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有核细胞内寄生虫,可以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能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宿主体内γ-干扰素和白介素的水平影响弓形虫的垂直传播并决定弓形虫病的发生与转归,γ-干扰素和白介素在宿主抗弓形虫感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γ-干扰素和白介素抗弓形虫感染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迄今的研究表明,IFN-γ是抗弓形虫保护力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胞因子,其抗虫机理可能是影响了巨噬细胞利用氧依赖机制和氧非依赖机制。本文就目前IFN-γ抗虫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白念珠菌是人体消化道、呼吸道和女性生殖道黏膜寄居的正常菌群.是念珠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肿瘤放射治疗、化疗、侵入性治疗、器官移植的开展.以及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菌群失调.白念珠菌的感染率和发病率较以往有明显增加。机体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反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细胞免疫在机体抗白念珠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弓形虫可溶性抗原(STAg)和γ干扰素(IFN-γ)联合鼻内免疫对小鼠的保护作用及IFN-γ作为佐剂鼻内免疫抗弓形虫感染的最佳剂量。方法将5~6周龄BALB/c小鼠7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分别用20μgSTAg、20μgSTAg 250UIFNγ-、20μgSTAg 500UIFNγ-、20μgSTAg 1000UIFN-γ和20μgSTAg 2000UIFN-γ鼻内免疫小鼠2次,间隔14d,末次免疫后第10天,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4×104个/只灌胃攻击,逐日观察小鼠健康存活情况。攻击后第29天处死全部小鼠,分离计数脑、肝组织速殖子;计数肠系膜淋巴结(MLN)和脾T淋巴细胞。结果随着佐剂IFN-γ剂量的增加,小鼠存活率有升高趋势,1000UIFN-γ剂量组小鼠存活率最高达93%;肝、脑速殖子数呈下降的趋势,其中STAg 1000UIFN-γ、STAg 2000UIFN-γ组显著低于STAg组;MLN和脾T淋巴细胞发生了增殖性应答,其中STAg 1000UIFNγ-、STAg 2000UIFN-γ组MLN细胞显著高于STAg组。结论STAg 1000UIFNγ-、STAg 2000UIFN-γ鼻内免疫明显优于其它小剂量佐剂及单独抗原免疫,能有效诱导黏膜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6.
肝纤维化是以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生沉积及分布异常为特征的病理性纤维增生过程。当致病因子损伤肝脏时,枯否细胞首先活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于静息状态的肝星状细胞(liver stellate cell,LSC),LSC活化增殖,大量分泌ECM,同时还通过自分泌机制加速自身合成ECM,沉积于肝脏内引起肝细胞功能障碍。肝功能受损后激活更多枯否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肝内ECM过度沉积,致使肝纤维维发生。干扰素是一类异源性细胞因子,分为α、β、γ三种,由于其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和抗增生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肝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家族在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IL)在清除宿主机体细胞内寄生原虫弓形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破坏染虫细胞,构成免疫网络、调节免疫平衡等。现对其中重要的几类IL进行综述,旨在为弓形虫感染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增加细胞外L-精氨酸(一氧化氮生物合成的底物)或L-瓜氨酸(通过再循环生成L-精氨酸)浓度是否可提高活化巨噬细胞(macrophage,M)诱生一氧化氮(NO)的产量及其对细胞内抑制或杀伤弓形虫速殖子的能力。方法:用RH株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速殖子感染活化M后,观察活化M在含不同浓度L-精氨酸和L-瓜氨酸培养基中培养18h后的NO产量、感染率以及纳虫泡内弓形虫速殖子数。结果:(1)活化M在生理水平的L-精氨酸浓度(80μmol/L)下可明显抑制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并依赖于NO的产量;(2)增加细胞外源的L-精氨酸或L-瓜氨酸可明显提高M诱生的NO产量,进而降低M的感染率,并抑制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的增殖;(3)L-瓜氨酸可完全替代L-精氨酸提高M诱生的NO产量及其抑制或杀伤弓形虫速殖子的能力。结论:活化M胞浆内生理水平的L-精氨酸诱生的内源性NO产量足以抑制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的繁殖,但不能防止细胞感染,增加细胞外生物合成NO的底物浓度可提高M抑制或杀伤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LIT对小鼠抗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激光照射弓形虫速殖子(LIT) 的免疫保护力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方法: 应用4.5 WLIT免疫ICR小鼠,并用活体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观察LIT抗虫效果。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测定T淋巴细胞CD4+ /CD8+ 亚群及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LIT免疫的小鼠具有抗急性弓形虫感染的能力, 能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并能导致机体CD4+ 、CD4+ /CD8+ 显著升高及特异性IgG抗体产生。结论: 4.5 W LIT经腹腔免疫接种小鼠, 能诱导部分的保护性免疫力, 并能特异性地刺激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疟原虫、刚地弓形虫、利什曼原虫和锥虫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原虫。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显示,Ⅱ型干扰素(IFN-Ⅱ)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Ⅰ型干扰素(IFN-Ⅰ)在宿主抗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原虫诱导的IFN-Ⅰ应答可因所感染的寄生虫虫种/虫株、虫荷、虫体的发育阶段或宿主的遗传背景等不同而异。IFN-Ⅰ与IFN-Ⅱ在原虫感染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本文综述了原虫感染过程中IFN-Ⅰ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Ahmed  AK  Mun  HS  Aosai  F  杨小迪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5,32(5):232-233
感染弓形虫的小鼠在死前可检出弓形虫的热激蛋白70(TgHSP70)的表达迅速增加,表明该分子可作为弓形虫急性致死性感染的危险信号。对经口感染10个Fukaya株包囊的小鼠在感染的0、1、2、3d分别腹腔注射100、300、600和1000μg重组TgHSP70,对照组注射载体蛋白。弓形虫感染3d的小鼠腹腔注射1000μg重组TgHSP70后,在9d内全部死亡。而感染0、1、2d腹腔注射相同剂量重组TgHSP70的小鼠存活超过6个月(P〈0、01)。TgHSP70是表达在速殖子上的毒力分子,按照该毒力分子的不同,把速殖子分成2类:表达低水平TgHSP70的破坏型速殖子和表达高水平TgHSP70的毒力型速殖子。  相似文献   

12.
感染弓形虫的小鼠在死前可检出弓形虫的热激蛋白70(TgHSP70)的表达迅速增加,表明该分子可作为弓形虫急性致死性感染的危险信号。对经口感染10个Fukaya株包囊的小鼠在感染的0、1、2、3d分别腹腔注射100、300、600和1000μg重组TgHSP70,对照组注射载体蛋白。弓形虫感染3d的小鼠腹腔注射1000μg重组TgHSP70后,在9d内全部死亡。而感染0、1、2d腹腔注射相同剂量重组TgHSP70的小鼠存活超过6个月(P<0.01)。TgHSP70是表达在速殖子上的毒力分子,按照该毒力分子的不同,把速殖子分成2类:表达低水平TgHSP70的破坏型速殖子和表达高水平TgHSP7…  相似文献   

13.
体内和体外的研究证实,活化的巨噬细胞是杀死刚地弓形虫或抑制其增殖的主要细胞,而干扰素-γ(IFN-γ)则是自然宿主在弓形虫感染应答期活化巨噬细胞的主要因素。然而,小鼠和人的急性弓形虫病期的IFN-γ水平下降伴随着免疫抑制。此外,刚地弓形虫还能引起感染小鼠中干扰素-α/β(IFN-α/β)的产生。本文研究了小鼠急性弓形虫病期间血清和脾细胞IFN-α/β和IFN-γ产生的动力学及IFN异常与免疫抑制的关系。 8~10周龄、无病原微生物的雌性NMR1小鼠,每组10只,感染组经后足垫皮下接种含5×10~3活的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的生理  相似文献   

14.
抗P30McAb对弓形虫感染的保护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抗弓形虫P30McAb,按不同剂量分别与同等数量的弓形虫RH株作用后,经腹腔注射BALB/c瘤,发现该McAb对弓形虫感染具保护性作用。RH株致死量试验显示,每鼠注射10个虫体,1wk内死亡率达62.5%,9d内全部死亡,而在3.00mg的McAb保护下注射10^5RH株虫体的小鼠可在10d内地一死亡。  相似文献   

15.
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抗弓形虫P30McAb,按不同剂量分别与同等数量的弓形虫RH株(2×105/ml)作用后,经腹腔注射BALB/c鼠,发现该McAb对弓形虫感染具保护性作用。RH株致死量试验显示:每鼠注射10个虫体,1wk内死亡率达62.5%,9d内全部死亡,而在3.00mg的McAb保护下注射105RH株虫体的小鼠可在10d内无一死亡。用目测概率法计算其ED50为每鼠1.23mg/105RH株虫体。对照组与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及存活率间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了解细胞免疫在抗疟原虫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对研制疟疾疫苗和进行免疫预防有一定意义。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并有一定进展,其研究结果主要有:(1) 疟疾保护性免疫的产生依赖巨噬细胞提呈抗原以及抗愿提呈后 T 淋巴细胞的激活和致敏。(2) T 淋巴细胞通过辅助 B 淋巴细胞和住驻 T 淋巴细胞而发生抗感染效应;T_h 和 T_s 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协调对疟疾的保护性免疫颇为重要;用 T 淋巴细胞克隆技术已从恶性疟患者的外周血中筛选出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克隆 T 淋巴细胞。(3) 不同宿主对同种原虫易感性的差异与宿主固有的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的活性高低有关。(4) 干扰素可有效地预防动物宿主感染子孢子;氧代谢物、肿瘤坏死因子,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在体外对疟原虫均有杀伤作用;白细胞介素_2在体外可恢复感染疟原虫的宿主 T 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18.
IgA是粘膜组织体液免疫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在局部有抗感染作用。IgA在抗肠道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尚待阐明。本文综述的资料对我们进一步探讨宿主粘膜部位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和认识IgA的免疫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α抗肝纤维化作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干扰素—α(IFN—α)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故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以往对IFN—α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评价较少,近年研究提示IFN—α和IFN—γ─样,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现就近年有关IFN—α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IFN—α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慢性肝病在不断进展的肝纤维生成过程中,Ito细胞(即肝贮脂细胞)获得了肌成纤维细胞样特性,增殖和合成细胞外基质成分数量增加。1995年Mallat等[1]报道IFN—α和IFN-Y对体外培养的人肌成纤维细胞样Ito细胞(MFBIC)增殖与胶原合…  相似文献   

20.
以抗弓形虫散(由常山、白头翁、青蒿、苦参、乌梅、大黄、甘草等14味中药组成)治疗弓形虫感染者95例,结果治愈36例(37.9%),显效29例(30.5%),好转26例(27.4%),有效率95.8%。对照组(95例)使用阿奇霉素片治疗,结果治愈21例(22.1%),显效30例(31.6%),好转31例(32.6%),有效率为86.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验表明抗弓形虫散治疗弓形虫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