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探讨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病例为2009年2月~2010年2月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0例,按疗程口服普瑞博思片,观察其临床症状并探讨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0位患者在用药1周后,上腹痛胀饱感等明显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减少明显,近期疗效特别显著.所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服用普瑞博思片可以较好的控制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情,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临床患者可适当尝试.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否具有其特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失调被认为与此病相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关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和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关系争议较大.本文就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分析内科学教研室(046000)乔培堂,李林波晋城市郊区巴公中心医院宋香萍笔者将接受胃镜检查的1120例人数加以分析,诊断为慢性胃炎者681例。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90例,占胃炎总数的13.2%(90/681)。现结合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浅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机制的认识,从胃炎因素、胆炎因素进行讨论,中医认为胆胃不和、胆汁上溢是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全部病例均投予普瑞博思或吗叮啉与消胆胺口服. 结果 本组病例中137例在用药1周后,上腹痛、胀饱感明显减轻,恶心呕吐减少,近期疗效较好.所有病例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本组病例采用以普瑞博思为主的药物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特别是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者,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4年1—12月内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81例,在此对其临床表现、内镜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普瑞博思和铝碳酸镁片(威地美)联合口服.结果:本组41例在用药4周后,上腹痛、胀饱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近期疗效较好.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组采用以普瑞博思为主的药物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内镜表现,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对10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胃镜下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发现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胃窦部溃疡5例,反流性食管炎2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42例,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38.89%,病理检测诊断慢性胃炎的89例,慢性胃炎伴轻度萎缩12例,中都萎缩9例,肠化生6例,非典型增生2例。Ⅰ度胆汁反流55例,Ⅱ度胆汁反流41例,Ⅱ度胆汁反流12例。结论:BRG病因很多,Hp可为BRG的病因之一;BRG必须明确诊断,才能合理治疗,治疗选用胃黏膜保护剂、胆酸络合剂、胃动力剂能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BRG)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诊断为PBRG的230例患者为观察组,245例非胆汁反流性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评估两组间胃黏膜充血和糜烂、萎缩、肠化、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PGR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52.2%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GR下降率为26.1%,对照组为6.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充血和糜烂、萎缩、肠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可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及萎缩、肠化的发生,联合检测PGR可进一步评估胃黏膜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胃炎合剂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用中药胃炎合剂治疗,对照组100例用西药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7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差异显。结论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液分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因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所致的以胃黏膜损害为病理表现的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之胃脘痛、嘈杂、胆瘅、呕苦、胃痞等范畴。导师姜树民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及临床经验辨证论治总结出了中医治疗BGR的方法,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炎与胆汁返流性胃炎及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 206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检查前完善了乙肝,丙肝,爱滋病,梅毒抗体检查),对比肝炎患者与非肝炎患者,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发病率以及HP感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既有肝炎又同时患有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率(27.75%),明显高于非肝炎者胆汁返流性胃炎的发病率(10.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16,P<0.01).(2)H感染在肝炎患者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非肝炎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2,P<0.01).结论 肝炎患者较非肝炎患者更易合并胆汁返流性胃炎但不宜合并HP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病因和证候分布规律。 方法 采用统一的临床观察表收集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年龄、症状、病因和证型进行频数分析。 结果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以女性居多;发病年龄为16~80岁,以51~70岁年龄段为主;临床症状以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为主;病因以胆道系统病变和焦虑抑郁障碍为主;常见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证。 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多样化,主症繁多,应注重治疗胆道病变和抗焦虑治疗,中医治疗应注重健脾调胃。  相似文献   

15.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强、生活水平提高,国人饮食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纤维胃镜的普及,发病率及检出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目前以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抑酸等治疗为主,但疗效欠佳,且易反复.中医药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论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取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法(ROMs)检测胃固体排空功能,探讨胃固体排空障碍在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gastritis,BRG)中的存在和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共80例,包括正常对照(health control,HC)27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组32例;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second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SBRG)21例。受试者食用等量试餐时同时口服装有20粒钡条的胶囊,餐后120 min及240 min行消化道透视检查并摄片。计算120 min及240 min胃排空率。结果PBRG组与HC组及SBRG组比较,120 min及240 min胃排空率均有明显延迟(P<0.05),SBGR组与HC比较,4h胃排空率有所延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RG组存在明显的胃排空功能障碍,SBRG组无明显胃排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对有口苦症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症状、胃镜检查及中医证素诊断,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使用铝碳酸镁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2组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积分及胆汁反流程度作为疗效评定和临床观察的指标。结果 2组患者口苦以及相关症状、内镜下表现、胆汁反流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在口苦症状的改善、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积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证素辨证的基础上,应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有口苦症状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明显缓解口苦症状及胆汁反流程度,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镜积分,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胆汁反流胃炎(BRG)的临床疗效,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病理分析.方法 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铝碳酸镁、胃复春组(治疗组)和莫沙必利组(对照组).结果 从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来看,铝碳酸镁组的疗效高于莫沙必利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胃复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和维持疗效的首选药,临床病理分析研究表明,BRG与胃黏膜肠化生、萎缩、异型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实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分析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单味药以及针灸治疗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从机制研究思路、实验指标、实验模型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指出通过动物实验,确定中医药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对于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2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小陷胸汤合四逆散组、小陷胸汤组、四逆散组、对照组多潘立酮组,每组33例。疗程4周,随访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证候积分变化。结果小陷胸合四逆散组、四逆散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且症状积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小陷胸汤组、多潘立酮组治疗及随访期间均与治疗前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但随访第2周与第4周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25)。小陷胸汤合四逆散、小陷胸汤、四逆散均能改善"胃痛"、"腹胀"、"嗳气"、"泛酸"、"恶心"、"嘈杂"、"胸闷"、"胁痛"、"失眠"、"多梦"等症状(P〈0.05),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反酸"、"失眠"症状改善更明显,而"腹胀"症状改善不及多潘立酮组。结论小陷胸汤合四逆散、小陷胸汤、四逆散均能显著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症状。治疗4周时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优于多潘立酮,小陷胸汤、四逆散疗效与多潘立酮疗效相当。小陷胸汤合四逆散、四逆散在4周随访期内症状持续改善,小陷胸汤、多潘立酮在4周随访期内症状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