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呼吸科监护病房(RICU)使用呼吸机的32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病原学检查和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检出9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39%(68/98),革兰阳性菌占21.43%(21/98),真菌占9.18%(9/981;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32.65%),肺炎克雷伯菌(16.33%),鲍曼不动杆菌(9.19%)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4.29%)占主导地位;念珠菌属仍为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普遍升高。结论: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RICU中VAP的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不可忽视;致病菌耐药性升高,临床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初选药物提供方向性选择。方法:回顾分析69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治疗前后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及药物敏感情况。结果:入院时痰培养阴性的新生儿在机械通气平均3.8d后,气管导管内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9%,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率高;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株)为主,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克拉霉素、阿米卡星敏感。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容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monia,VAP),VAP病情反复,抗生素疗效差,病死率高。为了解VAP发生的影响因素、病原学及耐药情况,我们对近2年收治38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病例进行回顾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8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为我院ICU及急救中心住院患者,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23~86岁,平均67±12岁,60岁以上31例;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18例,脑血管疾病昏迷17例,外科手术2例,多发性硬化1例。对照组17例为ICU及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龄19~43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NICU符合VAP诊断标准的61例患儿在停用呼吸机前作气道分泌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4例痰培养阳性,检出细菌4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4株,球菌12株,霉菌10株,混合感染11例。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亚胺硫霉素对大多数杆菌敏感。革兰氏球菌耐药率高,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对亚胺硫霉素较敏感。混合感染和多重耐药是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上机时间越长,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孙乐标 《河北医药》2011,33(18):2852-2853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抢救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定义为机械通气持续治疗48h后或拔管48h以前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对71例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找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2011年8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80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使用呼吸机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总有效率为93.75%(75/80)。结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使用良好、科学的护理方法,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青岛医药卫生》2008,40(5):348-349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VAP主要易感因素为胎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插管情况等。病原菌以克雷伯杆菌最为常见。结论规范应用呼吸机,加强无菌操作,选择有效抗生素,可以控制VAP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特征和诊治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5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共检出60株病原菌,其中45株G-杆菌,占75%;10株G+菌,占16.7%;5株真菌,占8.3%。56例患者中有43例成功脱机,13例死亡,死亡率为23.2%。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容易产生较多的病菌,临床上要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使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得到缩短,使医源性感染得到降低,以此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与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的临床和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03年12月本院1 CU病房40例VAP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VAP死亡病人达57.50%,MODS、休克、呼吸衰竭和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居多。13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8株)占63.77%,革兰阳性菌(25株)占18.12%,真菌(25株)占18.12%,混合菌株占37.68%。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23/88株,占26.14%和20/88株,占22.72%)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9/25株,占76.00%)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15/25株,占60.00%)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分别为60.87%和52.17%,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两司他丁的敏感率最高(70.00%-80.00%)。结论:VAP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VAP治疗要慎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合理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医院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68例VAP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菌株、细菌耐药情况以及治疗方面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VAP患者痰培养分离出12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7株(75.8%),革兰阳性菌10株(7.8%),真菌21株(16.4%),分别列前5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殊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所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VAP组的病死率为30.9%,是非VAP组的2.2倍。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的耐药率不断升高。预防和控制VAP可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本院呼吸科监护病房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48h的97例患者中发生VAP的39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检出病原菌共分离出病原菌83株,其中G-杆菌68株(81.9%)、G+球菌10株(12.0%)、真菌5株(3.4%)。病原菌中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5株(18.1%)、大肠埃希菌13株(15.7%)、铜绿假单胞菌12株(14.5%)、阴沟肠杆菌10株(12.0%)、不动杆菌7株(8.4%)。G-杆菌前5位病原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为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多种头孢菌素等普遍耐药。病原菌由持续机械通气〉72h的平均1.0种,〉120h的平均2.2种,到〉240h的平均3.5种,呈现随通气时间延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本院呼吸科VAP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数量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升高;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临床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甄丽  邢瑞卿  杨伟然 《河北医药》2010,32(24):3498-3499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体会的探讨,以期减少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经人工气道采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利用法国梅里埃产微生物分析仪及药敏分析卡进行细菌鉴定与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62例检出103株致病菌,细菌培养阳性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35株(38.46%),肺炎克雷伯杆菌26株(28.57%),大肠杆菌20例株(21.98%),鲍曼不动杆菌10株(10.99%),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2.2%)。药敏试验敏感抗菌素主要为亚胺培南,其抗药性〈40%,妥布霉素〈40%,头孢他啶均〈40%。.全组死亡3例,均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为主。结论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加强气道管理,是预防VAP的有效途径,正确使用抗菌素并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是治疗V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27-3028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89例机械通气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机械通气时间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VAP发生率的关系;对病原学分析采用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有51例患儿发生VAP,发生率为57.3%。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7.1%,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为多见。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率。结论: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VAP应重视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诊治的2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给予有效的基础护理,并适时给予吸痰等对症护理,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后,1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拔管后没有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患者由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治愈率达到90.0%。结论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MV)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9%~68%,病死率30%~70%[1],为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总结所在医院2005-01~2008-01收治3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培养结果,分析发生VAP的相关因素和病原学,以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探讨临床降低VAP发病率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机械通气超过48h的116例新生儿,其中VAP49例,比较上机时间、插管次数、胎龄、机械通气模式以及分析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2.2%;VAP组上机时间和插管次数明显多于非VAP组;不同胎龄儿VAP的发生率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SIMV/SIPPV模式VAP的发生率低于IMV/IPPV模式;致病菌以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杆菌为主。结论VAP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并预防VAP,采取综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43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致病菌和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43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27例患者为各种细菌混合感染,16例患者为单一细菌感染;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总治疗有效率为90.7%;死亡率为9.3%。结论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抗菌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本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65例机械通气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病原学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措施.结果 65例患者中检出病原菌68株,其中G-杆菌51株,占75%;G+菌11株,占16.2%;真菌6株,占8.8%.患者死亡15例,病死率为23.1%.结论 呼吸机相关肺炎作用病菌较多,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原发病积极治疗,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医源性感染,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余长河 《淮海医药》2012,30(3):256-257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好发因素、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8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46.5%,其中早发性发病率为31.58%,晚发性发病68.42%,老年患者占54.43%。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菌株总数的76.2%。大多数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较高的耐药性;G+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4.2%)为主,未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真菌感染占4.8%,主要是二重感染。其对氟康唑、伏立康唑较敏感。结论医院ICU中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普遍,临床需动态监测VAP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