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颌骨分区截骨术重塑面下部轮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将下颌骨以美学观为准分为升支下区、下领角区、下颌体区、颏区。通过分区截骨术,矫正面下部前份、中份、后份宽大的不良形态。方法结合下颌骨外板矢状劈开和下颌骨角部和下颌骨下缘的全层截骨术和隆颏术,对下颌骨角部、体部和颏部进行分别截骨重塑,同时矫正面下部正面和侧面的欠美外形。结果于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共开展此类手术23例,下颌角、升支下部、体部截骨18例,颏部截骨5例。隆颏术的方式有固体硅胶假体置入12例,膨化聚四氟乙烯假体置入3例,自体下颌骨外板移植5例。术后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外观满意,未发生颏神经断裂并发症,3例口唇麻木于1~3个月后自然恢复。结论对下颌骨进行分区截骨可以更全面的矫正面下部过宽,重塑面下部的轮廓以美化面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下面部骨性轮廓改形的手术中,寻找下颌骨最佳截骨部位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82例女性受术者,经口内入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利用电动往复锯片的弹性,原位调整锯片切入骨质的角度,一次性整体截除下颌骨升支下部、下颌角、下颌骨外板、下颌骨体下缘及部分颏骨,将残端磨削平滑圆润,线条流畅。结果早期为追求下颌角最大程度地截骨缩小下面部,致出现俗称“马脸”变形、第2下颌角,8例均是由于早期手术对下颌骨体及下缘、下颏处理不到位。术后随访101例,医患双方对效果非常满意61例,满意22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5例,差2例。结论下面部骨性缩小的3个关键点足下颌角后份、下颌骨体中份和颏骨前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口内切口行下颌角及骨外板截骨术对面下部轮廓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68例因下颌角肥大致方形脸的患者行口内切口定位,并肿胀麻醉,充分显露下颌截骨区,直视下用来复锯行下颌角和部分下颌骨升支、水平支外板斜行截除术,颏孔周围以小圆柱磨头磨平,放置负压引流并关闭黏骨膜切口。结果所有患者术中一次性截除的骨片完整,术中及术后无大出血、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效果满意,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经口内切口行下颌角及骨外板斜行截骨的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且效果良好,适合大部分情况的下颌角肥大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弧形截骨术和外板劈除术对下颌角形态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和比较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后和下颌角外板劈除术后对下颌角肥大患者下颌角的形态变化差异。方法对下颌角肥大行弧形截骨成形术的30例和行下颌角外板劈除术后的20例的头颅正、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结果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使下颌角间距变小,下颌角角度变钝,下颌升支长度变短,下颌角点向前上移位,下颌角区的下颌骨最大宽度变小,下颌骨升支及体部变窄;下颌角外板劈除法可以使下颌角间距变小,而下颌升支长度,下颌角区的下颌骨最大宽度,下颌骨升支及体部的宽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对面下部正面观和侧面观均有较大改善,下颌角外板劈除术主要对面下部正面观有较大改善,在进行下颌角肥大成形术时,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真性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有明显的颜面部畸形,颏部偏向患侧,患侧下颌骨体和升支短小,下颌角前切迹明显凹陷,下颌角显著向下突出。这是由于长期的下颌升颌肌群向上牵引与下颌体的降颌肌群向下牵拉所致(图1)。  相似文献   

6.
自体下颌骨隆颏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颏部美容术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口内入路 ,将双侧下颌角骨质或下颌骨外板取出 ,根据颏部具体情况及患者主观意愿 ,将骨块修整成适当形状 ,移植于颏部 ,以钛钉或钛板作坚强内固定。结果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我们共收治 30例患者 ,其中 2 0例行双侧下颌角截骨 自体下颌骨移植隆颏术 ,10例行双侧下颌骨外板截骨 自体下颌骨移植隆颏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颏部形态满意。结论 自体下颌骨移植隆颏 ,无排异等不良反应 ,移植骨块与颏部能牢固愈合 ,术后效果满意 ,是一种理想的颏部美容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操作要点。方法对598例采用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磨削范围包括咬合线以下的升支后缘及下齿槽管外侧的下颌骨外板、下颌角、部分升支下部及颏孔后部分的下颌缘全层骨质。术前、术后摄取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和照片。结果磨削后下颌骨升支下部和体部缩窄,下颌角缩小并提升,外形改善明显,下颌角角度、下颌平面角、前颅底平面角、面下宽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变(P〈0.01)。术后随访168例,优良率为95.24%。结论口内入路磨削法下颌缩小成形术,可以在矫正下颌角肥大的同时去除部分下颌骨外侧皮质层,基本可以达到下颌角截骨术和骨外板劈除术的效果,且操作准确、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设计及建立自体骨屑颏部填充的动物模型,寻求一种创伤小、简便易行的隆颏手术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 同窝10个月龄杂种犬4只,自下颌角区切口,分离咬肌,暴露下颌角,切取部分下颌角区下颌骨,用电动打磨机磨碎成骨屑,移植至下颏部下颌骨处,建立动物模型.术后观察动物进食活动.并于术后2、4、8、12周取材,行电镜检查,观察骨屑与颏部下颌骨融合的情况.结果 手术后动物进食活动仍正常.术后2、4、8、12周,电镜检奁显示,自体骨屑通过吸收、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长人,新生骨从颏部下颌骨逐渐向内生长替代移植骨屑,骨屑完成支架作用.结论 自体骨屑颏部填充,损伤小,与颏部下颌骨融合良好,术后塑形好,成骨愈合期加快,塑形稳定,无排斥,不影响实验动物的进食活动. 区切口,分离咬肌,暴露下颌角,切取部分下颌角区下颌骨,用电动打磨机磨碎成骨屑,移植至下颏部下颌骨处,建立动物模型.术后观察动物进食活动.并于术后2、4、8、12周取材,行电镜检查,观察骨屑与颏部下颌骨融合的情况.结果 手术后动物进食活动仍正常.术后2、4、8、12周,电镜检查显示,自体骨屑通过吸收、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长人,新生骨从颏部下颌骨逐渐向内生长替 移植骨屑,骨屑完成支架作用.结论 自体骨屑颏部填充,损伤小,与颏部下颌骨融合良好,术后塑形好,成骨愈合期加快,塑形稳定,无排斥,不影响实验动物的进食活动. 区切口,分离咬肌,暴露下颌角,切取部分下颌角区下颌骨,用电动打  相似文献   

9.
1998年至2 0 0 2年,对2 4例患者采用经口内切口置入导引板定位行下颌角肥大截骨术,效果良好。1 材料与制作根据术前口腔全景片及头颅正侧位定位片测得下颌角肥大程度,及所需截除的下颌骨形状和大小。先用温水(约摄氏80℃)将带孔状白色可塑性塑胶板软化,再按需截下颌骨大小制成导引板,该板厚约3mm(图1)。2 手术方法2 1 局部浸润麻醉[1 ]2 2 口内切口暴露下颌骨 在口内自下颌升支下前缘,向前沿龈颊沟至第二双尖牙作切口,遗留1cm宽牙龈缘黏膜组织以便缝合,垂直点状下刀,直达骨膜。伸入剥离子充分剥离下颌骨升支外侧板中下段、下颌角及下…  相似文献   

10.
颏体部斜行截骨术矫治宽颏畸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矫正颏部宽大的新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发育性颏部宽大或下颌角截骨整形、颏部水平截骨整形后自觉颏部宽大的25例患者,采用下颌骨颏体部下缘斜行截骨术。手术截除自颏结节至角前切迹连线以下的下颌骨下缘,同时进行此连线间外侧骨皮质的打磨修整,术后通过正侧面面部形态观察,以及影像资料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正面观:颏部和下颌体部中份较术前明显缩窄;侧面观:下颌缘光滑,下颌角、下颌体以及颏前点之间弧线自然美观,X线可见下颌下缘平整,颏结节不明显,无第二下颌角形成或原有第二下颌角消失;未发生颏神经断裂、下颌骨骨折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颏体部下缘斜行截骨术可有效地缩窄颏部,同时矫正颏体部交界区域的突起、凹陷畸形,使颏部与下颌骨角体部协调美观、侧面观自下颌角至颏前点之间的曲线连续自然,可单独实施或作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颏部水平截骨整形的补充手术,以达到重塑完美面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下颌角截骨块同期移植隆颏的手术方法。方法经口腔入路,利用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下颌角骨块,塑形为适合颏部的形状,Ⅰ期移植于颏部,且以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本组35例患者行双侧下颌角截骨+下颌骨外板磨削术+自体下颌角移植隆颏术,术后移植骨愈合良好,颏部形态符合美学标准。结论下颌角截骨Ⅰ期移植隆颏术,操作方法简单,预期效果可靠,移植骨块与颏部解剖结合,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2.
自体下颌角横截倒置颌关节重建术张健华,杨韶华真性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有明显的颜面部畸形,颏部偏向患侧,患侧下颌骨体和升支短小,下颌角前切迹明显凹陷,下颌角显著向下突出。这是由于长期的下颌升颌肌群向上牵引与下颌体的降颌肌群向下牵拉所致(图1)。图1畸...  相似文献   

13.
双侧下颌角突出合并小颏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提高双侧下颌角突出伴有小颏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用口内入路行双侧下颌角连续弧线截骨术,同时行颏部水平骨前徒延长、小夹板坚强内固定、自体下颌角骨质断端间植骨术,不作咬肌部分切除手术。结果 1996-1999年共收治20例,术后下面部宽短畸形明显改善。咬肌虽未行部分切除,但术后随着咬肌附着点的上移、肌张力降低而发生部分萎缩,下颌角部曲线圆滑,形态自然。结论 双侧下颌角突出伴有严重小颏者,只有同时行双侧下颌角有和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才能达到全面矫治畸形的目的。下颌角连续弧线截骨术截骨设计灵活、向上可达下颌升支后缘、向下可延续至下颌体下缘,截骨量大;一次完成;截央后的下颌角更加圆滑自然;结合颏部截骨整 术,不仅提高了术后的整体效果,而且可利用截除的下颌角骨质充填于颏部水平截骨断端间,可以保证骨质的愈合,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用自体下颌角截骨块同期移植隆颏的手术方法。方法 经口腔入路,利用下颌角肥大截骨术的下颌角骨块,塑形为适合颏部的形状,Ⅰ期移植于颏部,且以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 本组35例患者行双侧下颌角截骨+下颌骨外板磨削术+自体下颌角移植隆颏术,术后移植骨愈合良好,颏部形态符合美学标准。结论 下颌角截骨Ⅰ期移植隆颏术,操作方法简单,预期效果可靠,移植骨块与颏部解剖结合,无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李敏  归来  黄绿萍  李慧超  田博文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I0010-I0011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下颌角截骨术后山羊咬肌再附着过程,并与正常咬肌附着进行比较,探讨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下颌骨再愈合过程对口腔咀嚼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16只成年山羊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A、B、C、D四组,每组4只。A组:随机取一侧行下颌角弧形截骨术;B组:随机取一侧行下颌角弧形截骨术 咬肌部分切除术;C组:随机取一侧行下颌骨外板取出术;D组:随机取一侧行下颌骨嚼肌剥离术。分别于术后1月、2月、3月、6月于各组咬肌再附着区行组织学观察及骨膜厚度测量。结果:术后3个月前,各实验组界面愈合有一定差别,恢复程度依次为咬肌剥离组,去下颌骨外板组,去下颌角组,去下颌角及咬肌组,术后3个月后各实验组肌骨界面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别,术后6月各组肌-骨界面结构类似于正常咬肌附着。骨膜厚度测量结果,咬肌剥离组在术后2月时基本恢复正常厚度,其余实验组在术后6月时恢复正常厚度。结论:下颌角截骨术后2个月,咬肌-下颌骨附着初步重建,术后3个月,建立较牢固的肌骨附着,术后6个月,肌骨附着基本恢复正常。间接说明下颌角截骨术后3月,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的咀嚼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颌骨外板截除术矫治下颌角肥大的可行性.方法 中国实验用小香猪8头,建立截除下颌骨体部外板的动物模型;自下颌骨颏孔后0.5 cm至角前切迹,截除单侧面积3.0 cm×1.5cm下颌骨体部外板,对侧不手术作为自身对照;术后24周,处死动物,进行下颌骨大体形态观察,分别测量颏孔后1、2、3、4、5 cm处下颌骨内、外板及全层厚度,同时行下颌骨局部生物力学的测定.结果 下颌骨外板截除术后,局部骨骼大体形态无明显变形;术侧下颌骨体部内板变厚,外板变薄,总的厚度变薄(P<0.05).术侧下颌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1397.74±889.17)N,刚度(7994.69±5137.7)N,强度(754.74±370.90)N/cm2与对照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物实验结果提示,下颌骨外板截除术矫治下颌角肥大手术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骨斜行截骨术在下颌角肥大中的临床效果,及与传统口内入路下颌骨外板劈除手术计较利弊。方法对11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分别施行口内入路下颌骨斜行截骨术。结果术后对11例下颌骨肥大患者3~6个月的随访,术后下颌骨升支与体部的角度接近正常,侧面观形态自然,弧线优美,体表无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矫治以下颌骨肥大为表现的下面部过宽,而且术后保持了正常下颌骨侧面应有的自然形态,手术操作比较简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下颌骨肥大矫治术式。  相似文献   

18.
陈勇  陈守正  袁磊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6):713-714,i0006
目的:应用三角块截骨、外板去除和咬肌修薄联合颏部截骨治疗严重方脸畸形.方法:应用口内入路,改良的下颌骨矢状劈开去除外板、摆动锯去除下颌角和咬肌修薄矫正下颌角咬肌肥大,颏部截骨前下移动,取下的下颌骨块充填固定矫正颏部短小.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严重方脸畸形7例,效果良好,脸型改善明显.结论:三角块截骨、外板去除和咬肌修薄联合颏部整形对矫正严重方脸畸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临床效果,并且比较传统与改良的各种下颌角截骨手术方法的利弊.方法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分别施行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必要时辅以下颌角全层截骨.结果术后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6个月至2年的随访,双侧下颌角间距有明显缩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之比平均从87.64%下降到82.78%,并且术后下颌骨升支与体部的角度接近正常,侧面观形态自然,弧线优美,体表无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矫治以下颌角肥大为表现的下面部过宽,而且术后保持了正常下颌骨侧面应有的自然形态,达到了下颌截骨术后下颌骨整体形态的协调美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下颌角肥大矫治术式.  相似文献   

20.
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下颌升支截骨下颌骨前徙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方法 1298年4月~2002年2月,对12例(女7例,男5例,年龄14~36岁)伴有严重OSAS症状及张口度0~3.0cm的小下颌畸形患者,7例采取下颌升支倒“L”形截骨、升支倒置颞下颌关节重建术的同时施行下颌体部前徙和颏成形术;3例在颞下颌关节重建术后进行下颌角部截骨、植骨下颌骨前徙术;2例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下颌骨前徙术。其中8例施行了舌骨下肌群离断、舌骨悬吊术。截骨段以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 术后创口Ⅰ期愈合,经过6~48个月随访,12例患者张口度均恢复至3.0~3.8cm,面部外形明显改善。睡眠打鼾、憋醒、大汗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睡眠时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82%~92%增加至术后的97%~99%。结论 下颌升支截骨下颌骨前徙术治疗小下颌畸形伴OSAS,对扩张口咽通气道、解除睡眠时呼吸阻塞症状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并同时改善了面部容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