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抗凋亡基因bcl—2(β cell lymphoma/1eukemia—2)蛋白过量表达在葡萄膜与结膜黑色素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40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alignant melanoma,UMM)、5例结膜色素痣(conjunctival nevus,CN)及7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conjunctival malignant melanoma,CMM)的bcl-2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CMM较CN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CMM及UMM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1%及72.50%;UMM的bcl-2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巩膜受侵、睫状体受累、肿瘤大小均不相关(P>0.05)。 结论:bcl—2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apoptosls)过程而参加CMM与UMM的发生;bcl-2表达量可能有助于CN与CMM的鉴别诊断,但在UMM病理恶性程度评估上的价值不大。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73-74)  相似文献   

2.
葡萄膜与结膜色素性肿瘤核仁组成区银染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s)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在结膜与葡萄膜色素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或冒后评估上的价值. 方法:应用AgNORs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44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10例结膜色素痣及10例结膜恶性黑色索瘤进行检测。 结果:结膜恶性黑色素瘤较色素痣AeNORs面积显著增加(P<0.05);葡萄膜恶性黑色索瘤AgNORs面积则按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及上皮样细胞型顺序增加(P<0.05). 结论:AeNORs技术可能有助于结膜黑色素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井可作为葡萄膜恶性黑色索瘤预后评价的参数之一。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181-184)  相似文献   

3.
张慧  罗清礼 《眼科研究》2005,23(3):314-316
目的测定角膜结膜上皮性肿瘤中的DNA含量,并分析其在角膜结膜上皮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0例角膜结膜上皮性肿瘤石蜡标本(乳头状瘤10例、非典型增生8例、鳞状上皮癌12例)的DNA含量。结果乳头状瘤,非典型增生和鳞状细胞癌的DNA指数(DI)均值分别为1.01,1.38和1.75;其DNA异倍体率均值分别为10%,37.5%和91.7%;其S期百分比(SPF)均值分别为13.87%,24.18%和33.97%。在不同病变中,其DI值,DNA异倍体率及SPF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定量分析,对提高角膜结膜上皮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是否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关。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外周血VEGF水平,并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线VEGF水平与患者术后转移的关系。

结果: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较健康者升高。就诊时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升高。在随访过程中,血清VEGF≥700pg/mL的患者,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较高。

结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渗出性视网膜脱离(ERD)与斑壳放疗后部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后ERD消退率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于眼睑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回顾中山眼科中心1963年7月到2008年3月收治的12例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眼睑皮肤黑色素瘤发病多发生于上睑,发病年龄平均在56.42岁,发病无性别、眼别差异.组织病理学以水平扩散型多见(7例,58.3%),其次为结节型(4例,333%),恶性雀斑(1例,8.3%).按细胞形态分型以上皮样细胞型多见,其次为混合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Breslow厚度平均1.73mm.临床分期以Ⅰ期多见.免疫组化HMB45,S-100染色均呈阳性表达.有随访资料的3例患者中2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 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肿瘤厚度和有丝分裂指数可作为预后相关指标.免疫组化HMB45、S-100染色有助于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eatures of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s of eyelid skin.Methods Retrospectively study of 12 cases of malignant melanoma of eyelid skin by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t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between July 1963 and March 2008.The clinical data and histopathologic sections were reviewed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s were performed in each case.Results The upper eyelid was more frequently the site of origin.There was no gender or side prediction.Patients ranged in age from 25 to 85 years with an average of 56.42 years.The histo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melanomas included superficial spreading melanoma (58.3%, 7 cases), nodular melanoma (33.3%,4 cases) and lentigo maligna melanoma (8.3%, 1 case).The average Breslow thickness was 1.73mm.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s showed 12 cases (100%) were positive for S-100 and HMB45.Two of three cases with fellow-up data available died of metastatic melanoma within one year.Conclusions The prognosis of 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yelid skin is poor.Tumor thickness, mitotic rate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powerful predictors.HMB45 and S-100 are helpful for diagnosis.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眼部黑色素瘤临床和病理学特点,以利于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我院2001-08/2011-08门诊及住院眼部黑色素瘤24例,复习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病例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部分病例常规诊断困难的加做S-100蛋白和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24例均为单眼发病,男13例,女11例;左眼14例,右眼10例;3例眼睑恶性黑色素瘤,6例原发性结膜黑色素瘤;1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结论: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多样,多数病例常规病理确诊,免疫组织化学对黑色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眼科经病理确诊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17例患者中10例(仅累及球结膜、穹隆结膜、睑结膜者7例,同时累及3者的3例)行局部病变切除手术;病变累及眼睑皮肤、睑缘及角膜者7例,其中2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术,2例合并肺转移及颅内转移者未手术,3例放弃手术治疗.随访1~6a,平均36个月,对随访及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相对较差,痊愈2例(11.76%),局部复发8例(47.05%),死亡7例(41.17%).结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肿瘤厚度、解剖部位、累及范围、首次治疗方案等有关,早期诊断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23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临床特征与组织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23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nla,UM)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同仁医院眼病理室15年间(1990年~2004年8月)存档的23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以中年人居多,平均年龄44.10岁,发病无性别和眼别差异,男女之比1,07:1,左、右眼发病比1:1.15。69.8%的患者就诊主诉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21.1%出现眼前黑影遮挡、视野缺损等症状,其症状伴随肿瘤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发病时间平均192.3天,发病时间在一年之内者215例(92.7%)。组织病理学检查,大体所见多49.1%呈局限扁平结节状生长,48.3%为蘑菇状球形生长;病理学分型以棱形细胞型多见(50.0%)。侵犯巩膜导管以上皮样细胞型多见。结论葡萄膜黑色素瘤应综合临床及辅助检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miR26a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M23及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系ARPE-19行RT-PCR实验,检测3种细胞系中miR-26a的相对表达差异;将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分成miR-26a模拟物组和NC组,分别转染miR-26a mimics和对照序列scramble,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组细胞增殖和凋亡;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下游蛋白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的表达水平.结果 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中miR-26a相对表达量为0.250±0.029,细胞系M23中为0.350±0.017,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系ARPE-19中miR-26a相对表达量为1.0,在细胞系SP6.5及M23中miR-26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葡萄膜上皮细胞系ARPE-19中miR-26a的相对表达量(均为P<0.001).miR-26a模拟物组在培养72 h、96 h、120 h OD450值(0.69 ±0.09、1.23 ±0.15、2.12±0.23)均显著低于NC组(1.39±0.11、2.35 ±0.25、3.53±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iR-26a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15.60±2.30)%高于NC组(5.00±0.70)%(P<0.01);miR-26a模拟物组划痕愈合率(23.7±2.1)%低于NC组(68.9 ±5.1)%(P<0.01);侵袭细胞数(45.1±3.9)个低于NC组(115.3±8.9)个(P<0.O1).miR-26a模拟物组EZH2蛋白相对表达量(0.39±0.09)低于NC组(1.0;P<0.01).结论 miR-26a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低表达,过表达miR-26a显著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并抑制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是通过下调EZH2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653例结膜肿块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常见结膜肿块的病理学分析。方法 收集上海市眼耳鼻喉医院眼科病理室存档的653例结膜肿块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653例结膜肿块中,良性病变523例(80.1%);癌前期病变30例(4.6%);恶性病变100例(15.3%)。良性肿块共523例,前三位分别为囊肿、炎症和色素痣。恶性肿块共100例,前三位分别为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结论 通过大量的病理样本统计分析及相应疾病的病理学特性的分析比较,有助于临床对结膜肿块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喉癌旁组织DNA倍体及CD44检测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癌旁组织DNA倍体及CD44检测的预后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作者对42例喉癌旁组织进行DNA及CD44含量分析,并做了89个月的术后临床随访.结果:喉癌旁组织DNA异倍体检出率为59.5%,异倍体中CD44平均含量为26.8±12.1.二倍体组织中CD44含量为7.9±4.8,癌旁异倍体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生存期均明显低于二倍体患者(分别为32.0%,32.1±33.6月和82.4%,65.8±21.7月,P<0.01).异倍体者生存曲线也明显低于二倍体者,CD44含量高的异倍体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均高.结论:癌旁组织DNA倍体变化及CD44含量可作为客观判断喉癌术后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癌旁组织DNA倍体及CD44检测的预后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作者对42例喉癌旁组织进行DNA及CD44含量分析,并做了89个月的术后临床随访。结果:喉癌旁组织DNA异倍体检出率为59.5%,异倍体中CD44平均含量为26.8&#177;12.1。二倍体组织中CD44含量为7.9&#177;4.8,癌旁异倍体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生存期均明显低于二倍体患者(分别为32.0%,32.1&#177;33.6月和82.4%,65.8&#177;21.7月,P&lt;0.01)。异倍体者生存曲线也明显低于二倍体者,CD44含量高的异倍体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均高。结论:癌旁组织DNA倍体变化及CD44含量可作为客观判断喉癌术后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LncRNA MT1JP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Ln-cRNA MT1JP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M23及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中的表达,将SP6.5细胞分成3组,即MT1JP组、siMT1JP组和NC组,分别转染pcDNA3.1-MT1JP、pcDNA3.1-siMT1JP及pcDNA3.1空载体,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3组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测定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SP6.5和M23中LncRNA MT1J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0±0.02和0.31±0.01,均显著低于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ARPE-19的1.0(均为P<0.01).siMT1JP组划痕愈合率为61.5%±3.7%,MT1JP组为10.6%±1.7%,NC组为20.0%±2.1%,3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在200倍视野下,siMT1JP组侵袭细胞数为(75.6±6.8)个,MT1JP组侵袭细胞数为(10.3±2.6)个,NC组为(29.50±3.9)个,3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siMT1JP组P5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41±0.04,显著低于NC组的1.0(P <0.01);MT1JP组P5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5.73±0.62,显著高于NC组的1.0(P<0.01).结论 LncRNA MT1JP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1年6月至2013年4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因葡萄膜黑色素瘤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102例102只眼的病理切片纳入研究。根据肿瘤切片最大截面外形,将切片分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A组),扁平形、半球形、球形葡萄膜黑色素瘤(B组),分别为30、72只眼。计算肿瘤高度-基底比值。根据美国眼黑色素瘤多中心研究组标准将肿瘤分为小、中等、大肿瘤。依据改良Callender分类法将肿瘤细胞类型分为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和其他。应用麦克奥迪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Motic Med 6.0)软件行图像采集和测量。A组、B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行χ^2检验。结果A组30只眼中,大肿瘤19只眼(63.3%),中等肿瘤11只眼(36.7%);B组72只眼中,大肿瘤49只眼(68.1%),中等肿瘤16只眼(22.2%),小肿瘤7只眼(9.7%)。A组、B组平均瘤体基底直径分别为(14.2±5.1)、(18.7±6.4)mm;平均瘤体高度分别为(10.0±2.1)、(7.6±3.9)mm;肿瘤高度-基底比值分别为0.77±0.29、0.44±0.28。A组30只眼中,梭形细胞型24只眼(80.0%),上皮样细胞型1只眼(3.3%),混合细胞型5只眼(16.7%);视网膜薄变22只眼(73.3%)。B组72只眼中,梭形细胞型52只眼(72.2%),上皮样细胞型5只眼(6.9%),混合细胞型11只眼(15.3%),其他4只眼(5.6%);视网膜薄变21只眼(29.2%)。两组视网膜薄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P=0.000)。结论蕈伞形葡萄膜黑色素瘤瘤体高度增加快,视网膜薄变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葡萄膜黑色素瘤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 方法选择石蜡包埋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96例,通过脱色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转移抑制基因23(non-metastasis gene 23, nm 23)、P糖蛋白(P glucose 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ion protein,MRP)、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基因表达。选择病例资料较完整者,进行随访,随访结果分类统计。 结果 96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类上皮细胞型21例、混合细胞型56 例和梭形细胞型19例,其中眼内期76例,眼外期20例。随着转移抑制基因nm 23表达的减低和Cyclin D1、EGFR表达的增高,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有增高趋势,其中MRP和LRP的表达与nm 23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Cyclin D1、EGFR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随访结果显示,回访人数58例,生存超过 5年者26例,5年内死亡者19例。 结论 葡萄膜黑色素瘤多药耐药基因尤其LRP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4)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形状对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病理切片和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形状、大小、高度-基底比值、视网膜薄变和浸润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包括102例患者(102眼),平均年龄45.6±12.4岁。其中葡萄膜黑色素瘤76眼(75%)为梭形细胞型,6眼(6%)为上皮样细胞型,16眼(16%)为混合细胞型,其它4眼(4%)。按肿瘤部位分:睫状体黑色素瘤3眼(2.9%),睫状体和脉络膜黑色素瘤28眼(27.5%),脉络膜黑色素瘤71眼(69.6%)。视网膜组织的分析中,43眼(43%)发现视网膜变薄,86眼(84%)发现视网膜浸润。肿瘤的高度在1.2~15.6(平均8.3±3.6) mm,肿瘤基底直径为4.8~31.2(平均17.3±6.5) mm。肿瘤峰高度-基底R值为0.53±0.32。视网膜薄变组(n=43)的平均R值显着高于无视网膜薄变组(n=59)(0.69±0.31与0.42±0.27;P<0.01)。视网膜肿瘤浸润组(n=86)的平均R值比无视网膜浸润组(n=16)略高(0.56±0.33比0.41±0.25;P=0.09),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R值的肿瘤与其邻近视网膜薄变有关,与视网膜内肿瘤细胞浸润相关性不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切面形状和邻近视网膜组织的受累情况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葡萄膜黑色素瘤局部切除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患者行局部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部位、有无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眼压、视力等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方法、是否联合治疗等干预手段与生存预后的相互关系。将各因素作为协变量与肿瘤转移复发预后建立COX回归模型。 结果 各因素中,肿瘤最大直径和高度(P=0.04)、手术后眼压(P=0.03)、病理分型(P=0.04)、巩膜有无浸润(P=0.03)、肿瘤部位(P=0.01)、切除完整与否(P=0.00)与转移和复发有显著相关意义。20~40个月为肿瘤复发转移高发期。 结论 葡萄膜黑色素瘤局部切除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后20~40个月时应密切随诊观察,必要时联合其他治疗。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154-156)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裸小鼠玻璃体腔的异种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裸小鼠玻璃体腔异种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移植瘤模型,用于RB的体内基因治疗试验。 方法 将来源于人的RB细胞系HXO-Rb44制成细胞悬液注射于10只裸小鼠20只眼的玻璃体腔。随机将裸小鼠分为2组,第1组5只鼠10只眼,每只眼注5μl;第2组5只鼠10只眼,每只眼注10μl。用肉眼和直接检眼镜对裸小鼠RB模型作活体观察和半定量分级;用光镜、电镜对移植瘤作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avidin-biotin-complex method,ABC法)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其DNA指数(DNA index,DI)及S期细胞百分比(s-phase fraction,SPF)。 结果 在裸小鼠眼玻璃体腔内均成功地形成了移植性RB肿瘤。移植瘤对NSE呈阳性反应,对GFAP呈阴性反应。DI值大于1.1,SPF检测表明移植瘤细胞有增殖活性。结论 裸小鼠玻璃体腔内RB异种移植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均与人类RB细胞相似,是进一步进行RB治疗研究的一个较好动物模型。(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44-14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前应用不同浓度聚维酮碘(PI)在结膜囊作用不同时间,观察PI的消毒效果,以及对结膜囊菌群、眼表的影响,筛选PI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5-06/2017-06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270例270眼,根据用药浓度(5、1、0.5g/L)随机分为三组,每组90眼。根据不同作用时间(30s,1、2min)进一步随机分配各个亚组,每亚组各30眼。患者按分组情况进行术前PI结膜囊冲洗,并于冲洗前后进行结膜囊细菌样本采集,比较PI冲洗前后结膜囊细菌菌群变化和细菌培养阳性情况。同时比较术前3d与术后1、3d,1wk,1、3mo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变化,观察PI冲洗结膜囊对眼表的影响。

结果:(1)结膜囊菌群变化:PI冲洗前结膜囊细菌培养共12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9种,革兰氏阴性菌3种; PI冲洗后结膜囊细菌培养共4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种,革兰氏阴性菌2种。(2)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的比较:PI冲洗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15眼,冲洗后细菌培养阳性5眼,PI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眼数减少(P<0.05)。(3)安全性: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术眼均未发生眼内炎,除0.5g/L、30s组及5g/L、2min组外的所有组别,BUT均在术后3mo恢复术前水平。0.5g/L、30s组BUT术后1mo就恢复到术前水平,5g/L、2min组BUT至术后3mo仍未恢复至术前; 所有组别CFS均在术后1mo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0.5g/L PI结膜囊冲洗30s能有效减少结膜囊细菌,较其他作用时间和浓度组对眼表的损伤更小,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