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郁达之"强调通过升发调达、宣吐疏泄等法以达到气机调畅、木郁得解的目的。该理论源自《黄帝内经》,经后世医家对其进行实践应用,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充实完善。"木郁达之"是指以疏肝行血、清肝泻火、扶土抑木、疏利肝胆、平肝息风等法解除"木郁",以此为指导可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文章从其内涵、沿革、治则治法以及临床运用等方面对"木郁达之"进行论述,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病""瘿瘤"的范畴,其病机为肝失条达,最终导致气、痰、瘀壅结颈前。其病位主要在肝。患者初起多肝脏实病,多以肝气郁结、肝郁血瘀火、肝郁化火为主,后期多以虚实夹杂多见,可见肝血虚、肝阴虚、肝肾阴虚等。"木郁达之"首见于《黄帝内经》,所谓"木郁"即是木气郁结,从而形成异常的气候变化,进而影响人体发生一系列相关疾病的过程,达之,即使之条达,可分为实则泻之和虚则补之。因此,结合《黄帝内经》及临床实践,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应从"治肝"入手,根据病情不同时期的证候选择疏理肝气、疏肝化火、疏肝通络、养血柔肝、养阴敛肝、滋补肝肾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木郁达之"是中医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语出《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为五郁先导",以气郁为要,人体肝胆之郁,可令气机怫郁,气郁为百病之长,常变生其他诸郁,其治疗大法即"木郁达之"。柴胡退热之用,归于其"达肝"之功,"木达则火自平",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发热,随症配伍后皆可用之。本文从"木郁达之"的理论出发,对柴胡的退热作用进行相关论述,并进一步探讨、总结仝小林教授有关柴胡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4.
"肾者胃之关"出自《素问·水热穴论》,最初是论述水液代谢的过程,后世历代医家从各方面对"肾者胃之关"进行发挥、诠释、延展,衍生出许多新的理论,丰富发展经典理论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更多的内涵,对临床实践有指导作用。目前"胃肾相关"理论普遍为大家所接受,通过经典探讨,从经络、生理、病理入手,对"胃肾相关"理论作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人群逐渐扩大,使得其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必须重视的疾病。笔者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郁证论治思想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有关郁证的论述,阐述《素问》中"五郁论治"思想对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取穴的指导作用,以丰富针灸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理论内涵,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抑郁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将五运之气变化与人体病理变化联系起来,提出了"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五郁郁甚治则。"五郁"概念的提出言简意深,历来各家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发挥。本文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结合运气学特有的时位特点,探讨"五郁"治则的内涵及应用要点,拟揭示"五郁之发"的预防及"五郁之证"的治疗意义,以更好地诠释"五郁"之治"防""治"结合的双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木郁达之”浅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木郁达之"首见于《素问》中对木、火、土、金、水五郁的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  相似文献   

8.
张俊  朱霞  张煜 《天津中医药》2000,17(1):40-41
"木郁达之"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的"五郁"治则之一,是古人根据运气学说,结合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经验而确定的.这一治则,对于肝病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受到历代医家的注重.为了使之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笔者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在中医古代文献中,中医原气具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和先后天合气的内涵,其中先天原气包括命门之气和肾气,后天原气指脾胃之气,先后天原气指元气。在原气的众多内涵中,以原气为命门先天之气的内涵最为古代医家所常用,而目前中医原气则被元气所取代,主要具有先后天合气的内涵,而原气最初为命门先天之气的内涵逐渐被淡化。  相似文献   

10.
国医大师薛伯寿在临床应用《内经》"木郁达之"之法治疗内科疾病常获显效,以三例医案胃脘痛、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咳嗽为基础,探讨和分析"木郁达之"治则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薛老推崇《内经》"木郁为先""木郁为重",认为木郁是常见的发病病因和病机,"木郁达之"为中医重要治法,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11-1012
依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对"木郁达之"的论述,探究乳腺癌病理机制及对乳腺癌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论述了少阳厥阴脏腑气机郁滞与乳腺生理病理的关系,突出了少阳气结与厥阴血瘀是乳腺癌发病基础。认为乳腺癌有木失调达、乳络瘀阻、木郁乘土基本证型,和解少阳、活血化瘀、疏肝健脾为乳腺癌辨证论治之关键。"木郁达之"可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杜武勋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缺血性心脏病的经验.杜教授认为"气-形-神"与疾病密切相关,五脏六腑,非气不生,神静则宁,气郁则乱.其指出围绝经期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根于脾肾,变于肝",气机失调、冲任亏虚是其主要病机,故以平衡气之升降出入、滋补肝肾冲任之亏虚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治则,用药遵循《内经》"木郁达之""虚者补之"的要旨,...  相似文献   

13.
秽浊钩玄     
宋代医家陈言在总结前人病因学观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三因"学说为框架的理论体系,后人在完善中不断的加入新的元素。秽浊之为邪,广泛为历代医家所提及,然并未被纳入到病因学当中。本文从多个方面探究秽浊之邪的内涵与外延,从古代医籍中散在的相关记载中归纳总结,将秽浊的内涵概括为:肮脏不净与浑浊不清。表现在医学上为:1腐败污秽之气及山岚瘴气;2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所散发的特殊臭气;3脾胃熏蒸的浊气。治疗方药分为辟秽化浊、攻秽泻浊和以秽引秽三种。大凡见秽浊之气,即可用治秽之法,在临床上或许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正先秦时期,痒症理论初现雏形,最初认为痒与"火"、"虚"相关。《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明确提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后世直至当代,都有医家依据这个理论辨证论治瘙痒症。《灵枢·刺节真邪论》曰:"虚邪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难经》也提到:"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因此,"虚"最初被认为是造成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秦汉晋时期,痒症理论得到长足发展,医家对痒症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形成了痒症辨证论治体系的雏形。张仲景首先上承前人"痒者,属心为虚"的观点。其次,第一次提出瘙痒因风邪而起的观点,这是痒症病机到目前为止最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RED)因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症状反复,治疗效果不佳而逐渐被重视。中医依据"木郁达之"的理论,从生理特性、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角度阐述,认为"木郁"乃该病初始之缘由,久郁生变,或化气化火,或成瘀成虚,治疗上当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火、柔肝活血、益气和胃为达。  相似文献   

16.
五郁的产生是因为气的非时而化,导致了气机升降失调;五郁的治疗原则是"时必顺之",即顺应四时阴阳的运化秩序而对应治疗郁证,使升降有序,气机调畅,则郁证不复存在.而"木郁达之"等五法是对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历代医家对于"土得木而达"注解的不同观点,挖掘了"达"字的源流,认为应从王冰注,训"达"为"通";其次结合对"土疏泄,苍气达"和"疏以达"的训诂与注解,认为"达"不仅可以在"木克土"规律中表述相克(乘)关系,亦可表示肝木疏达之特性;最后,认为"土得木而达"这一关系包含了"木能疏土"与"木旺乘土"的内在医理,"木郁达之"的治疗原则是"达"字的又一引申,"土得木而达"亦与"肝病实脾"、"怒胜思"的预防治疗原则息息相关,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肝脾疾病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源流探讨"玄府学说"的理论,并总结其与中医眼科的关系以及后世沿革,通过回顾历代医家相关著述,考证并深析"玄府理论"在中医眼科学中的发展轨迹。经过不同时代医家对本理论进行继承、发展,"玄府学说"的内容已上升到中医学辩证唯物论哲学的理论地位,充分拓展了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眼科疾病的范畴,对今后眼科的学术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认为阳气的盛衰在肾病的发病中占有主导地位,然而邵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认为,肾病之初期固然以阳虚多见,但病之后期,阴虚才是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原因。一贯煎并用滋水涵木、清金制木、培土抑木三法,滋养肝、肾、肺,疏理肝脾,邵老临床灵活运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之中,在减缓疾病的发展和改善症状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从主方配伍、用方要点、药物加减和验案举例四个方面就邵老临床运用一贯煎的经验作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20.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物质本原,也是中医理论中关乎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先秦两汉医家从"气本论"出发,将中医学理论与对天地万物的朴素认识相结合,同时吸收道家道教的练气理论与人们日常养生的实践方法,提炼总结出"食气"的养生方式。从"食气"入手,将简帛医书与中国古代经典结合对比,指出早期医家的"食气"理论,其源流自先秦时期老庄的"气"的概念,"气"从宇宙天地的本原逐渐发展为构成人身体生命的重要组成,并由道家引申至道教,形成"食气"说,并具体记载于早期简帛文献《却谷食气》与《十问》当中,并被后世医家所吸收发展,最终形成独特的"食气"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