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及1-3岁儿童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为海南省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麻疹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海南省2010年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95.7%;接种1针的抗体阳性率为94.1%,接种2针及以上者为97.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P〈0.05)。各市县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2.5%以上;1-3岁和5-7岁两组儿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6%、96.1%,两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5,P〉0.05);1-3岁儿童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8.1%。结论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维持在高水平,已经形成了牢固的保护屏障,有效控制麻疹病毒传播,为海南省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乐山市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为麻疹的预防和控制直至消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人体免疫水平监测方法,随机采取乐山市境内的犍为、峨边、夹江3个县0~14岁180名儿童的血清,定量检测其中的麻疹IgG抗体活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犍为、峨边、夹江3个县180名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149例,阳性率为82.78%;3个县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67%、86.67%、70.00%,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4,P=0.01);各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0~3岁92.59%、4~6岁83.58%、7~10岁84.09%;11~14岁73.81%,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6,P=0.075);男性阳性率80.19%,女性阳性率86.49%,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P=0.537)。结论乐山市受调查县的儿童已形成良好的麻疹免疫屏障,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还应对部分易感人群进行适时强化免疫,进一步提高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飒  陈艳  郭淑霞  张红 《农垦医学》2011,33(1):71-72
目的:评价社区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30个社区中12~18个月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1~8岁儿童共769名,用血清酶联免疫法原(ELLSA)定性测定流腮IgG抗体。结果:1~岁组的抗体阳性率最低(31.15%),2~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67.19%),2~岁组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χ2=477.22,P〈0.005),男女间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无差异(χ2=0.077,P〉0.05),常住儿童和暂住儿童抗体阳性率有差异(χ2=3.92,P〈0.05)。结论:石河子市社区儿童腮腺炎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提示采取2剂次的接种方案。定期在社区儿童中进行腮腺炎抗体水平的测定,抗体阴性者应进行腮腺炎疫苗的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地区的麻疹免疫状况,探索麻疹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监测对象的末梢血,检测并分析其麻疹病毒IgG抗体的阳性率。结果我地区1~15岁儿童麻疹病毒IgG抗体的阳性率为96%,〈1.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91.35%,低于其他年龄组(χ2=60.00,P=0.000),接种1剂次组阳性率低于≥2剂次组(χ2=284.487,P=0.000);同一年龄组各地区间抗体阳性率的经检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及时提高复种及时率对遏制麻疹小年龄发病有重要意义;基层防保单位在保证较高接种率的同时,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接种质量上,同时加强冷链管理,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保证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水辖区内高中生麻疹、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免疫效果抗体水平,为全市制定免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所辖3所高中16~18岁组的8 504名高中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麻疹、脊灰及乙脑Ig G抗体检测。结果广水市16~18岁组的健康高中生麻疹抗体、脊灰抗体、乙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2%、88.4%、86.1%。3种抗体保护水平均达到了85%以上;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P0.05)、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2,P0.05),不同年龄组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不同性别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P0.05)、脊灰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9,P0.05)、乙型脑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7,P0.05)。结论广水市16~18岁组健康高中生麻疹、脊灰、乙脑抗体阳性率达到抵御相应疾病的水平,但脊灰、乙脑抗体阳性率有待提高,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应急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福州市流动人群的麻疹和风疹抗体水平,为麻疹和风疹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随机调查的0~44岁477名流动人群麻疹和风疹IgG抗体。结果流动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81.34%,风疹抗体阳性率80.71%;不同年龄组流动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0,P>0.05),≤15岁流动人群风疹抗体阳性率低于>15岁年龄组(χ2=49.483,P<0.01);城区流动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低于农村(χ2=15.478,P<0.01),城乡风疹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流入时间小于1年流动人口麻疹抗体水平高于流入时间大于1年人群(χ2=5.342,P<0.05),省外流入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高于本省其他地市和本市其他区县(χ2=7.208,P<0.05),风疹抗体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χ2=0.089,P>0.05)。结论福州市控制麻疹和风疹的重点人群仍为15岁以下特别是1.5岁以下人群,在做好基础免疫基础上,应大力开展麻疹和风疹的强化免疫,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健康人群血样。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进行麻疹IgG检测。结果:检测2区县459份血样,麻疹IgG阳性率83.88%。5岁以下儿童麻疹IgG阳性率随年龄增高逐渐增高,到3-4岁组达到最高(98.15%),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麻疹IgG阳性率逐渐降低(χ2=39.43,P〈0.01)。不同性别、不同免疫史状况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盘水市麻疹IgG抗体水平还不高,尚未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玉溪市适龄儿童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评价,为今后制定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74名适龄儿童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G。结果 麻疹抗体阳性率90.06%,几何平均滴度(GMT)1:518.26,不同年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62,P〉0.05),保护率和GMT差异有显著性(χ^2=15.83,F=4.6,P均〈0.05);不同地区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均有显著性(χ1^2=9.39,χ2^2=56.6,F=18.4,P均〈0.01。)(χ^2=9.39,P〈0.01);男女之间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差异无显著性(χ1^2=0.22,χ2^2=0.28,u=0.39,P均〉0,05)。结论 玉溪市适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并形成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韶关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制定和调整本市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3~2006年分别在3个县区随机抽取2~4岁、6~8岁、13~15岁三个年龄组人群的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地区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6年共检测麻疹抗体603人,其中阳性498人,阳性率82.59%。不同县区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56%、84.57%、91.8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9.8457,P=0.0000);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99%、82.76%、83.0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4730,P=0.9766)。结论被调查地区人群抗体阳性率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不同县(市、区)抗体阳性率、滴度(或水平)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儿童血清包虫病抗体阳性率情况。方法对儿童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填写调查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包虫IgG抗体。结果共检测34157人份血清,其中416份为包虫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22%。其中1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1.71%),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88,P〈0.01);男生与女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0,P〈0.05);蒙古族儿童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1.58%),与其他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45,P〈0.01);农区儿童的抗体阳性率最高(2.00%),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0,P〈0.01)。结论内蒙古地区儿童血清包虫病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农区儿童血清包虫病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生产类型地区。因此对农区包虫病的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麻疹疫苗接种后抗体滴度水平与年龄的关系,为麻疹疫苗接种提供依据。方法以沾化县8个月龄~20岁的健康人群为观察对象,分年度、分年龄组进行麻疹抗体检测。抗体测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用等级相关、等级秩和检验及x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年份抗体滴度水平不相关,中位数等级相关(R s=0.5,P>0.05),秩和检验(Hc=705.49,P<0.05),x2检验(x2=554.33,P<0.05);不同年龄组抗体滴度水平不同,中位数等级相关(R s=-0.884,P<0.05),秩和检验(Hc=-476.55,P<0.05),x2检验(x2=98.38,P<0.05)。结论麻疹疫苗接种后抗体的高水平只能维持2~3年,在大年龄组儿童及成人中应进行麻疹接种。  相似文献   

12.
肖太钦 《医学动物防制》2013,(12):1393-1394
目的查明胜利油田采油作业工作人员麻疹保护性抗体水平,为防治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采油工作人员702名,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进行麻疹保护水平评价。结果702名调查对象中,具有人群保护水平的抗体为36.9%,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P〉0.05),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1,P〈0.01)。明确免疫史人群与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人群比较,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群保护性抗体水平较低,不能形成有效的保护屏障。因此,必须加强对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尤其是20~30岁年龄组工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茫崖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定2个乡(镇),在每个乡(镇)各抽取0~岁、1~岁、3~岁、5~岁、7—14岁儿童各15名,每个乡(镇)75名,共计15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人群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1.33%(137/150),其中男性90.24%(74/82)、女性92.65%(63/68),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603);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1002.94;95%可信区间(729.53,1378.80)。结论2011年茫崖县14岁以下儿童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低于95%,应开展强化免疫,提高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李娜  刘小平 《医学动物防制》2014,(11):1191-1193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为进一步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抽取呼和浩特市4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2-4岁、7-9岁、13-15岁、20-25岁、30-35岁5个年龄组的健康人员约75人,全市共30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Ig G抗体。结果 2012年共检测300人,其中麻疹Ig G抗体阳性282人,阳性率94.0%。经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组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3,P〈0.05),不同地区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8,P〉0.05)。结论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较高,其中0-4岁组最高,20-25岁组最低,建议继续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尤其是针对大年龄组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同时继续加强麻疹监测,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麻栗坡县中越边境地区各年龄组人群麻疹(Measles virus,MV)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边境地区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调查与越南接壤边境线最长的麻栗坡县边境地区境内、境外1~50岁人群共800人,采血进行麻疹IgG抗体定量检测。结果麻疹IgG抗体综合阳性率为88.25%,其中境内人群为91.75%,越南籍人群为84.75%,境内高于境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P0.05);境内有免疫史者麻疹抗体阳性率93.14%,GMT为1587.11mIU/ml,免疫史不详者麻疹抗体阳性率80.00%,GMT为894.22mIU/ml,有免疫史者高于免疫史不详者,两者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5;F=7.29,P0.05)。结论麻栗坡县境内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境外,切实提高含麻组分疫苗二剂次接种率是巩固边境地区麻疹防控工作,实现如期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广州市白云区流行病学血清学研究,了解非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状况,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生儿、2~、4~、6~、8月龄未患过麻疹的常住婴儿及母亲配对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麻疹疫点应急接种时,采集15~35岁健康受种者免前及免后一个月血清。所有血清标本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活性量(U/ml),≥200为阳性。结果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00%,新生儿麻疹抗体活性量值是其母亲的1.66倍,婴儿麻疹抗体活性量水平的高低与母亲抗体活性量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032)。从2个月后婴儿母传抗体抗体活性量水平逐渐降低,6个月后抗体下降显著,至8月龄时,婴儿母传麻疹抗体几乎消失。128名健康成年人免前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33%,麻疹抗体活性量值为2066.71±162.47,接种麻疹疫苗后,不同年龄段男女麻疹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接种前(P0.001)。结论白云区近年来非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麻疹发病持续上升,与这类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低有关。对成人进行麻疹疫苗接种,能取得良好免疫效果,尤其重视对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是降低这类人群麻疹发病率的主要措施。为减少8月龄前儿童发病数,应急免疫时可考虑将起始月龄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唐山市曹妃甸区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现状、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为开展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唐山市曹妃甸区城市和农村的中小学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体检调查,调查项目包括视力、肥胖、营养不良、龋齿、沙眼。结果共调查了3 731名学生,包括城市学生1895人、农村学生1 836人;男生2 084人、女生1 647人。城乡学生比较,视力低下率(χ2=3.473,P﹥0.05)、营养不良率(χ2=0.0 055,P﹥0.05)和沙眼率(χ2=0.0 05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率(χ2=48.733,P﹤0.05)和龋齿率(χ2=5.89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学生比较,肥胖率(χ2=0.91,P﹥0.05)、营养不良率(χ2=0.02,P﹥0.05)、龋齿率(χ2=0.835,P﹥0.05)和沙眼率(χ2=0.00 13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视力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5,P﹤0.05)。结论唐山市曹妃甸区中小学生常见病的患病率较高,提示今后应加强学生常见病的督导、防治和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