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幼儿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感染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了解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幼儿园的卫生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出现15例感染性腹泻病例,全部集中在一个班级,其中男生10例、女生5例,该班级罹患率为75.0%(15/20)。检测病例肛拭子8份、粪便1份、呕吐物1份,10份样本均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疫情的病原体均为诺如病毒的GⅡ.3病毒株。结论本次疫情确定为一起由GⅡ.3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方式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2016年上海港一起国际邮轮诺如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探讨疫情暴发调查处置措施,为今后防控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上海浦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业人员采用专门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全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部分病例采集肛拭子或大便样本进行检测,并结合实验室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感染性急性胃肠炎发病人数69例,罹患率为6.56%。采集患者粪便及肛拭子样本10份,RT-PCR核酸检测阳性4份,邮轮厨房剩余食物及环境样本共采集12份,其中4份阳性。结论:依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群体性急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无锡市某托幼中心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该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结合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结果此次疫情累计发病113例,全园罹患率10.90%,采集32份人群样本及21份环境样本,病例组2份样本诺如病毒II型阳性。结论该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未做好消毒通风工作导致本次暴发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一起幼儿园内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开展现场调查,查找病原和可能的传播因素,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肛拭子和环境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共发现符合病例定义者22例,其中确诊病例4例、可能病例18例,所有病例均来自一个班级。病例中儿童21例,老师1例,班级儿童罹患率为56.76%(21/37),老师罹患率为33.33%(1/3)。采用real time-PCR方法对18份病例肛拭子标本及8份食物、饮用水及盛水容器涂抹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其中4例病例肛拭子标本(儿童3例、老师1例)诺如病毒Ⅰ型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均属于GⅠ-3亚型。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由GⅠ-3亚型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可能的原因是首发病例在班级呕吐后造成环境污染和气溶胶微环境,周围易感者通过接触暴露和气溶胶吸入感染而导致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查明荆州市某乡镇某幼儿园一起腹泻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通过面访和电话调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利用RT-PCR方法对病例标本、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疫情从2月13开始至2月18日结束,共发生诺如病毒感染病例91例,罹患率为18%(91/520)。回顾性队列研究未发现可疑餐次。幼儿园对呕吐物未采取消毒措施,也未采用人员疏散措施。检出7份老师肛拭子、2份幼儿肛拭子、1份食堂工作人员(帮厨)肛拭子和1份环境标本(幼儿用碗)为诺如病毒GII型核酸阳性。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可疑传染源为首发病例,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一起幼儿园柯萨奇肠道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为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班级的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肛拭子及咽拭子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调查37名儿童,其中发病23名。病例以发热、呕吐、头痛、嗜睡等为主要症状。采集12名发病儿童和4名未发病儿童肛拭子及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柯萨奇肠道病毒阳性率93.75%。结论 综合流行病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一起柯萨奇肠道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广东省某精神专科医院老年精神三科暴发的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医院感染进行调查。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使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结果:2011年6月17日~6月22日共发生10例诺如病毒胃肠炎,全部为住院患者;该病区14.4%的患者被感染;对收集到的10份大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其中6份结果阳性;通过隔离治疗患者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此次急性胃肠炎医院感染暴发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于调查处理后1个最长潜伏期(3天)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马山县白山镇一起水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肛拭子标本和水源水、学校二次供水和银峰屯饮用水等水样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RT-PRT)反应法检测诺如病毒抗原,食物中毒常规致病菌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历时4 d时间,共发病108例,其中学生和老师92例、学校外围人员16例。采集34例病例肛拭子标本,实验室检测诺如病毒抗原阳性24例,阳性率70.59%。采集生活饮用水3份,诺如病毒抗原阳性3份,阳性率100.00%。结论本次疫情为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流行,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是疫情的主要传播途经。应加强饮用水的消毒和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查明2021年深圳市某中学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的致病因子和危险因素,为疫情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阐述病例的临床症状和疫情的三间分布,通过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查找可疑食物及可疑用餐行为。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采集病例与厨工肛拭子、手拭子样本和环境涂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起疫情共发现病例26例,症状以腹泻为主,罹患率为2.85%。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芝士焗饭和铁板饭是此次疫情可疑致病食物,3月1日学生用餐时有用手触碰嘴巴的行为习惯是导致其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的可疑危险行为。经实验室检测3份学生肛拭子样本、5份厨工肛拭子样本、2份厨工手拭子样本,结果均检出札如病毒。结论 食用被污染的芝士焗饭、铁板饭和接触污染的餐具是本次急性胃肠炎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议卫生监管部门加强对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定期开展厨工健康监测,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公司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并对诺如病毒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定分析同源性。结果 2016年6月2~17日,广州市某公司共发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例34例,罹患率为15.25%(34/223)。所有病例症状均为轻症,临床表现以呕吐(64.71%)、腹泻(47.06%)为主,病程为2~144 h,中位数为45 h。发病高峰主要在6月7~8日(97.06%,33/34)。公司不同部门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P0.05)。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6月6、7日中餐是危险因素(OR=3.045,95%CI:1.04~8.90;OR=11.63,95%CI:2.98~45.45)。采集30份样本(病例肛拭子25份、厨工肛拭子2份、环境拭子3份)进行检测,均未检出常规食物中毒致病菌,22份(病例肛拭子19份、厨工肛拭子2份、环境拭子1份)检出GⅡ-4型诺如病毒。厨工感染的诺如病毒与病人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隐性感染厨工工作时未戴手套、口罩。通过停止供餐、隔离病人、加强消毒等综合措施后疫情终止。结论广州市某公司暴发的疫情为一起隐性感染厨工引起的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建议完善诺如病毒疾病监测与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感染病毒基因型别,探讨可能传播途径,为制定有效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开展主动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采集发病学生和老师粪便或肛拭子,食堂员工肛拭子及食堂环境样本,发病班级环境样本,运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应用常规RT-PCR扩增诺如病毒多聚酶区和衣壳蛋白N/S区,PCR产物纯化、测序,序列经核酸比对确认,应用MEGA 7.0软件编辑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Excel2017软件建立数据库,OpenEpi3.03在线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9年5月4—13日,本起疫情报告病例44例,罹患率为5.42%(44/812),学生41例,教师3例;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70.45%),腹泻(36.36%);流行曲线提示同源暴露后继之以接触模式传播,五(2)班罹患率(38.46%)高于其他9个班级;发病前3日接触类似病例(RR=6.43,95%CI=3.69~11.21)及近距离暴露呕吐物(RR=5.26,95%CI=3.20~8.65)均为本起疫情危险因素。检测证实:10份学生、3份老师及1份厨工粪便或肛拭子样本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随机测序样本序列比对:Jinshan|xingtaschool01|2019、Jinshan|xingtaschool02|2019等7株同属GⅡ.P7-GⅡ.6型诺如病毒,指示病毒同源。结论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本次疫情为由隐性感染厨工污染饭盒后继之以接触传播导致的GⅡ.P7-GⅡ.6型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2年恩平市某村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肠炎的流行特点.探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为今后控制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用专门的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部分病例采集大便样本进行检测,并结合实验室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有11人发病,罹患率为22.92%;最小1岁,最大62岁,男女性别比为0.83:1,病例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以腹泻、腹痛等胃肠炎症状为主,病情较轻,病例呈一定的家庭聚集性,病程2—4d。检测6例现症病人的肛试样品或粪便样品,发现5份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其中1份合并轮状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本次疫情是诺如病毒引起的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的暴发疫情,且部分患者伴有轮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某小区一起二次供水污染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病例定义和暴发区域,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病例发生情况和可能存在的传播因素;采用平皿倾注、多管发酵、RT-PCR等方法对人体排泄物和水样进行检测,确定传染源和致病因素。结果:本次疫情从2011年12月7日发现首例病例开始,临床诊断病例109人,确诊病例16人,到12月16日所有水样检测诺如病毒阴性结束,其中12月8日至9日是发病高峰期。结论:本次事件是地下水池被诺如病毒污染,居民饮用污染水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停止饮用污染水,并对其采取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武威地区腹泻患儿中A组轮状病毒(RV)和诺如病毒(NV)发病状况及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2年在武威市凉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585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和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A组RV和NV抗原。结果585例患儿中,A组RV感染205例(35.04%),NV感染120例(20.51%),A组RV和NV混合感染28例(4.79%)。A组RV和NV感染组在发热表现和日均腹泻次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0,P=0.003;t=2.258,P=0.025;t=4.981,P〈0.01),其他临床症状如呕吐、脱水和病程等均相似。混合感染组除在发热例数上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0,P=0.003)外,其余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V流行季节为9~12月。NV流行呈现3个高峰,在1~2月、4月及7月。结论武威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主要由A组RV引起,而春夏季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为NV。A组RV腹泻发热表现较NV重、日均腹泻次数较NV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院门诊成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广州市两家哨点医院收集门诊18岁以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27份。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A群轮状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札幌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结果共127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其中男性占54.33%(69/127),女性占45.67%(58/127),年龄以60岁以上所占比例最高,为25%(7/28)。127份粪便标本中,单一腹泻病毒感染25份,阳性率19.69%,其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7份,阳性率5.52%(7/127);诺如病毒阳性11份,阳性率8.66%(11/127);札幌病毒3份,腺病毒阳性3份,阳性率均为2.36%(3/127);星状病毒1份,阳性率0.79%(1/127)。未见混合感染,发病具有明显的秋冬季节升高现象,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流行株为别为GII-4型、GI-2型、AD41和HAstV-1。结论医院就诊成人腹泻病例中约I/4为病毒性腹泻.其中诺如病毒是最重要的病原体,感染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2年东莞市霍乱等重点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流行优势毒株的分布,为预防控制霍乱等重点感染性腹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霍乱等重点感染性腹泻的症状监测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东莞市2012年腹泻病例占门诊就诊病例总数的4.15%,10-12月为流行高峰;全年病原检测阳性268份,阳性率为31.98%,病毒性腹泻病原呈现明显季节性,10-12月以轮状病毒为优势病毒,2-9月以诺如病毒为优势病毒;对腹泻病例占门诊就诊病例总数的比例与病原学检出率进行秩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66(P0.05),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东莞市腹泻流行呈现秋冬季高峰,流行优势毒株随季节变化而变化,0~岁年龄组婴幼儿是病毒性腹泻感染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某小学一起以呕吐、腹泻、发热为主要症状的聚集疫情,分析传播途径和传染来源。方法制订病例定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1名患者为病例组,同班51名未发病同学为对照组,调查饮水饮食史,采集患者标本、水样、食品等进行诺如病毒和致病菌检测。结果2例患者诺如病毒检测阳性,食物和水样中未发现致病菌和诺如病毒,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洗手次数大于3次为保护因素。结论首例患者未能及时发现,加上天气寒冷,教室门窗关闭,患者通过近距离飞沫将疾病传染给周围同学,造成本次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一起由球腹蒲螨(Pyemote sventricosus)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及幼儿园环境进行调查,并经实验室镜检,找出本次疫情的致病因素。结果该疫情持续34d,共发生丘疹性荨麻疹病例100例,罹患率43.67%。通过对木椅的虫蛀部分镜检,发现是寄生其上的球腹蒲螨引起本次疫情的发生。结论本次疫情感染来源是寄生在蛀蚀幼儿坐椅中的加州粉蠹上的球腹蒲螨引起。提示使用木制家具的幼儿园应定期更换、清除所有被蠹虫蛀蚀的木制家具,以防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浙江省急性腹泻患儿的常见病毒组成.方法 采集5岁以下(≤5岁)急性腹泻患儿的811份粪便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RV),应用多重PCR方法同时检测B/C组RV、诺如病毒(NoV)、札如病毒(SaV)、肠道腺病毒(AdV)、星状病毒(AstV),并利用RT-PCR对RV的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 811份粪便样本中,RV、NoV、SaV、AdV 及AstV总的阳性比例分别为25.52%、18.37%、4.44%、2.71%和1.23%;65份(8.01%)混合感染标本中以RV和NoV混合感染所占比例最大(56.92%); 116份RV的G/P分型中,G3型(37.93%)、G1型(32.75%)和P[8]型(57.76%)是RV的优势型别,且G3/P[8](27.59%)是混合感染最主要的组合.结论浙江省五种常见腹泻病毒及其混合感染的流行状况,为临床治疗和疾病监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