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髂骨生长板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髂骨生长板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可行性并观察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手术中获得的1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髂骨生长板软骨行体外分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增殖,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代细胞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由原代的多角形逐渐变为长梭形;(2)MTT比色法检测显示,第2代髂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近似倒“S”形,在第4~8d细胞呈对数生长,在9~10d达平台期,至第11d开始出现生长抑制。(3)第2代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呈强阳性。(4)Ⅱ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从第2代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结论]采用联合酶序贯消化法将软骨细胞悬液和软骨块共同体外培养髂软骨细胞简单、有效,P2代细胞很好的保持了软骨细胞的特性,可以作为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
人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中生长代谢及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肋软骨细胞老化过程中Ⅰ、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变化 ,为组织工程软骨构建的种子细胞选择适宜的回植时机。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P1 ~P5人肋软骨细胞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 ,细胞增殖率 ,Alcianblue法定量检测每代Aggrecan中GAG含量 ,免疫组化蛋白水平观察Ⅰ、Ⅱ型胶原表达及RT PCR从mRNA水平分析Ⅰ、Ⅱ型胶原及Aggrecan基因表达量。结果 人肋软骨细胞从第 3代起逐渐向成纤维样细胞形态转换 ;每代软骨细胞Aggrecan中GAG含量随传代次数逐渐降低 ,第 3代后处于较低水平 ;Ⅰ、Ⅱ型胶原的表达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基本一致 ,第 2代以前Ⅱ型胶原表达较强 ,Ⅰ型胶原表达较弱 ,之后随传代Ⅱ型胶原表达减弱 ,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强 ;而Aggrecan在第 3代以前表达较高 ,从第 4代后明显下降。结论 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老化过程中综合细胞扩增及细胞功能因素 ,第 2代的软骨细胞 (体外扩增约 18 32 6倍 )可作为构建人组织工程软骨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及鉴定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的方法,观察软骨细胞的传代特征.[方法]采用改良胰酶和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对4只1周龄SD大鼠椎体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传代后采用细胞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采用MTT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将细胞传代至第6代,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代软骨细胞的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各代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MTT比色法显示,传3代以前的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近似"S"形,从第4 d开始细胞呈对数生长,第9 d达平台期,至第11 d开始出现生长抑制.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由原代的多角形逐渐变为长梭形.传3代以前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呈强阳性.[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软骨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高纯度的软骨细胞,传3代及以前的细胞具有软骨细胞的特征性表型,增殖较快,这一方法为更深入地从细胞水平研究椎体的纵向生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软骨源形态发生蛋白对残耳软骨细胞体外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残耳软骨细胞在体外扩增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以及软骨源形态发生蛋白(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etic protein-1,CDMP-1)对残耳软骨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残耳软骨细胞,通过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甲苯胺兰染色方法,研究CDMP-1对残耳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通过MTT法在酶标仪上测定CDMP-1对残耳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MP-1对残耳软骨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残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随代数增加呈异染性的糖胺多糖减少,加入CDMP-1实验组Ⅱ型胶原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当CDMP-1的浓度为100ng/ml时促细胞增殖效应最大。结论CDMP-1对体外培养的残耳软骨细胞有促进增殖和维持细胞表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TGF-β2转染关节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人关节软骨细胞在体外单层培养过程中的去分化,以及转染TGF-β2在关节软骨细胞内的表达和对去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从手术中切除的软骨组织中分离培养成人关节软骨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已构建的pcDNA3.1( )/TGF-β2转染到体外单层培养的软骨细胞中,采用RT-PCR,ELISA、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分别对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的第1、6、9代细胞进行检测,比较目的基因表达、软骨细胞形态以及胶原和多糖生物合成的差异.结果 经多次传代后,未转染软骨细胞在体外单层培养过程中逐渐走向去分化.TGF-β2、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聚糖体的表达逐渐减低.而Ⅰ型胶原的表达增高,目的基因在转染组各代软骨细胞内均得到表达,转染后细胞保持软骨细胞的形态,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聚糖体表达虽有降低.但均高于未转染的同代细胞,而Ⅰ型胶原表达增高的程度低于未转染细胞。结论 人关节软骨细胞在体外单层培养中有去分化趋势;pcDNA3.1( )/TGF-β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关节软骨细胞获得成功.在转染后关节软骨细胞内稳定表达.并对软骨细胞的去分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残耳软骨细胞与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共培养,体内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同一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来源的残耳细胞及脂肪干细胞。24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①实验组,接种残耳软骨细胞及脂肪干细胞,两种细胞以1∶1比例混合,细胞浓度为5.0×107 cells/mL;②对照组1,接种单纯残耳软骨细胞,细胞浓度为5.0×107 cells/mL;③对照组2,接种单纯ADSCs,细胞浓度为5.0×107 cells/mL;④对照组3,接种单纯残耳软骨细胞,细胞浓度为2.5×107 cells/mL。每组接种6只裸鼠,每只接种0.2 mL。体内培养10周后取材。通过对新生组织的大体观察、测量湿重、糖胺多糖含量测定、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各组新生软骨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3产生不同组织量的软骨样组织,对照组2形成纤维样组织;实验组平均湿重及糖胺多糖含量达到对照组1的88%以上,对照组3平均湿重低于对照组1的40%;HE染色示实验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3的标本均有软骨陷窝形成,对照组2未见软骨陷窝形成;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示实验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3均可见Ⅱ型胶原表达;对照组2未见Ⅱ型胶原表达。结论体内共培养条件下,残耳软骨微环境可有效促进脂肪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残耳软骨细胞与脂肪干细胞共培养体内构建软骨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残耳软骨细胞能否在体外模拟软骨诱导微环境,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cells,ADSCs)向软骨分化并形成软骨样组织。方法取外耳再造术中废弃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残耳软骨组织与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分别收集第2代残耳软骨细胞与第3代ADSCs,以3∶7比例混合培养作为实验组(A组),单纯残耳软骨细胞和单纯ADSCs作为对照(分别为B组和C组)。取各组细胞1.0×106个离心培养获得细胞球后,体外培养28 d,大体观察各组细胞球取材时的外观变化,测量湿重;阿利辛蓝比色法检测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RT-PCR检测各组标本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Aggrecan)mRNA表达;并行HE、甲苯胺蓝、番红O组织学观察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体外培养28 d后,A、B组标本形成白色半透明圆盘状组织块,表面光滑,弹性可;C组标本组织块有明显收缩,呈黄色球状,无弹性。A、B组标本湿重及GAG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0 3,P=0.068 7;t=1.861 4,P=0.062 7)。RT-PCR检测示A、B组标本均可见Ⅱ型胶原与Aggrecan mRNA条带清晰表达,C组未见明显表达;A、B组Ⅱ型胶原与Aggrecan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7 6,P=0.144 9;t=1.519 5,P=0.128 6)。组织学观察示:A组与B组细胞球标本形成了大量软骨陷窝样结构,细胞外基质均有不同程度染色;C组细胞球标本组织内主要为纤维性成分,未见软骨陷窝,细胞外基质染色阴性。A、B组可见在软骨陷窝周围有不同程度棕黄色沉淀即Ⅱ型胶原表达,C组未见明显表达;A、B组灰度值显著低于C组(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1 5,P=0.097 0)。结论残耳软骨细胞可在体外独立模拟软骨诱导微环境,促进ADSCs软骨定向分化并形成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传代对残耳软骨细胞体内软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残耳软骨细胞,将第3-8代细胞分别复合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体外培养4周后植入裸鼠体内观察8周。采用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标本的软骨形成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软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生物力学分析新生软骨的弹性模量。结果各代复合物体外培养4周时均不能形成软骨组织,但第3-5代残耳软骨细胞COL 2A1、第3-4代的SOX 9和第3代的DLK 1仍可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P〈0.05);体内植入8周后,第3-6代复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弹性软骨结构形成,并随代次增高而减少,第3-6代复合物的弹性模量明显高于第7、8代。结论残耳软骨细胞传至第4代仍能保持良好的体内软骨形成能力,但扩增传代对残耳软骨细胞软骨表型去分化的影响在第7代后已无法逆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传代的退变模型,探讨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自然退变过程中Asporin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大鼠腰椎终板软骨细胞,酶消化法及自然传代法分离培养大鼠终板软骨细胞,选取P1代及P5代,体外培养6d,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利用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观察及鉴定。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Ⅱ型胶原、蛋白多糖及Asporin基因变化。结果随着细胞传至P5代,细胞形态上有梭形变趋势,Ⅱ型胶原(P5/P1=0.111767,P=0.009842)及蛋白多糖表达(P5/P1=0.328965,P=0.002371)明显下调,Aspor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终板软骨细胞传至P5代,细胞发生自然退变,Asporin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提示Asporin基因表达与终板软骨的退变具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10.
软骨细胞老化过程中胞外基质表达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猪耳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细胞老化相关基因和胞外基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取体外培养猪耳软骨细胞,通过光镜,对各代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测。RT-PCR检测各代细胞中bcl-2、端粒酶、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在mRNA表达水平上的改变。结果体外培养软骨细胞随着老化的进程,逐渐显现衰老和凋亡的特征。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控制细胞分裂的端粒酶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软骨细胞的特征性基质分子Ⅱ型胶原在第3代时表达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降至原代细胞的5.47%±1.04%,在第4代几乎不再表达。而Ⅰ型胶原在第5代时,有显著上升(P<0.01);在第9代时又显著下降(P<0.01)。结论猪软骨细胞经体外培养,由第4代起逐渐发生去分化,丧失软骨细胞的表型。同时,细胞的增殖分裂能力亦逐步减退,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