗜酸细胞型;导管周围纤维组织均明显增生,16例周围胰腺组织伴有慢性胰腺炎,2例肠壁浸润,淋巴结均未发现转移;术后13例分别随访4~48个月,平均随访20个月,1例术后24个月死于其他原因,1例可疑肝转移,1例姑息手术后胰头占位,10例无复发.免疫组织化学6例p53阳性,5例p16阳性,8例Fascin阳性,c-erbB-2均阴性,Ki-67指数1%~80%,平均38%.结论 IPMN为一组少见的胰腺肿瘤,肿瘤主要位于胰管内,伴有胰管扩张,肿瘤细胞为黏液性,有乳头形成,乳头状黏液腺癌多见,约2/3病例伴有浸润.Ki-67指数超过15%应考虑恶性.肿瘤预后较胰腺导管癌明显要好,治疗主要是局部切除及相应化疗,应长期随访.影像学、ERCP及胰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胰腺囊性肿瘤9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以期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复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2005年间手术切除的92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影像资料,根据2002年WHO胰腺肿瘤分类标准将其分类。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借助-组抗体进行鉴别诊断。结果在92例囊性肿瘤中,发病年龄16~80岁,男33例,女59例。其中,浆液性肿瘤18例,黏液性肿瘤14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6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8例,导管腺癌囊性变4例,胰腺内分泌肿瘤囊性变2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无特异性标记物可以完全区分各类型,常有交叉和重叠。浆液性囊腺瘤表达MUC-1,黏液性囊性肿瘤表达MUC-5AC为主,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表达d-抗胰蛋白酶、d-抗胰糜蛋白酶、波形蛋白及孕激素受体,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表达MUC-2,囊性恶性肿瘤主要表达MUC-1。结论胰腺各类囊性肿瘤在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上均有一定特征,但均无特异性,需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正确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104例形态学及细胞增殖活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增生性息肉(HP)、广基锯齿状腺瘤(SSA)、传统锯齿状腺瘤(TSA)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增殖状况.方法 复习北京军区总医院2002年11月至2007年12月2628例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息肉/腺瘤的病理切片,从中收集104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综合文献标准进行分类,观察各类型病变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特点.结果 104例锯齿状病变中包括HP 60例,TSA 20例,SSA 11例,混合性锯齿状息肉/腺瘤7例,混合件锯齿状息肉/腺瘤+普通腺瘤6例.对各型组织学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结肠黏膜Ki-67阳性细胞位于基底(隐窝下1/3),呈间隔分布;51例HP中阴性或阳性细胞数最<25%的40例(78%),大多数阳性位于隐窝下1/3(基底);15例TSA中11例阳性细胞数量在25%~50%或>50%,其中大多数位于隐窝中1/3,少数(2例)隐窝弥漫分布;SSA的数量与分布和TSA相似;相比之下低级别管状腺瘤26例中24例(92%)阳性数量>50%,18例(69%)分布于隐窝表面,6例(23%)弥漫分布;高分化管状腺癌10例全部呈弥漫分布,7例Ki-67阳性指数在70%左右.阳性细胞多少与分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细胞)χ2=34.601,P=0.000,阳性分布χ2=63.077,P=0.000.结论 HP、SSA、TSA组织学鉴别诊断的主要难点是在HP与SSA两者之间,SSA锯齿状隐窝基底扩张结构特征是诊断的关键,比细胞学改变更重要.TSA与SSA的主要形态鉴别在于TSA锯齿状腺体有明显异型增生(普通腺瘤样增生)以及几乎所有TSA异型增生的腺体都不与黏膜肌相邻(ECF现象).细胞增殖指数Ki-67数量及分布的表达可为HP、SSA及TSA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锯齿状腺瘤中TSA和SSA的Ki-67表达指数都比普通腺瘤要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了解严格定义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伴有BAC成分腺癌的比例及预后情况,以及各组织学亚型腺癌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1998-2005年间外科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肺原发腺癌的病例共348例.按照2004版WHO肺肿瘤分类标准对所有组织学切片进行复习和分类,同时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并重点对纯BAC、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的病例、腺癌伴有BAC成分等3组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纯BAC占腺癌病例的3.7%(13/348),而伴有BAC成分的腺癌则占了31.3%(109/348).大部分切除的肺腺癌都是由不同组织学亚型混合构成,混合亚型所占的比例为78.2%(272/348),混合亚型中的构成成分以腺泡样最为多见(88.2%),其次是BAC(40.1%)、乳头状(24.6%)、实性型(16.9%)等.最少见的构成成分是胎儿型腺癌样结构.对纯BAC病例、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腺癌伴有BAC成分3组病例的随访发现.前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均较长,两者总体生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伴有局灶浸润的患者有部分在随访期间出现了进展;而腺癌伴有BAC成分组的病例总体生存率比前两组要差.结论 单纯的BAC、BAC形态为主伴有局灶浸润、腺癌伴有BAC形态的混合亚型具有独特的预后预测作用,而且在临床治疗中对生物靶治疗具有独特反应性,应将其区分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和总结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MZL)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8例原发性SMZL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组织切片的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染色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行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获得4例随访资料.结果 8例SMZL的中位年龄为61.5岁(36~75岁),男女比例为1.7:1.患者均因脾大就诊,5例伴血象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低于正常,其中2例全血细胞下降.脾切除后3例血象全部或部分恢复正常.3例福达华联合化疗后,2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随访4例的平均生存期21.5个月(6~60个月).在病理形态上,8例脾脏均呈白髓结节状增生,其中6例由经典的两种细胞组成,其分布表现为结节中央密集而深染的小淋巴细胞,周围为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2例增生结节全部由形态一致的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组成.红髓区片状浸润8例.肿瘤细胞CD20+(8例);bcl02+(6/6),IgD+(2/4),CD5+(1/4),CD43-(516),cyclin D1-和bcl-6/CD10-(6/6).核增殖指数<15%.结论 SMZL为惰性淋巴瘤,以脾大伴血象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脾切除治疗有效,FCD化疗可完全缓解,预后较好.病理形态以白髓结节状增生为主,呈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形态,大部分标本结节中央见较小密集的淋巴细胞,同时存在红髓区片状浸润.诊断需除外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和脾白髓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