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怀斌  翟瑜  苏力  脱红芳  郭贵军  王春城  暴雷 《河北医药》2009,31(17):2210-2212
目的 探讨特定位点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与人甲状腺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THRA1,D2S123,D11S912,BAT-26 4个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0例甲状腺癌中LOH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了解预后.结果 THRA1,D2S123,D11S912,BAT-26四个位点LOH 的检出率分别为33.3%,26.7%,23.3%和16.7%.术后随访5年,LOH阳性的甲状腺癌较阴性者生存期更长(P<0.05).结论 LOH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在甲状腺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泽驹  罗旭  付逆  李本根  罗光恒 《贵州医药》2005,29(10):889-892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MSI)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在肿瘤发生、演变过程中的作用,评价其在膀胱癌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5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分析36例膀胱癌组织中的微卫星改变.结果 36例中有29例(80.56%)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LOH/MSI),其中9号染色体上微卫星位点阳性改变者19例,检出率52.78%;膀胱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P>0.05).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5个微卫星位点的诊断组合对膀胱癌的检出率较高,以其分析该地区的膀胱癌具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临床上客观评价、筛查和诊断膀胱癌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朱岷  张志红  黄铁生 《江苏医药》2008,34(7):671-673
目的 研究乳腺单纯性导管增生(UDH)、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和浸润性导管癌(IDC)样本中位于3p、17p和17q的5个微卫星DNA(MS)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的频率和模式.方法 采用手要显微切割技术分离HE染色乳腺病理切片病变细胞和正常细胞.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3S1029、D3S1300、TP53、D17S579、D17S855目的 DNA片段.结果 UDH组D3S1029、D17S855位点LOH频率分别为9.1%和8.3%;ADH组D3S1029、D3S1300、D17S579和D17S855位点LOH频率分别为25.0%、18.2%、10.0%和16.7%,TP53位点未见LOH;IDC组5个MS位点的LOH频率均大于25%.UDH组与ADH组、ADH组与IDC组发生一个MS位点LOH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H组与IDC组、ADH组与IDC组在多个MS位点发生LOH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H组与ADH组、UDH组与IDC组总LOH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个MS位点的LOH频繁发生于散发性乳腺癌;部分UDH、ADH发生D3S1029、D3S1300、D17S579、D17S855位点的LOH,是否作为乳腺癌前损伤恶变风险的分子标志,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染色体16q22、17p13、6q16-q23杂合性缺失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显微切割、PCR扩增、聚丙烯凝胶电泳及银染色等方法,检测40例乳腺癌、29例癌前病变和18例良性增生微卫星位点D16S398、TP53、D6S404杂合性缺失情况。结果:乳腺癌组上述3个位点的LOH率均高于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D16S398位点LOH率高于良性增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TP53、D6S404位点的LOH率亦高于良性增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53位点的LOH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染色体16q22杂合性缺失是乳腺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TP53、D6S404可能是检测乳腺癌较为敏感的位点,TP53 LOH与乳腺癌的恶性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循环DNA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LOH)对宫颈癌与卵巢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个微卫星位点,采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抽提各组血清标本循环DNA、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对63例宫颈癌和33例卵巢癌(病例组)、63例子宫肌瘤(良性对照组)、63名健康成年女性血清标本(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 宫颈癌在D3S1038、D3S1300、D3S1228位点LOH频率分别为53.4%、60.3%、57.1%;卵巢癌在D17S579、D17S855、D17S786、D3S1038位点的LOH频率分别为:45.5%、42.4%、27.3%、51.3%;所有位点的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的LO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D3S1228位点与良性对照组的LO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D17S579与D17S855位点与良性对照组的LO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D3S1228位点及卵巢癌D17S579、D17S855位点具有较高的LOH,为进一步研究血清循环DNA作为宫颈癌与卵巢癌的遗传学辅助诊断指标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p16INK4A、p14ARF的高度表达对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78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p16INK4A、p14ARF检测。结果随着宫颈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加重,p16INK4A、p14ARF表达呈上升趋势,浸润癌阳性率达到最高(分别为100%和91%)。p16INK4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p14AR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和92%。结论p16INK4A、p14ARF可作为诊断指标应用于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Col)和长春新碱(V in)诱导tk基因分子突变类型及机制。方法挑选经Col,V in诱导的tk基因突变子(tk-/-)和自发突变体,提取基因组DNA,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杂合性缺失(LOH)分析等技术,分析其tk基因杂合性缺失。结果Col和V in诱导突变体的tk基因LOH发生率分别为91.5%和92.1%。由LOH分析结果显示,诱导突变体的LOH发生率在自发突变与诱导突变之间,大集落与小集落之间差异均没有显著性。结论Col和V in诱导的tk基因是以功能性等位基因缺失为主的分子突变。  相似文献   

8.
曹洪庆  刘广民 《河北医药》2021,43(5):666-670
目的 研究MAP3K1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MAP3K14的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胰腺癌细胞,实验分组:Con组、pcDNA3.1组、pcDNA3.1-MAP3K14组、pcDNA3.1-MAP3K14+miR-NC组...  相似文献   

9.
p14ARF和p5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14^ARF和p53蛋白表达与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中的上述遗传学改变,5例脑挫裂伤脑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p14^ARF和p53蛋白在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30.43%,12.50%和69.57%。两蛋白在低级别和高级别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4^ARF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571,P〈0.01),即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突变型p53蛋白正相反,与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性(r=0.472,P≤0.01),即随着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增高。p14^ARF和p53蛋白之间在肿瘤中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P〈0.05)。结论:p14^ARF和p53蛋白表达异常可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和细胞异常增殖,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加速脑胶质瘤恶性演进。  相似文献   

10.
李敏  赵妍丽  杜国波 《安徽医药》2022,26(3):523-527
目的研究下调微小 RNA(miR)-425-5p靶向第 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 -张力蛋白( PTEN)调控宫颈癌 Caski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1月。以宫颈癌 Caski细胞为探讨对象,转染 miR-425-5p抑制剂( inhibitor),PTEN siRNA和 miR-425-5p inhibitor共转染到宫颈癌 Caski细胞;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和迁移;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发现 PTEN与 miR-425-5p可能互为靶向关系,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测定上皮钙黏素( E-cadherin)、神经钙黏素( 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转染 miR-425-5p inhibitor后的宫颈癌 Caski细胞 miR-425-5p表达量降低[( 0.96±0.15)比( 0.32±0.04)],增殖[( 0.47±0.05)比( 0.23±0.04)]、侵袭[( 95.32±7.86)比( 63.17±5.22)]及迁移[( 140.88±13.94)比( 89.64±9.57)]能力降低, E-cadherin表达上调[( 0.29±0.05)比( 0.65±  相似文献   

11.
Lung cancer still remains the most frequent type of cancer all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Even if tobacco use takes a major part in etiology of lung cancer, other explanations like genetic and lifestyle factors, and occupational and/or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carcinogens have to be considered. Hence, in this study, we were interested in the ability of in vitro short-term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Particulate Matter (PM) to induce genomic alterations in Dunkerque City's PM2.5-exposed human epithelial lung cells (L132). The occurrence of MicroSatellite (MS) alterations in 3p multiple critical regions (i.e. 3p14.1, 3p14.2, 3p14.3, 3p21.1, 3p21.31, and 3p21.32) identified as showing frequent allelic losses in benign or malignant lung diseases, was also studied in Dunkerque City's PM2.5-exposed L132 cells. Negative (i.e. TiO2; desorbed PM, dPM), and positive (i.e. benzo[a]pyrene, B[a]P) control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and/o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were reported 72 h after L132 cell exposure to dPM (i.e. 61.71 μg dPM/mL or 12.34 μg dPM/cm2), PM (i.e. 75.36 μg PM/mL or 15.07 μg PM/cm2), or B[a]P (i.e. 1 μM). In agreement with the current literature, such MS alterations might rely on the ability of dPM, PM or B[a]P to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conditions, thereby altering DNA polymerase enzymes, enhancing DNA recombination rates, and inhibiting DNA repair enzymes. Hence, we concluded that the occurrence of dramatic MS alterations in 3p chromosome multiple critical regions could be a crucial underlying mechanism, which proceeded the lung toxicity in air pollution PM-exposed target L132 cells.  相似文献   

12.
廖林虹 《江西医药》2014,(12):1408-1410
目的:研究p16和IMP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97例CINⅠ、78例CINⅡ、68例CINⅢ和2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16和IMP3的表达。结果 p16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5.7%、97.4%、97.1%和91.7%。p16在慢性宫颈炎与低级别CIN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级别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CIN和慢性宫颈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高级别C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没有差异(P〉0.05)。IMP3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中不表达,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23.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16的表达强度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升高,IMP3表达主要在病变的晚期阶段。 p16和IMP3结合应用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分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癌 bcl- 2和 p5 3基因表达的改变与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4例宫颈癌组织及对照组宫颈组织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 bcl- 2和 p5 3基因蛋白的表达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基因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宫颈癌中 bcl- 2基因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 ,p5 3基因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 ,其中二者均为 期高于 期 , 期均低于 期和 期 ,P<0 .0 1。结论  bcl- 2和 p5 3基因的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在宫颈癌早期 ,bcl- 2主要抑制细胞凋亡 ,而 p5 3则在癌组织中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otch-1、p16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接收的83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例相对正常的宫颈组织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otch-1、p16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按照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CIN I级、慢性宫颈炎、正常宫颈的顺序,notch-1阳性率分别为:92%、77.27%、57.14%、27.78%、0;p16阳性率分别为:94.35%、68.18%、64.28%、38.89%、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ch-1、p16的表达和活化与在一定程度上与宫颈病变发展有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组织中notch-1、p16表达情况,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宫颈癌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癌患者和健康女性宫颈活检组织或术后病理组织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比较其差异并分析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P<0.05);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年龄、吸烟史、酗酒史和病理类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PV感染、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DKK-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健康女性,且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miR-331—3p在肝癌细胞株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基于2^-△△Cr的qRT—PCR检测miR-331—3p在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H、HCCLM3)的表达,同时收集5例正常肝组织、3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miR-331—3p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肝细胞株相比,miR-331—3p在肝癌细胞株中表达下调,且随着肝癌细胞株侵袭转移程度增加,其表达下调越明显(P〈0.05);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miR-331—3p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P〈0.05),且与肝癌患者肿瘤多发结节(P=0.036)、低分化程度(P=0.035)以及伴有静脉浸润(P=0.016)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结论miR-331-3p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miR-331—3p有望成为肝癌新的生物标志物或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Runx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unx3蛋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宫颈癌组织、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20例因良性病变切除子宫的正常宫颈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Runx3蛋白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癌组织中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7%、68.6%及93.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组织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大小及临床分期无关;Runx3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P〈0.05)。结论Runx3蛋白的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