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王堆医书的药物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14种医书中,计有药物学的著作有4种,分别为《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王堆医书,已经涉及药物的名称、类别、别名、性味、功效、炮制、剂型、用法、剂量、药用植物形态、采收季节等方面的研究,反映的中药学内容十分丰富,说明了先秦时期中药学的发展及成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是药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1-2]。  相似文献   

2.
马王堆汉墓医书中药物剂量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十四种医书中,记有方、药的著作有四种。其中《五十二病方》的撰年据初步确认要早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之前,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从内容分析也属于先秦古籍。从这些古医书中可以反映我国先秦时期有关药物剂量的某些情况。一、药剂的重量单位早在我国周代的衡量制度中虽已有斤、两等名称,但在《五十二病方》所记的药物剂量却还没有见到重量单位(包括斤、两等)的应用。这种情况是和在此以后的其他医书中  相似文献   

3.
鉴别药物的真伪,历来是中药材采购中的重要课题。古代本草对药物真伪多语焉不详,因而成了一个中药学中的薄弱环节。明代医家陈嘉漠撰写的《本草蒙签》一书,虽然是一本学习中药学的入门著作,但书中极其重视药物的真伪鉴别,论述既详细又精辟,其经验十分值得后人借鉴和进一步研究。纵览《本草蒙签》全书,鉴别药物大致可归纳为4个方面,现介绍于下。1以次充好即以质劣的药物充当质优的药物,如"钟乳令白,醋煮;细辛使直,水渍;当归洒洒,取润;构把蜜伴,为甜;螺峭胶于桑枝,蜈蚣朱其足赤:此将歹作好"(《总论·贸易辨假真》)。药物…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人民是勤劳而智慧的,在漫长的岁月里,在与大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早在先秦著作《诗经》、《山海经》和《五十二病方》等书中都记载了多种动植物药。正是在我国古代人民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一《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它是东汉以前直到远古时代我国人民积累的药物知识总结,是经过许多医药学家不断地补充、纂辑而成,并假托以“神农”之名。虽然《本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但根据历代考证多认为至少当在公元一至二世纪。《本经》  相似文献   

5.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下面简称《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剂专著,它以丰富的资料向人们展示了先秦时期祖国医药学发展的盛况。在这部内容丰富的古医方书中,有关骨伤疾病的诊治方法记载较多,全书所记述的五十多种疾病中,有关骨伤的就有19种;在全书所用药物247种里,骨伤科用药就达133种,包括动,植、矿、金石四大类,所用剂型达十数种之多。从书中对骨伤科疾病的病名、分类及症状描述,特别是丰富多彩的疗法来看,先秦时期的骨伤诊疗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骨伤科疾病的命名及分类《病方》中疾病的命名主要是根据病因、症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历代本草及方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教材和专著,以诠释学、训诂学、考据学及数据挖掘等为技术手段,系统梳理与分析中药“禁忌慎”的使用情况。研究中药禁忌用语“禁忌慎”的历史沿革与概念内涵,为规范“禁忌慎”的认识及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中药“禁忌慎”在先秦至汉时期被提出,“忌”和“禁”分别在隋唐五代时期和宋金元时期得到积累与发展,至明清时期“禁”“忌”开始被广泛应用,“慎”在近现代的使用激增,与“禁”“忌”共同成为主要的中药临床禁忌用语。“禁忌慎”的基本含义分别为严格禁止使用、尽量避免使用与审慎使用。中药“禁忌慎”始终贯穿于中药学从先秦至现代的发展历程,是对药物使用限制程度的划分(“禁”>“忌”>“慎”)。  相似文献   

7.
《中药学》是一门与中医基础、临床各科有着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在学习《中药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药物功效名词术语。现从《中药学》(五版教材)里,撷取部分术语,加以浅释,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药学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神农本草经》是中药学的奠基之作,《本草纲目》应用了《神农本草经》的体例,采用科学完备的分类系统,对中药进行了分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采用了“取类比象”的方法通过自然属性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等16部62类,而这种思维研究方法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在中药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学习中药学主要的思维方法之一。通过疏理“取类比象”在中药学的命名、性味归经、功效及方剂组成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药物形象的理解认识,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十二病方》提供的药学资料表明,我国先秦时期的药物学已经实现了远古药学史向中国本草学史的演变。在药物论述内容方面,已涉及别名、功用、炮制、药用植物形态、采收季节等,加之对药物的多功能认识,足见先秦时期是药学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对《本草纲目》版本的探讨宋志刚①王新杰②《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了毕生精力编写而成的中药学巨著。他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中药学成就,记述了1982种药物,并详细论述了各种药物的采集、加工、炮制、鉴定、培植等方法,还补充了“七方...  相似文献   

11.
《本草纲目》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历经27年时间,“搜罗百氏,访采四方”,“考引八百余家”,“取神农以下诸家本草荟萃成书”。书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花卉药物110余种,为进一步发掘花卉药物理论,充分发挥花卉药物作用,现将《本草纲目》中所载花卉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进行整理研究,以丰富中药学内容,便于开发和利用。1花卉药物的性味书中所载110余种花卉药物,分别记有寒、凉、平、温、热之性和甘、辛、苦、酸、咸之味。其中性寒的有吴葵花、黄蜀葵花、荛花、金盏草花、水堇斤花、柳花、剪春罗花、栾花、鼠尾巴草花(微…  相似文献   

12.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朝代。唐代前期与中期,国势强盛,经济、交通、文化、科学都有显著发展和成就。其中,医药学的成果也很突出,唐政府颁令在全国进行的药物大普查,堪称为世界药学史上之创举。 唐代在实行全国药物大普查之前,社会上所流通、采用的中药学专书,主要是南朝齐、梁时期医学家陶弘景(456—536)编撰的《本草经集注》,该书载述药物730种,其中365种药物的记载是录自《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约成书于东汉年间);另365种药物的资料是辑自《名医别录》(简称《别录》,约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论述在学习《中药学》中,如何运用对比法来提高中药学的学习效果。其一,同一章节药物功效和应用的对比;其二,不同章节类同药物的对比;其三,主要病证相同、病因不同的药物对比;其四,来源、入药部分及炮制的对比;其五,药名近似药物的对比。  相似文献   

14.
《方剂学》《中药学》是介于中医学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对统编教材《方剂学》《中药学》及日本医家吉益东洞著作《药征》的学习和临床运用中,发现这些教材存在试图借助病因病机,模糊药物客观指征的现象,以酸枣仁汤、小青龙汤、济川煎等方剂以及酸枣仁、麻黄、桂枝等药物为例对此问题重点阐述.认为过于强调方剂或药物对应的病机在组方遣药治病中的重要性可能是症结所在,而相比之下《药征》对每昧药物分别从功效主治、考征、互考、辨误和品考这5方面进行论述,很好地弥补了当前《方剂学》《中药学》重病因病机,轻方证、药证之不足,对于今天临床用药遣方更有直接指导意义.故此提出,方证、药证应当分别是方剂学和中药学核心,寻找方药与其主治病证症状体征的对应关系是方剂学和中药学教学的关键,重视方药使用的客观证据指征是方药学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中药学》教学主要采取“教材一教室教师”三点一线填鸭式的方法,加之中药学涉及的药物非常多,内容繁杂,所以,对于学生而言,《中药学》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主要是靠死记硬背的方式以应付考试。为了全面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结合中药学自身学科特点,在更好地传承《中药学》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与相关现代学科研究进展、相关学科内容相结合,进行《中药学》教学内容合理构建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陈嘉谟的《本草蒙筌》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该书共收载药物742种,其中炮制药物254种,辅料炙药物125种,辅料品种达38种之多。本文对其在中药炮制方面的贡献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1 提出三类分类法 明代以前对中药炮制方法分类的资料比较缺乏。为了便于掌握运用各种炮制方法,陈嘉谟把炮制方法作了概括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17.
张晓群 《光明中医》2008,23(12):2045-2046
《中药学》是中职中医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但是《中药学》教材中所载的药物较多,内容复杂,连惯性、逻辑性不强,讲授起来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内容多,难以掌握,加之现在中专学校生源复杂,基础较差,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从事中专中药学教学10余年,经对本学科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探索,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趣味教学方法,现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学术论文中正确使用中药名称及术语对于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学名词术语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中药名称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要依据。暂未公布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收载的品种可参考团体标准ZGZYXH/T 1-2015《中药学基本术语》、《中药大辞典》以及新版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地方及少数民族药物可遵照地方相关标准或药物的习称。  相似文献   

19.
《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一书,从药学思想渊源、药学研究思想、治学思想、临床用药规律研究、临床用药验案精选和学术思想集要角度,论述了颜正华教授的中药学理论,从古籍理论和现代临床实践角度阐述了中药学理论的科学内涵。对《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一书的解读,有助于理解中药学理论的内核。  相似文献   

20.
正《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体系分为《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基础理论与治疗方法两部分,先秦时期药物的广泛流通尚存在诸多实际的困难,当然就更显出针灸的重要性,在那个时代,针灸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要比后世大得多。在这两大部分中,气一元论、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是贯穿始终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也是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古人用以解释自然和人体奥秘最重要的核心理念。顾颉刚先生认为:"汉代人的思想的骨干,是阴阳五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