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诊断及导管溶栓治疗疗效。方法 1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均行动脉内导管溶栓治疗。结果患者均置管成功,经尿激酶导管溶栓血栓完全溶解10例,中转开腹取栓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技巧、早期导管溶栓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动脉栓塞23例行溶栓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平  赵玲 《临床医学》2002,22(5):61-62
我院对23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后得出急性动脉栓塞行溶栓术促使阻塞血管再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3例急性动脉栓塞病人,男13例,女10例。年龄31~79岁。其中进行动脉取栓术者18例,术后均进行药物溶栓;采用溶栓剂经导管向栓子内注药2例;单纯性药物溶栓3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栓塞的最佳诊疗方法。方法:对52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施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5例动脉造影后行动脉旁路搭桥术,结合抗凝溶栓治疗,对症状轻微患者只行溶栓抗凝治疗。结果:56例经及时行手术取栓的患者均保全了肢体。结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评估后,除必要做动脉旁路转流的患者外,手术取栓结合抗凝溶栓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心房纤颤并发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心房纤颤并发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82例,其中右股动脉栓塞20例,右腘动脉栓塞及腘以下动脉栓塞14例,左髂动脉栓塞4例,左股动脉栓塞27例,左腘及腘以下动脉栓塞17例.急诊采用留置溶栓导管局部溶栓的介入方法治疗.结果 82例患者中44例(53.7%)患者经急诊介入溶栓后栓塞血管完全再通,临床症状消失;29例(35.4%)栓塞血管部分再通,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肢体得以保存,但病程后期及随访有肢体慢性缺血的症状;7例(8.3%)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而行截肢术;2例(2.4%)患者因坏死肢体毒素的吸收,终因并发急性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急诊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89.1%,而截肢率和死亡率较低.结论 急诊介入留置溶栓导管方法治疗心房纤颤并发的下肢动脉栓塞,临床效果良好,截肢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介入取栓溶栓术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监测及取栓溶栓配合,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留置导管的护理,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早期取栓溶栓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动脉导管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施行DSA动脉导管溶栓术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血管再通16例,未通4例,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3例,穿刺伤口出血1例,未有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施行DSA动脉导管溶栓术患者术后进行严密周到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杂交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4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术前做好病情的观察、心理护理及患肢护理;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肢缺血再灌注的观察及溶栓导管护理和伤口处理。[结果]41例病人均取出血栓,术后留置导管溶栓,2例病人就诊时因足趾严重缺血,经积极取栓手术治疗无效而截肢,但仍在最大程度保留了肢体,其余39例病人采用杂交手术治疗后,下肢动脉均通畅,无残留血栓;其中3例病人在下肢动脉血流重建术后6h~12h出现骨膜室综合征行小腿切开减张术。随访1个月~6个月,其中2例病人足趾末端出现干性坏疽,其余37例病人恢复保住了肢体。[结论]加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杂交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下肢动脉损伤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必要性以及观察在急性期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Sddmger's技术经健侧股动脉插管,在透视下引入5-FCobra导管或单弯导管至患侧股动脉作DSA检查,对血栓形成患者,引入5-F溶栓导管至病变部位外接微量泵行床旁溶栓治疗,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定期造影复查以观察疗效;对伤口大出血患者,直接用栓塞材料经造影导管行血管腔内栓塞治疗。结果12例患者通过DSA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接受腔内溶栓治疗的9例患者,有8例血管再通并成功保肢,有1例治疗效果不著,经两天溶栓治疗后转外科行血管切开取栓治疗,另1例为外伤致截肢治疗后残端渗血不止,行DSA检查后经导管栓塞治疗获止血。结论DSA检查应视为下肢动脉损伤诊断的金标准,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将高浓度的溶栓剂直接注入血栓部位早期溶栓以达到溶栓的最佳效果。材料与方法42例发病在6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插至闭塞血管近端或血栓内注入尿激酶(UK)进行溶栓治疗。结果溶栓后脑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完全再通12例,部分再通27例,无变化3例。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上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病因分析与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2例以上肢无脉不适为主诉入院的患者,20例行血管造影,14例行血栓抽吸并留置导管溶栓,1例行球囊扩张结合溶栓治疗,5例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2例单纯抗凝治疗。结果造影患者中15例为腋动脉闭塞,5例为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闭塞,另2例超声证实为肱动脉闭塞。所有患者中急性起病16例(72.7%),均伴有心房纤颤。全部22例患者经综合介入手段治疗1~3d后肱、桡动脉均恢复搏动,缺血症状明显改善,动脉开通率达100%。结论上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以急性起病为主,多为心原性栓塞。综合介入治疗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肢体急性动脉栓塞血管内超声溶栓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肢体急性动脉栓塞 ,过去内科行溶栓治疗效果差。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90年代血管内超声溶栓术迅速发展起来 ,我院于 1999年开始首次采用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肢体急性动脉栓塞 5例 ,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对血管内超声溶栓术患者的护理观察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5 6~ 6 7岁。患者突然出现肢体剧烈疼痛、苍白、无脉、麻木、发绀等症状 ,并且逐渐加重 ,经肢体动脉造影证实 4例下肢动脉分叉处栓塞 ,1例为桡动脉分叉处栓塞。1.2 方法经股动脉穿刺 (健侧 ) ,插入 8F动脉鞘管 ,先行动脉造影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肢或上肢动脉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后、予尿激酶持续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方法近2年来,我院收治14例下肢或/和上肢动脉急性动脉闭塞的患者,其中10例患者行经皮腔血管成形术,术后病变动脉近端留置溶栓导管,予尿激酶持续溶栓3~5d;4例患者行接触性溶栓,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4例患者肢体缺血的症状均明显减轻,治疗后动脉造影示38条闭塞动脉中32(84.2%)条动脉复通、血栓溶解,术后4周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进行PTA及溶栓治疗的32条病变动脉中26条动脉保持通畅,14例患者穿刺点均有渗血,其中4例合并患肢皮下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肢体急性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急性外周动脉栓塞以血栓常见,大多数来源于心血管系统,特别是左心,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和冠心病心肌梗死中均可发生[1],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它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溶栓、抗凝治疗、手术摘栓、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等.而在介入下经动脉鞘直接给药溶栓是一种疗效迅速、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所谓经动脉鞘给药溶栓术是指在介入显影下经动脉导管将溶栓剂直接送入栓塞部位达到溶栓目的,使血管再通.本文对56例急性外周动脉栓塞,经动脉鞘给药治疗,效果良好,现对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急骤,进展快,是危及肢体甚至生命的血管外科急症。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方法是以5F或6F的Forgarty导管取栓,结合术中术后溶栓抗凝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2004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住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30例,将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发病急骤,进展快,是危及肢体甚至生命的血管外科急症.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方法是以5F或6F的Firgarty导管取栓,结合术中术后溶栓抗凝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2004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住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30例,将其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介入溶栓法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确诊为下肢单发动脉血栓的患者,首先使用Seldinger技术明确患肢血栓部位、范围及栓塞的程度,后采用逐层溶栓的方法进行溶栓,术后留置导管,并继续用微量泵尿激酶均速滴注,72 h后造影并拔除导管。结果 8例当时即获完全复通,2例回病房后继续使用尿激酶72 h后经复查动脉造影证实完全溶通。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出血、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简便、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7.
陈正伟  王平等 《现代护理》2003,9(2):159-160
急性外周动脉栓塞以血栓常见 ,大多数来源于心血管系统 ,特别是左心 ,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和冠心病心肌梗死中均可发生[1] ,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它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溶栓、抗凝治疗、手术摘栓、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等。而在介入下经动脉鞘直接给药溶栓是一种疗效迅速、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所谓经动脉鞘给药溶栓术是指在介入显影下经动脉导管将溶栓剂直接送入栓塞部位达到溶栓目的 ,使血管再通。本文对 5 6例急性外周动脉栓塞 ,经动脉鞘给药治疗 ,效果良好 ,现对其护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胡思思 《当代护士》2014,(3):123-124
下肢动脉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性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常导致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多采用介入治疗加置管溶栓术进行治疗。因取栓术不能取净远端小血管和分支血管的栓子,术后常存留微血栓,使用溶栓药物对防止继发血栓形成和溶解残余血栓有重要意义,因此术后常留置溶栓导管,通过动脉直接将溶栓药物作用到存留的微血栓,增强溶栓效果。若溶栓导管意外滑脱,则可能影响溶栓效果而引起再栓塞,或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截肢或死亡)。本例患者溶栓导管部分滑脱,护士发现并及时改进护理工作,防止了导管的继续脱出,最终未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11月收治的1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总结分析其主要症状、治疗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11例患者中,5例于发病48h内急诊行Forgaty导管手术取栓,术中均取出血栓,术后痊愈;6例发病超过48h的患者,2例患者来诊时已有足趾缺血坏死,其中1例虽经积极取栓手术治疗,肢体血运仍然无改善而截肢,但已是最大限度的保留肢体;另外1例由于经济原因未能后续溶栓及支架治疗,后期截肢;其余4例患者采用留置溶栓导管溶栓治疗5d,股浅动脉下段及腘动脉可见狭窄闭塞,经球囊扩张、置入动脉支架治疗,均获痊愈,随访1~4个月,2例患者足趾干性坏疽,2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地治疗、护理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保留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6011)亓月琴吕家兰1997年我院收治4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在局部插管灌注尿激酶持续溶栓治疗期间,由于加强了溶栓过程的动态观察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未出现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