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无菌性坏死(缺血性坏死)一般是指骨骺—干骺端因血液供给受阻或中断而引起的骨坏死。常发生于外伤性血液供给中断,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骨骺滑脱或外伤性关节脱位等;也可发生于伴有动脉阻塞的各种疾患,如异常血红蛋白病(镰形细胞性贫血)、减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放射性纤维性骨炎、肿  相似文献   

2.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干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和下肢动脉等)粥样硬化迅速进展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由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引起,且两者互相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tropic virus,HTLV)是1种逆转录病毒,其中HTLV-1可感染CD4+淋巴细胞,引起多种疾病,如成人T细胞白血病、热带痉挛性下肢轻瘫/HTLV相关脊髓病变、T细胞淋巴瘤、淋巴结炎、多肌炎等~([1])。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传播。国家卫计委在2016年开展了血站HTLV监测工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疾病诊疗的专家共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肢动脉疾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且截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同时也可能存在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有明确的证据证实,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脑卒中。多项指南将包含下肢动脉疾病在内的周围动脉疾病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血脂异常和血压控制的治疗目标等同于冠心病患者。已有研究表明,识别下肢动脉疾病并给予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1病因和流行病学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以富含脂肪的斑块聚积在大动脉壁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变起始于动脉内膜中层的退变,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聚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沉着。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是AS的继发病变。AS可累及全身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等。AS斑块形成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害 下肢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周围动脉病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临床表现.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后可逐渐向血管腔内发展,使管腔变窄甚至闭塞,也可因为斑块内出血或局部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中断[1].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PAD更易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2].PA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1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报道,超过15%的60岁以上老年人罹患PAD[3].同时,由于导致PAD的相关危险因素(如人口老龄化、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等)在持续增加,预计PAD患病率在将来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3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给予静脉用血栓通20天,治疗前后检测下肢动脉彩超,踝肱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双下肢各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定量明显降低,踝肱动脉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栓通能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状态,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及甘油三酯水平。  相似文献   

8.
疏血通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予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36例患者静脉用疏血通20天。治疗前后检测了下肢动脉B超、踝肱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疏导治疗后,双下肢各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定量明显降低,踝肱动脉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能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状态,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给予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36例患者静脉用疏血通20天。治疗前后检测了下肢动脉B超、踝肱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疏导治疗后,双下肢各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血甘油三酯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定量明显降低,踝肱动脉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疏血通能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状态,并能降低血液粘度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狭窄,可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足部溃疡或坏疽。治疗主要包括内科的扩血管、抗凝等药物治疗和外科的下肢血流重建治疗或截肢处理。其中下肢血流重建的效果最为理想,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下肢动脉的腔内介入术、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最近几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首先开展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这种方法称为“细胞架桥”,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下肢静脉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下肢静脉系统患病时,静脉的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下肢静脉系统压力增高,是引起下肢疾病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下肢静脉高压使浅静脉扩张,毛细血管床扩大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孔隙增大。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等逸入组织间隙。同时,血液与组织的纤溶活性不足,纤维蛋白原不能分解蓄积、聚合成不能溶解的纤维蛋白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沉积在毛细血管剧围,形成阻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摄取氧气和其他物质的屏障,红细胞瓦解则形成色素沉着。皮肤及皮下组织细胞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代谢率降低,致水肿、纤维化、色素沉着、皮下脂肪坏死和皮肤萎缩.最后因表皮细胞坏死而形成溃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脱屑、搔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足部坏疽可分为有下肢动脉闭塞和无下肢动脉闭塞两类。两近年来有应用前列腺素E_1(PGE_1)持续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性坏疽的报告。本文作者对16例常规治疗无治愈倾向的难治性糖尿病者,应用 PGE_1胰岛素和肝素混合液(PIH 疗法)施行持续动脉注射,获得满意疗效,其中14例治愈。16例难治性糖尿病性坏疽,经下肢动脉造影,并有下肢动脉闭塞症者3例,无下肢动脉闭塞症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54~82岁。治疗方法:经皮从股  相似文献   

13.
藻酸双酯钠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5例应用PSS100~200mg/d,缓慢静滴,连用10~14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踝/肱指数、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直径)及血流峰速和血糖、血脂及凝血三项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1.4%,无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脂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三项数据显示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流峰速、踝/肱指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SS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肢体血流量;可明显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是一种较好的微循环障碍改善剂,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指除了冠状动脉以外其他的动脉系统疾病,包括颈动脉、上肢动脉、下肢动脉和内脏动脉(内脏动脉包括腹主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其中,下肢动脉硬化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是发病很普遍的动脉系统疾病,下肢动脉狭窄引起的跛行和坏疽是老年人致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狭窄,可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足部溃疡或坏疽。治疗主要包括内科的扩血管、抗凝等药物治疗和外科的下肢血流重建治疗或截肢处理。其中下肢血流重建的效果最为理想,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下肢动脉的腔内介入术、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最近几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首先开展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这种方法称为“细胞架桥”,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为研究阶段,回顾性分析该阶段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下肢动脉病变,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对照组采用驾驶安全预警与导航系统(DSA)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两组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准确率无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分级上均处于较高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较高,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无创伤等优点,可作为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吃3份或更多的水果和蔬菜,可减少人们罹患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外周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和肢体供血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性病变。研究人员称,动脉血管将富含氧和各种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当下肢动脉阻塞后,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罹患外周动脉疾病,其症状包括腿部肌肉缺血、行走站立困难和疼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消退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理动脉粥样硬化为动脉壁细胞、细胞外基质、血液成分(单核细胞、血小板及低密度脂蛋白)、局部血流动力学、环境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动脉机械性狭窄的病理过程。确切病因迄今尚未阐明,近年来较一致的看法是血管内皮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受到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与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缺损相关性,评价彩超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1月,共184例患者开展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同时联合诊断下肢并发症。结果无下肢并发症正常30.98%、单纯糖尿病足23.37%、单纯下肢周围神经病变10.87%、两者合并34.78%;正常者、单纯糖尿病足、单纯下肢周围病变、两者合并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合并多发斑块比重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病变患者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径低于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下肢并发症与下肢动脉硬化具有相关性,采用彩超可准确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情况、测量动脉内径,进而预测下肢病变风险、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价值,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该病诊断率的提升。方法选取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加以临床诊断。分析7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发病部位、诊断符合率,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7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84.93%(62/73),超声显示特点:(1)下肢动脉管腔内实性低回声充填;(2)动脉内血流信号中断;(3)栓塞处无血流信号显示;73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有28例发病在股总动脉(20例左下肢、8例右下肢)、30例发病在股浅动脉(26例左下肢、4例右下肢)、10例腘动脉(8例左下肢、2例右下肢)、5例腘以下动脉(4例左下肢、1例右下肢),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1.78%、98.28%、66.67%、91.94%、90.9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实时、动态、简单、经济、无创、重复性高、诊断率高、方便术后随访等特点,对诊断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价值较高,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检查及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