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观察硝基氯苯对从业人员肝脏的慢性影响 ,探讨简单灵敏的监测指标 ,我们对接触硝基氯苯的 10 4名工人进行肝脏B超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接触组为某厂直接接触硝基氯苯的作业工人 10 4名 ,;不接触任何毒物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110名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经内科及实验室检查均排除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及其它慢性肝脏疾患。接触组平均年龄 ( 2 7 63± 4 92 )岁 ,平均工龄 ( 9 14± 3 18)年 ,吸烟率为 45 8% ,饮酒率为 3 6 3 % ;对照组平均年龄 ( 2 9 14± 5 2 2 )岁 ,平均工龄 ( 10 3 2± 3 5 8)年 ,吸烟…  相似文献   

2.
氯乙烯作业2工人肝脏B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对肝脏超声检查报道较少,为探讨硫酸二甲酯对肝脏的影响,现将我院住院的1起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的14例肝脏超声所见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中毒经过 在搬卸货物时,因桶面断裂所造成泄漏的约50公斤硫酸二甲酯致使在场的14人中毒。1.2 对象 中毒组14例,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28岁。按国家有关诊断标准分级,轻度中毒11例,中度中毒1例,吸入反应2例。对照组共42例,均为不接触毒物的正常人。年龄、性别与中毒组相同。1.3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无肝炎病史,本院肝功能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4.
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患者肝脾脏B超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血吸虫病与乙型肝炎患者肝脾脏B超检查结果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我们应用B超对121例血吸虫病和93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脾脏进行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21例血吸虫病患者均系本院住院病人,按1990年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主编的《血吸虫病防治手册》诊断和分类标准,急性血吸虫病(下称急血)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7~43岁(20-0±9-8)。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18~61岁(31-4±13-7)。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41…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苯乙烯对肝脏的损害,对106例长期接触低浓度苯乙烯作业工人进行了肝脏B型超声测量观察,并与106例年龄、身高、体重相接近,不接触苯乙烯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右叶前后径和肝左叶前后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长期接触苯乙烯,对作业工人的肝脏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焊工肝脏B超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东英 《职业与健康》2001,17(10):27-27
(目的)探讨锰烟尘对电焊工肝脏是否有影响。(方法)对某厂69名电焊工进行B超检查,并与同厂69名性别、年龄配对的行政科室工作人员比较。(结果)在肝内光点增粗、肝内光点密集、肝内胆小管增粗、以及脂肪肝的发生方面,电焊工组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电焊工人肝脏B超表现异常,是否与长期接触锰烟尘有关,需作远期观察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改变的B超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超过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分析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及临床报告,分析不同性别、服药时间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脏B超阳性率为40%,明显高于健康者的24%。同时,患者肝脏B超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服药时间具有一定联系。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损伤患者肝脏器官,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定期B超检查,可确定患者的脂肪肝改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复杂性度量法对肝脏B超图像纹理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图像的灰度值复杂性作为纹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制鞋业低浓度有机溶剂对作业工人肝脏的影响。方法对某鞋业公司贴底车间(空气中甲苯、二甲苯浓度均未超标)530名工人(接触组)和企业无接触史后勤人员242人(对照组)进行肝脏B超栓查,比较2组检查结果有无差异。结果接触组工人肝回声改变阳性率(17.3%)高于对照组阳性率(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0,P〈0.01),且阳性率随着工龄增加而增高。结论制鞋业低浓度有机溶剂对作业工人肝脏可能存在慢性损害。  相似文献   

11.
<正> 故障现象 1 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亮,显示屏有光栅,但无超声图像,超声探头无“吱吱”的工作声。 分析与检修 电源指示灯亮,说明交流供电正常,显示屏有光栅,按键盘上各字母键均会显示,说明计算机控制电路部分工作正常,故障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2.
1 故障现象 256 B超机,在使用3.5MHz探头时,面板上STC电压控制电位器7、8对图像灵敏度调节不起作用。2 分析与检修 256 B超机深度增益的调节方式(STC),是以触发脉冲为时间起点,对应一定探测深度的回波传播时间,分为8个相等的时间区域,再用外部电位器来设定各个时间区域电压的变化趋势,通过一定的电路处理后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 这部分电路由深度振荡器(IC1)、深度计数器(IC2)、或门电路(IC11)、多路模拟转换开关(IC3、IC4)组成。其作用原理为:在使用5MHz探头时,深度振荡器在STC、GATE信号的控制下,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有机溶剂对作业工人肝脏影响的B超表现。[方法] 以某鞋业公司成型车间有机溶剂作业工人519 名为接触组,无接触史的一般健康人员242名为对照组,进行肝脏B超检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接触组肝脏回声改变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P <0 01),且接触组阳性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P <0 05)。[结论] 有机溶剂中所含某些毒物及杂质可能对肝脏存在慢性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长期低浓度接触混合有机溶剂对制鞋作业工人肝脏的影响。 方法 对生产车间使用甲苯、苯、二氯乙烷、正己烷等混合有机溶剂的某鞋业工厂347名工人(接触组)和工厂无毒物接触史后勤人员321人(对照组)进行肝脏B超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 生产车间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弥漫性肝回声音改变、肝大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8、12.5,P<0.05)。将两组各分成6个工龄段,弥漫性肝回声改变的检出率在工龄大于等于2年(4个工龄段)的两组员工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9、10.2、10.2、10.5,P<0.05),两组的异常检出率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 结论 较长时间接触混合有机溶剂对作业工人肝脏可能存在慢性损害,应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病B超诊断指标主成分分析及患病率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B超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综合指标 ,评估居民患病率。方法 先对B超诊断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再用ROC曲线对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B超各指标单独诊断居民异常率低者只有 1.6 % ,高者可达 5 9.5 % ,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6 31.1,P <0 .0 1)。各指标互相之间以及它们与年龄之间的相关差异都有显著性 (P <0 .0 5 )。用三个主成分就可以反映日本血吸虫病所致的肝脾受损程度 ,第一主成分是反映肝脏受损程度的因子 ,第二、三主成分是反映脾脏受损程度的因子 ,把这三个主成分加权得到一个综合指标D1=0 .0 4 7X1+0 .4 2 8X2 +1.2 4 7X3 +0 .0 95X4+0 .0 0 2X5+0 .2 13X6- 12 .837,其ROC曲线下的面积为 0 .95 7,当取D1=- 1.70为临界值时 ,人群中B超异常率为6 6 .3% ,与居民实际患病率为 6 6 .9%非常接近。结论 B超检查可以作为快速评估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患病率的方法 ,并为化疗策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苯乙烯对肝脏的损害,对106例长期接触低浓度苯乙烯作业工人进行了肝脏B型超声测量观察,并与106例年龄、身高、体重相接近,不接触苯乙烯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右叶前后径和肝左叶前后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长期接触苯乙烯,对作业工人的肝脏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血吸虫病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 ,日本血吸虫卵可沿着于肝脏 ,引起肝组织损害 ,终致干线型肝纤维化 ,本文对急慢性血吸虫患者及非血吸虫病患者进行腹部超声图象比较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对来自血吸虫病流行区的 12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 ( 8例儿童和 4例成人 ,其中男女比例为 1:1)以及与其年龄和性别配对的 12例慢性血吸虫感染者和 12例非血吸虫感染者。1.2 方法 采用麦迪逊 SA- 60 0型超声波仪进行腹部超声检查。2 结果2 .1  12例急性患者均检查到门静脉周围的淋巴结肿大 ,8例儿童中的 7例 ,4例成人中的 1例…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2 6岁 ,某冶炼厂工人 ,在砷矿石冶炼过程中吸入砷化氢气体而致急性中毒 ,临床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溶血性贫血。1 B超观察结果应用ALDKASSD 630B超仪对该患者肾、肝、脾脏进行了纵向实时动态观察 ,结果见表 1。表 1 砷化氢中毒患者肾、肝、脾脏B超动态检查结果时间(d)       肾   脏              肝   脏              脾   脏       体积 (cm3) 反射强度 自身体积比较 厚度 (cm)反射强度 自身厚度比较 厚度 (cm)反射强度大小2 R 1 0 5× 4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TNT中毒中的意义.方法以某TNT生产厂接触TNT工人B超检查与非接触组进行肝脏改变对比分析. 结果 接触TNT工人B超下肝弥漫改变与中度脂肪肝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接触TNT工龄工龄<25年与≥25年肝弥漫改变阳性率分别为3.9%与44.6%,经λ2检验, λ2=99.8(P<0.01),即工龄≥25年的阳性率明显地高于<25年者. 结论 B超下肝弥漫改变在诊断TNT中毒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尤其职业接触较长者.  相似文献   

20.
服用精神药物的精神病人与正常人肝脏B超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