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象”的内涵分层及与脉诊的关系、单要素“位数形势”属性脉象的取象、多要素脉象的组合取象 3个方面探讨象数思维对脉象、脉象属性、脉象组合的影响。中医脉象是位数形势各属性多要素不同程度的排列组合,也是对各属性不断取象的过程。通过从象数思维角度对脉象属性和脉象组合的探讨,增强了对中医脉诊的认识,为临证辨脉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而更好地为临床辨证服务。  相似文献   

2.
脉诊是中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化,中医常见脉象标准化的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对中医脉象传统文字标准、脉象信息采集系统、脉象信号分析方法、脉图标准与脉象基准系统等5个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影响脉诊标准化的因素,探讨了脉诊标准化的方法,试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脉诊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医脉诊标准研究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诊是中医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国际化,中医常见脉象标准化的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对中医脉象传统文字标准、脉象信息采集系统、脉象信号分析方法、脉图标准与脉象基准系统等5个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影响脉诊标准化的因素,探讨了脉诊标准化的方法,试图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脉诊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患感冒人群的脉象、舌象特点。方法:将医师诊脉与对ZM—ⅢC型智能化中医脉象仪检测相结合,对部分在校生进行脉象测定,同对进行舌象观察。结果:发现60例患感冒学生出现浮脉者为25例,占受检总数的42%,舌象:淡红舌、薄白苔52例,其它类型舌象8例。结论:表证并非一定出现浮脉,亦有不见浮脉者:舌象与证候基本相符:舌象与脉象有相符者,有不符者,临证需要四诊和参,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俞长荣教授论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长荣教授根据临床实践,对常见脉象、危重脉象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3方面论述了自己的经验体会。指出常脉象、危重脉象的不同特性,并介绍了对“郁脉”的特征、主证和体会。俞老认为脉诊有临床上确有一定意义,但不是绝对的强调要四诊合参脉证合参。  相似文献   

6.
脉搏传感器、脉象信号系统是现代脉诊客观化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脉搏传感器的仪器精密程度、脉象信号的检测质量均可能使脉诊分析结果产生误差,但目前脉搏传感器的单一研究并不能解决客观化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本文以典型种类的脉搏传感器结合脉象信号系统的采集工具与方法,从脉搏信号分析的数字化信息、特征提取、脉象识别和脉象信息系统的种类与区别展开研究,重点介绍脉象信息分析系统中脉搏信号分析和脉象信号采集系统的种类与差异,提出脉诊多维度研究、脉搏信号侧重点不同的问题,以期为脉诊客观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脉象识别体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脉象能传递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从脉象识别体质的理论基础、不同体质间脉象的分析,以及体质脉象相关的临床运用进行论述,认为从脉象判别体质的偏颇并获取相应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可作为治疗疾病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切脉与临床     
脉诊历史悠久,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擅长切脉。至张仲景,便确立了脉证并重之原则,对急危重病证更是如此。 古人重视脉诊,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王叔和著《濒湖脉学》撷取明以前各家论脉之精华,载27脉;李士材《诊家正眼》增订脉象为28脉,均为当今学中医者所必读。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因脉为血府而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而六腑与五脏表里相关。气虚,无  相似文献   

9.
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要想切实可行地实现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必须有符合中医特点的脉诊仪及相应的软件相配合,更要有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中医脉象的特点来探讨脉象客观化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尽管脉诊客观化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脉诊仪的研发一直在不断进步,但与传统切脉方法和脉诊的诊断意义仍相差甚远。寸口脉法为历代医家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寸口三部九候脉象的客观化检测,简要阐述研制寸口三部脉象仪的初步设想及其脉图信号特征的生理与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诊察方法及临床应用方面对中傣医脉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在诊察方法、思维方式及病象主病规律方面许多共同之处,在脉象机理的阐释方面则二者存在较大差别。提出同中找共同规律,异中求发展,保持各自特色,寻求各自发展的观点。同时,提出借鉴中医脉诊经验,补充完善傣医脉诊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临床应用及在中医脉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PWV是脉搏波传导距离与传导时间的比值,作为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当前临床应用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为主,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的诊断和风险评估,可较好地反映血管损伤程度、预测发病率及病死率。在中医脉诊研究中,PWV和脉图指标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可应用于中医脉象分类,亦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阐述《内经》《难经》两部经典中的脉学思想,同时汇集当今脉学界新成果,形成一套切合临床实际,用之有效的脉诊思路。[方法]本文追本溯源,提取两部经典中的脉学思想通过三部分来阐述,一是列举《内经》中两种不同脉学体系---三部九候脉法和独脉法并详细分析二者的具体适用范围和联系;二是分析经典中脉诊医生的分类等级及详细列举上工、中工、下工三者从脉象中提取的信息维度;三是拓展脉诊研究,并且与现代微观脉诊结合,综合定位。[结果]梳理了经典中的脉诊思想;概述了脉诊水平的层次;拓展了脉诊的现代研究。[结论]在传统脉诊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分别从躯体、心理、体质、个性及既往心理经历等多个维度分析患者,真正做到从“形”“神”层面分析、判断一个人的整体面貌,以期彰显脉诊在四诊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能为脉学爱好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迟脉与数脉均为临床常见脉象,其诊法及主病的探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脉搏搏动的快慢是迟脉和数脉的主要区别,但不是诊断迟脉和数脉的唯一标准,只有兼顾脉象的辨别才能准确地诊断迟脉和数脉,并把握迟脉和数脉的临床主病。  相似文献   

15.
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医教学中脉诊教学难度大,学习者仅凭教师讲授,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实践中摸索,缺乏对脉诊指感的直观、感性的认识。因此研制中医脉象模拟仪有其必要性。现就脉象模拟仪研制的必要性与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对中医脉诊的发展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两名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对舌脉的判断进行一致性评测,了解中医临床研究人员临床舌脉观察的一致性程度,为提高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直接询问的方法。由同一医院同一科室的两名专科医生分别独立观察舌脉象,以一致性检验Kappa值评测两位医生观察舌脉象的一致性程度。结果:两位医生所观察的55例患者中有13例(23.6%)舌质不一致,7例(12.7%)舌形不一致,舌质(Kappa=0.649)、舌形(Kappa=0.752)观察一致性程度较好。24例(43.6%)舌苔的判断不一致,舌苔(Kappa=0.525)判断的一致性中等。22例(40%)脉象的判断不一致,脉象判断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62)。结论:舌脉象的一致性评测结果尚可,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分析不一致的原因,可能需要从判断标准的规范细致化、研究者的态度、完善研究人员的培训三方面来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上热下寒证是机体阴平阳秘常态被打破的状态。搜集古今文献,阐释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并提出从"系统辨证脉学"入手对上热下寒证作出明确诊断。用该脉学体系中的"寒""热"两个要素来分析机体的阴阳失衡状态,即以脉象"尺寒寸热"对应机体"上热下寒"的阴阳紊乱。同时提出需以脉象中其他要素为背景脉象,以达到辅助诊断、分析病因病机、判断病情发展进程等目的。以脉断证,以实现对临床相应证候的诊断,同时清晰认识整个疾病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