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佩荣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22-2423
<正>近年来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不断增多,许多患者误将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制剂长期使用,导致面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增多。作者于2002年9月至2007年1月应用海普林软膏治疗类固醇依赖性皮炎4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10余年来,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现象普遍,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我科于2004年5月-2006年10月用咪唑斯汀联合黄柏液冷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是由于较长时间外用或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的非化脓性炎症,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作者复习有关文献,结合门诊病例,探讨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的原发疾病及药物治疗的种类、数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以下简称激素)和 含皮质类固醇化妆品的广泛使用,使激素依赖性皮炎成为皮 肤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临床报告也日趋增多,但在国内的 皮肤科专著中尚未将此病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加以阐述。现 将近10年来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标准、 中西医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温江杨 《中外医疗》2014,(34):155-15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效果。方法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6例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给予西替利嗪、复方芦丁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6.79%,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引起的影响患者容貌和身心健康的皮肤慢性炎症。目前治疗较棘手,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应用蓝科肤宁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红光结合面部综合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给予红光结合面部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经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8.0%,且临床症状TSS评分相比治疗前明显更低,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行红光结合面部综合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临床不良症状,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普及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它主要作用于对皮质类固醇,如接触性皮炎、湿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及银屑病等引起的皮肤炎症和皮肤瘙痒的治疗,在皮肤科应用较多。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多,如果掌握不好适应证,不适当应用或长期应用,则可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对17例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用药的同时采用心理治疗。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戒断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结论心理疗法有助于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更佳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120例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进行临床分析,其中使用皮炎平38例(31.7%)、肤轻松36例(30%)、皮康霜25例(12.5%)、皮康王6例(5%)、恩肤霜3例(2.5%)、混合组12例(10%)。平均用药8个月。结果 除12例患者退出治疗外,其余108例均成功地戒断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结论 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现象相当普遍,综合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亚迅 《吉林医学》2010,31(17):2662-2662
<正>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为长期使用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由于长期反复不当的使用,导致皮肤对药物依赖,一旦停药,1~2d内,用药部位皮肤又会发生显著红斑、丘疹、皲裂、脱屑、小脓疱、瘙痒和触痛等  相似文献   

12.
谢俭  陈怀忠 《右江医学》2010,38(2):198-199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作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导致的依赖性且又有特定临床表现的皮肤病[1],其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2007年1月~2010年1月用由中药甘草提炼的复方甘草酸苷结合左西替利嗪片、羟基氯喹和本院配制的外用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患处皮肤对激素制剂产生依赖所导致的非化脓性皮肤病。目前发病率越来越高,治疗困难。现将2005年以来我科运用复方甘草酸苷(美能,由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联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布特,沈阳同联药业公司生产)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68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药物引起的皮炎。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顽固难治愈,目前国内对其发病、诊断与治疗还尚未列入医学教科书籍。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总结,现将体会综述如下:1发病原因1.1适应症选择错误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抗过敏作用,外用后能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瘙痒的程度和某些皮肤损害的炎性反应得以暂时缓解和消退,但由于临床中医患双方往往被这一假象所蒙混,加之广告宣传的误导,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范围和不良反应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15.
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使用,近年来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明显增多。其主要症状除了表皮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痤疮等副作用外,还表现为停用激素后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水肿、灼热和瘙痒等现象,复用激素后可以控制症状。2009年1月-10月我们采用光子嫩肤激光联合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素钠软膏(海普林)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部分病例组成对照组,其余病例组成治疗组,分别使用单纯乳剂和肝素钠软膏外涂,配合相关内服药物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4.81%,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52.24%,两组结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应用肝素钠软膏外用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药熏蒸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不当而引起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越来越多,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由于广泛、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皮炎等不良改变而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我们应用布特软膏(氟芬那酸丁脂软膏,同联集团沈阳抗生素厂生产)外用治疗颜面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广泛、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皮炎等不良改变[1]而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我们应用布特软膏(氟芬那酸丁脂软膏,同联集团沈阳抗生素厂生产)外用治疗颜面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陈怀忠  黄丽玲 《广西医学》2004,26(4):562-563
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现对36例面部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性4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36 5岁(18~4 3岁)。均为使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或含有皮质类固醇的化妆品者。湿疹皮炎12例(33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